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

2022-11-25莫玉萍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泻药结肠镜电解质

莫玉萍

(田林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300)

结肠镜检查是肠道疾病筛查、诊断及治疗中常见的诊疗方式,将内窥镜通过患者肛门进入肠道,可直接显示肠道内环境,从而便于操作者观察肠道内情况并进行疾病诊断,同时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针对肠道内存在的异物及良性的大肠息肉可及时摘除,但其诊断准确性及治疗安全性与肠道清洁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临床在结肠镜检查前需通过肠道准备来进行肠道清洁[1-3]。肠道准备是指通过饮食准备、口服泻药或灌肠等干预措施来清除肠道内粪便,从而有利于临床进行结肠镜检查、取活检组织等操作,若肠道准备不合格,肠道内残留物可覆盖在肠黏膜表面,甚至掩盖病变部位,从而对结肠镜检查造成干扰,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并降低盲肠插管成功的可能性,从而出现反复进行结肠镜检查现象,使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并增加经济负担[4-5]。因此一个有效、良好的肠道准备对结肠镜检查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针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内容如下。

1.肠道准备对结肠镜操作及诊断的影响

肠道准备在结肠镜操作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清洁的肠道为顺利插镜、观察结肠黏膜、准确取得活检组织标本、经结肠镜切除息肉等治疗活动顺利提供了基本条件[6]。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7],临床约有20%的结肠镜检查操作失败与肠道准备不充分有关,同时肠道准备不充分也可造成结肠镜检查成本增加12%~22%。而肠道准备不充分不仅可对结肠镜操作造成影响,还可影响结肠镜诊断结果。根据临床学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8],约有0.34%的结肠癌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出现漏诊现象,其原因与肠道准备不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临床学者逐渐意识到肠道准备可对结肠镜操作及诊断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良好的肠道准备可促进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2.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

2.1 饮食准备饮食准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基础肠道准备方式,主要适用于非肿瘤、糖尿病及消化道营养障碍、营养不良患者。饮食准备主要于结肠镜检查3d 前开始进行,前3d 主要进食无渣或半流质少渣饮食,结肠镜检查前1d 晚餐需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禁饮[9]。临床诊断饮食准备存在较大争议,部分人认为禁食可达到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因此临床学者分别采用低纤维饮食及禁食进行研究[10],结果显示采用低纤维饮食的患者忍受度及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肠道准备合格率较高。同时临床还有其他研究表明[11],相较于传统的流质饮食,少渣饮食肠道准备质量良好,且患者耐受性及满意度较高。

2.2 口服泻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目前临床肠道准备常见的口服泻药,作为一种长链形高分子聚合物,可在消化道内部被吸收和代谢,并通过氢键结合并固定肠腔内固有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从而使粪便体积及重量增加,达到刺激肠蠕动,引起水样腹泻的目的[12]。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迅速清洁肠道,通过改善大便形状来缩短胃肠排空时间,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不损伤肠道黏膜及产生可燃性气体的优点。临床学者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于其他泻药进行比较发现[13],在肠道准备清洁效果方面,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均优于其他泻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在用药过程中需服用大量的液体,因此老年患者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时,易因短时间内服用大量液体造成肠胃不耐受。磷酸钠盐口服液:磷酸钠盐口服液是一种盐类泻剂,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用药过程中无需服用大量液体,因此可适用于老年患者肠道准备中,患者耐受性良好,同时临床部分学者认为磷酸钠盐口服液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并不适用于老年患者肠道准备中[14]。根据相关研究显示[15],在服药磷酸按压口服液的老年患者中有1 例患者出现严重高磷血症、急性少尿型肾衰,最终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针对肾功能、胃肠动力差的老年及儿童患者,由于存在隐蔽的生理功能紊乱,不宜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液。目前临床规定的磷酸钠盐口服液服用方法为于检查前1d 下午及晚上各口服一次,两次服用剂量不超过45ml,期间饮水量需达到750ml。硫酸镁:硫酸镁是一种高渗容积性泻药,口服后肠道不易吸收,因此可增加肠道内渗透压,对肠黏膜造成刺激,阻止肠道水分吸收,从而起到扩张肠道,加强肠蠕动,促进排便的作用,但在口服后需饮用大量液体,才可达到导泻的作用。硫酸镁具有导泻速度快、作用强,价格低廉,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洁肠道,减少肠道准备痛苦的优点。但根据临床相关报道显示[16],服用硫酸镁后可造成体内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口服后出现较为强烈的恶心、呕吐症状,老年患者口服后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甘露醇:甘露醇属于一种高渗性泻药,口服后肠道不易吸收,使肠道中晶体渗透压增强,从而阻碍肠道内水分吸收,并吸引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肠腔,从而对肠壁造成刺激,促进肠蠕动,达到快速排便及清洁肠道的效果。临床有学者认为[17],由于甘露醇可引起较为强烈的胃肠道反应,因此口服后可出现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症状,对肠壁内膜造成较大刺激,从而易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血糖升高,加快机体脱水现象,并有一定的几率可诱发急性肠梗阻,临床应用安全性并不是很高。

2.3 灌肠目前临床常见的用于肠道准备中的灌肠方式为清洁灌肠,采用500~1000ml 的0.1%~0.2%肥皂水或清洁水作为灌肠液,自肛管经过直肠灌入结肠,当灌肠液在肠道内聚集150~200ml 时会产生7.3kPa 的压力,从而对肠壁造成强烈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后患者可产生便意并排便,有效帮助患者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主要作用为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清洁肠道。但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18],进行清洁灌肠时灌肠液多停留在直肠、结肠下端,在灌肠液未达到结肠上端时患者就出现排便情况,因此无法软化结肠内全部粪便,导致肠道内粪便无法全部排出。

3.小结

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必备工作,肠道准备的质量与结肠镜检查的诊断及治疗结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良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可保证结肠镜检查诊断结果准备、治疗效果良好,而肠道准备不佳可诱发误诊、漏诊现象,对患者身心造成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种肠道准备方式主要包括饮食准备、口服泻药及灌肠,其中饮食准备的安全性较高,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肠道准备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口服泻药则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泻药,灌肠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价值较低,因此临床在进行肠道准备时需严格把控禁忌证,做好全面评估。临床可针对肠道准备中存在争议的内容增加研究强度,为结肠镜检查选择更加合适、安全性更高的肠道准备方式。

猜你喜欢

泻药结肠镜电解质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