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26薛礼峰
薛礼峰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新经济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多方思想的交融碰撞导致高校出现了新自由主义以及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一些学生因此出现了信仰动摇、信念丢失等问题。信息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加开放、自信且自主性的特点,但其知识体系并不完善、价值观未建立成型,情感思想不够成熟,行为习惯、价值理念极易受到影响,这地思政教育思想的引导及人格塑造具有高难度[1]。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需要高校基于民族性教育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发展。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高校思政教育是文化育人目标的最佳路径。
1 非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
1.1 非遗文化的化人与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相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化人功能,并具备方向性与确定性特征。非遗文化的社会性及群体性十分鲜明,可塑造出契合民族文化需求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提升[2]。同时,非遗文化属于“活”的文化,可通过文化内涵价值的继承与传扬对族群成员产生持续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有计划、针对性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政治观点强化、道德规范约束而增强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性,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是育人。由于思政教育兼具文化属性,以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因而其育人过程便是文化的化人过程。二者均是通过特定精神文化而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的精神文化活动,因而非遗文化的化人与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是一致的。
1.2 思政教育利于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保护的传承力度大小关乎非遗保护效果,并与非遗的生命长度直接相关。而创新则可为文化发展产生驱动,使濒临消失的非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作为精神文化活动之一的思政教育,兼具文化传承及创新的功能,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首先,要立足新时代,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中的伦理规范、道德准则,审美理念,使非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逐步实现现代化转换。其次,要将从非遗文化中所挖掘出来的产物传送给人,于思想品质塑造过程中同步强化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为非遗文化彰显现代价值提供路径。此外,还需通过非遗文化品质驱动人的精神觉悟与力量产生,强化民族自豪感、实现创新创造意识的激发,引导人自主自觉地参与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1.3 非遗文化可为思政教育优化产生驱动
针对人的思想展开教育活动的思政教育,其教育成效与教育实施方式、内容以及资源存在直接关联。受教育者自身经验、利益诉求、心理认同关乎文化产生过程,因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及现实文化的认识均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同时,因思政教育文化特性鲜明,所以利用文化价值维度衡量与优化思政教育已成必然之势。依托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思政教育理论的传播,可为思政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有益驱动。因而,非遗文化能为思政教育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不仅为思政教育提供充足思政资源,在非遗文化化人功能展现时,也可为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深化产生启迪,更利于思政教育理论拓展、教育方法创新及教育情境的改良,从而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2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阻碍及其原因
2.1 融入问题
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融合的突出问题是融合效果不理想。虽然部分院校已陆续将非遗文化融合于思政教育过程,但真正了解非遗概念及文化遗产日的学生极少,对非遗价值认知深入性不足[3]。同时,一些高校的校园环境氛围建设中,未开展充足的非遗活动、未建立非遗社团或因社团宣传力度不足、非遗项目研究参与教师较少或对其研究不深入,均限制了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的融合,而校外环境氛围方面政府宣传扶持作用也未充分彰显。再者,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存在不通畅问题,课程讲解、社会实践、网络媒体、报纸书籍的应用比例均有所不足等现象,导致非遗知识了解渠道过于狭窄或不够通畅。此外,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融合中的地方非遗网络平台未有效构建。学生虽存在参与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愿,但其参与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这说明高校思政教育中对非遗文化的融入力度不足。
2.2 问题成因
2.2.1 高校不够重视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的融入
高等教育兼具文化的传承、适应与再造功能,然而以往高校文化传承将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作为重点,民间传统文化涉猎较少。并且文化传承时延续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思维,将以文字为主的圣言哲学作为核心,所以民族民间文化未被纳入其中。文化育人时,也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等资源,而对非遗文化等民间传统文化内涵了解的不深入,认为其是没落、低级的文化。正因高校对非遗文化存在认知偏差,因而未对非遗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给予高度重视,更未对二者的融合提供充足的组织机构、师资团队、科学项目、融合路径等方面支持,从而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思政课程建设中对非遗文化融入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2.2.2 非遗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非遗文化进校园目前已逐步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并且也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推进政策与支持文件,然而仍存在经费保障制度不完善、组织保障制度未有效建立等问题[4]。一些院校所处区域经济水平不佳,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投入的支持经费不足,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部门,并将其主要投放于中小学或高职院校,所以人高校非遗文化融合于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的资金并不充足,因此限制了融合效果。同时,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以政府为领导,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一些地方党委或教育文化部门并未对非遗文化进校园给予高度重视,支持及扶助作用都未有效地展现,因此难以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有效融合提供充足保障。
2.2.3 思政教育者缺乏对非遗融入价值的深入了解
非遗文化兼具教育、文化、历史等多重价值,具备思政教育资源丰富、理论拓展以及情境改善多项功能,是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最佳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还可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学生审美、修养以及道德水平提升等多重目标。然而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自身并不够了解非遗文化的内在价值,也未对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融入的作用及意义有深刻的分析与理解,从而导致一些教师出现了非遗与思政教育结合不紧密、不深入的问题,并且教育者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遗文化与思政课程建设的融合过程之中,在思政课堂上讲述非遗知识的教师寥寥无几。
2.2.4 思政教师未掌握有效的融合方法
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师所应用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关乎着思政教育的最终成效。非遗文化在思政课程建设中的融合,是以教育有效性提升为目的,因此融合方式的合理性成为思政教育中非遗价值能否彰显的关键,也决定着二者的融合效果。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者在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存在对融合方法把握性不强的问题,而注重于校园文化中的融合或是利用思政课堂讲授及社会实践等融合方式,在对其他融合方式的了解与应用不足时,可从保障机制完善、融合理念调整方面入手的非遗融入方法应用更是少之又少,融合过程也不够关注学生性别、民族的差别,对学生主体性不够重视,因而融入方式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
2.2.5 缺乏有利的融合平台
限制高校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融合、导致融合效果不佳的另一主要原因是高校并未建立利用非遗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平台。而完成地方非遗网络平台构建的学校总数还不足10%,并且网络平台中以微信公众号的利用居多,这说明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融入存在融合平台建设不足且平台单一化的问题[5]。一些高校虽建立了非遗网络平台,但由于受到平台开发及利用人员对非遗文化在思政教育中价值了解不深入问题的限制,加之专业性指导不足,限制了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网络平台的利用效率。此外,部分高校的网络平台中虽有与非遗文化内容相关的介绍,但介绍内容较少、宣传力度不足,致使高校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的融合需求得不到满足。
3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融入策略分析
3.1 转变融合理念
3.1.1 调整文化传承理念
由于存在文化认识偏差的问题,部分高校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未将非遗文化纳入正统教育范畴。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是广大人民智慧的集合,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与灵魂。因而高校需要通过文化传承理念,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建立正确的文化遗产观念,正确看待与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文化传承路径,自主积极地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之中,从而增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1.2 更新文化育人理念
非遗文化是一项涵盖育人元素的文化内容,具备纳入高校育人体系的价值。许多非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具备深厚的文化规范及内涵,在人的思想调整、行为规范以及情感激发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而日常生活正是这一价值作用展现的主要路径,同时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也相对显著。利用地方非遗文化开展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认同地方文化的观念,增强文化自豪感,进而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为此,高校需要通过文化育人理念的调整,实现高校育人体系中非遗文化的合理纳入。
3.2 构建完善的融合保障机制
3.2.1 构建稳定多元的经费筹集体系
为化解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融合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稳定性、多元化的经费筹集体系,在省级财政投入这一经费来源基础上,尽可能获得地方财政支持,并引导社会资金加入,为民族文化走入校园提供支持,通过多元主体的支持来保障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融入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同时,要对经费投入及利用范围进行明确。正视高校教育中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地位,为高校获取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提供助推力。同时,还应细化民族教育专项经费的应用范围,确保民族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对开展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纳入。
3.2.2 强化组织保障力度
各级党委要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融入给予大力支持,要强化领导、精心部署、科学组织,将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将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融入部分作为重点。同时,要加强教育、文化及民宗等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各部门要清晰界定职责,通力配合为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育部应承担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管理职责,为非遗文化与思政课程建设融合提供确切的指导与管理,民宗部负责做好教育部门协调工作,文化部要重视高校这一文化传承阵地,通过与教育部配合更全面地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利用,担负起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基地构建的重要职责。
3.3 优化融合环境
3.3.1 优化校外环境
社会舆论氛围会对非遗文化进校园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可通过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一方面,要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文化宣传平台的利用,为高校教师了解非遗文化内涵及价值提供充足渠道;另一方面,要对非遗进校园的理念及价值进行大力宣传,深化高校及思政教师的认识。此外,还要及时发现有效宣传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先进方式及优良成效,增强非遗文化学习、传承及利用的热度,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外环境,保障思政教师能够自主自觉实现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有效融合。
3.3.2 改善校园环境
高校管理层要对校园环境建设加以重视,深度了解校园环境在非遗文化与思政课程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要从物质、人文两个方面改善校园环境。高校应将鲜明的地方特色且育人内涵丰富的非遗元素加入校园物质环境构建之中,并在展板、文化走廊等处增加与非遗相关的图案或艺术品,以静态展示方式吸纳师生关注。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时也要增加非遗文化类活动,建设地方非遗文化类特色社团,保障非遗文化类活动组织与实施,以采取动态宣传方式来引导教师主动利用非遗文化实施思政教育。
3.4 扩大融合渠道
3.4.1 利用好课堂教学路径
课程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因而非遗文化在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融合也要以课程教学为重心,采用穿插方式,在思政教育中适时加入非遗文化内容,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使学生基于对非遗知识的了解而逐步深入领会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6]。内容穿插时要注重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在纯语言讲述的基础上,适当引入音、视频或图像,或邀请传承人走进课堂、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教师,实现非遗文化的零接触等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3.4.2 构建非遗网络平台
校园网作为高校内部信息传播与共享的主要媒介,是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融合的最佳网络路径。高校可依托校园网的安全、便捷、管理便利等优势,建设本土非遗文化网站,用于向学生传播非遗文化内涵、价值及伦理观念,同时在思政工作教育网中增加丰富的非遗文化内容教育价值,或是利用非遗百科等非遗文化知识科普平台传播相关非遗知识,从而彰显思政教育中非遗文化的重要教育价值。
3.4.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结合地域环境,根据课堂教学规划,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地设计出与实施非遗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由教师带领学生于业余时间收集民间非遗资源,加强对非遗文化生存状况的了解,明确当前的传承及保护现象,通过参观非遗博物馆,引导学生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也可拜访非遗传承人、参加民俗节日活动,于体验中引导学生正确了解民间民俗信仰。
3.5 科学利用融合载体
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微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更快且互动性更强,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在科技逐步发展之下,掌上学习、生活与娱乐逐步实现,学生更乐于利用微媒体自主学习,因而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融入也要重视微媒体平台这一重要载体的利用。微媒体平台可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实现双向传输与共享信息,而可传播的信息类型既有图文也有音、视频。利用微媒体平台,可以日常化与生活化地方式进行附带思政教育价值的非遗文化传播,以灵活化的方式、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从而彰显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可依托微信、微博、直播平台,利用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与广泛的非遗文化传播,利于充分展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微媒体平台利用时,要注重增强平台可控性,并选用灵活的传播形式,以此实现民间非遗文化的生动展现。
4 结语
面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文化使命增强、文化困境加剧、人才培养需求逐步提升的境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合非遗文化的需求极为紧迫。思政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融合要把握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原则,从调整文化传承理念、更新文化育人理念两个方面转变融合理念,依托稳定多元的经费筹集体系构建、组织保障力度强化的健全保障机制,且要通过校外环境与校园环境同步优化来营造浓厚的融合环境氛围,并依托课堂教学、非遗文化网络平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非遗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路径,通过微媒体平台的科学利用保障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发挥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