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手汗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2022-11-25黄圣杰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汗腺胸腔镜胸腔

黄圣杰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0)

原发性手汗症是临床较为常见、多发性疾病,是指患者手部自主性出汗增多,大部分患者伴有头面部、腋窝等部位多汗现象,以夏季较为明显,冬季相对减轻[1]。对于此疾病尚无明确发病机制,相关研究中指出此疾病是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手部汗腺过度分泌,是因一种交感神经出现过度兴奋从而导致患者手部位汗腺过度分泌[2]。此疾病多发于幼儿期、青春期,且以女性较为常见,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以20-30 岁时各症状加重,导致患者双手出汗不止,虽对自身健康无影响,但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心理状况等[3]。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主要为直流电以及电子透入疗法、外用药物、手术治疗等,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微创手术的应用具有创伤小、不易复发的优点,继而深受患者以及临床医师青睐。本文对既往原发性手汗症微创治疗相关报道展开综述,旨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原发性手汗症概述

汗腺作为调节机体体温的重要组织,其汗液的分泌量主要受交感系统胆碱能神经控制。多汗症是以患者机体汗液分泌增多,超出生理需要量为特征的疾病,多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多汗症,而原发性手汗症作为多汗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病多与患者交感神经中有脊髓神经纤维增厚、增多等有关[4-5]。同时此疾病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内钙离子的表达增多有关,当患者汗腺周围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时,促使其与受体结合,进而对钙离子通道产生激活作用,致使细胞外钙离子流进细胞内,进而通过汗腺分泌出较多汗液,引发多汗。

2.原发性手汗症的非手术疗法

局部用药治疗,其治疗机制为通过药物作用于患者皮肤表面,促使汗液粘稠度增加,结块阻塞小汗腺导管开口,促使汗腺分泌细胞发生萎缩,进而抑制汗腺分泌,但长期用药患者极易发生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临床治疗中采用电离子渗透法,通过电流将离子导入患者皮肤,通过电流促使粒子阻塞汗腺分泌管或者汗腺分泌管发生破裂,继而干扰汗腺功能[6]。该方法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以引起患者皮肤过敏、干燥等,需要长期治疗。同时临床采用内毒杆菌毒素A 阻滞疗法,其作用机制为肉毒杆菌具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是由肉毒梭状杆菌引起,其中血清型A 型毒素可抑制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有效释放,虽对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一定疗效,但是作用无法持久,需要反复进行肌肉注射,应用具有局限性[7]。

3.原发性手汗症微创治疗进展

3.1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其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显著效果。王沐廷[8]等学者研究中指出胸腔镜下进行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许博等[9]学者研究中以80 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依据所选择的切断平面不同将其分为T3组、T4组,患者入院后实施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深度适宜后进行双腔插管,将患者上半身抬高,以30°为宜,均先进行右侧切断术,再行左侧,于患者第5 肋间隙选择切口,约5mm,作为腔镜孔,置入胸腔镜,于腋前线第3 肋间隙做操作孔,约5mm。在肋骨小头外侧、脊柱平行处找到交感神经链,在第3 肋骨表面切断交感神经链,为T3切断,第4 肋间表面实施切断则为T4切断,在患者的神经链旁采用电凝钩烧至肋骨,同时挑起神经并实施彻底烧断,促使两神经链端相距3-5mm,继续沿着患者肋骨表面内侧烧灼,直至肋骨小头,外侧距离神经链不可小于2cm。采用掌心电子测温计对手术下坡过进行判定,若效果较优,未见活动性出血,则将16F 细管经操作孔置入,直至胸膜顶,接水封瓶,嘱麻醉师鼓肺排气后再进行左侧手术,手术方式同右侧。经手术治疗后发现胸腔镜下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应用,对于原发性多汗症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小的优点,同时术后患者中度、重度转移性多汗发生率较低。张骥[10]学者研究中对常规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腋窝隐痕单切口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经腋窝隐痕单切口实施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切口出血率、感染率,符合临床治疗需求。陈洁[11]学者研究中以80 例原发性手汗症为乳晕组,95 例患者为腋下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单腔气管麻醉,采取半卧位,确保双臂处于外展状态下,将双上臂固定于手架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乳晕组治疗以患者乳晕上缘、下缘做切口,切开患者皮下组织并向上潜行分离,直至第三肋间,采用5mmStorzO°胸腔镜、电凝钩经此孔进入患者腔内实施手术操作,嘱麻醉医师停止呼吸1-3min,待肺萎缩后再第3 肋骨小头外侧烧灼,对T3交感神经实施切断,切断后测量患者手温,撤出操作器械、胸腔镜,检查无漏气后进行皮下组织缝合,切口间断缝合,置入引流管,进行密闭排气,实施正压通气,在排出胸腔外气体后将导尿管拔除,并迅速打结,闭合下切口,采用同法对左侧交感神经链实施切断术,粘合伤口。腋窝组:于腋下组取腋前线、腋中线第3、4 肋间切口进入患者胸,逐层切开进入胸腔,停止术侧肺通气,将2mm 胸腔镜置入胸腔镜探查胸腔,待患者肺叶萎陷后,将操作器械置入,同经乳晕组实施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术后采用粘合剂进行伤口粘合。研究结果得出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以及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男性患者在排除胸壁肥厚等条件下选择乳晕切口,女性患者则建议选择腋下切口,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保持美观,符合患者需求。因此临床在后期实施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时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手术切口选择,争取获得最优手术效果。

3.2 其他微创手术治疗电视纵膈镜手术:康美和[12]等学者研究以66 例多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单孔法电视胸腔镜下单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T2-4组、T3-4组、T4组,三组患者均进行双腔器官精细复合麻醉治疗,以患者腋中线为切口,长约3cm,同时作为胸腔镜以及操作孔,将胸腔镜以及电凝钩置入,采用电凝钩勾起相应的交感神经链后,采用电灼并进行切断,操作过程中尽量远离肋间血管,在确认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后将手术器械退出,进行肌层缝合,不打结,将胸腔内积气排出,收紧缝合线,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干预。经研究得出切断T3-4阶段的神经链在治疗患者面部多汗症效果时,可达到与T2-4阶段神经链相同手术效果,切断T4阶段神经链治疗手汗症可达到与切断T3-4相同治疗效果,因此治疗头部多汗以切断T3-4神经链较佳,治疗手掌部多汗以切断T4 神经链最佳。硬质输尿管镜交感干切断术:采用输尿管镜交感干切断术可采用输尿管镜尾端的五通连接管,直接向患者胸腔内置入CO2,采用人工气胸促使肺组织萎陷,可以不用穿刺套管,进行单腔插管,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由于是硬质输尿管镜,在肺组织阻挡患者手术术野时,其镜身可压迫患者肺组织,促进萎陷。但此手术存在弊端,例如输尿管镜视野较小,对胸腔观察范围次于传统胸腔镜,因此在进行此手术治疗时手术医生需要严格掌握人体胸腔内解剖标志。局麻纤维支气管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徐继庆[13]等学者研究中指出局麻下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硬镜、硬电钩在术中极易损伤患者肺组织,从而增加术后感染风险。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较好的柔软性,灵活的操作性,同时具有操作孔道、吸引孔道,具有足够的工作长度,可为局麻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手术提供便利。

4.总结与展望

原发性手汗症是因外分泌腺异常导致多汗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此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属于良性疾病,但程度严重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临床治疗。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包含直流电、药物治疗、在影像学透视作用下进行穿刺等,均已经在临床取得显著效果,但非手术治疗存在疗效短、需要反复治疗且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等,患者接受度较低[14]。微创手术的治疗仍旧是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具有显著效果,其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选择[15]。既往研究中对于手术节段的选择存在一定歧义,建议后期临床展开不同阶段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汗腺胸腔镜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