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11-26韩立伟
韩立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趋重视,不但将之视为高校常规工作,也将之视为重点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密切联系者,辅导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程度和频次都是其他教师或者管理人员无法比拟的。
作为一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者,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力、组织大学生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心理问题学生谈心谈话、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工作对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本文着眼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这一视角,对某高校75名辅导员和45名心理测评结果为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通过辅导员和学生的反馈,客观分析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成效提出可行的、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不完善
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日常工作中密切接触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是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的第一责任人。高校均建立了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明确辅导员心理健康预警工作内容和流程,但目前辅导员层面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尚不成熟,心理健康工作被动地依赖大学生心理测评数据或者应急事件反馈,预警应是主动行为,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心理预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心理预警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偏差,不能对心理问题和其他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区分。各班级设立的心理委员形同虚设,心理问题反馈渠道不畅通,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之间的朋辈效应。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中缺乏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和深挖,例如家庭困难学生、“网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家庭变故学生,辅导员忽视或关注不及时,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日趋严重。
(二)心理健康工作胜任力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职责之一,但是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胜任力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辅导员不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某高校75名受访辅导员,无一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于心理学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其次,辅导员入职或日常培训中涉及的心理工作内容较少。对多所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显示,每年度辅导员平均接受的心理工作相关培训为2课时(1.5小时)。本就缺乏专业储备,工作中又未能及时地、全面地提升心理工作素养,导致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捉襟见肘”。辅导员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意愿不强烈,某高校75名受访辅导员中仅7人利用休息时间自主参加培训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
(三)心理健康工作角色定位不明晰
在我国,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多项工作,但是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晰,表现为两方面:首先,辅导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普及性、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针对性、应急性、排障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轻教育重干预。其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扮演多角色,在工作中遇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够准确定位和切换角色,忽视心理健康工作的特殊性和实效性。例如,遇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时,仅仅站在朋友的角度同情、劝导学生,但却未能及时向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求助,因个人主观判断贻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四)心理健康工作实施保障不足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需要时间、空间、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和保障,目前各高校给予的实施保障明显不足。时间方面,辅导员承担多项日常事务性工作,如学习、查课、查寝、班会、活动、评奖、评优、突发事件等。对某高校75名辅导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若以每日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占用近7小时的工作时间。辅导员的正常工作时间不足以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不足以与学生谈心谈话。空间方面,辅导员的办公环境多为3人以上的集体办公室,办公室人员众多,不具备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条件,特别是心理晤谈,办公室不满足保密要求。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置的谈心谈话室仅1个,由心理咨询中心使用,借用程序繁琐且时间受限。某高校45名心理测评结果为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表示,不主动向辅导员倾诉心理困惑的最大障碍是因为缺少私密、独处的环境和机会,这对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一大阻碍。资金和技术方面,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专项经费,工作中也未能及时获得技术支持。
(五)心理健康工作未形成家校合力
教育,学校和家庭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通过对某高校45名心理测评结果为一级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晤谈,显示近40名一级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源于原生家庭,家庭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家庭情感关系等都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即便不是因家庭因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多是在大学前某个时期经历了特殊事件。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不能脱离家庭。而传统观念下高等学校与中小学的明显不同就是学生脱离家长,家长脱离学校。随机调查100名大学生,仅有7名同学表示辅导员和家长之间有定期的沟通联络。问及100名大学生对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这一事情的态度,其中87名学生持反感态度,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可以自由处理和应对各类事件,辅导员无须像中学老师一样事事和家长联系。某高校75名辅导员表示,工作中极少沟通联系家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相关工作。原因有两点:一是心理问题学生抵触辅导员与家长联系,80%的学生会在谈心谈话时要求辅导员对家长保密;二是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即便联系也未能取得良好效果,相反可能对学生形成二次伤害。
(六)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按要求承担心理健康团体训练、心理问题学生晤谈、心理健康知识日常教育等工作。具体的工作开展多通过班会、团课、谈心谈话等形式,工作形式单一且枯燥。学生群体自“90后”变为“00后”,时代在变,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需求在变,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和形式却一直未变。心理工作具备特殊性,每名同学的心理困惑都不同,男生和女生不同,城市和城镇不同,独生和非独生不同,单亲和双亲不同等等,所以不能简单地依靠笼统的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辅导员对网络心理健康工作疲于应对,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高校学生不能返校为例,辅导员面对学生居家心理诉求骤然增加这一情况,一时陷入“无从下手”的境地。
(七)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未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字面上看似关联不大,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而现阶段,辅导员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工作中机械地区分心理和思想,未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和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心理困惑或疾病的出现是源于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思想认识出现问题,以辅导员经常接触的离异再婚家庭心理问题学生为例,辅导员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多是就事论事,仅同情学生经历,安抚学生情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看待和对待家庭问题。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思想偏差时,辅导员也多是局限于纠正学生思想,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导致错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规律,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规律具有特殊性,大学生正处于多种矛盾冲击时期,家庭与学校、学业与就业、网络与现实、经济与独立、社会与自我、奋斗与享乐、美与丑、善与恶间的矛盾关系令大学生心生困惑与迷茫,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规律,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心理健康诉求,在日常工作中要围绕家庭情感关系、校园社交关系、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心理健康问题是思想政治问题的表现形式,思想政治问题亦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表达途径,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机械性地区分和剥离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时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转化,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或思想表象,厘清心理或思想问题本质,高效运用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辅相成。
(二)重视辅导员自身心理建设,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素养
辅导员要重视自身心理建设,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和引领学生。辅导员要正视自身心理问题,恰当评估和调整心理状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中,对自身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帮助,避免出现“带病治病”的心理健康工作情况。除自身心理建设外,辅导员要自主学习心理健康工作知识和技能,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素养,充分利用心理工作培训机会,向心理专业人员学习、向同事同行学习、向典型心理案例学习。辅导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的培训和考试,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实践。辅导员要与时俱进,日常工作中积极关注心理健康领域新理念、新方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储备,以期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得心应手。
(三)明晰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普及性、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针对性、应急性、排障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之间的关系,明晰辅导员“教育引领为主”和“协助干预为辅”的角色定位,将工作重心向前倾斜,注重心理健康知识及实践教育,将工作重心向下沉淀,注重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感中的心理困惑,避免因日常工作的疏忽导致学生心理困惑转变为心理问题。不断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辅导员视角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思想积极、心理健康、尽职尽责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触角”作用,及时发现并向辅导员反馈大学生心理动态。辅导员要将谈心谈话贯穿心理健康工作全程,重点人群常常谈、普通人群普遍谈,重视谈心谈话问题反馈,识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按照学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完成心理健康预警工作程序。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回应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避免机械性运用班会、团课、讲座、观影等形式开展教育。可尝试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情景短剧、心理健康辩论赛、心理健康运动会、心理健康影视人物评析等“心理健康+”活动,将心理健康与时下热点相结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寓教于乐,力争实现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和状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还需不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现实空间,大学生更乐于在网络空间表达情绪,遇到困惑更倾向于第一时间在网上搜索对策,辅导员要注重大学生网络动态,透过现象深挖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回应心理诉求。辅导员可通过学院、班级或自身公众号、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网络平台发表和推送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与案例,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五)形成心理健康工作家校合力,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辅导员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定期反馈学生在校表现。特别是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通过与家长的谈话,了解更多学生的心理表现及问题成因。当下大学生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困惑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辅导员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家长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改变家长将学生心理问题视为“矫情”“不成熟”的错误观点,并采取积极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在家庭关系、学业就业方面给学生造成更大压力。心理健康工作中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尤为必要,辅导员并非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工作中遇到困惑或难点要积极寻求帮助,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和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求助,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是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辅导员可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社会关爱力量,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改善心理健康工作条件,取得更好的心理健康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