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北谚语的原生态文化特质与当代传承

2022-11-26朱晓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谚语西北文化

朱晓红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湘西北”没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在地理上泛指湖南西北部地区,具体行政上指常德西北部、张家界和湘西自治州龙山、永顺等地,位于武陵山东段和中段。该地区山区丘陵较多,汉、土家、苗三大民族错居杂处,民间遗存的原生态谚语极为丰富,涉及农业种植、气象节气、社会交往、爱情婚姻、养生保健等,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了浓郁的民俗个性,极具地方特色。

1 湘西北谚语的原生态文化特质

湘西北谚语较其他地区的谚语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但个性是主要的、鲜明的,分类梳理湘西北谚语,分析其文化特质、艺术特质,将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一色彩斑斓的文化遗存。

1.1 湘西北谚语的分类

湘西北谚语数量多,流传广,从内容上可简略归纳为以下3 类。

1.1.1 农业生产

湘西北人民重视农业,可以在民谚中得到证实:“七十二行,务农最强”“坐贾行商,不如开荒”“人不哄地,地不哄人”“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养全家”等。湘西北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如“近屋的菜园好管,成片的田土好种”(土家族),“泥无青草不烂,地无青草不肥”“灰多秧不倒,粪多禾不老”“一犁一耙,有秧难插;两犁两耙,难糊嘴巴;三犁三耙,才算农家”(土家族)等,特别是运用气候节令促进农业生产的谚语较多,如“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谷雨种高粱,穗子扁担长”(苗族),“清明秧子靠得着,立夏苞谷像牛角”“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不下,犁耙高挂”“芒种栽禾线线短,夏至栽禾光杆杆”(土家族)等。这些农谚,无不描绘出湘西北人民“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的农耕生活,这些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心得,至今仍被有经验的农人运用[1]。

1.1.2 爱情婚姻

爱情方面,湘西北有许多主张自由恋爱的谚语:“板栗熟了不用锤,男女大了不用媒”“多个媒人多张嘴,多个菩萨多个鬼”(土家族)等。男女双方可以通过赛歌、对歌,结为配偶,如“只要会唱歌,不愁无老婆”(土家族)。在择婚方面,认为“快嫁无好夫,快娶无好妻”。“要做一世伴,要把三年看”(苗族)。“会选的选郎,不会选的选田庄”等。湘西北民众一贯重视小家庭制,儿子结婚后随即分居,认为“地不翻不肥,家不分不富”,要求尽早各立门户。

1.1.3 社交事理

湘西北人民社会交往方面认为“人情比债恶,到时跑不脱”“米多饭不发,人多嘴巴杂”“话莫听一句,听歌莫听一首”(苗族)“宁吃残菜,不听谗言”(土家族)“柴不经百斧,人不经百言”“知进不知退的野猪莫挡路,能左又能右的豹子难对付”(苗族)“差姑娘讲话硬邦邦,好姑娘讲话有勾勾”(苗族)等。在生活事理方面,湘西北人民看得很清楚,如“开水总会变冷,浑水总会澄清”(苗族)“虎花身上花,人花肚里花”(苗族)“人用钱试,金用火试”“老婆吵,丈夫笑,老子慈祥儿子孝”“女好不如婿好,儿孝不如媳孝”等,湘西北人民用谚语表达事理,交流思想,在谚语中,将传统美德、伦理思想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德行教育,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本民族美德,懂得做人的道理。

1.2 湘西北谚语的地域性文化特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环境造就不同地域人的文化形貌和性格,从而使当地的民族形成不同的文化精神特征[2]。上述湘西北谚语类别虽有不同,但有一点又是相同的,即都彰显着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质。

1.2.1 霸蛮、倔强、彪悍的文化性格

湘西北素称“蛮荒之地”,其少数民族谚语中保留着较多的原始野性,其霸蛮、倔强、彪悍的精神风貌在谚语中表露无遗。例如,“黄土出黄金,看你兴不兴”“宁做饿死鬼,不做讨米人”就表现出宁折不弯的性格。又如,“茄子不与辣子栽,穷人不与富人嗨”则反映出当地人爱恨分明的个性,“山再高没有脚高,路再长没有腿长”则表现了苗家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气性,再如“舍得金伢崽,才得银伢崽”“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从” 等则显示出土家人的直爽和本分,上述谚语充分展示出了湘西北少数民族说话不拐弯抹角,直抒胸臆之气,与当地群众喜食辣椒一样,辣味十足[3]。

1.2.2 “以灵为尊”的信仰。

在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的时期,湘西北谚语与宗教神灵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地民众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生命,都有七情六欲,山有山仙、河有河鬼、灶有灶神,而且神话传说往往与宗教相互结合并通过长辈口头代代传播。湘西北人民的信仰主要有3 类: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祖先崇拜;三是鬼神崇拜。自然崇拜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崇拜外,如“天上雷神公大,地上娘舅公大(尊雷电)”,还包括对动植物的崇拜,如“四月八,牛歇枷(尊牛)”“三月三,做起耙耙扎蛇眼(尊蛇)”等。祖先崇拜则是在自然和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信仰形式,此类崇拜产生于灵魂不死升天的美好想法,如土家族谚语“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土王”,在较为重大的节日,“彭公翱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大土王这些氏族首领的神龛便会得到当地民众的祭祀。除上述外,湘西北土家族、苗族也崇拜鬼神。如“土家敬八部大神,客家(汉族)敬佛爷观音”“要得伢儿长成人,天天要敬嫲嫲神”“要得免灾星,撒米敬饿鬼”“男死成龙护子孙,女死成鬼保安宁”,均是崇尚鬼神的谚语。

1.2.3 淳朴、善良的伦理道德

湘西北地区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道德体系,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些伦理规范。如土家人纯朴善良,待人宽厚。《永顺县志·风俗》说:“土民柔弱、淳直,惧官怕讼严”,《来凤县志·民风》亦称:“邑在亦属中,最称易治。隶土籍者,谨而厚,可以理遣,可以情动,无顽梗不化者”,在现存的流行民谚中,反映民风的谚语特别多,如在待人接物方面主张“多栽花,少栽刺”“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对矛盾和纠纷,采取调和态度,如“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朋友不怕多,仇人怕一个”等;“不掀老牛下坎,莫踩他人痛脚”则表达了在社会交往中不要恶意暴露他人不足的含义,这些淳朴、善良的美德至今仍然保存着[4]。

1.3 湘西北谚语的艺术特质

湘西北谚语之所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不仅由于它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同时也带有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性,如语言凝练、说理透彻、形象生动等。概括起来具有3 个基本特点——生动形象、精炼短小、音律和谐。

(1)栩栩如生的形象性。谚语不仅是哲理诗,又是充满形象的警句联,湘西北谚语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精深的思想见解融汇在简短的二句三言之间,言语的具体描述不仅形象活泼,以物状人,而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早上发霞,等水烧茶;晚上发霞,干死蛤蟆”两句话,就将看云识天气的秘诀交代得淋漓尽致。又如,“有艺像条龙,无艺像条虫(苗族)”,通过动物对比的艺术手法,刻画了截然不同的形象。再如,“老鼠再大也怕猫”,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其想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2)短小精炼概括力强。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民歌都是简短的,可是包含的智慧和感情却能够写出整本书来”。湘西北谚语总是以最简约的表达,包涵最丰富的内容,其精练突出表现在句子的结构和用词上。当地谚语常见的形式是以两句构成,也有一句、三句和多句的,多数谚语仅用片言数语就概括了一个真理,如“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意思是说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朋友,否则会害了自己。“去年的黄历今年看不得”,寥寥几字,就形象而深刻地说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又如,“砍柴不怕高山坡,造反不怕砍脑壳”“贪官不顾民穷,阎王不嫌鬼瘦”“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等谚语都深刻地揭露了过去统治阶级的腐败与残酷无情。

(3)音律和谐极具美感。湘西北谚语句型整齐,声调和谐,排比工整,有的又构成回环、对照、复句、颠倒等句式,形式感强又具有感染力。如“有艺高山得水吃,无艺平地着哑力”,两句之间的音节数、词性比对、节奏停顿、词组搭配等都是两两对应的。又如,“云往南走,挖开田口;云往北走,挖开岄口”,“穷要养猪,富要读书”,对照复句交替使用,使谚语增添了节奏感和音乐美。总而言之,“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湘西北谚语丰富的表达技巧决定了它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2 湘西北谚语当代传承的困境

湘西北谚语由于历史人口迁徙和环境的相对封闭而保存着秦腔楚韵的原生文化特质,虽在几千年历史岁月中不断传唱,但在现代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已逐渐陷入传承困境,分析其中原因从而不断进行改善,对我们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是大有裨益。

2.1 历史和现实的优势语言对地方文化的挤压减弱了谚语的原生态淳朴性,限制了传播广度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清朝在湘鄂西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并在土家族聚居区大力推行汉学,在很多商业、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土家人大部分都转用了汉语汉文,虽然某些土家谚语被译成汉语传承了下来,但另一些以土家语为载体的原生态谚语因传播困难已经消失。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虽然有力地解决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人民语言交流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融合,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民族文化的使用范围,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带有民族语言的文化受到严峻挑战,这也必然减弱了谚语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

2.2 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商品经济所带来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剧变,导致传统民族谚语不断消萎

走进现在的湘西北地区,务农人员稀少,年轻人几乎全部在外上学或打工,同时随着交通和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封闭性的社会生活被打破,人们对于文化和娱乐的需求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追求商品经济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很少再有人利用闲暇时间,聚集弄堂庭院或街角树下互相讲述民间谚语或故事,传播口头文化了[5],民间谚语失去了原有的传播基础和土壤,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3 现代教育的普及和传承人的老龄化逐渐造成文化传承的断层

改革开放后,义务教育在少数民族区域得到普及,可在课堂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却存在较大缺失,而且一些民族当地青年认为本民族传统文化落后,不愿意说,不愿学。笔者在吉首、张家界市当地采访时,问及几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表示对本民族谚语没有兴趣。湘西北谚语的传承人主要以当地老人居多,大多年事已高,口述记录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搜集、整理相关谚语更加困难。

3 湘西北谚语的传承策略

民族谚语的传承说到底,使用才是最好的保护,对于湘西北谚语传承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3.1 运用新的媒介手段加强对湘西北谚语的收集和整理,较好地发挥谚语的社会功能

谚语的收集整理应当与时俱进,互联网媒介具有传播信息迅速、便捷、交互性强等特点,为谚语传统的口头、纸质传播和存储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可以建立谚语网络电子数据库,通过完善数据库来实现谚语的快速检索、查询和保存,可按照地域、民族、社会生活、描述对象等不同对谚语类型进行检索分类,让谚语研究者和爱好者按需取阅,为谚语的传承和传播提供基础信息和学术支持。除了用数据库收集和整理谚语外,还可以考虑设置网络学术互动平台传播谚语,聘请专业研究者做客主持,谈经论道,阐述和解释谚语或通过谚语民间爱好者成立网络群及社区,进行互动交流。

3.2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丰富和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立足课堂,恰当引入地方故事、传说、民俗、民谚等,利用与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谚语、歇后语章节时,可以引导当地学生搜集了解湘西北谚语知识,鼓励学生挖掘地方文化,还可以适当要求学生背诵并听写。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本地谚语,不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提升学生的交流兴趣和动力,而且能使学生在湝移默化中提升对民族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特色的认识[6-7]。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还可以从词语角度分析构成湘西北谚语语义的特殊搭配,词类活用现象,从修辞角度深入挖掘湘西北谚语中语音、语义和语句修辞特色;也可以分析谚语措辞甚至比对中国古典诗词,挖掘湘西北谚语中包含的可以开发智力和陶冶情操的文化元素,阐述湘西北谚语中的人文情怀。

3.3 政府和文化部门提升对谚语的宣传力度,开展各种文化传播

政府和学术机构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到边远山区进行实训和采风体验,组织学者对少数民族濒危土话谚语、民风民情、村落环境、语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让大家在体验过程中建立拯救濒危民族谚语的责任和担当。同时,政府也可以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拓展国际化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联合建立民间语言艺术保护基地,做好民族文化的宣传。谚语的传承与发展还可通过传统的电视、电台进行宣传和讲授,如央视推出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就十分受观众喜爱,该类节目较好地剥离了商业气息,让群众纯粹地感受了中国文化之美,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政府相关文化部门亦可以借鉴这类节目的成功经验,在其他表演节目中科学地植入民间谚语知识,并结合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如服装、舞蹈、种植、祭祖、过节等,全面、形象、生动、立体地传播谚语文化知识,让人们更加愉快地了解民族谚语,加深对谚语的记忆。

猜你喜欢

谚语西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缠海鞭杆—西北棍
sin
谁远谁近?
谚语趣画
狭路相逢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