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机理研究

2022-11-25昌盛贺毅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普世红色

昌盛,贺毅夫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1 多元文化的融合机理研究

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能够传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同处一个地球村,形成了不同文化彼此融合的新趋势。它们之间互相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场景,产生了文化和文明的新形态[1]。世界就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竞争、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向前推进,即“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接触,其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发生变化。不但本有文化发生变化,就是外来文化也发生变化”。由于不同的文化会带有不同群体的文化痕迹和意识形态,因此,用不同的文化视角理解同一个文化将获得不同的结果。事实上,人类文化就是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不断融合、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如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基督教是古希腊世俗文化、犹太教宗教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相结合的结果[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融合和渗透。因此,在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视角将会带来繁荣的理论研究。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接触、交流和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科界也不断涌现出多种文化融合形成的理论,其中关系理性主义从中国关系感性思维文化和西方逻辑理性思维文化的融合视角出发,关注不同文化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和不同文化机制的互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成为了理解当今多元文化融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系理性主义是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生成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的激烈碰撞、交流和融合现象[3]。西方有逻辑理性文化传统,逻辑理性始终贯穿西方的思维和实践。中国有关系感性文化传统,“仁义礼智信” 是中国自古以来处理社会关系的传统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以说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感性思维有余,理性思维不足。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环境改变个体行为,个体需要适应社会环境。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包容精神,更容易适应西方塑造的社会环境[4]。如筷子与刀叉的使用,中国人主要使用筷子但同时也接受了刀叉。同时,跨文化实践分析方法是文化融合分析的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文化的融合,是不同文明、文化的实践,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实践。关系理性主义注重研究不同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实践过程,它将是研究多元文化融合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2 红色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我国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本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来源,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的飞跃。红色文化是我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优秀文化形态,生动体现了我党的价值追求和人民的伟大精神,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英雄事迹和精神理念,以一系列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文学艺术作品、革命歌曲和文物、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仪式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价值理念等符号系统为载体,具有天然的价值引领作用和政治导向。

外来文化是来自本民族以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已经充斥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如现在流行的日漫文化、节日文化、世俗文化等,“普世价值”等概念也逐渐在国内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书房文化、阳台文化等。外来文化作用于本土文化的过程,既是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也是同化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外来文化形态如何,外来文化往往会和本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其对本土文化均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会对本土文化造成不利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化亦是如此,需要有开放性和文化包容性,需要反映不同文化体之间的多元接触与融合。如我国倡导和推动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跨越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它带来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各国相互合作的交汇和互鉴,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它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以开放为导向,以包容性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提倡的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开放合作、交流对话、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精神。因此,红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与无处不在的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学习与借鉴。处在当今世界文化趋向融合的时代,我国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把他们的优秀部分纳入我们的红色文化当中,丰富我国本来就已经很厚实的红色文化。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汲取新养分,综合创新,红色文化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巩固,创造新的辉煌。

现在是一个日趋多元的时代,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工具的发达使得文化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形成了一个多元文明和文化相互交叉混杂的平台。我国的新生代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互联网信息的冲击,这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与时俱进性,在于它能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相互交融。不同质的文化也可以融合,这是一种思维和观念的改变。我国的文化正变得开放而包容,正在形成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应有的文化性格。本土红色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丢失自己的文化,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红色文化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优秀的红色文化能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其文化特色和个性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红色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方法研究

从现在的国际文化形势来看,我国一直处于被外来文化战略包围的局面。尤其是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在我国思想理论界有着不小的影响。“普世价值”逐渐不再是指价值的共同性,而是专指西方国家主张的超阶级、超国家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90年代以来的个人权利、民主宪政和生态主义等,都是出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普世价值”论。塞缪尔·亨廷顿说过:“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做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普世价值”包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企图。我国新生代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要面对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的富足、繁荣、时尚、多元、文明、开放等,不管是实质还是表象,对我国新生代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5]。有些人不再认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放弃国际文化斗争的主动权,趋同西方的“普世价值”论,以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来片面理解、歪曲红色文化,或者鼓吹以儒学为立国之道,或者主张用新自由主义指导改革,改造我们的政党。

然而,人类社会存在共同的价值,却不存在超阶级、超时代的文化,越是声称“普世”的事物越不普世。人类面对的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等,都是需要各个国家彼此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从而需要确立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观。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基本愿望和价值追求,也是对有一定普遍性的某些基本价值的认可,这是毫无疑问的,承认共同价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但是,共同价值却不是绝对的“普世价值”,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民族,只能适用于具体的时代、国家和民族,脱离国内发展现状的“普世价值”毫无意义。

我国红色文化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也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根本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我国共产党的主导思想,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6],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概念,就包含了中国关系文化和西方理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推动红色文化与外方文化的融合,首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人民群众对于自身文化价值的积极实践与高度认同,并对文化所具备的生命力和活力有着高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一种对自身文化所拥有的价值的信心,是面对其他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意识状态。只有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会积极地敞开胸怀,与其他文化平等开展交流对话,积极接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7]。文化自信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中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根本支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抵御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诱惑和入侵,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靓丽而坚固的底色[8]。这个底色,就是对我国红色文化的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同时,不同的文化在追求与梦想上存在“共同性”,在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上存在“差异性”。我国成语“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表明,不同的文化在求同存异理念基础上平等地相互学习、寻求合作,都可以使自己获得进步。

其次,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可否认,目前中国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然而,要坚定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贡献的自信[9]。“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建设,为我国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外传播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既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也要让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未来,作为一种构想,如果中国能够围绕“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沿线国家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建出一套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新型价值观,对于在世界上树立我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开放和包容”的共同价值观,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图强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读懂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

最后,中国需要世界文化来创新,同样世界文化也更需要中国文化来丰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中,单一的文化潜力总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借鉴、吸收、创新,与时俱进,才有发展的前途。况且这种文化的交融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历史潮流。我国作为世界东方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的传统文化大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红色文化源于我国五千年文明,植根于我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我国民族之魂,也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中,我国红色文化与外来文化正在互相影响和改变着。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跨国化,文化层面已经不自觉地做出了反应,并一定程度地发生了文化的融合。如电影《长津湖》成为2021年度全球票房总冠军。这部电影在海外的上映,让很多身在他乡的游子们倍感自豪与亲切,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4 结语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将不断发生,并不断增强其适应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向未来,我国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包容的心态进行建设与发展,以新视野和新思维学习和借鉴全球范围内的外来文化,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和平崛起及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普世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论
中国应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