浅论陶艺作为艺术治疗媒介对听障儿童的疗愈作用
2022-11-26邓爽
邓 爽
安顺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听障儿童人数达460万人,其中有80万为7岁以下的听障儿童,每年还新增听障新生儿3万余名。大部分听障儿童因为听力障碍,与外界沟通存在诸多屏障,导致了听障儿童自闭、暴躁极端、共情能力弱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艺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语言性的心理疏导疗愈方式,对于年幼且不擅长手语的听障儿童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愈作用。艺术治疗主要有两类取向:一类是艺术与心理学治疗相结合;另一类是艺术即治疗。后者倾向于艺术本身,即为改变的动力可以不通过心理学揭示和解释潜意识中的意义,即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媒介本身及其创作过程来达到自身疗愈的效果。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艺术治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去发现及修复人们的想法和感受的治疗方法,帮助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下使用艺术材料来实现改变和成长。目前艺术治疗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自闭症、抑郁症、临终关怀、心理创伤、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治疗中。美国超半数的大型医院以及医疗治疗中心、门诊、疗养院、学校均设有艺术治疗的相关项目,可以说在欧美等国家,艺术治疗已经覆盖到了多个的领域。美国、英国、荷兰、韩国等国家已经把艺术治疗纳入教学,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部分,并且在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治疗相关的专业。艺术治疗专业性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人才,艺术治疗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日趋成熟。
目前,中国大陆的艺术治疗逐渐起步,艺术治疗专业性人才也极度缺乏,其专业体系还有待完善。中国香港将艺术治疗运用到临终关怀和病患心理疏导中,让面对特殊时期的人们感受到了心灵的慰藉。中国台湾的社区服务体系里出现了公益性质的艺术治疗服务,为更多的社会群体提供有温度的帮助。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新开设了艺术治疗专业,这也会是我国首次在高校学科专业中纳入艺术治疗专业,代表着艺术治疗作为专业学科得到了认可与重视,同时也预示着将会有更多的艺术治疗专业人才被输送到社会服务群众。
艺术治疗的媒介有玻璃、纤维、绘本等等,而陶艺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也早已被纳入艺术治疗领域。2006年韩国蔚山陶艺治疗研究所的治疗师李泰右对20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艺术治疗,艺术治疗围绕陶艺创作开展,通过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老人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陶艺创作题目难度。最后此项研究验证了这20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通过陶艺创作病症得到明显改善。
陶艺作为艺术治疗媒介,在国内还处于起步的阶段,把陶艺作为艺术治疗的手段运用在听障儿童治疗的案例也是微乎其微。我国有丰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陶艺作为艺术治疗媒介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二、可行性分析
通常情况下患者对于眼前的泥块都有用手亲自触摸塑造的愿望。在陶艺创作时可以无数次改变形状或者设计,可以无数次重复施加外力,在此行为中不会有打破器材的危险,也没有伤害他人的威胁,这就是泥土的亲和力。患者成为“泥土的主宰,他或她控制了它”。[1]泥土的亲和力不会让内心敏感的听障儿童产生抵触心理,更不会使其产生负面情绪。同时,陶艺是注重眼、手、心平衡的可触三维艺术,尽管听障儿童有听力缺陷,但是可以通过陶艺帮助他们调动其他的感官来感知外界,这无疑是增加自我认知和自信的有效途径。
艺术是超语言的,通过创作过程和作品呈现,便能有效地传递讯息。听障儿童尽管听力方面有障碍,但他们拥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没有外界的干扰,他们能够更为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听障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事物外观形态,能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观察与洞悉生活的能力。而对事物外观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也会间接地映射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上,让观赏者通过陶瓷外观的视觉语言感知作者的内心活动,引起强烈的共鸣。
研究证明,手部处于简单运动状态时的脑部血流量相比静止状态下要提高10%,复杂运动状态下则可以提高到35%以上。[2]陶艺是一种立体造型的塑造形式,让听障儿童能实在地触摸到泥土,通过手来实现对造型、比例及形态的不断揣摩调整。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手是认识外界的可靠途径,制陶有助于他们对自身内部重塑。听障儿童通过对陶土触摸、揉搓、挤压等方式把一些难以表达的感受借助作品得以释放,通过手上反复的创作活动,循环促进并缓和情感。作品直观可触地展现在创作者面前,是一个可见的成长记录,帮助听障儿童找到心灵的出口,宣泄的方式,通过作品直面心中的想法,重新审视自己。
人的内心是自由的,人格的发展是可塑的,自我的积极人格是可教育的,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以及生产性,才能促使自身及社会均衡发展。听障儿童通过在陶艺创作过程中产生了有效的信息传递,其本能的创作欲望通过作品呈现,激发出了正能量,同时,一件件由内而外转换的艺术作品,一次次陶艺的形态塑造,也是成长与生命力迸发的直观见证。陶瓷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媒介更容易留存,当制作者在多年以后拿出自己创作的陶瓷作品,依然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听障小朋友们能够在同一空间下一起创作,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从而增加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在理解他人,促进社会凝聚力意识的提高。
通过眼、手、心与陶艺的相互作用,疗愈也悄然声息地融入了听障小朋友的创作过程中。当他们的感官与心灵一起全身心投入创作时,发现言语已经不能抑制住内心对外界的渴望,无论是身体还是更深的情感连接,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能体验到自我和解和疗愈修复的力量。听障小朋友尽管听力缺失,缺乏语言的沟通能力,但陶艺创作可以不用通过语言就可以让人直接与作品产生交流和共鸣,可以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本能地流露、拥有和分享爱及亲和力。
三、建议及实施办法
1.创建陶艺实践教学场地
通过笔者收集相关文献以及实践调研,发现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艺术类教学空间多数都是临时安置的,或者是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空间一起共用。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并不是没有多余的教学空间,而是相关的部门没有对艺术类学科产生重视。
为了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深入到陶艺创作中感知其疗愈性,在教学区内应该准备一间独立的教室作为教学区域。在教学区域内部规划相应的工作区域和展示区域,提供陶艺所需要的教学设备,确保足够的材料够用,以及场地的舒适性,为听障儿童们提供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庇护所。听障儿童们在同一教学空间集体创作,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在他人面前,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能够激发出彼此的认同感,满足他们急于被了解的需求。当听障儿童允许拿自己的作品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就某种程度而言,与他人就形成了信赖关系,也是在传递出一种希望。
为听障小朋友们提供一个情感抒发表达的积极环境,借助陶艺这一媒介也是在为听障小朋友们提供消除内心的屏障、修复过去创伤的机会。
2.优化师资力量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艺术类课程授课,老师更是身兼多门课程并且非专业出生,大多数老师授课只是提供美术工具让听障儿童自行画图,对于自身参与性认同感较弱的听障儿童而言,拿着画笔却无从下手,最终自然会对艺术类课程丧失信心。
陶艺作为一门具有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学科,需要专业的老师耐心鼓励听障儿童们积极参与去学习和探索陶艺的魅力,催化陶艺的艺术性,促使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自我表达。目前因为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同时具备艺术治疗资格和陶艺专业背景的老师非常稀缺,而且国内把艺术治疗融入听障儿童课程体系还在起步阶段。但是笔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的,首先,可以召集从事陶瓷艺术相关的爱心人士,作为艺术创作的践行者加入进来,他们同样相信艺术具有疗愈作用,意识认同到被理解、认同与接纳才是孩子们真正所需求的。这些具有爱心的艺术从业者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带动听障儿童通过陶艺创作唤醒孩童的好奇心,从而指引他们透过作品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其次,可以通过政府引入一批具有艺术治疗专业背景的人才,为孩子们开展系统的艺术治疗课程,让有专业艺术治疗背景的人才组织培训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让他们意识到陶瓷艺术创作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是有利的。
3.强化“他者”的重要性
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这本书中提到,“唯有爱欲有能力将‘我’从抑郁中,从自恋的纠缠中解放。如此看来,‘他者’即是一道救赎公式。[3]
聋哑儿童不能准确地接收外界的信息,导致自身的共情能力较弱,出于自我保护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会有戒备与防范。无论是通过舒适的空间使聋哑儿童内心愉悦与他人一起创作,还是老师系统专业的一陪伴创作的教学过程,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聋哑儿童意识到人并非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个体,对他人敞开心胸也是在创造生命的意义。陶瓷艺术创作可以成为他们彼此情感互动的过渡方式,带领他们进入到自己以外的世界。学会赞美肯定“他者”的价值,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固有观念,这是一种对自我超越的勇敢,也是对生命的赠予。
四、结语
陶艺的疗愈作用并不是超自然的魔法,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使人能够切身感受到陶艺中粘土的材质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对生命的肯定。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对听障儿童的眼、手、心的协调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是生理层面的,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疗愈作用。
艺术的创作是一段超越自我的历程,能够疗愈自我的同时也能够疗愈他人。最终制作的陶艺作品的好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感受到通过艺术催化自我情感的愉悦及满足,同时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通过陶艺创作抒发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
笔者希望通过分析研究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引起重视,通过陶艺使这些听障儿童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