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2022-11-25周廷桥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贴面牙釉质口腔科

周廷桥

(梧州蓝天口腔医院,广西梧州,543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观要求的提升,口腔牙齿修复治疗也成为了人们解决牙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前牙牙体颜色异常和缺损,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牙齿健康,另一方面也会直接降低患者的牙齿美观性,进而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前牙变色、前牙畸形、前牙部分缺损、前牙间隙等都会直接降低患者的牙齿整体美观度,因而需要实施美学修复治疗。在以往的牙齿美学修复过程中,瓷贴面治疗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在不影响患者牙齿功能面积舌侧完整性的基础上,减少牙体预备量,减轻颌牙磨损程度,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牙体应组织,获得较好的前牙修复强度。

1.瓷贴面的应用范围

瓷贴面是一种牙齿美学修复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应用于牙齿间隙过大、牙釉质轻度损伤、前牙小范围缺损、牙齿轻度变色、牙齿外形不佳等方面的修复治疗,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牙齿短小、牙齿咬合功能较差、牙齿严重畸形错乱、牙齿大面积缺损等患者而言,瓷贴面技术的应用效果有限,且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口腔科医师自身的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1]。

2.牙体预备

2.1 常规牙体预防修复方式常规瓷贴面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其瓷贴面的厚度在0.8~1.0mm 左右,常规的牙体预备内容包括切缘包绕型(U 型)、切缘对接型(L 型)、唇面开窗型(Ⅰ型)等,牙体的预备也因切缘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口腔科医师需要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切缘区以及相应的牙体预备类型。当前瓷贴面修复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从以往的实践研究结果来看,各个类型的牙体预备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其中,U 型和L 型的治疗成功率较高,常见问题为微渗漏发生率过高,而I 型牙体预备则存在颜色不理想等问题。通过基础的瓷贴面技术治疗,虽然能够降低患者的磨牙面积,但需要磨除唇面0.3~0.8mm 左右,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患者的恐惧心理等问题,降低了其修复过程中的配合度,少数患者也会受到釉质硬度和表面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牙齿过敏等问题[2-3]。

2.2 微创瓷贴面随着口腔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牙齿修复工艺和材料都实现了明显的改善。以长石质瓷为基础的耐火模型,能够将瓷贴面分层次完成烧结,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价值在于瓷层的致密度和表面特征较为理想,更加符合天然牙釉质的荧光效果及乳光。微创瓷贴面厚度在0.2~0.5mm 左右,少数患者治疗前不需要牙体预备,仅做牙釉质内部的磨牙处理即可,有利于牙齿美学修复中修复体折断、脱落和的微渗漏等问题发生率的降低。微创瓷贴面技术相比常规瓷贴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修复过程中患者疼痛感较轻,不需要实施麻醉处理,且损伤部位仅仅在于牙釉质浅层部位,因而有利于患者恐惧情绪的减轻。同时,微创瓷贴面被光照射后,基本能够被牙体组织所吸收,其视觉效果更加靠近天然牙体,因而患者修复治疗后的满意度更高[4-5]。

3.树脂粘结

在以往的牙齿修复治疗过程中,常规的瓷贴面的应用会增加患者的瓷贴面断裂风险,且瓷贴面的修复效果也会受到粘结树脂颜色的影响,而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相应的材料和技术都有所改善,天然牙处理过程中能够将唇面磨除0.5~0.8mm 左右,经树脂粘结瓷贴面更好地处理牙齿表面。为了进一步减少瓷贴面受到树脂颜色的影响,则需要对其使用量进行控制,并选择更加具有高质量的树脂材料。从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来看,粘结树脂后会在患者的口腔中构成一个稳定的酸性细菌环境,受到磷酸作用的影响,树脂粘结剂会固化为树脂突,进而提高天然牙与瓷贴面的粘合度[6-7]。

3.1 瓷贴面修复与树脂粘结若瓷贴面粘结处理不当,则会造成瓷贴面断裂等问题,因而在修复治疗前需要将瓷贴面磨除0.3~0.8mm,部分患者磨除量可达到1.0mm,并直达牙本质层,牙本质粘结的作用机制在于人体牙本质和粘结体系之间的机械扣锁作用,相比牙釉质材料,牙本质的粘结力相对较差,因而粘结效果不理想。而微创瓷贴面技术则能够彻底改善这一晚问题,修复治疗过程中只需完成牙釉质层的牙体预备,瓷贴面与牙釉质之间的粘结,具有较高的牢固度,加之磷酸酸蚀技术,更加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釉质与树脂突粘结作用,进而提高粘结力,避免折断和脱落问题[8-9]。

3.2 瓷贴面遮挡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也会直接受到贴面厚度的影响,若材料过厚,则会降低其透射性,进而对整体的修复色调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厚度为0.3mm 的瓷贴面,粘结修复后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差异,进而造成不良的修复效果;对于厚度为0.4~0.7mm 的瓷贴面,其材料的透射率较差,也会直接影响其透光性;对于厚度在0.7mm 以上的瓷贴面,其透射率不会明显改变,因而需要对瓷贴面的厚度进行适当选择[10-11]。

4.比色

数字化比色仪和比色板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比色方式,其中,比色板比色更多依赖于口腔科医师的观察和主观判断,而不应用任何的辅助性工具,整体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因其主观性较强,且没有统一标准,因而可靠性较差。而数字化比色仪比色则更多依赖于电脑技术,虽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但比色的准确性更高,能够保证口腔科医师对患者牙齿做出更加准确的数字化测量,配合规范的比色标准,提高比色的可靠性。上述两种比色方式各具优势和缺点,因而口腔科医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影响的比色方法[12-13]。

5.总结

随着人们对于前牙美学修复关注度的提升,医学研究人员对于瓷贴面和氧化锆全瓷冠等修复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氧化锆全瓷冠虽然生物学性能较好,但其作为一种生物惰性材料,与皮肤组织和粘膜组织接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反应,进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感。而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则能够避免这种摩擦作用,获得较为理想的耐磨性,所以,其磨损强度更加接近牙釉质。瓷贴面的另一优势在于其表面比较光滑,因而清洁功更好能,菌斑不会黏在牙齿上,有利于牙齿龋坏问题发生率的降低[14-15]。

综上所述,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瓷贴面技术和材料,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于牙齿美观性的需求,在瓷贴面修复过程中,需要加强牙体预备、树脂粘结、比色等方面的操作,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牙齿特征出发,确定最佳的牙体美学修复材料和方案,获得较好的瓷贴面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贴面牙釉质口腔科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瓷贴面修复技术:从标准到微创无预备》出版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