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乳房一期重建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25占冬仔方向阳徐良土王炫凯李源丰林观毛
占冬仔,方向阳,徐良土,王炫凯,李源丰,林观毛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上饶 334000)
乳腺癌发生与内分泌失衡、外源性雌激素、初潮早、遗传、绝经晚等因素有关,临床大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乳头回缩、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是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1-2]。 乳腺切除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常用手段,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疗效肯定,但会造成患者乳房缺失,产生自卑感,特别是年轻患者,对于生理功能的缺陷,心理负担较大[3-4]。 乳房重建是乳腺癌系统治疗的一部分, 是乳腺切除后的补救性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促进患者心理康复[5]。 目前,即刻乳房重建术已成为乳腺癌标准治疗的一部分,满足患者对美的要求、增强信心回归社会。 本研究选择2016 年2 月至2018 年5月我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15 例为研究对象,均在乳腺癌术后实施乳房一期重建术, 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2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15 例, 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40.82±3.17)岁;肿瘤直径0.8~3 cm,平均肿瘤直径(1.82±0.24)cm;导管原位癌3 例,浸润性导管癌12 例;肿块位置:外下象限1 例,外上象限8 例,内下象限2 例,内上象限4 例;TNM 分期:Ⅰ期9 例,Ⅱ期6 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 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13 例。
1.2 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 (1)病理类型证实为乳腺癌,TNM 分期为0~Ⅱ期;(2)有强烈重建愿望;(3)对侧乳房无明显下垂,无手术禁忌症;(4)乳头无凹陷、偏斜、溢液,乳头乳晕皮肤无水肿、变硬、水肿、糜烂等现象,供区皮肤完好;(5)肿瘤最大直径<4 cm,单发,与胸肌、皮肤无粘连,同侧腋下淋巴结无融合或可疑阳性;(6)肿块距乳头乳晕边缘距离>2 cm。
1.3 方法 全麻后,根据术前评估分期决定患者是进行保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单乳切除术(NSM)还是单乳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或是淋巴结清扫。 NSM的患者经乳腺外侧放射状切口或是下皱褶切口皮下切除乳腺组织,保留皮下脂肪5~10 mm 厚,将乳腺腺体组织完整切除,下至乳房皱襞,上至锁骨下,外至胸大肌外缘,内至胸骨旁。 单纯乳房切除+腋窝淋巴结清的注意保留胸肩峰动脉和胸前神经,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胸肌萎缩,对重建乳房美观造成影响。乳腺癌术后即刻实施乳房重建术。 乳房重建术分为3 种:(1)假体植入。 对胸小肌、胸大肌间隙游离后,适当游离内缘、下缘和外侧前锯肌,剥离腔隙一般在胸大肌深面, 外侧应限制在腋前皱襞之后,下缘为乳房下皱襞下2 cm 左右位置, 肌肉下植入假体,确认位置无误后,将前锯肌和胸大肌外侧缘间断缝合。(2)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入。根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大小设计合适的背阔肌肌皮瓣范围,确保乳房重建后缝合缘无张力。 将背阔肌和部分周围脂肪组织一起游离,以胸背神经、动脉为蒂,分离背阔肌肌皮瓣, 按照重建乳房大小选择切取全部或部分背阔肌。 掀起背阔肌,分离至阔肌肱骨止点处。 将背阔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到胸前腔隙内,对乳房形态进行填充塑型,将背阔肌肌皮瓣与前锯肌、胸大肌固定,对切口上下缘缝合,直接拉拢缝合背部供瓣区,常规置入负压引流,胸带固定。 术中转移带血管蒂的肌皮瓣时,需避免其过度扭曲。 (3)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联合假体植入。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入与上述相同, 按照对侧乳房大小评估,选择适宜假体于胸大肌下填充,假体上方覆盖带蒂皮瓣置改良根治术后的皮肤缺损处。
1.4 观察指标 (1)记录入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重建乳房美容效果。 双侧乳房位置对称、 大小相等为优;双侧乳房位置基本对称、大小相似,着装后双乳无限制差异为良;双侧乳房大小不一、位置不对称, 着装后才明显为一般; 患侧乳房明显变形为差。 (3)术后均随访2 年,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 LQ 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6 项,每项分值为0~100 分,包括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等,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采用Excel 进行各项数据分类、统计与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15 例患者中2 例行假体植入,1 例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入,其余12 例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联合假体植入。15 例患者乳房重建均成功,术中出血量为78~221 mL,平均(121.21±5.98)mL;手术时间为3.1~4.4 h,平均(3.56±1.01)h;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优7 例,良6 例,一般2 例,差0 例,优良率为86.67%(13/15)。 无假体泄露或破裂、假体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2 年, 生活质量: 角色功能评分为65~84 分,平均角色功能评分为(72.65±2.12)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7~86 分, 平均躯体功能评分为(77.65±2.09)分;认知功能分60~94 分,平均认知功能评分(82.34±2.19)分;情绪功能评分为64~92分,平均情绪功能评分为(75.32±3.45)分;健康状况评分为51~79 分,平均健康状况评分为(65.25±2.0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0~86 分,平均社会功能评分(74.65±3.46)分;无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乳腺癌保乳术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最优选择,能够保留乳房外形,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但对于保乳相对或绝对禁忌症患者, 需行全乳腺切除术,会引起乳房外形缺失,因乳腺是女性的第二性征的特异性标志,是展示女性外形美的器官,部分患者难以接受[6-8]。 乳房重建能够为患者提供恢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机会, 集合了心理和美容治疗,既能满足患者对乳房美的要求,也不会增加肿瘤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 对患者复发转移的发现和规范化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9-10]。乳腺切除与重建的一次性完成,能够提供给患者更人性化的治疗,对于实施肿瘤治疗、掌握手术指征、术后随访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15 例患者乳房重建均成功,术中出血量为(121.21±5.98)mL;手术时间为(3.56±1.01)h;重建乳房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6.67%(13/1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角色功能评分为(72.65±2.12)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7.65±2.09)分,认知功能评分(82.34±2.19)分,情绪功能评分为(75.32±3.45)分,健康状况评分为(65.25±2.07)分,社会功能评分(74.65±3.46)分,提示乳腺癌术后乳房一期重建具有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出血量少等优点,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即刻乳房重建分为3 种,其中NSM单纯假体植入操作相对简单, 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高,损伤小且恢复快,局限于具备适应症的患者并可保留较多软组织覆盖物, 需要放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假体包膜挛缩[11-12]。 背阔肌以胸背血管为蒂,对肌皮瓣形成起到促进作用,是修复乳房缺陷的重要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入具有背部瘢痕隐蔽、操作简单、安全、恢复时间短、组织转移方便、对供区功能和形态影响较小等优点,该皮瓣切取后不会影响供区功能,术中无需吻合血管,重建乳房持久、形态自然,触感与正常乳房相当,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适用于背部皮肤肌肉组织相对丰富、健侧乳房体积小、患侧乳房缺损较小的患者[13-15]。 假体植入、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联合治疗时有足够的组织覆盖乳房假体, 重建乳房形态自然,具有手术简单、皮瓣安全性好、不影响腹部、创伤小等优点。 临床在实施乳房一期重建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乳房皮下切除时,皮下脂肪较根治术游离皮瓣厚,一般为0.5 cm,可保护真皮下血管网,避免皮瓣坏死,还能保护假体边缘、提高重建乳房的皮肤质感, 改善重建乳房外观和手感。 (2)术中需避免损伤肩胛下血管进入背阔肌的血管蒂,于肱骨的止点将背阔肌切断,进一步增加肌皮瓣移动度, 而切断的背阔肌蒂可参与腋窝塑形,避免患者发生局部腋窝隆起。 (3)乳房塑形时,患者取半坐位,保持重建乳房最高点和下皱襞同健侧乳房。 (4)乳腺切除后,尾部的乳腺组织被切除,腋窝的淋巴结组织和脂肪等被清除,腋窝空虚, 皮下组织被修薄, 造成腋前皱襞形态遭到破坏,缺失。 使用背阔肌断蒂转移至前上方,在胸大肌近止点处边缘的前上方缝合固定, 重建腋前皱襞。 (5)术前以乳罩杯估算法、乳房体积计算表、公式计算法和CT 扫描三维重建等方式评估乳房体积,选择大小适宜的假体植入。 临床全面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对侧乳房形态、大小,并结合患者意愿、生理等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充分告知患者利弊,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乳房一期重建安全、可行,能够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