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法探析
2022-11-26马全胜
马全胜
(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小学 甘肃 临夏 731301)
“习以为常”,这个成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经常运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经常去做,就成为了习惯,被当作是应该的事情了。从教育层面来看,这个成语从侧面说明了习惯养成的方法与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对认知能力获得相应发展的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引导,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具有了更加强烈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会获得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概述
行为习惯是一种经过长期、重复实施,而逐渐自动化、固定化的行为倾向和活动模式,具有着显著的特点,如,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贯性,一旦形成就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动实施;另外,行为习惯具有双重性,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则会贻害无穷。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作用,重视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引导来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对小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全面的认知,从多个方面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中学习习惯又包括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习惯,勤奋学习的习惯以及诚实守信的习惯;而生活习惯又包括作息习惯、文明礼仪的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当然,小学生需要形成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广泛的,分类上也不可能完全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灵活、有效的把握,从多个方面来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必要性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几年学校学习以后,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性的素质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其自主意识、自我认知逐渐形成、觉醒的过程中,他们对世界,对周围事物、现象也产生了更具个性化的认知。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更加需要教师给予正确、良好的教育与引导,这就使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得到了凸显。
(一)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生自进入学校以来就接受着教师对其开展的行为习惯的引导,但是由于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及自制能力不同,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制能力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凸显。因此,教师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会对其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更会具有针对性的对其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这样就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促进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而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通过文明礼仪习惯、劳动习惯等的养成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还能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升、通过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增强其的身体素质能力等。这样就能通过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其今后的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
在当前构建文明社会的需求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日益提升。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参与程度也逐渐提升,其所实施的行为也会在校园及社会环境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培养,会使其通过自己行为的感染与带动,来营造更加积极、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氛围,以此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营造与构建。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探究
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综合、系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都能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就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此提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性。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校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学校采取的教育策略、校园环境的构建以及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都向教师、向学生传达着教育的内涵、指明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就应积极的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
1.应对德育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在立德树人成为学校教育重要教育任务的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全方面开展被提上了学校教育的日程,而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文明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因此,在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势下,学校领导人及管理者应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与重视。如,学校应注重德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积极提升行为习惯方面知识的占比。学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既要保证专门德育教育课程开展的课时,同时也应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注重行为习惯方面教学内容的融入,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重要的保障。
2.应注重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氛围的营造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身心成长仍未完全成熟,他们对外界的环境因素表现出了较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环境、教学氛围等外部的环境因素对其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人就应积极的进行校园环境的优化,以环境因素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培养。如,校园内可以设置具有德育内涵的雕像、景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校校训的体现与融合,这样在学生在欣赏优美景物时不仅放松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同时更受到了其中德育内涵的感染与引领,获得了良好道德精神的树立;校园内还可以在各个活动场所放置相应的提示、标语,“勿踏草地”“轻声慢行”“禁止攀爬”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各个场合、各个时间段内进行自我言行举止的约束,久而久之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其成为了具有良好品质的优秀学生。最后,学校还能通过布告栏、校园广播等媒体形式来对校园内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事迹进行宣传与激励,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厚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3.应健全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科学、完善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对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给予充分重视的教育形势下,学校就应通过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来保证其教育的有效性。如,学校管理者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就应制定完善的培训教育制度,使教师能定期的、针对性的接受关于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使教师获得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另外,学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考核制度的制定来将行为习惯教育的开展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以此来促进教师行为习惯教育实施的积极性,提升小学高年级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性。
(二)积极进行教师教育引导策略的创新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学生学习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教育职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使其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更加巨大。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引导、示范作用,从多元化教育、管理策略的创新实施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通过示范教育策略的实施,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
鉴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通过以身作则示范教育策略的实施,来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开展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守时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理论知识的讲解、相关案例的例举固然重要,但是都比不上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保持早到5分钟的良好习惯,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不允许迟到的要求,而学生也会在教师的示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的形成按时、惜时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柔性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育管理中,教师大多采用命令、强制的方式,虽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逆反、抵触,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的不良教育现象。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如果教师仍然采取刚性化的管理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就应进行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给予更多的信任与信赖,也会对教师对其提出的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给予支持与配合,以此提升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效率。如,教师在对经常迟到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一贯的批评、否定方式,而应与其开展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其迟到的原因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引导。如,有的学生是因为起床晚而迟到,教师就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定闹钟、家长定时叫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养成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
3.通过层次性教育模式的运用,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方面都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就不应实施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而应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策略,以此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班级内一名学生性格开朗、交际广泛,但是却喜欢在课堂教学中插话、做小动作。教师就应结合这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讲话一定要看场合,否则优点也会变成缺点。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如何科学处理自己行为的能力,促进了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有效构建多方联动的教育引导机制
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到了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构建多方联动的教育机制,才能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结合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从更加全面、综合的角度来促进教育效果与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的构建三维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共同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1.有效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家庭环境以及来自父母的教育引导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来获取来自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学生家长能在具有行为习惯培养意识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监督,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如,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家长就应在家庭教育中实施民主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参与到家庭收支情况的计划过程中,并通过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久而久之就实现了学生浪费行为的纠正以及勤俭节约良好品质的培养。
2.从良好社会大环境的层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教育是三维一体教育联动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从大环境的层面对学校教育给予推动与支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的利用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宣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使学生能在良好社会环境的引领下,产生正确的学习意识,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时,每个人都在排队等待进场,在这一社会场景中,学生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排队按照顺序进行参观。这样学生就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此促进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的内心、点亮学生的心灯,使其产生对知识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这一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综合素养,就成为了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更加积极、有效的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并通过学校、教师、学生 家长等多元化教育力量的融合、联动,来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有效形成,支撑其获得更为广阔的人生成长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