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分析
2022-11-26戴梦函
戴梦函
(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文学作品是作家、诗人等创作者在特定思想、情感、知识的影响下进行的文化创造,其除了受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经历和知识储备的影响以外,还深受国家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并且后者对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是更为深远、广泛和稳定的。在17—18世纪,中国的文化逐渐传播到欧洲地区,开启了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新阶段[1]。而当时法国发生的启蒙运动,为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中国文化开始经启蒙思想家的笔融入了文学作品中,使部分法国文学作品中开始有了中国的镜像。而《中华帝国全志》《耶稣会士书简集》《北京耶稣会士中国纪要》等由法籍耶稣会士撰写的介绍中国人文地理的著作在欧洲的流传,使法国成为中国文化交流传播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以独特的营养浸润了法国思想、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法国作家通过引用一些中国元素丰富自己文学作品的现象,形成了“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故而,从中国镜像的角度,对法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是从一个新角度了解、剖析法国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切入口。
1 镜像理论概述
通俗来讲,镜像就是像照镜子一样。对于人来说,之所以要照镜子,除了是被镜面中反射的内容所吸引以外,还因为人在照镜子的同时会注意到自己与镜像之间形成的一种互视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增进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将镜像从一种现象上升为一种理论,则是雅克·拉康的成果。1936年,拉康在全面、深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后提出了镜像理论,而这一理论颠覆了当时人们在心理发生、人格历史建构逻辑等方面的认知。该理论指出,处于6 个月到18 个月期间的婴儿尚不具备独立站立和走路的能力,举步趔趄,需要在父亲或者母亲的帮助下,才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而此时,婴儿实际上是无法区分镜子中自己和母亲或者父亲的形象[2]。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他们逐渐学会了越来越多的动作,在大脑中也逐渐对自己的形象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这时,他们就会逐渐识别出镜中的形象,并能够在同一时期区分出自己与他人在镜子中的形象和动作,将这些形象认知储存到自己的记忆之中,这实际上属于婴儿自我成长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婴儿通过观看镜中的镜像,初步实现了对自己的认同,这被拉康认为是对婴儿人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意义的内容。同时,拉康还认为,所谓的镜像,并非只是代表镜子中反射出的真实的自己,还包括周围人的目光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通过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婴儿所经历的镜像阶段,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成长和自我形象认同的过程。婴儿之所以在看到镜像中的自己时表现出兴奋的表情或者动作,是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基于幻象的自恋经历,经历了一种误认的过程。实际上,拉康所提出的关于镜像的理论,除了在婴儿认知过程形成方面有体现以外,在成年人的自我认知方面也有积极的体现。例如,成年人经常会通过观看镜子中的自己来判断自己的着装和打扮是否得体,而镜子中的自己,实际上也是镜像的体现。人在照镜子时,除了认知自己的着装和打扮状况以外,还对照镜子想象理想中的自己,从而发现现实中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进而对现实中的自己进行调整。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诸如诗人、作家等创作文学作品的初衷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某种文化思想的经历、理解或者看法,而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创作者会有意无意地对国家或者民族间的文化进行对照,通过文化对照来掌握己方文化与他方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化自己对己方文化的认同,逐渐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认同感。例如,对于法国文学作家来说,之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插入中国文化的内容,正是因为需要借助中国文化来反映法国文化的镜像,通过中法文化的对比来突出法国文化的特点,而对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进行分析,实际上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通过作品中的中国镜像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对法国文学作品进行洞察和了解,从而强化对法国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2 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分析
在一些法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启蒙运动以后涌现出的法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一些带有中国文化特征或者元素的内容,这些内容就像上文提到的“镜像”的概念一样,是创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的,目的在于借助中国文化烘托自己作品中所描述的法国文化思想或者现象[3]。对法国文学作品中中国镜像的分析,实际上是对法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在法国文化语境下的影响力的重要依据。下面分别从3 方面入手,对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进行分析解读。
2.1 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法国文学作品,是自幼受法国文化熏陶和影响、对法国文化存在高度认同感的法国文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创作者独有的文化背景,使得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或者中国文化的介绍和运用带有法国浪漫式的文学述说特征。并且,正如中国人看法国文化时存在的“异国/异域”感一样,法国人看中国文化时也会存在差异感,而这种感觉在法国文学作品创作者的思想中,就体现为扑朔迷离现象。这一点在尤瑟纳尔的《王佛历险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维克多·谢阁兰的《勒内·莱斯》等法国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尤瑟纳尔的《王佛历险记》中对“王佛”以及“汉王国”的介绍,就是以来自法国的“我”的视角,对北京城下的中国皇城进行的介绍,而作者在作品中的这种介绍充分颠覆了西方人既有的想象空间,以一位被中国文化震撼了的法国作家的身份,诠释了自己所见到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现象,这实际上也构成了尤瑟纳尔以文化为镜子所看到的法国文化在中国文化照射下形成的镜像。
同时,正如上文介绍中提到的,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已经突破了单纯地通过语言文字等文本形式对中国文化现象进行游记式的叙述,或者虚幻性的描述,而是创作者在对中国文化进行阅读体验过程中,选择性地学习、吸收和运用的结果。例如,伏尔泰在阅读元杂剧《赵氏孤儿》后,创作了《中国孤儿》。当然,除了直接改编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外,法国作家在作品创作方面还有原创性的内容,即作家在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创作具有法国文化和故事情节的内容,将中国的思想迁移到法国的文化社会之中。例如,在部分作家创作的作品中,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自然之规律,在“道”的框架内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描述。作品《王佛历险记》中的王佛和林,《勒内·莱斯》中的“我”都被描述为极力逃避原有混沌世界中的生活,致力于追求一个未知的心灵空间和人生新境界的“道”,而这正是法国创作者对中国文化中“道”思想的认识、理解和呈现[14]。
2.2 创作者思想中的异托邦
要着重强调对现状不满以及对美好社会憧憬的乌托邦不同,异托邦被认为是一个在真实空间中被文化创造出的,但同时又是虚幻而非连贯的,异质性和关系性的空间思想。从本质上讲,法国文化作品中的中国镜像的本质就是法国作家对于“异托邦”下自己精神家园的阐释,是镜像理论中所说的己方借助他方文化实现自我价值的现象。以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两种文化语境下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为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人们尊崇的是“道”,所选择的是顺其自然,而在法国文化语境中,人们往往面临个人追求自由思想和宗教束缚自由思想的冲突与矛盾,不得不迫使自己个人的思想屈从于宗教思想。在这种差异化的文化思想在法国相遇时,法国的文学创作者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和表现出对法国思想的抗拒,和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推崇和憧憬,而这就促使创作者产生了异托邦的思想,即认为中国文化中所提倡尊崇的“道”更加符合自己的真实想法。
尽管文学作品中小说、诗歌等问题在文化呈现方面具有艺术性特点,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不够完全客观,但却是对法国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实性解读和传播,这些作品中所含有的中国文化使得法国文学创作者作为现实的个人所拥有的“法国理想”有了展现的机会,而这种展现就是异托邦。在法国文学作品中,多数作家对中国镜像的描述是以这种“异托邦”的思想呈现的。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作家往往会设置一个体现他域文化的场景,使自己的自我镜像在一个个语言描述的点中逐步得以集合、成长,完成心灵上的自我认同,而在这一自我认同过程中,中国文化承担的“他域文化”充当的正是一面“镜子”,作家通过中国文化增进对法国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从而强化对法国文化的认识。
当然,法国作家“异托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往往是他们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书籍间接地了解中国文化后所产生的。而这些作家在中国的经历或者掌握的别人在中国的经历,实际上是借助亲身经历或者语言文字经历,对中国文化的体验和认同。但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中国文化经历不同,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经历和感知往往是带有法国文化审美色彩的,即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镜像,而是在法国文化影响下具有法国文化特点的中国镜像。
事实上,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是法国作家在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两种文化融合下产生的“法国镜像下的中国”[5]。作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并不会像中国作家那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直接地写入自己的作品,而是会以自己原本拥有的法国文化认知为指导,对见到的中国现象进行吸收、消化,然后再以法国文化的视角进行加工和表达,这种文化“一进一出” 的过程,使得中国文化融入了法国文化之中,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原型和法国文化外在的新的文化现象。
2.3 创作者对法国文化的思想重构
与纪实性内容不同,文学作品追求的是艺术性的烘托和思想上的熏陶。也正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的这种艺术性、思想性特点,创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会遵循以自我感觉为主导的原则,将追求自我感觉和欲望的满足作为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关注点。本文研究的带有中国镜像的法国文学作品,主要是创作者在启蒙运动时期受中国文化影响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在文化方面多呈现出思想上的解构和重构。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传入,使得法国文学创作者对法国文化的认知有了新的突破,诸如伏尔泰等热衷于中国文化的作家,开始尝试将自己接触和认同的中国元素融入法国文学作品中,借助异域文化现象的融入,来打破人们既有的法国文化认知,使原有的法国文学作品中表达的精神价值和思想认知被解构出来,有机会形成新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认知。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类生活属性,使得其成为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融合的“中间地带”,使中国文化可以借助法国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渗透来逐步传播和发展,形成有别于既有法国文化的新的文化现象。并且,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作家是接触中国文化的前卫性力量,其拥有善于对异质的中国文化吸收、浸润和重构的特点和优势,而专注于文学作品创作的职业属性,使得作家具备善于用天性的浪漫和对感觉欲望的追求去借助中国文化建构新的法国文化的能力和基础。
3 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分析的启示
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创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除了关注自己作品创作的思想或者行为初衷以外,还要关注作品对他人的思想或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力。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是法国文学家对自己经历或者阅读过的中国文化现象进行的法国文学风格的描述和解读,其蓝本虽然是中国文化,但所呈现出的内容却具有明显的法国风格,这正如上文分析中提到的作品中既有法国文化中追求完美、圆满的思想,也有中国文化中动态、曲折经过的思想[6]。作为人类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西渐”过程中的产物和见证,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实际上是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上述对法国文学作品中中国镜像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3.1 中国镜像是中国文化融入法国文化的表现
文化的开放性和传播性,使得文化拥有强大的跨区域传播功能和特点。虽然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但由一些传教士带动的中国文化传播,实际上助推了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尤其是法国文化的融合。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既是中国文化在法国文化中被吸收、认同和应用的例证,也是中国文化为法国文学创作者所接受、认同和传播的重要体现。创作者之所以在作品中设置中国镜像,除了展示自己对法国文化的理解以外,还存在尝试借助中国文化反衬法国文化的心理和行为。虽然中国镜像在法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为了配合作者对法国思想和文化的理解与表达,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中国文化是以积极的、正向的方式参与到法国文化的发展之中的。
3.2 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艺术性,是创作者对某种思想或者行为的艺术性处理,其本身具有主观性。创作者在法国文学作品中设定的中国镜像,同样是出于主观的想法或者观念,虽然会考虑客观的事实,但在镜像本身的设置方面却过多地遵循艺术中的夸张性和非现实性。这正如一些改编自中国文学作品的法国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与中国的原型并没有过多交集一样,创作者设置中国镜像可能只是出于烘托自己作品中描述的法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因此,对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的解读和理解,不能完全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而是要结合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主观性表达的属性,进行思想方面的体验和思考。
4 结语
镜像,既是自我的一种观瞻,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观察。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除了展示法国文学作品创作者对自身所尊崇的法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以外,还描述了其对中国文化这种异域文化的认识,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和现象。通过对法国文学作品中中国镜像的分析发现,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国镜像主要有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创作者思想中的异托邦、创作者对法国文化的思想重构3 方面。而对法国文学作品中中国镜像的分析,重点得出了两点结论:中国镜像是中国文化融入法国文化的表现;法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镜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也成为我们从中国镜像的角度对法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