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2-11-25曹茹
曹 茹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运河畜牧兽医站,江苏 响水 224600)
1 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施背景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农业部印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深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1]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应该准确把握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统筹兼顾,整县推进,重点突破,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粪污消纳用地的作物和土壤特性,做到科学还田利用,如今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在“十四五”期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应继续支持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并致力于在2020—2025年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给予专项财政拨款,不断优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措施,推动建立可持续运行长效机制。由此可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是一项长期任务[2]。各地区应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乡镇地区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的末端利用环节进行全程管理,以此突破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2 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模式
2.1 异位发酵床模式
异位发酵床模式主要在传统发酵床养殖基础上进行改进,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垫料不直接与生猪接触,粪便和尿液通过漏缝地板转移到舍外铺设垫料的发酵槽中,或者进入下层垫料,猪舍免冲洗,粪便尿液发酵分解和无害化处理,在整个养殖阶段饲养过程不产生污水,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发酵物可直接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农田利用。这一模式适用于年出栏1 000~2 000头的养殖场,处理成本低。高架发酵床更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2.2 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模式
该模式主要集中收集尿和污水,粪污通过氧化塘贮存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全部进入氧化塘贮存,之后在施肥季节进行农田利用,具有建设成本低,养分利用率高的特点,更加适用于粪污总固体含量小于15%的养殖场。但也要注意,该模式粪污贮存周期一般要达到半年以上,且需要配套专业化的搅拌设备、农田施用管网等,因此更加适合乡镇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和示范基地,不适用于家庭农场。
2.3 固体粪便堆肥利用模式
经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后,牛、猪、羊固体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3]。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具有发酵周期短、好氧发酵温度高、处理更为简单等特点,不需要更多的设备加持,粪便无害化处理较彻底,适用于家庭农场和小型养殖场。
2.4 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
在农田需要施肥和灌溉期间,污水经厌氧发酵或氧化塘处理储存后,可以直接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在解决污水处理压力的同时,为农田提供了有机肥水资源,其中固体粪便堆肥发酵可以进行集中处理,该应用模式更加适合在农田作物灌溉施肥期间进行水肥一体化应用。
2.5 “厌氧发酵+好氧处理”模式
各级乡镇地区可以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09)要求,将固体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得出干清粪,之后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就地发酵,返田利用;将污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自用,或者通过好氧处理,使得污水排放达到相应标准,即污水TP低于8 mg/L,NH3-N低于80 mg/L,COD低于400 mg/L。
2.6 “三改两分再利用”模式
该模式指将水冲清粪改为全人工干清粪,在传统无限制用水的条件下,结合资源节约利用原则控制养殖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此外,利用固液分离和雨污分流理念,对畜禽粪便进行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在实现粪便污水“零污染,全消纳”的基础上,确保养殖废水经过氧化塘等处理后作为肥水浇灌农田。在该模式的应用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厌氧池+贮存池(沉淀池) +田间调节池+大田”利用,实现畜禽粪污资源的合理应用。
3 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难点与困境
3.1 部分地区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导致粪污资源利用率低
在乡镇地区,多数养殖户意识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同时对这种资源利用方式表示认可。但是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部分地区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养殖户未能拥有更大的养殖空间和范围,只能进行单一性资源回收与利用;部分地区粪污处理设施不足,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占比低,雨水与污水分流设施不全,不能对粪污进行综合处理,甚至在粪便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周边生态造成二次污染。要实现粪污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促进后续粪污资源的集中处理。
3.2 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地区村民资源利用意愿不强
在一些落后和偏远的乡镇地区,相关部门对粪污资源利用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养殖户对国家扶持和补贴项目不了解,对畜禽粪污处理的紧迫性、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粪污资源处理相配套的设施建设积极性不高,在养殖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和销售收入,未能意识到不合理的种养行为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意识淡薄。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加强对资源利用工作的指导,帮助农户树立循环经济思维,提高其资源利用意愿和积极性。
3.3 种养模式不配套,粪污排放超出环境承载力
在乡镇最常见的粪污资源处理模式为粪便污水的还田利用,该模式的应用可以达到种养均衡与作物供给的目的。但由于多数地区未形成规模化养殖模式,散养农户习惯于用更少的土地资源和时间成本进行畜禽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粪污的产生量,在一定区域内种植农作物不能及时消化和消纳畜禽粪污,造成废弃物的堆积,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还导致粪污资源的浪费。相关部门应该引导农户将“种养平衡”作为工作重点,保障养殖规模和消纳土地面积相符,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以此降低资源处理成本。
3.4 指导、监管不到位,资源利用不能常态化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牧畜禽推广站一线工作人员缺乏扎实推进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和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方面,技术指导不到位,粪污资源处理和应用监管不到位。加之一些地区畜禽养殖量大,基层指导工作任务面广,站点多,业务人员力量不充足,造成粪污资源利用不彻底,不能常态化开展等矛盾性问题。
4 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策略
4.1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畜禽粪污集中化处理
乡镇地区应该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资源化利用制度,针对规模化养殖程度低、粪污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的专项整治行动,以村为单位对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排查范围包括暂存设施、堆沤肥设施和沼气工程,同时也包括粪肥施用设备和贮存发酵设施等,通过实地调研、复核、抽查,对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立行立改,建立整改台账,综合施策、分类整改。建立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长效机制,着重建立生态化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艺设施。县乡级政府按照畜禽养殖禁养区相关法律,在指定范围内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域、限养区域和适度养殖区域,妥善安排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选址,严格实行畜禽养殖申报准入制度,拆除禁养区养殖场,关停直排、偷排粪污的养殖场。按照“统筹兼顾,专业优先,平衡工作”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畜禽养殖小区,以此做好乡镇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普法宣传、规划建设监管与指导工作,提高农户集约化养殖水平,便于后续开展畜禽粪污集中化处理工作。
4.2 拓宽政策宣传渠道,普及项目补贴内容
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充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各地区应该以畜牧大县为重点,对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政策进行宣传。相关人员应综合当地养殖情况,设置相应的补助上限,从而全面提升养殖场(户)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的积极性,实现对畜禽粪污资源的优化处理。此外,相关部门应该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宣传措施要对“症”下药,面对养殖场(户)身份复杂多样的现实局面,畜牧人员应该考虑不同类型生猪养殖场(户)对宣传内容的客观需求,针对性普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内容,如对利用“粪污直接还田”处理模式的养殖场,应该宣传将畜禽粪污制作为有机肥的相关技术内容;对于将畜禽粪便直接制作成沼气的养殖场(户)应该为其普及沼气、沼液制造设备购买补贴政策;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养殖场(户),多利用包村入户、实地考察与指导等方式进行宣传;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户),可以采用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微信推文、视频会议等形式,为其推广和宣传相关政策,以此满足不同养殖户的需求,最大化提升畜禽资源处理和利用效率。
4.3 以地定畜,引导农户适度经营
各乡镇单位应该引导广大农户意识到还田利用须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4]。在种养过程中应该根据《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确保土地承载力指数P(作物产量)和畜禽粪污N的指数均小于1,平衡区域内粪尿养分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其次,“以地定畜”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最大化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用“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培育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如果区域内仍有一定的养殖空间,可以适当增加养殖规模,并建立健全配套粪污处理设备,鼓励推行多种粪污堆肥技术处理模式,将“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等多种技术相结合,优化粪污处置技术和提高粪污处理能力。针对本行政区域内不同规模养殖场的特点,要站在“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潜力”的高度上,推动现代农业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优化调整养殖布局,从源头减少粪污产生量,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坚持规划先行,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统筹推进畜牧业保供给和保环境各项工作,实现上下联动、无缝衔接,创新工作思路,以此共同营造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4.4 强化组织分工,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工作的常态化发展
针对当前专业化组织与监管团队不健全问题,相关单位应该构建合力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以大型养殖企业和畜牧大县为重点,由省畜牧局牵头,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结合当地实际,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基层农牧畜禽推广站一线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到场(户),加强工作指导,推广粪污资源设备和教授无害化处理与应用技术理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提高养殖场(户)自身素质,确保粪便资源利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的有机衔接。发挥专业群体带动作用[5]。针对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实状况,制定可实施的策略,引进具备相关经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促进养殖模式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粪污资源化水平,提高养殖主体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5 结语
为解决当前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利用难题,相关部门应该统筹兼顾,整县推进,重点突破,确保粪便资源利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的有机衔接,以畜牧大县为重点,对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政策进行宣传,加强对资源利用工作的指导,帮助农户树立循环经济思维,提高其资源利用意愿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