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之我见

2022-11-25杨维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礼仪文化发展

杨维炜

(徐州开放大学,江苏徐州 221000)

礼仪作为一种调整、约束、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组成部分。礼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形成的,而社会的进步发展又与其各自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历史背景的不同使得各国的文明发展各有差异,礼仪亦如此。对比中西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中西方礼仪文化进行整理,既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中西各自礼仪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在比较研究的同时探寻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1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发展史是相当复杂的,在礼仪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自先秦以来的文化礼仪,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中,根深蒂固、不可取代。而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也带动着礼仪文化的演变,其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

1.1 礼仪的形成时期

历史文化的发展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很多方面全面开花。多元的文化在古代中国发展起来,不同图腾的出现,昭示着氏族文化的差异。祭祀活动迅速发展,人本的巫史文化出现,神学与科学交织,形成了适应当时环境的宗法制度。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诸多,是对他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一种感情和经历的呈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是享誉世界的《荷马史诗》,该叙事诗中论述了受人尊重的人具有讲礼貌、守信用的礼仪行为[1]。

同期的古希腊文化吸收了东方文化,经过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哲学思想,随之也涌现出诸多代表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他们各有各的观点,例如苏格拉底认为,哲学讨论的范畴不只是表面的谈天说地,它可以深入内心认知他人看不到的世界,也可以识别他人的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躬亲示范以礼待人的重要性。而柏拉图侧重教育方面并强调其重要性,提出了智慧、勇敢、节制、公正这四大道德目标。

1.2 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大爆炸的时代,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对“礼”的起源、本质等给予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阐述,并提炼出许多直至今日依然奉为圭臬的经典理论。儒家创始人孔子大力提倡礼治,并且进一步把它提升到国家制度和个人品节的高度。纵观孔子一生,在那个纷纷扰扰的时代,他一直致力于“克已复礼”,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推礼乐复兴。同时,精炼地提出“仁”的核心要义和具体的礼仪规范,从而促使礼仪理论得以确立。

对比古罗马时期,其特色的拉丁文化也是综合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逐步形成的。希腊宗教对罗马文化也有所影响,罗马人将希腊神话的内容改造并发展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在奥古斯都时代,罗马文化艺术也得以发展,例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长诗《变形记》中,讲述了很多希腊和罗马的神话故事。此外,他在其诗作《爱的艺术》中,也告诫年轻朋友不要贪杯,用餐时不要狼吞虎咽。而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伊拉斯谟,在其撰写的《礼貌》一书中,也对礼仪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是个人礼仪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人不仅要注意卫生讲究外在美[2],也要注重道德讲究内在美。此外,英国哲学家、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也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可见礼仪中的仪表仪容对一个人的帮助有多大。

1.3 礼仪的强化时期

从秦汉至明清,是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时期独尊儒学,统一了中华文化,形成了浑厚的秦汉文化特性。这种开放的兼容性的文化心态,又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外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文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重要时期,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体系。胡文化开始逐渐被汉化,汉文化吸收胡文化的同时,也开始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覆盖,文化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以“汉”文化为内质的巨大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

横跨整个第7世纪到第9世纪,中国呈现大气磅礴的盛唐景象,成为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国力强盛,文化蓬勃发展,高度的文明,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着域外文化主动输入,对内影响文化习俗,对外兼容并包。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却并没有受其左右而发生改变。

在人文荟萃的两宋时代,宋文化以昂扬的姿态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时代相对稳定,文化、生活得以长足发展,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并存共生,相得益彰,各领风骚。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趣、含蓄内敛,不同于世俗文化的简单热情、通俗易懂。这两者的碰撞与结合,为后续元代文化奠定了审美基础。

生活在蒙古草原的元朝灭金亡宋之后,统治者以较为强悍的姿态给温文尔雅的中原文化注入了外来文明的新鲜血液,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圈,使中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次巨大的文化转型,正处在华夏文化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关键时期。经过这次大的文化迁移所形成的中原、江南两种亚文化圈,其内质各别,江南的闲适人生与中原的热烈奔放,形成各不相同的文化外观。这种地域文化特征,不仅影响到明清时代的文化格局,而且,至今仍有着相当明显的表现。

13、14世纪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出现并得以发展。其提倡以人为中心,个性解放、意志自由,人性得以觉醒,不局限于世俗文化,亦结合典雅的古典文化。这一时期各个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人们思维活跃,待人热情,性格、才艺、学识等等精彩纷呈。但此时在道德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意大利人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的道德堕落同样臭名昭著。莎士比亚在其文学作品中刻画了诸如伊阿古、夏洛克之类的人物,他们就是意大利的坏人形象,而将一个英国人意大利化,就像把他们化身为“魔鬼”一样。这样的时期,更需要道德伦理的颠覆与发展,因此礼仪文化有了用武之地。

到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不仅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斗争,也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奠定了理论准备的基础。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思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不断受其影响,礼仪也不可避免,其涉猎范畴逐渐缩小,与政权神权、社会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等基本分离开来。

1.4 现当代礼仪时期

进入现代发展时期,随着各国国门的打开,国际间的交流互通越来越频繁,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化也汹涌而来,文化冲突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不仅在文化习俗上与现有习惯进行博弈,也在物质文化等其他方面形成制约。全方位、多层面的文化输入,对文化、生活、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不同影响,礼仪文化及其形式也位列改变行列之中。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工业化时代到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居住环境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等,都从不同方面对现代礼仪产生了影响。现代礼仪逐渐去繁化简,不断以新的形式适应新的时代,跟上现代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简便、灵活、新颖、实用,呈现着高效率、快节奏的现当代礼仪、礼节,展现新的时代风貌[3]。

2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由于上述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和社会形态,人们在看待同一事物时的思维方式、对待同一事物时的行为方式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差异。

2.1 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现象

2.1.1 见面礼仪文化差异

在西方正式场合见面时,通常会行握手礼、贴面礼、亲吻礼,在法国,脸颊碰一下并且有声音是正常的;在欧美上层社会还会行吻手礼,当然这个礼节只流行于上层社会。而在古代中国,见面时大多会行拱手礼,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现代礼仪逐渐形成较统一的握手礼,但拱手礼仍在某些场合继续使用。即使同为握手礼,中西方也略有不同。中国人在正式场合拜访长辈、上级、地位较高者,或接待贵宾时,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行握手礼时上身会略微前倾,甚至双手相握,以表达对对方的敬重。但这种情形在西方却可能被误认为是不合时宜、过于卑微的。

同时,中西方见面打招呼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中国人喜欢通过聊家常的方式进行寒暄,所以“吃了吗? ”“这去哪儿呀? ”“最近干嘛呢? ”等问句常被用来打开话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示亲近与友好。但西方人却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这是在打听自己的隐私,侵犯了个人的权利,所以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时大多是询问天气如何等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这是西方人更注重自身个体的感受,更注重隐私的保护,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无法很好地理解以群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1.2 宴请礼仪文化差异

中国人群体意识较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亲朋好友聚会时,把酒言欢不可缺少,喝到尽兴不醉不归、热情好客热热闹闹方能体现主人的待客之道;即使不喝酒,有些省份频频上茶也被认为是一种敬意,桌上摆满水果和点心,绝不怠慢客人。而西方人用餐时更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喜欢细嚼慢咽,不提倡过多饮酒,并且会以征求的口吻问客人是否需要饮酒,一般客人拒绝就不会勉强,进餐时大声说话或大口吃饭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事情。在晚宴上,中国人喜欢大圆桌,寓意团团圆圆,围坐一圈便于沟通交流,而西方人注重个体,偏爱长桌,且在入座时,男士遵循Lady First 的原则,会绅士的帮女士拉好椅子。在中国,客人告辞时,会向主人给予的款待表示感谢,主人则送客人到门外,依依不舍几经道别方才离去,主人目送客人远去方才返回;在西方国家,宴会结束后主客简单的道别即可,但第二天会写封感谢信再次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2.1.3 关于赞美的文化差异

称赞、赞美他人也是礼仪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中西方对此的表现却大相径庭。面对他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谦虚地表示过奖,甚至不习惯他人的赞美,内敛、含蓄、谦虚等都是中国传统的优秀品质,因此在面对他人的夸奖时会谦虚地否认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拒绝否定对方,而是表达自己还有需要提高的空间;但在西方国家人们会觉得很诧异,因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他们会欣然接受并感谢对方,而且他们也很喜欢称赞他人。

2.2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2.2.1 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进而在不同领域发展演变出新生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礼仪规范,阐述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后经董仲舒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强调人类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与天地和谐共生。而西方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分割了天与人,试图以高科技的发展去改造、征服、战胜自然,相信个人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观念与中国“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截然相反。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势必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2.2.2 价值取向不同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产生的,也必然造就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对人与自然及超自然关系的概念,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生,这就注定会产生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者生存的基础是群体,群体为其提供物质安全与情感安全,个体的大多数行为目标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重视他人意见,强调群体和谐,避免冲突,大多时候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这种价值取向之下,人与人之间互相聊聊家长里短、嘘寒问暖就是友好关爱的行为,大家互帮互助,不会觉得别人在侵犯自己的隐私。而西方的价值观与此不同,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强调人类的尊严和现代生活的重要性,其核心理念是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个人是生存的基本单位,独立感很强,与群体保有一定的距离,追求自由、独立,强调个体行为,当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不一致时,以个体目标优先。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决定了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不会谈及个人私事,也会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面对人与自然及超自然关系的概念时,在西方工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强调行为和个人主义。

3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礼仪文化融合

虽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礼仪文化,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融合,礼仪也随着地域的变化、习俗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入乡随俗,更加融入当地的需求,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比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就会发现其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行为与反应。如果全然不顾这些文化背景差异,片面地判断好坏与否,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与麻烦,也就无法真正被接受,更不是礼仪之道的体现[4-6]。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彼此尊重、取长补短、兼容并包,才能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进行中西礼仪文化的比较研究,不是仅仅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而是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礼仪在社会发展中的演变、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入与变化。任何礼仪都不只是死板生硬的规则,也不能拘泥于表面的形式,更不能反过来让礼仪把人们框死在形而上的层面。只有当礼仪活生生地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只用于某些场合,或只是冷冰冰地存在于书本之中,礼仪才变得真正有意义。只要不改变礼仪的本质,在礼仪的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人文认知下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使其更符合当下的时代与习惯,更便于传播和运用,更利于生活和社会发展。在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前提下,礼仪就是一种锦上添花,愿这温暖有爱的礼仪之花,长在人们心里,开在世界各地,盛开不败,愈加美好。

猜你喜欢

礼仪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教师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