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2-11-25顾佳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微时代中华传统

顾佳敏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在“微时代”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量社交软件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

1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2],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激发大学生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但流动的传播源和碎片化的内容不足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会消解学校教育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在“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肢解、被异化的挑战,利用“微媒体”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利用“微媒体”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在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利用“微媒体”的优势,有助于“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3]。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微媒体”也是帮助大学生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应有之义[4]。

其二,利用“微媒体”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一方面,传统教育以自上而下的讲授式为主,教育途径趋于单一、内容略显固定。学生被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感知与理解。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文化相加,只有经得起时代检验、不断铸造时代新思想,达到“以文化人” 功效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微媒体”进行“以文化人”,不仅能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有助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其三,利用“微媒体”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汲取理想信念的不竭源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拘泥于课堂和书籍的理想信念教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与预期水平之间仍存在差距。“微媒体”传播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趣味新颖[5],能迅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方便系统性检索学习。同时,学校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定期推送结合当下热点的传统文化也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助推剂。

2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现实困境

现实中,高校虽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依托“微媒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但“微时代”的便捷性在高校教育中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利用“微媒体”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

2.1 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指导

教师是高校知识传授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的限制。近年来,大量的影视作品更加尊重传统文化,为大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新渠道,但部分过度影视化的传统文化有失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真意蕴的趋向。在国外文化的冲击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工作的应有之义。但在高校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时长远低于实际需要。

从宏观上来看,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视不够,未能动员教师积极思考新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积极性。同时未能及时督促教师和其他人员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的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导致学习效果不甚明显。从微观来看,大部分高校教师倾向于在思政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僵化的教育模式俨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长此以往容易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而作为高校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社团组织的活动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立意难以企及专业教师。

除此以外,高校还面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建设较少、具有媒体适切性选择能力的人才不足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所面临的师资问题不容忽视。

2.2 “微媒体”各自为政、联动不足

随着“微媒体”的迅速壮大,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斥着“微”形式的知识输入,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视频的互动性更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目前高校的“微媒体”建设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平台之间各自为政、联动不足,选取的内容缺少贯通性,各平台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

正如“微媒体”是多种微媒体深入合作的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点和点的集合,而是多重文化相互交融的结合。这就注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奉行“拿来主义”,而应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渗透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各个角落。实际上,多数高校已经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媒,部分高校的学生会和社团也逐渐通过直播形式传递官方信息和校园实事。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空限制,促使教育内容更具趣味性。但各平台负责人不一,选取的内容重合度较高,同样的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在不同平台上的展现形式、教育内容缺乏协调性和互补性。以端午节的推送为例:学校官微、官博,以及各学院部门官微的推送主要涉及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校园当天活动,却少见关于屈原时代背景的文化、屈原诗词,以及粽子的制作流程的具体介绍。

学校“微媒体”作为学生、教师、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校结合时代背景向师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引导学生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相比于其他互动频繁的营利性平台,高校官博、官微之间的互动频率较低。

2.3 知识结构扁平化、教育内容滞后

中华文化历经5 000年的孕育与传承,既诞生了滋润心灵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残存了一些僵化的封建文化。学生只有通过多维度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而扁平化的知识结构和滞后的教育内容直接降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效性。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面临着知识结构扁平化的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代的检验,是中华人民汲取精神养分的不竭源泉,其内容包含“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传统美德、制度规范、行为习惯、艺术工艺、诗词歌赋等”[6]。高校在内容的选择上偏向核心思想理念教育和道德教育,缺少艺术工艺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缺少对民族特色文化的鉴赏力和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力。同时,理论层面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脱轨也影响大学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义,阻碍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大学生已经基本告别以纸质书籍、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将目光转向于新兴的短视频。“微媒体”传播的瞬时性、裂变性加快了大学生信息群互联互通的速度,开放的话语空间更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通过“微媒体”习得的内容远超部分高校官方“微媒体”所能提供的信息。以微博为例,在《论语》话题下,可以通过某一图片、文章、视频瞬时搜索出各种最新的科普信息、专家点评等。相比之下,高校官方“微媒体”的信息交互性相对较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无法与其他博主形成及时互动与交流,则降低大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3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优化路径

“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利用“微媒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探索“微媒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上为了解决专业教师、“微媒体”、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宽“微媒体”交流渠道、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

3.1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微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建设一支具备新媒体素养和能力的“微媒体”团队,“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7]。

3.1.1 提升教师“微媒体”使用能力

高校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维度、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成为高校教师新的思考点。在课堂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通过PPT 进行教学已经难以吸引保证教学效果。不难发现,在小组讨论或者小组展示中,大学生更倾向于引入微视频链接,增加演示的趣味性。这说明,学生希望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结合专业热点的图像、视频。因此,未来高校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微媒体”使用能力,“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有效融合”[8],才能帮助学生细致地学习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除了将“微媒体”内容嵌入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媒体”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

3.1.2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高校教师往往深耕自身专业领域,很少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阵地之一,应该引导教师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而丰富课堂教学的维度。“专业教学既有育才功能,也有育人功能”[9],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有效手段。人文社科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帮助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自然科学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专业所需的技术,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艺术工艺,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教师在专业教学期间不断深入钻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自信。

3.1.3 引导教师主动加入“微媒体”建设

多数高校的“微媒体”队伍缺少兼具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微媒体”建设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社团组织的活动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立意难以企及专业教师。与此相反,教师对“微媒体”的了解和应用深受限制,无法完全发挥“微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引导专业教师加入“微媒体”,促进双方深入合作,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对于“微媒体”来说,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内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可以帮助平台开辟特色专题;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为教学积累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应该做好组织工作,尊重双方意见,协调教师和平台之间的需求,为双方提供软硬件和经费支持。

3.2 拓展“微媒体”交流渠道

随着“微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立党、政、团、学一体的领导队伍,加强高校各“微媒体” 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辅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的重要途径。

3.2.1 促进党、政、团、学一体的统筹领导

学校“微媒体”作为高校党组织、团组织、部门组织、学生组织的宣传平台,其负责人是团队的掌舵者,也是学校“微媒体”建设的划桨者。分散的管理造成各团队之间相互疏离等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合力机制,有助于联合党、政、团、学各组织与各部门现有优势资源,督促各部门合理分工、协调运行,提高各团队的工作效率。同时,一个强大的领导队伍能够更好地加快学校各“微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连接,激发团队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可以由各组织部门开展定时定点的讨论会,帮助各团队了解学校将要举办的活动。针对不同活动,各微媒体从不同切入点着手策划,力求全面展示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3.2.2 推动“微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微媒体”传达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教育理念,相互割裂的“微媒体”无法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推动各微媒体团队树立多元开放、互利共赢的观念是新时代高校改革的重要含义。第一,各团队通过相互交流和观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深入分析团队面临的问题。引导各团队组织人员调动,参与其他团队的选题、文稿编辑、音视频剪辑等,促进双方相互借鉴,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第二,通过人员流动,帮助各团队选拔出优秀人才,组织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培训,带动各团队共同发展。第三,引导各团队在党、政、团、学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共融、共通、共享的资源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此外,“微媒体” 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应该从各团队成员之间的流动转向实际的“微媒体”互动,形成良性的“微媒体”生态,即构建人与人互动、团队与人互动、团队与团队互动的三维一体互动机制。

3.3 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

很多高校在内容选择、资料收集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严重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亟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的支撑。

3.3.1 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在“微时代”到来之前,人们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系统授课收集大量的信息,完善相关的知识储备。“微时代”到来之后,“大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与整合性”[10]。在新时代,高校教师和微媒体团队应该丰富高校资源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大学生在课后全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避免因为信息扁平化而影响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开辟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板块,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活动。专题教育可以历史为线索,梳理名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在后世的继承与发展,帮助学生疏通名家思想的系列内容。同时,也可以邀请非遗文化的手工艺人进学校,组织学生现场学习艺术工艺,感受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通过思政课学习制度规范、价值观念,通过专题教育学习人文思想等。

3.3.2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新元素

随着“微媒体”的渗透,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野,一些传统的歌曲、舞蹈、诗词、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让大学生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随着《典籍里的中国》《经典永流传》等节目的播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了新的学习浪潮。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利用国家主流媒体带来的热度,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简单地复制,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为避免以“微媒体”为阵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心化,应在教育教学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

猜你喜欢

微时代中华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