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生活经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2-11-26游春美
游春美
(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 龙岩 364000)
儿童生活经验是指儿童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具有自然性、生存性、发展性等特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儿童生活经验缺失,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脱节,没有与儿童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是“不接童气”的课堂。为此,笔者提出“儿童立场,回归本质”的教学主张。教育者应该站在儿童立场,以发展儿童为目的,回归儿童生活经验,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道德与法治重要的课程资源,重视教学的过程价值,真正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一、聚焦典型的生活事件,唤醒儿童生活经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强调要关注、了解儿童的需要,尊重儿童生活的价值和儿童的权利。[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以具有道德和经验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教材中呈现的典型生活事件,表面上是“他人的经验”,其实是展现儿童如何生活,儿童应当怎样生活的学生“自己的经验”。[2]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典型生活事件,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从以下三类生活事件进行具体操作:为生活“定时”的时间性生活事件、为生活“定位”的空间性生活事件以及为生活“定料”的平常性生活事件。
(一)时间性生活事件,为儿童生活经验“定时”
建构时间性生活事件,是指建构与时间相关的生活事件,即建构遵循自然时间和人造的社会时间而来的生活事件。[3]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季节为时间线索,编排与自然时间相符的儿童生活事件。教学时,可选取与季节相关的生活事件,以时间线索展现典型的儿童生活,以形成儿童的生活感。以一年级上册第14 课《健康过冬天》一课为例。这一课体现的是冬天这个季节的生活事件,教师可从引导学生关注冬天运动可能遇到的麻烦展开教学。课上,提出问题:“你们在冬天运动时有没有遇到一些困惑或麻烦的事呢?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通过问题的启发,学生回忆冬天里发生的一些生活事件:如跳绳时,手脚僵硬,容易绊倒;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会口渴,要喝水,但是不能喝太多等。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在冬天、在运动前后保护自己的方法,唤醒生活经验,形成冬天的生活感和生活方式。
(二)空间性生活事件,为儿童生活经验“定位”
建构空间性生活事件,是指建构儿童在不同空间的思维方式、言行方式的生活事件,使儿童能够区别不同的空间,形成与社会空间相符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社会空间感。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框架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些儿童生活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为主线,教学时,应挖掘教材中儿童的学校生活空间、日常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中典型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形成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养成遵守秩序、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好品行。例如,教学五年级《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公共生活靠大家》两课,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成长需要和成长阶段,借助学校生活事件和公共空间中的生活事件,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所必备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如《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一课,教师设计问题“课余生活谁做主”,让学生组成采访小分队,分别深入学校、家庭、社区等,采访学生、教师,家长等,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如果你选择的课余生活与父母的要求,或与学校的兴趣活动相冲突,你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唤醒相关生活经验。教学《公共生活靠大家》一课时,教师在教室、校园或生活区域中拍摄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公共生活素材,展示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辩证看待公共生活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平常性生活事件,为儿童生活经验“定料”
建构平常性生活事件,是指建构儿童的平常生活事件,即建构每个儿童在生活中都可能遭遇的事件,常被误认为是儿童生活琐碎、平淡无奇的事件。教学时,应关注这些平常性生活事件,抓住一个日常行为或一件平常事,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平常生活的奇妙、特别之处。例如,在讨论“塑料垃圾危害大”这个主题时,教师先让学生调查家里一周内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情况,然后把眼光放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城市。当学生意识到一次性塑料制品被废弃后无法降解,会给社会带来大量污染时,教师引出学生平常容易忽视的“白色污染”现象,再结合教材提供的《塑料袋漂流记》进行教学。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破除学生对环境污染现象漠不关心的状态,从而唤醒儿童生活经验,丰润德性生长。
二、搭建适宜的学习支架,提升儿童生活经验感悟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学习支架,精心设计情境式、导学式、评价式等支架策略,引导儿童理解、体验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丰富儿童的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感悟能力。
(一)情境式支架,引发儿童认知生活经验
生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儿童现在和将来能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创造性地生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生活德育的重要宗旨,而实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儿童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创设情境式支架,即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惊奇、兴趣、疑问等情绪,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加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认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2]以一年级上册第14 课《健康过冬天》为例。针对低年级年龄特征,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巧妙地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如《熊出没》等情节,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观察自己以外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件,分析其感冒、长冻疮的原因。这时,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感冒、长冻疮的难受情景,加深对冬日保健知识的认知,意识到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接着,教师设计“温暖大搜索”活动,将冬日保健这一主题的德育资源挖掘到更深层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生病时,特别希望有人关心和照顾。那么,是谁在你生病时关心你、照顾你呢?”学生会说家人及朋友等。教师再将话题拓展延伸到社会群体对大家的关心:如下大雪时,人们无法出门,相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会为他们送去吃的、穿的、用的;气象台、电视台会通过发布暴雪蓝色预警,让人们做好防范;学校会通过停课的方式照顾学生等。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体会亲情、友情、师生情、社会情等积极的情感氛围,产生感恩、责任、互助等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提升儿童生活经验感悟能力。[4]
(二)导学式支架,促进儿童探究生活经验
创设导学式支架,是为学生学习搭建具有挑战性的基本框架,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问题的精神。设计时,要帮助儿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把对生活经验的感悟、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生活,逐渐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执教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导学式支架,设计一张“环境问题大搜索”调查表,其内容分成五大类:1.农药污染调查;2.大气污染调查;3.噪声污染调查;4.水体污染调查;5.垃圾污染调查。要求学生分成5 个小组,深入校园、社区、社会等各种场所进行调查了解,并做好相关记录:调查中发现了什么?产生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建议是什么?通过导学式支架,学生不仅明确调查目的,而且有具体的任务驱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真切感受环境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式支架,激活儿童反思生活经验
搭建评价式支架,即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强化评价过程,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等方式,不断激励、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评价为依据,不断反思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感悟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一课,课堂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推荐小组代表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小组代表汇报完后,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从学习多样性、学习途径、汇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接着由教师、家长(视频连接方式)和其他组代表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出示“学习评价表”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捕捉、欣赏、尊重儿童有创意、独特的表现,加深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
三、组织实践性活动,实现儿童生活经验意义化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匮乏,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和引导。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生活,改变生活并超越生活,从而实现儿童生活经验的意义化。[2]
(一)课堂实践活动,让儿童领会生活意义
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动,道德行动也会反过来影响道德认识的发展。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拓展和丰富他们的意义世界,使原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事件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中,从而领会生活的意义。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时,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友谊卡”的设计,将学生对朋友的情感融入制作树叶卡片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友谊来之不易,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好朋友。让我们为好朋友设计一张精美的卡片,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吧!”接着,请学生拿出课前分发的“友谊树叶卡片”,并选择一位好朋友,写一张友谊树叶卡给他(她);写好后,读给好朋友听,再与好朋友互相拥抱;最后,将树叶卡片贴在黑板的“友谊树干”上,伴随音乐唱友谊之歌。通过实践性活动,学生体会到交友的快乐,懂得珍惜友谊,相关情感得到升华,同时形成正确的交友观,达到生活经验意义化。
(二)社会实践活动,让儿童体认生活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道德行动力和实践力。要实现学生的道德认识到道德行动的转变,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还要将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学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件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认生活的价值。例如,执教四年级下册《当地风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的艺术工作坊,参观艺术坊的传统文化元素,体验剪窗花、制作中国结、制作香囊等活动。还根据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带领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如春季带领学生到茶山,体验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的过程,了解茶文化,表演体验当地非遗文化——采茶舞;秋季到果园采摘、品尝瓜果,体验当地的饮食文化。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对接,让学生感悟生活的价值,感受生活的美好,实现生活意义的通达。
杜威指出,任何教学都必须始于儿童的经验,才能激起儿童内在的兴趣,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经验持续生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回归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当下的教育体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领会和体验,追求根植于儿童内心深处的成长。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了解他们的学习起点,知晓他们的兴趣爱好,体谅他们的学习难处,让他们主动地学、有意思地学、有深度地学,引导他们“自觉参与”“自觉体验”“自我成长”。只有回归儿童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才能真正引领儿童道德的生长,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