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调运过程中疫病防控措施
2022-11-25涂辉
涂 辉
(广安市畜牧站,四川 广安 638500)
0 引言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已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构建了完善的畜禽流通体系,畜禽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但在畜禽调运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疫病传播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虽然我国已经针对畜禽运输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现象,疫病扩散事件仍时有发生,且部分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因此,急需加强疫病防控手段。
1 畜禽调运过程中的疫病诱发因素
首先,应对诱发疫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疫病防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提升畜禽调运的安全性。畜禽调运前、调运过程中以及调运后隔离三个环节均存在较多的诱发因素,需要精准分析。
1.1 动物携带疫病
动物自身携带疫病是导致疫病扩散的主要因素,在运输过程中大量动物聚集在同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通风性较差,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疫病扩散的现象。当发现畜禽出现疾病症状时,严禁将其运输到其他畜禽养殖场,但是部分疾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在运输时并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营养元素供应不足、长期颠簸、所处环境条件差、运输空间温度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潜在疫病显现[1]。特别是在冬季或者夏季,在运输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者过热都会增加疫病出现的概率,甚至引发大量畜禽死亡。另外,病死动物未被无害化处理,会滋生大量的细菌,给疫病传播创造了条件。
1.2 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畜禽调运过程中,若检疫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成效,增加动物疫病暴发的概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而威胁到其他健康的畜禽。部分养殖户或者畜禽贩运人员缺乏防疫意识,将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为了能够尽快完成畜禽调运,获取经济收入,会产生侥幸心理,忽略检疫工作。
2)目前我国畜禽买卖活动的监管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买卖随意、动物免疫工作未落实、出售不报检以及随意采购来源不明的动物的现象,难以从源头上控制疫病的产生和传播。
3)在引进畜禽时没有落实原产地检疫工作要求,未对原产地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容易从疫区引进畜禽,从而导致疫病流行,扩大了疫病传播范围。
1.3 运输管理不严格
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对畜禽进行有效管理,消毒和饲养工作存在较多的不合理之处,会影响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增加了畜禽出现疫病的概率[2]。动物饲喂是影响动物免疫力的主要因素,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畜禽分布密集,饲喂难度大,通常会省略饲喂过程,认为到达目的地进行喂养即可。同时运输人员只负责运输,未安排专业人员押运。虽然减少了人力成本,但却增加了动物出现疫病的概率。还有部分人员为了提升运输效率,对运输过程中死亡的动物随意抛弃,或者将病死动物直接销售给附近餐馆,增加了出现疫病的概率,同时威胁人们的健康。
1.4 运输过程检查要求未落实
在畜禽调运前需要做好调运审批,审批合格后才可以运输,并且在畜禽调运过程中会有沿路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疫病隐患,能够有效避免疫病的出现。但是个别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意识,在调运审批过程中工作随意化,防疫标准较低,审批手续和检疫合格证明不完整,这威胁到畜禽调运环节的安全性[3]。个别贩运户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运输,会选择逃离公路检查站,导致畜禽疫病传播概率上升。部分公路检查站在进行畜禽疫病检验时责任意识不强,检查方式不合理,未对畜禽调运进行严格把关。影响运输过程检查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还包括缺少检查设备、检查设备落后、未对疫病动物设置隔离区域等。
1.5 调运后未做好隔离
在引进新的畜禽品种后需要对其进行隔离,通过隔离可以及时发现畜禽存在的疫病问题,通常情况下隔离时间为1个月。在隔离时间内动物如果发病,对发病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保证其他畜禽的健康。如果调运后未做好隔离工作,将带有疫病的畜禽和健康畜禽混合养殖,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
2 畜禽调运过程中的疫病防控措施
畜禽在调运过程中极易出现疫病,需要做好各项风险评估工作,并选择科学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畜禽调运的安全性,提升畜禽养殖效益。
2.1 调运供应场风险评估
2.1.1 查验资质
在进行畜禽调运前,要确保畜禽供应场拥有合格的供应资质,重点查看供应场《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对其资质证明中的内容进行调查和核对,确保各项信息一致。
2.1.2 情况调查
引入种畜禽或外购畜禽继续饲养应调查供应场半年内的疫病发生情况,了解供应场内是否存在疫病问题,调查周围区域的养殖场是否出现过疫病流行现象[5]。了解供应场畜禽疫苗免疫程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根据当地疫病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接种流行疾病疫苗。
2.1.3 检测评估
调运前应通过分析供应场畜禽历史检测和采样检测结果,对群体和个体主要动物疫病进行评估,如引入种猪应开展蓝耳野毒、非洲猪瘟弱毒株排查,调入生猪应按要求进行非洲猪瘟抽样监测,调入活禽应进行 H7N9 流感监测。同时应掌握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为后续免疫计划提供依据。
2.1.4 临床评估
在疫病检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畜禽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可结合供应场的养殖档案,了解主要疾病诊疗、死淘等情况,开展临床巡视,如发现有带病畜禽,应及时隔离诊断,必要时可借助兽医实验室开展检测,立即暂停调运,确保从源头控制疫情的发生。
2.2 运输环节风险管控
2.2.1 检疫申报
经风险评估安全后,应及时向相关地区的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填报检疫申报表,提交调运养殖场的各类数据和证明,经过审批合格后才能进行调运[6]。检疫人员是影响畜禽检疫工作的主要因素,应当强化检疫人员的素质水平,提升官方兽医的法纪意识,规范检疫出证行为,杜绝不检疫就出证、隔山出证、虚假出证、倒卖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加强其主动配合检疫工作的意识,能够在畜禽调运前及时做好检疫工作。
2.2.2 运输车辆管理
应使用密闭、自有、经过备案的专用畜禽运输车辆,运输前应严格进行车辆洗消,并开展洗消检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基层动物检疫主管部门要将车辆消毒监管与动物防疫检疫同等重视起来,同步实施违章处罚、现场督察、任务布置、宣传等工作[7]。在完成运输消毒后,向已经消毒的车辆发放监督卡,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消毒行为进行记录,形成统一签发证明和台账登记的工作模式,提高消毒效果[8]。
2.2.3 人员安排及物资准备
运输人员、跟车人员对运输环节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应安排生物安全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参与运输,做好车辆洗消、畜禽装卸、行车路线等工作监管。同时准备好防护服、药品、消毒设备、消毒剂等物资。
2.2.4 运输途中监控
坚持高速优先、指定通道运输、绕过疫病高危区域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在运输途中人员不得随意下车,确需要停靠的,应慎重选择停靠地点,确保停靠区域近期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且周边无其他养殖场。同时,应充分考虑经过区域的天气情况、畜禽健康状况、易感病毒等要素,加强突发状况的预判与应对,防范潜在的疫病威胁。
2.3 调运监管和疫情处置
2.3.1 发挥公路检疫作用
公路动物检疫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对运输的畜禽和工具进行查证,认真核对检疫证信息。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配合,严格执行公路检查站24 h值班制度,并切实提高违规调运堵截技术,严厉打击无检疫合格证明、无牲畜耳标、贩运病死畜禽、无相应检测报告、采用隐蔽的厢式货车、面包车偷运以及恶意逃离公路检查站等违法调运行为。
2.3.2 主动发现和报告疫情
建立“发现疫情是水平,处置好疫情是成绩”的工作导向,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现畜禽发病、不明原因死亡的,应迅速控制和隔离,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为疑似传染病的,要按照“早快严小”的要求,按程序做好疫情报告,对隐瞒疫情不报,造成疫情扩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2.3.3 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经后续确诊为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疫情的,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转运车辆、无害化处理场所、运输车沿途路线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等开展消毒灭源,同时要开展疫情的追踪溯源,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处置结果风险评估,确保疫情精准清除和处置。
2.4 调入场风险管控
2.4.1 调入场风险评估
应提前做好调入场场区内外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检查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全面排查生物安全措施,综合评估疫病传入风险。畜禽到场卸载完成后,应做好车辆、人员、入场通道及场区周边的清洗、消毒工作。
2.4.2 畜禽隔离与适应
在完成畜禽调运后需要在隔离圈舍观察14~21 d,如果特殊情况可以延长隔离时间。隔离期间可以饲喂保健药物,并开展临床巡视,认真观察畜禽是否有发烧、呼吸道症状、腹泻以及异常死亡等情况,及时隔离病弱畜禽,并采取个体治疗与群体给药治疗方式。如发现疫病症状,要及时采样检测评估,并进行处理。隔离期满没有疫病隐患后,方可转入生产区。
2.4.3 强化落地监管长效机制
落地监管是调运过程的最后关口,是整个调运监管链条的重要节点,要积极引导和督促生猪经营者履行落地主动报告的义务,做好畜禽落地后的查证验物、临床健康检查和隔离观察工作,确保调运监管连贯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 结语
为了能够提高畜禽产量,培育优质品种,需要引进其他优秀畜禽品种,因此动物运输过程必不可少,而在这一环节极容易出现疫病大面积传播的现象,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畜禽调运过程中动物携带疫病、检疫工作不到位、运输管理不严格、运输过程检查要求未落实、调运后未做好隔离都有可能导致疫病传播和扩散,造成经济损失,威胁畜禽产品安全。在畜禽调运过程中应对调运供应场进行检查,检查动物是否存在疫病,落实运输消毒要求,发挥公路检疫作用,对调运畜禽进行隔离观察,从多方面做好畜禽调运过程中的疫病管控,提高疫病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