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架构问题研究

2022-11-26

关键词:谱系建党话语

焦 金 波

(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南阳473061; 南阳师范学院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 河南南阳473061)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言,无论是其自身,还是构成其自身存在的具体精神形态,其内在建构及其逻辑关系都是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都是无法回避的。笔者尝试在上述问题上加以探讨,以求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框架的建构

谱系是宗族世系或同类事物历代系统及记载体的统称,是事物发展脉络详细叙说和系统记载,是按代际划分的总根系图,呈现家族和同类事物发展的脉络。对于一个事物而言,它始终面临自己来自哪里、现在哪里、要去哪里的生命历程之拷问,需要梳理自己的发展脉络。由此,事物谱系呼之欲出就实属必然。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诸多精神形态,需要构建自己的精神谱系。借助精神谱系,寻找和定位不同的精神形态在谱系图表的坐标与方位。依靠这些带有坐标定位的重要节点,勾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强化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集体记忆,并在记忆深处塑造和构建党的历史,呈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揭示党的伟大实践得以成功的内在理路、辉煌逻辑。

谱系重点强调的是代际延续的历时性结构特征而非共时性结构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精神研究中引入谱系,就是侧重于整体性考察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系统性和历史流变性。不同时期同时存在着许多种具体精神形态,而每一个具体精神形态成长的环境条件不尽相同,都有着自身特定的成长过程,内容侧重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过程,不能按照一般事物孕育成长发展即萌芽、形成、成熟等习惯方法,来描述党的精神百年史。

如何科学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框架结构,全面考察和描绘百年来中国精神谱系的发展路线图?从历史纵向看,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中国共产党产生于1921年,因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逻辑原点始于党的创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复兴、人民解放幸福而不懈奋斗,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漫征途。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成立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有鉴于此,从党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大致按照不同时期党的实践主题,即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段,来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发展逻辑,较为合适。因此,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原点,按照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段展开。不同历史阶段,总是由一些突出的精神谱系节点串联起来,可以重要精神谱系节点为叙事对象,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尤其是从形成背景、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从横坐标来看,精神形态总是要借助一定载体而存在,因载体不同,精神谱系可分为地标型、人物型、行业型、事件型、工程型等类型。同一时期的精神形态可以相应类型为横坐标。从内容上看,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轴,以中国共产党精神核心要义为精神基因,以基于时代赋予的鲜活内容为中心词来概括和提炼。以此立体建构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总表,可以更清晰地读懂和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发展的历史逻辑、基本经验及其内在科学规律。

二、层级结构的底蕴:主题与主线

中华民族有着5 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面临严重民族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各种政治力量的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各种思想竞相发声,民粹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工团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这当中,无论哪一种思潮,哪一种主义,哪一种政治力量,都以失败而告终,没能改变近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各种救国运动,还是各种救国方案,都缺乏先进思想的指导和引领,缺乏令人民信赖的、能够凝聚民族力量的领导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921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实践,“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话语叙事思路,既依托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实践,也依托于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历史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整体性话语叙事思路。100年来,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具体精神,虽然从局部带着各自历史生发背景的独特色彩,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具体精神相互衔接,勾勒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主题和主线。

三、内涵的层级结构关系:核心要义与鲜活内容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包括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价值立场、精神品格、实践要求等基因密码,也包括扎根中华沃土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应时代之问而被赋予的鲜活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的核心要义

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心骨,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在立党兴党强党、救国立国强国的奋斗中,在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改革事业、复兴勋业的实现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铸就伟大精神、积累宝贵经验。因此,党的精神所生发的话语叙事逻辑与精神价值既不能局限在特定区域,也不能简单将其描述为个体化、阶段性的精神话语表达,更不能简单地以独特的类型化语汇加以界定,而是带有鲜明的红色话语基因,具有一脉相承的整体性精神结构线索,具有共同科学理论指引与价值追求的凝练脉络[3]。由此可见,精神谱系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精神形态的简单堆积和叠加,而是按照内在特质组合起来的系列精神形态。这种内在特质规范谱系分支纵横发展方向,决定着精神谱系的底色基调,揭示着精神谱系的根枝层级和内在组织逻辑,起到统领庞大而绵长的精神系列的决定性作用。纵览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尽管内容丰富多彩、色彩斑斓,但党的宗旨、性质、指导思想决定着党的精神谱系基本内容反映的是党的思想价值中带有根本性、内核性的要求,统摄着精神形态的类型序列与话语风格,使诸种精神的话语叙事性质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从而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核心要义。

从构成上看,一种形态的精神往往按照“干什么、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干”的内容构成逻辑来展开。它涉及和涵盖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人文情怀、道德情操、人格境界、思维认知、思想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但同时也应注意,在党的精神话语叙事的逻辑演进与创造性转化中,要抓住本质特征,体现普遍性、根本性的理论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成中,其核心要素必须突出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价值立场、精神品格、实践要求等特有基因密码,能够满足代代相传、宏观统领、呈现底色的基本发展繁衍要求,实现知行情意诚有机统一。从历史实践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坎坷而愈久弥坚,历经百年而始终焕发青春活力,都是由其精神谱系特有的基因密码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情怀、实践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素。相对应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民的价值情怀、创新的实践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的鲜活内容

在理想信念、价值情怀、实践要求三个核心要素上,衍生出许多鲜活的话语表达。在理想信念方面,有坚定信仰、坚守理想、坚持真理等;在价值情怀上,有立党为公、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忠诚为民、热爱人民等;在实践要求上,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守正创新等。除理想信念、价值情怀、实践要求三个核心要素外,党的精神内涵还包括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的道德品质,诸如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勇于担当、顾全大局、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此外,还包括精神状态和主观意志方面的内容,诸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忠贞不渝、坚定不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舍生忘死、大义凛然、无私无畏、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脚踏实地、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骄不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身先士卒等。

这些鲜活内容,正是核心要义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践行、发展的结晶。它们按照一定逻辑关系,依托不同载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形态多样的具体精神,从而成为各种精神的内核和基本要素。在党的精神话语叙事的承续中,作为核心要义的话语符号被红色文化实践所丰富、深化、拓展与推广。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各具风格意蕴的精神话语,都是崇高理想信念、为民价值情怀、创新实践要求进行话语抽象后的展开与延伸,体现着核心要义的意蕴,是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命题与果实,是在党的精神话语叙事的时代传承中形成的某种具体阶段性的表达。随着党在不同阶段话语意义的不断展开,在话语演绎中不断形成和增添更加多彩的红色精神话语基因[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成也因此有了更加鲜活的内容。

四、构成的层级结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与具体精神形态

毫无疑问,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不同历史背景、肩负着不同历史担当,其奋斗实践主题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精神形态。作为奠基于各个历史时期伟大实践中的一座座精神丰碑,各种精神形态虽在具体内涵、话语表达上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却是同根同源、逻辑关联。正是这些一个个鲜活具体的“坐标”,共同构成党的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

(一)各种精神形态同根同源之根源:伟大建党精神

一个政党,无疑需要构建更加丰沛更富内涵的精神家园,但更需要根本性的展示来呈现自己的底色、根脉与归属。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各种精神虽然同根同源、逻辑关联,但是还不足以从总体上和本质上显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精髓。此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还需要确立自身精神的归宿性坐标,需要灿烂夺目的各种具体精神围绕着同一个坐标发亮。在众多精神形态中,能够成为根本性展示和归宿性坐标的,就是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其内容构成中居于特殊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精神百年话语叙事的逻辑生成是以一种总体性的意识贯穿于党的历史之中,成为诸种具体生成的革命精神话语叙事的价值基础。它既贯穿起各种具体革命精神的话语凝练内容,又全面回答了党从何而来、为何出发、向何而去的历史命题[3]。伟大建党精神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逻辑起点与交汇点,更代表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全过程的精神。我们党之所以历经坎坷而愈久弥坚,历经百年而始终焕发青春活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有伟大建党精神作强有力的后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源之头。伟大建党精神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各种具体精神形态的内容精髓,渗透于各种具体精神形态之中,且具有全面覆盖性,具有母体意义,体现“源之体”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源之体[4]。建党精神百年话语叙事中所包蕴的内容,一直付诸于党领导下全体人民的共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基,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以民族复兴为使命担当,囊括具体精神形态共有的核心要义,发挥着统领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之本。

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的性质、宗旨、价值、品格、原则等的集中体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集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蕴含着党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最本源的精神滋养[5]。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表达了这些精神所共有的价值取向与精神渊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孵化器”或“工作母机”,其深刻内容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6]。在这个精神体系中,伟大建党精神处于“塔基”的地位,是精神之根,具有传承、支撑和密码的价值作用。

(二)伟大建党精神实践运用与详细呈现:具体精神形态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我们党构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各具风格意蕴的精神话语,都是革命精神之源进行话语抽象后的展开与延伸,是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命题。在建党精神话语叙事的承续中,抽象的话语符号被一次次的具体红色文化实践所深化与推广,在重新的话语演绎中不断形成更加多彩的红色精神话语基因[3]。不同历史时期,因为处于不同奋斗阶段,面临不同现实要求,作为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焕发出不断延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由此,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精神各有特色,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不同时期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与回答,解决了时代之问。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主要侧重党创建伊始就必须确立的政治信仰与奋斗目标,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主要是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党对军队的领导等重大问题,西柏坡精神主要着眼于全国革命胜利后作为执政党的党的建设。建设时期,垦荒精神、大庆精神、“西迁”精神、红旗渠精神主要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焦裕禄精神彰显执政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改革时期,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防疫精神等主要昭示万众一心战胜困难。新时代的丝路精神等则突出关注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当代世界性难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了立志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和博大胸襟,折射和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说,每一个具体形态的精神都因回答具体问题而成为谱系的每一个分支,成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确立起自己在谱系中的历史方位和经典地位,也使得谱系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可以说,百年来,在致力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实践问题的解决中,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产生出一个个具体的精神形态,丰富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精神有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殊品格,但都深刻体现和生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运用、详细呈现和深化拓展。

五、层级架构的功能与作用

谱系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研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谱系,本身就是一种不同代际和同代间的架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尤其是精神谱系的层级架构具有强大的功能。

首先,防止样态碎片化,强化话语凝聚力。借助精神谱系,研究具体精神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层级结构,形成科学体系,形成重要组织架构依托,增强不同代际或同代间的不同分支的认同感、归属感,防止碎片化,从而使精神谱系脉络更清晰,归属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形态更加多姿,逻辑更加严谨,关联更加密切,架构更加宏大。借助精神谱系,增强具体精神的形态整体性、系统性,发挥聚合效应,更好地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强调谱系层级,使各个具体精神形态融会贯通,避免碎片化,可以使各种精神形态有效整合,保证党的精神谱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全貌和本质。

其次,防止过度地域化,增强话语辐射力。以南水北调移民精神研究为例。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沿线所有地区都为工程顺利建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部分学者将其过度地域化,局限于某一区某一县的狭小范围之中,纷纷强调本地区为该工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实际上带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是为本地“争荣誉”。地域性“争荣誉”研究,不利于系统完整地理解南水北调移民精神,难以使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上升为整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弘扬[7],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精神辐射力的发挥。因此,强调谱系层级,立足于整体性话语叙事思路,不再以地方本位为旨趣,避免称谓论争与地方性话语叙事,避免诸多地方性因素的反复话语博弈,更加重视和突出全境域乃至境域外各方力量的自觉性话语叙事功用,体现出从历史时空不断向外发散的话语辐射力[3]。

最后,防止表达同质化,提升话语鲜活力。通过科学的层级架构,形成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亮点,避免杂多、雷同,能够有效突显特定精神形态的个性。在架构设计上,如前所述,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原点,按照革命→建设→改革历史逻辑时段展开。同一时期精神形态以类型为横坐标。从内容上看,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轴,以中国共产党精神核心要义为精神基因,以基于时代赋予的鲜活内容为中心词来概括和提炼,从形成背景、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对其内容和历史地位进行深入分析和梳理总结,一定可以提升中国共产党精神话语的鲜活力。

猜你喜欢

谱系建党话语
神族谱系
画与理
建党百年礼赞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