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袭性牙周炎的特点分析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022-11-25廖礼貌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根面菌斑牙周袋

廖礼貌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6300)

侵袭性牙周炎病变的主要特征性表现为,牙周在短时间内出现,附着丧失、骨吸收、牙齿松动或脱落,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该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患者龈下致病菌感染,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女性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会大于男性,疾病在早期阶段菌斑、牙石量相对较少,牙龈炎症反应程度也较轻,但通常会存在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其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可分为局限型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两种不同的类型[2]。本文主要从侵袭性牙周炎特点、患者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对侵袭性牙周炎的特点分析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1 侵袭性牙周炎特点

相关领域近年来所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伴放线聚集杆菌属于导致侵袭性牙周炎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但目前仍缺乏相关证据证实该菌对侵袭性牙周炎病情的进展,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3]。由于该病患者通常发生过度的宿主反应,使患者体内所携带的伴放线聚集杆菌,与牙周组织实际受到破坏的程度无法保持一致[4]。有相关研究,对几种病原体识别受体进行了鉴定,并阐明了不同受体及其在识别期间细胞信号的具体传导途径,这些途径和受体在该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由于该病患者外周血中性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呈现明显降低状态,使吞咽功能发生一定的障碍,且该类障碍表现,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家族性,故临床上对于侵袭性牙周炎进行判断的时候,认为具有明显遗传倾向[6]。

2 患者治疗前评估

目前临床上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实施治疗前,需要对其家族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询问,同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由于该病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极快,故临床上需要对出现松动的牙齿,接受治疗后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将其拔除[7]。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证实,经过系统治疗后的该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牙周袋的深度在6mm以上,主要是由于牙周袋的深度越大,深部口袋内部所残留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8]。既往的一些研究认为,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没有患病的牙齿当中继续有病原菌积聚,可以将已经受到累及的牙齿完全拔除;对于已经有牙周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现象发生,且后期可能有松动或脱落危险的牙齿,一般建议尽早将其拔除,避免对周围的牙齿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但拔除处理,并不能够使口腔内部的病原菌完全消除,且也不能够有效的防止牙齿发生再次感染病变;同时,由于该病患者年龄普遍较小,拔牙将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临床应对该病患者进行拔牙持谨慎态度[9]。

3 治疗方法

3.1 基础治疗临床目前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病变,通常建议采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方法实施基础性的治疗,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对口腔内牙石、损坏牙骨质、菌斑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清除,使根面更加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黏着[10]。但大量相关研究和实践结果证实,在接受基础治疗后,患者磨牙部分的牙周袋深度仍然较大,发生多种复合微生物感染、角型吸收等情况的可能性较大,会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故临床上对该类患者,需要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施抗感染治疗[11]。

3.2 抗生素根据导致侵袭性牙周炎发病的病因学特点,临床上会在微生物学检查明确龈下菌斑中的优势菌之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近年来,所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该病患者如果能够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接受联合抗生素治疗,其实际效果往往更为理想[12]。牙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辅助性应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对该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机械治疗后,立即通过口服方式给予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两种要之间配伍使用,可以对伴放线聚集杆菌及厌氧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13]。

3.3 抗菌药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指出,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确定其根面已经平整之后,于深牙周袋内部放置具有缓释功能的甲硝唑、米诺环素、氯己定等抗菌药物,可以使龈下菌斑的重新定植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对机体防御能力进行有效调节[14]。

3.4 辅助治疗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激光及光动力技术,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辅助治疗过程中。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以光动力技术对侵袭性牙周炎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较为明确,但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对照性实验研究予以证明。目前,以Nd:YAG激光联合Er:YAG激光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最为常用[15]。

3.5 手术翻瓣手术:通过对该病患者实施翻瓣手术治疗,能够使探测袋的深度明显减少,同时,该项技术与微创技术联合应用,可以使患者的牙周组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16]。将翻瓣手术与根面平整手术联合应用,治疗该疾病的时候,可以使口腔内部伴放线聚集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使牙周组织的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再生手术:通过再生手术,可以使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骨量及牙周附着量明显增加,使牙周袋的深度明显减少。再生手术操作主要是通过外科方法,向患者的牙周组织当中放入一个物理屏障,将其有选择性地分开,对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向根面进行生长过程阻断,从而创造出一个空间,诱导一些具有牙周组织再生潜力的牙周膜细胞冠,能够顺利的移动并生长分化,从而正确能够实现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再生,使牙周新附着得以实现[17]。

3.6 维持治疗当该病患者牙周附着状况有所恢复,病情进入到稳定期阶段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病情再次复发,使牙周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患者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继续接受维持性治疗[18]。相关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该病在治疗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慢性牙周炎,其主要原因在于,治疗前患者的牙周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且有吸烟习惯。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劝导患者戒烟,治疗前改善牙周情况,使复发可能性降低[19]。

3.7 多学科联合治疗该病患者发生牙移位的可能性较大,可通过科学的正畸治疗,将发生移位的牙复位并排齐,对口腔当中的菌斑进行控制,从而有效保护牙周组织,恢复牙齿功能,使美学效果得到改善[20]。

猜你喜欢

根面菌斑牙周袋
牙周内窥镜辅助超声龈下刮治对残留牙周袋临床疗效的评价研究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根面龋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局部用氟在老年人根面龋预防中的应用进展
老年根面龋诊疗指南(讨论稿)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