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好问题”点亮课堂
——浅析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及实操

2022-11-26陈增芬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标题要素课文

文∣陈增芬

一个好问题会引领学生积极地思考,会促使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好问题也是连接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金钥匙,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敲门砖。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问题呢?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教学的好问题应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内涵,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一、向教材要好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好问题应关注语文要素,教学内容要紧扣语文要素,把握双线并进的单元构建思路,更好地捕捉教材中的训练点,将这些训练点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素材,让课堂提问直指语文要素,实现课堂问题的设计服务于语文要素。

(一)将单元导读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总抓手

教师需明确本单元学生需要习得的语文能力,单元导读主要呈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包含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读页为例,人文主题是“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不难发现本单元引领教师关注儿童成长。阅读策略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求正好承接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学习。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这一写作要素的呈现也便顺理成章了。单元导读页就像一个指挥棒,在实际教学中,如《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意识到列小标题是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可以通过关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来列小标题;自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走进故事,结合文中的小标题较容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即了解课文写了一个四岁孩子的成长历程;在自读课文《芦花鞋》中,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列小标题来进一步巩固这一阅读策略。

(二)将课后习题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主要素材

对教材进行仔细解读,不难发现教读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是围绕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来设计的。明确了这一点,教师便可以轻松把握教学重点,把课后习题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主要素材,让它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为例,对于长文章内容的把握,学生初次接触时比较生疏,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将课后题“给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为第一课时的主问题,让学生在读、画、写、小组交流、汇报中解决问题。结合课后习题第一题及本课课题《小英雄雨来》进行提问:“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哪一个小标题最能体现雨来的英雄品质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随后,教师可以用“课文中多次写到了槐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这个主要问题来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一课一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可见将课后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便可以解决课堂问题设计这一难题。精准设计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顺利达成。

(三)将自读课文导学语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着力点

自读课文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核心素养的今天,自读课文如何开展教学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讲读课文学习方法,自读课文更具有实操性,重在引领探究、学以致用。自读课文课堂问题的设计应以导学语为着力点。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芦花鞋》为例,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它的课前导学语“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便可以作为本课的主要问题来解决。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试着列出小标题的基础上质疑并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探究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列小标题:以“芦花鞋”为线索列小标题,以课文中的主人公青铜为线索列小标题……这样的设计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生动起来。

(四)将隐性语文要素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突破口

语文要素的存在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综上所述,显性的语文要素在教材中是有规律可循的,隐性的语文要素则更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文本,用心去挖掘、去解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点展开教学,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发掘隐性的语文要素,进行课堂问题设计。以一年级上册《江南》为例,课文中隐性的语文要素便是“复沓”,让学生感受复沓带来的美感便是本文的阅读要素,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复沓”略显深奥,教学时用比较阅读做扶梯,呈现句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再适时提出“哪一小节让你读起来感觉更美呢”这一问题,便可让学生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复沓之美。

二、向生活要好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课堂问题设计要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向生活要好问题,同时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向学生生活体验要好问题。

(一)源于生活设计课堂问题引领探究活动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一个好问题能够将课堂自始至终串联起来,如果问题从学生熟悉的认知范围提出就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共情能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以二年级第四单元《中国美食》为例,生活中学生爱看春晚相声,课堂伊始,教师便以岳云鹏报菜名的视频导入,轻松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开放专注的学习气氛自然生成,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也想开一家小餐馆,可是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你们愿意帮忙配菜、起菜名、报菜名、写菜谱吗?”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二年级的学生乐于助人,喜欢表现,渴望被他人需要,这样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生字、词语的学习中,让语文课静悄悄地开出曼妙的花。

(二)回归生活设计课堂问题进行拓展训练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生态课堂注重对生活的体验,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得更好。好问题是连接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问题的设计,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以六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侧面烘托这一阅读要素,教师可以在拓展小练笔环节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窗外,最是一年春好处,听取蛙声一片,你能以‘专心致志听课的同桌’为题,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写几句话吗?”这样的问题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三、向学生要好问题

(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好问题

教学中设计一份预习单可以掌握学生的学情,清晰地知道哪些可以不教,哪些需要重点教。笔者尝试在预习单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写出预习中的困惑。教师可借此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将问题汇总后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及本课阅读策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从而设立探究学习的视角,开展课堂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陀螺》为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激励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将预习单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本文写了关于陀螺的哪些内容?叔叔的承诺让“我”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到叔叔的陀螺,“我”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个词语最能反映“我”的心情?叔叔送“我”的陀螺,为什么会招来一顿嘲笑?此刻“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这“辉煌的时刻”指哪一时刻?有的同学还在课后整理了有关陀螺的大量照片,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开阔了其他同学的眼界。在起初的训练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比较肤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指导学生掌握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好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力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的阅读体验是教育最真实的发生,阅读中产生的困惑也是最宝贵的问题。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在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课中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我发现在古希腊神话中所有的神都跟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或悲伤或嫉妒的感情呢?”这个问题就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揭示了神话故事就是先人们依据最完美的人的品质进行创造的英雄形象,当然也有反面人物,这些形象的塑造也来源于生活中的恶人,这个问题的解答拉近了学生与神话故事的距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锻炼提出问题的勇气。

猜你喜欢

小标题要素课文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也谈做人的要素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