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11-26蒋静燕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规划评价

蒋静燕

苏州清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纷纷涌现出来,例如沙尘暴、泥石流等,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显著,人们开始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加强重视,在国家的发展中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因为这些法律法规尚处于初始阶段,所以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 规划环评工作重要性概述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中,环境污染变的越来越严重,这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沙尘暴、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和结构规划的不合理应用[1]。

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其中还存在着少部分的工业园区因为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落实规划环评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2 规划环评工作的内涵

规划环评主要是从用地的角度开展规划设计,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系统分析确定能否开发和利用,同时需要对用地的规模拥有清晰的规划,最终可以根据以上的分析确定最终的空间走向。利用规划环评的形式不仅可以确定地区的定位,还可以为后期的生产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和生态环境之间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规划环评的重视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局势,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的发展部具有促进的作用。

3 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缺乏对规划环评的认识

一直以来,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秉持着“重发展,轻环保”的理念,忽视了规划建设和环评工作的重要性。在《环评法》出台之后,政府方面出台的各项战略规划都需要经过环境的影响评价,自《环评法》实施以后,国家批准的战略规划高达百项,但真正得到实施的屈指可数。增加一项规划测评的项目一定会造成许多与此相关的经济项目被搁置的问题,进而会影响部分地方的GDP增速,同时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政治决策,由此可见推行规划的难度非常高。部分企业和政府认为在地方经济发达之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的手续也不会造成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有些单位在建设施工之后也不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手续。

3.2 环保部门执法权利没有保障

《环评法》中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在规划环评工作中具备“审查权”并不是“审批权”,二者的法律效力相差甚远。现在环保护门并不具备审批规划的权利,规划环评工作一般由环评机构负责,环保部门可以召集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但是最终的审批工作还是由市级以上的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的主管部门执行,例如发改委和交通部门等。由此可见,环保部门权利没有保障导致规划环评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3 规划环评法律建设不完善

《环评法》只对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限制,但其中的具体内容和程序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责任分工不明确,影响规划环评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国家生态环境部后续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提出了规划环评的要求和工作程序要求,但是具体的政府决策对接还模糊不清,而且现在规划环评工作一般作用在决策链的末端,很难显现规划环评在战略环评中的重要地位。审批的程序存在着冲突,《环评法》中明确规定了地方的规划环评不需要拿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审查文件,但是在地方环评规划的工作中还包含了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项目需要国家生态环境部来审批,这就很容易造成规划环评的项目在经过地方的审查之后并不能通过国家的审查。

4 强化规划环评工作的措施分析

4.1 政府部门依法进行规划环评工作

规划环评工作中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因此要想切实推行规划环评工作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提升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强化政府官员对规划环评的重视。在政府管理中,实行政府官员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如果出现拒绝实施规划环评的现象,就应该追究其行政不作为的责任。目前在我国诸多地方城市的发展中,政府方面大力支持规划环评的工作。在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中,中央和政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行规划环评工作时应健全相关的机制,完善各个部门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发展中的交流,共同促进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

4.2 建立完善的规划环评机制

在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中需要落实相关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机构或个人。在规划环评措施开展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在环评业务发展中,不能允许环保部门以推荐、介绍等方式在规划环评中指定环评机构,严禁以各种名义收取回扣的现象,保障环评工作顺利开展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2]。第二,在环评机构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为了保障淘汰制度的公正性可以在机构中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保障规划环评的公正性。第三,实行“黑名单”的制度,将违规的环评人员纳入环评工程师诚信档案。第四,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保障规划环评的效果和质量,为考核环评机构和专家提供统一的参考依据,提升规划环评的客观公正性。第五,环境保护部门应保障规划环评程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机制,在环评工作受理、审查等过程中实行分离机制,保障审查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性,第六,应该将最终审批的权利交还环保部门,避免因为环保部门权利的缺失产生规划环评工作不能切实开展的现象,在政府部门预算的核对中应保留规划环评工作所需要的部分,为规划环评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规划环评业务是时代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工作的开展中缺乏经验,因而在业务的发展中需要敢于接受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这才是维持规划环评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在不同方案可行性的论证中,需要将区域内的环境功能以及环保要求作为参考依据,紧密结合规划的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确立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指标。规划环评工作本身具有行业的复杂性,在应对不同的建设单位时,规划环评业务应具有灵活性,加强对规划环评编制和规划编制关系的重视,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在面对软性和宏观的规划时,规划环评工作需要利用编制程序强化对管理程序的控制,最终选择相适应的技术方法。

4.3 健全规划环评工作相关的法律

法律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在规划环评的工作中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因而在工作开展中很容易出现空缺,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对规划环评的实施范围、条件等都确立了明确的标准,这个条例的出台能够解决目前在规划环评工作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在规划环评中存在着“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奇异现象,这是违法行为源源不绝的重要原因。为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加强和检察机关以及司法机关之间的密切联系,依照相关的法律追究违法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在规划环评管理机制的建设中需要充分把控每一个建设细节,保障规划环评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监督。监管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对规划环评工作中管理的重视。

4.4 确立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的责任

在规划环评工作中要保障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需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负责。在建设规划的开发中需要将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作为主要的依据,在工作开展中必须提供情况属实的材料,加强我国正在面临环境制约现象的重视,将规划环评技术机构提出的建议作为有效的参考,结合产业园区实际的发展状况做出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在发展中积极采纳公众和专家的意见[3]。

遵照规划环评工作和国家环保的要求。管理机构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环评结论和建议践行到具体的规划中。加强对区域内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不能引入不符合环评结论的项目,检查现有环境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出整改方案,强化对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和减排任务的进行,建立产业园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编订应急方案。在企业落实到产业园区时,首先应该明确园区和企业的风险责任。

实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建设实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编订规划环评影响跟踪报告,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对规划内容的评估以及后续规划的优化建议,同时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做出反馈。

强化环评信息共享的建设。在产业园区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通过对环境的检测能够将数据信息以网络共享的形式储存在云平台,大气和水环境在线的监测数据可以以联网的形式和生态环境的主管部门对接,应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督促相关企业落实自己的责任,同时为了保障信息的公正性,园区方面可以将环评文件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等实现网络共享。

4.5 把碳排放纳入到规划环评项目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宣布我国将力争在2030年之前完成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今年“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也成为了重点任务之一,并明确指出了要积极制定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的行动方案。为满足国家基本的发展政策,重庆市在今年公布了《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的通知,积极落实生态环境部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促使煤炭消费更早达到峰值,在一系列措施的开展中,坚持打好环境污染的攻坚战,促进减污降碳工作的开展。在发展中注重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4]。

4.6 将环境影响预测的结论与“三线一单”有效结合

三线一单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环境管控单元。三线一单的开展主要对地区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等信息勘察分析,并且需要整理环境监测的点位和坐标的数据进行区域内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信息的数据库,在三线一单具体的落实中需要坚决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和敏感性进行严格的评估,根据生态红线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对生态环境重要的区域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5]。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生态红线都已经初步完成,在划分红线的基础上对生态空间进行严格的管控。资源利用上线应该包括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等基本措施,将区域资源的利用作为有效的额实施目标,划定资源利用的重点管控区域,将环境管控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将国土、规划、发改等部门进行有效的衔接,将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总量进行精确的预算。

在环境管控单元的确定中需要结合三线的措施和区域的行政边界,同时环境管控单元的确定需要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对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划分环境的优化和保护,促进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单元的形成。在环境准入清单的建立中需要将区域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和三线的措施进行有效衔接,将区域的空间约束、环境风险防控、污染排放等问题列入负面清单[6]。所以在区域的发展中需要在相关项目的引入时将三线一单作为准绳,强化项目的发展建设。

4.7 规划环评理论改进措施分析

规划环境对评价工作产生影响的主要基础因素是规划环评理论,基于此,规划环评理论改进措施存在必要性。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升自身规划环评理论水平,改进过程中,需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通过此种方式确保实际应用过程中,规划环评评价标准凸显实用性。同时,需结合规划方案制定可与其替代的规划方案,这一过程中需选择可促进经济以及环境和谐发展的规划方案。另外,需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性,积极发挥群众力量,监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进行。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实际公众参与度较低,难以有效监督政府环评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在改进理论过程中,处于多媒体网络不断发展完善背景下,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对公众介绍规划环评相应工作。

4.8 重视规划环评人才培养措施

基于规划环评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其涉及的领域较多,基于此,规划环评工作人才要求相对较高,需提高这一方面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将专业环保知识与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结合,开展重点培养工作,通过此种方式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可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规划环评工作质量提升具备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其落实过程更具公正性和可靠性,防止由于不合理规划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满足保护环境需求。

5 结束语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规划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战略,并且建立了有关环境保护新局面的号召,明确指出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生不但无功还有过失。这些发展局面都进一步证实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规划环评业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规划环评的工作也广受人们的重视,为了促使规划环评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环保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详细分析问题,有效处理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规划评价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浅谈热镀锌生产工艺及其污染控制
镀铜焊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分析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