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经》视角下《遵生八笺》春季养肝治肝法探析

2022-11-26刘媛媛胡亚男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经情志肝气

刘媛媛,胡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不仅为人们的生理、病理、诊断、用药等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更是在“养生之道”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极大贡献。《黄帝内经》非常重视时间节律,并将时间节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周日节律、周月节律、周年节律,详细论述不同节律对人的影响[1],为后世顺时养生提供理论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指出顺应春生、夏长之势,从而调养心、肝两脏使其旺盛,秋冬之时则注意收、藏之性,从而调摄肺、肾两脏使其不虚。该理论为世人遵循四时五节从而作到顺时养生与调治指明了方向。《遵生八笺》便是以此为基,根据其五行属性与四时五节相配,将不同季节的五脏特性与调摄方式加以详细论述。将内容构架分为理论、法则、技术三个层面,从食、药、衣、浴、养、功诸多方面给予养生之法[3],达到预防与治疗季节病的目的,其内容丰富广博,是我国古代养生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本文以《内经》理论为基础,来探析《遵生八笺》中的春季养肝治肝之道。

1 春季与肝及肝病认识、调治之法的异同

1.1 春季与肝表里体现认知相同 在春季与肝的认识方面,《遵生八笺》与《内经》有很多相似之处,《遵生八笺》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亦有许多发展与延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论述了春季气温回暖,阳气生发,春风渐起,万物复苏、生长。《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音角,其数八……其臭臊。”将东方、青、酸、草木、角、木星等自然界外环境与人体内环境的肝、目等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详细介绍自然界草木植被受春季之风气催生,生长出酸味之物可以养肝,肝可养筋,筋可生发心气,而怒会伤肝,风气会伤筋等生克规律,将肝、筋、酸等与天之六气的风,地之五行的木进行了细致的对应,阐述了自然、季节、物候、人体、情志之间的关联、影响与表里体现。《遵生八笺》[4]同样提及春季属东方,万物生长,阳气生发,此时应注意节制与宣泄的摄生方式,以免肝阳生发太过或郁积致病。将春季、酸、角、岁星等与肝进行内外相应,其与《内经》春季与肝及对应自然物候的认识相合。

1.2 春季肝病多见筋脉、头部的认识相同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春气者,病在头”“故春善病鼽衄”等,指出春之邪气伤人病变多见于头部、春季多现鼽衄之病、春季病状多为惊恐等,解释了因肝之阳气上升,阴血相对不足,导致肝气欲升而不得,出现肝热内郁,进而发生焦虑、抑郁等情况,或肝阳升而太过,出现眩晕、头痛等头部的病证[5]。又因足厥阴肝经上行头目,肝应春季,春季多风,风易袭阳位,故春季易发头痛[6]。同时有医家认为,睡眠中突然惊醒的“寤”可引申为“觉醒”,其产生是阳出于阴,体现肝喜条达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寐”的产生则归根于阳入于阴,肝藏血,血属阴,此生理功能为“寐”的基础,故当春季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时,则易发失眠或其类疾病[7]。肝气主宰筋脉,所以它的病变也常表现在筋脉之间。《遵生八笺·肝脏春旺论》云:“故肝虚者,筋急也。”紧跟《内经》理论,同样论述了春季肝虚之人会有筋脉拘急、难以屈伸之症。《遵生八笺·相肝病法》云:“肝热者,左颊赤……肝虚则恐,如人将捕之。”论述肝开窍于目,春季患肝病后会影响目睛,使其失去神采,善发脾气且常两胁下疼痛,牵连小腹,肝有热病时左颊会呈红色,肝气亏损、肝血不足便会易发惊恐,与《内经》中春季肝病认识相同。

1.3 治法均以辛散、甘缓、酸收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指出使用针刺法治疗春季肝病时,可选取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为主治经脉。同时论述了具有和中缓急之效的甘味药,在有急怒之征时可以用来缓和肝急。提出春季患肝病后的疏补原则,如肝病易引发肝郁气滞,当从阴阳的角度来考虑,强调阴阳互根,当金虚的时候就要用木的酸味,当木虚的时候就用辛味药来补,正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补之”[8]。疏补相宜,不可过度重镇降逆,以免对情志病的诊疗适得其反,药物多选用升麻、柴胡、葛根之类,可在调畅气机的同时避免压制太过[9]。

《遵生八笺·相肝病法》同样提出治疗肝病可以用辛味药来疏散,以酸味药进行补益。认为肝怕风,强调春季时应避开风邪之气。《遵生八笺·春季摄生消息论》云:“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建议人们春季饮食宜减少性酸之品的摄入,增加性甘之品来扶助脾气,以免饮食不当导致肝气克脾,损伤脾气。

1.4 生活作息与调畅情志之法相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释了若违逆春季生发之势,易导致肝气不舒,从而引发肝病。阳气生发,肝气随之活跃,此时应晚睡早起,多在户外散步通达气机。中医认为,人的上半身属阳,故上半身衣物可略微单薄,以应春季生发之气[10]。同时建议穿着的衣物宽松舒适,披发缓行舒展身体,以免肝气内郁最终导致疾病。应少杀伐、争夺、惩处以免肝气过亢或肝气郁结致病,可多奖励来调畅情志,抒发气机。《遵生八笺·六气治肝法》云:“故春三月木旺……当止杀伤……夜卧早起,以合养生之道。”亦提出要在万物生发的春季,顺应自然规律,不要破坏生物的繁衍与草木的生长,养护肝脏时要心中存“仁”,以免情志过激[11],影响脏腑功能,建议晚睡早起,才能顺应养生之道。

1.5 《遵生八笺》对肝脏形态认识的不同 古人对肝脏形态的认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逐渐清晰。《难经》云:“肝独有两叶。”对肝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云:“生于肝者,如以缟裹绀。绀者深青扬赤色,此青之明润也。”对肝的色泽进行了描述[12]。《遵生八笺· 肝脏春旺论》云:“肝属木,为青帝,卦属震,神形青龙,象如悬匏。肝者,干也,状如枝干,居在下,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色如缟映绀。肝为心母,为肾子。”配以龙形的肝神图。不仅加入了五方五帝、八卦定位的内容,同时生动地将肝神之形体描述为青龙,将肝脏准确定位在靠近心脏的胸腔下部。将肝形比喻为如倒悬的葫芦,形状如同有枝有叶的树干。描述出肝叶为左三右四,肝体颜色如同素绢包裹绀紫,为心之母,肾之子。可以看出,《遵生八笺》较《内经》而言对于肝脏的生理形态认识更为明确。

1.6 肝病不同分型的症状表现及梦境变化 《遵生八笺·肝脏春旺论》云:“皮枯者,肝热也;肌肉斑点者,肝风也……肺邪入肝则多笑。”将春季与肝病相联系,细致地总结出春季肝受热邪则皮肤干枯,受风邪入侵时,肌肉会出现斑点。肝在色为青,当肝之邪气旺盛时则会表现为人体发青。肝在五味为酸,肝气不足时易表现为喜好吃酸。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肝脏受损亦会头发干枯,而手足心湿润出汗则表示肝脏健康。肺之邪气入侵肝脏时会有多笑的表现。《遵生八笺·相肝病法》云:“实则怒,虚则寒,寒则阴气壮,梦见山林。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肿。”在《内经》对肝病虚实不同表现的理论基础上提及肝虚则易感阴寒,并会梦到山林,肝气上逆则会头痛耳聋两颊肿胀,融汇了《内经》中春季患肝病的人体表现,从而为诊断作出提示。

2 《遵生八笺》春三月药、食、衣、浴、养、功调治之法

《遵生八笺》将春季三分为正月、二月、三月,逐月进行详细论述,内容丰富细致。

2.1 正月 正月建寅,万物润泽,在饮食方面,《遵生八笺》认为新年寅时可食用马齿苋,或饮屠苏酒来祛一年不正之气。冬春交季好发疫病,温服芜菁汁可预防瘟疫。春季多风,腠理渐开,正月可煮防风粥以祛风邪,紫苏粥健脾驱寒,温中化湿。衣浴方面建议加穿棉袜暖足来预防生病。

2.2 二月 二月建卯,该月在饮食方面,提议食韭可益心,采食升麻可治疗头痛热风,采食独活可治无论新旧的百节疼痛。《遵生八笺·二月事宜》云:“风劳之疾每起于痰,人能先令痰有疏导,则病无可庶几。”提出了祛痰的重要性,春季脾虚,易化湿生痰,常服祛痰之药可提前预防疾病发生,且春季阳气生发,此时祛痰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2.3 三月 三月建辰,该月在饮食方面建议采桃花泡酒饮用,可除病驻颜,采松花与糖蜜调和制饼,食之有益健康,谷雨日采茶炒制,治疗痰咳效果甚佳。选取山药去皮焙干后做面食,日常服用,可以补虚健脾开胃。

3 调摄功法导引术、“嘘”字诀、修肝法

《遵生八笺》提出了“养气、调神、屈伸、动静和顺时”的运动养生思想精髓[13]。其中调摄功法是《遵生八笺》中遵循天人合一,提倡依时导引的独特养生之术,将保健与治疗相结合[14],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3.1 清肝调肝“嘘”字诀 《遵生八笺》的部分养生思想来源于中国道家文化,“六字诀”则为道家修炼五脏常用的方法之一[15]。《遵生八笺·六气治肝》亦提出用“嘘”字诀治疗肝病,法为采取端坐或盘膝而坐,调整呼吸,平静思绪,缓缓吸气,睁大双目后缓慢呼出,呼气时小声发“嘘”字音。但以听不到其声最为适宜,再缓缓吸气,如此反复30 次,缓慢均匀而不间断。此法主要针对春季肝经内有实邪之证,可治肝郁化火、四肢壮热、头晕目赤发痒等。但过多为之易损伤肝气,故病证消失后应立即停止。病后易虚,为避免肝虚,可在练功吸气时心中默念“嘘”字,以补肝使其不虚。该法不仅调整气息,更宁心静气,调和情志,使肝气畅达。

3.2 舒展筋脉导引术 《遵生八笺》中别具特色的养生功法当属导引术,其多以正坐为基本姿势,在增强身体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拔伸脊柱,锻炼上肢肌肉与协调性,同时辅以呼吸,以达内外协调[16]。《遵生八笺·肝脏导引法》中介绍了春季调肝养肝、舒筋活络的导引术法,该法以两手迭置于肩上,缓慢扭转身子,左右各3 次,也可以正坐,两手交叉反复向胸口抻拉伸缩3~5 次,此法可以去除肝脏积聚、风邪、毒气,以免肝病发生。并提示应坚持为之,不能懒惰,才能有效。肝在体合筋,扭转与抻拉可以舒展筋脉,调畅肝气,以应春季生发舒展之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胁肋,上通横膈,该法亦可以很好地舒活肝经,使其调达通畅。除此之外,于导引部分,《遵生八笺》还详细列举春三月每月坐功之法。如正月时,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太阳三焦相火,此时坐功应选子丑之时,法以双手交叠按髀,扭身转颈,左右耸引,同时叩齿,漱咽吐纳3 次。此法可治风气积滞、头痛、耳后痛、肘臂痛、背痛等诸痛证。二月惊蛰时,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此时应选每日丑寅时正坐,法以双手握固,反肘后向头掣,同时叩齿吐纳,漱咽津液。此法可治肺胃蕴毒、喉痹面肿、牙宣目暗等证。三月清明时,运主少阴一气,时配手太阴小肠寒水。应选丑寅之时正坐,双臂如拉硬弓,左右交换,同时叩齿,纳津吐浊。此法可治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耳聋、苦寒、颈痛不可回头、腰软及肘臂诸痛。三月谷雨时,运主少阴二气,同样择丑寅之时坐功,法以平坐,一臂上托,一臂掩乳,左右交替,同时叩齿吐纳。此法可治脾胃结瘕瘀血、目黄颊肿、肘臂痛及掌中热等证。

3.3 静坐叩齿修肝法 《遵生八笺》注重心身同调,调心为功法的核心,在锻炼功法的同时亦强调宁心静气[17],《遵生八笺·修养肝脏法》云:“以春三月朔旦,东面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九息……以补肝虚受损,以享青龙之荣。”介绍了春属木,在地为东,法以春日早晨太阳初生之际,面东而坐,屏息,宁心安神,叩动上下齿,不仅可以生口中津液,亦可以调摄气血心神,从而达到修养肝脏的目的。

4 《遵生八笺》的两个注重

老年养生一直广受医家关注,部分老年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易忧悲苦,或阴虚性急,凡遇不顺便易火易炽,最终导致气机紊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序[18]。相较《内经》而言,《遵生八笺》加入了老年人春季易感易发病的治疗方法与遣方用药,注重老年人春季病的预防。不仅如此,在情志调摄方面也给予诸多建议,内容丰富,别有风趣。

4.1 注重老人春季病的治疗与选方 《遵生八笺·三春合用药方》介绍了菊花散可解老人春时因感受热毒风邪上攻,致头痛面肿及风毒眼涩之困。春季阳气渐起,病多见于头部,且春季多风,风邪易侵袭人体上部,故方中选取前胡疏风清热;以防风顾护卫气,避免春季腠理开泄时春风侵袭肌表,同时解颈项头痛;甘菊花清热解毒,疏散春季风邪,平和肝阳并缓解老人眼痛眼涩之证;春季风邪易伤人阴液,玄参清热滋阴凉血,顾护阴液不伤;旋覆花降气利水以解面肿之困。诸药各一两研末,每日酒调二三钱,睡前服用,如果不能饮酒,可以用米汤代之。该篇亦有治疗老人春时头晕困倦的细辛散,方选川芎、细辛、炙甘草来祛湿健脾、明目祛风除痰,解头晕困倦之感。同时论述了老人春季易发偏头痛,当以神效散主之。老人春时胸膈不利可选用坠痰引子宽胸利气,服用延年散可治疗老人气机不畅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之症,春时口鼻生疮、多种眼疾发作可选服黄芪散等。

4.2 注重情志调摄 《遵生八笺·摄生消息论》在调摄养生方面不仅提出春日应外出踏青,于宽阔处极目远眺,避免久坐不动而产生郁气,调畅生气来顺应春季生发。《素问·五常政大论》提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提出饮食要遵守自然阴阳法则,日有节制,不同时令选择适合的食物[19]。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指出,老年人饮食宜“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20]。《遵生八笺》亦注重老人的穿着与饮食,建议少饮酒,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胃而致脾气虚弱,故老人应少食米面团饼之类,以免壅塞。春季气候多变,风气袭人,不应立刻减衣,而应准备单衣,衣物应逐渐减少,以免风寒之气趁春季腠理开泄入体。《遵生八笺·摄生消息论》中的《春时逸事》记载了春季可进行“踏歌声调”“苏堤观柳”“曲水流觞”等活动调畅情志,抒发肝气,避免内郁致病。同时提及春日可以“酿梨花”,做“杏酪枣糕”“七种菜羹”“食生菜”“饮椒柏酒”等来进行饮食养生。上述调摄之术不仅可以预防春季生病,且简单易学、饶有兴味、实用性较强,为后世春季摄生养肝提供参考。

5 结语

综上所述,《遵生八笺》中关于春季与肝及肝病的认识、防治理论与《内经》有很多相同之处。而《遵生八笺》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将春季肝病细化分型,阐释不同肝病的病理表现、梦境变化,在对肝脏生理形态上的认知也更清晰明确。其独到之处在于不是笼统简述春季的养生之法,而是将春季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并详细介绍与鉴别不同月份的摄养之道。书中着重强调老年人春季易感易发病的选方用药,给出诸多妙趣横生的春季可行趣事来调畅情志,抒发肝气,使人与自然节气变化相呼应,顺应春季生发之理。同时给予导引术、“嘘”字诀、修肝法3 种简单易学的养生功法,动静结合,神形俱养。书中将药、食、衣、浴、养等各方面囊括其中,内容广博,实用易学,效果显著。这些理论为后世顺时养生,春季肝病的认识、调摄与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内经情志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