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繁头晕,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

2022-11-25陈金旭

养生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规管耳石内耳

陈金旭

周末的清晨,小蔡刚起床,还没等她站直,突然袭来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她没当回事,觉得可能就是没吃早饭的原因,躺回床上休息了一会儿,眩晕感也逐渐消失。但类似的情况反复发作,严重困扰了正常的生活,这让小蔡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她去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的这种病叫作“耳石症”。

什么是耳石

耳石是一种碳酸钙结晶,也是人体平衡的感受器官。当头位改变时,因重力作用或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椭圆囊斑上的耳石脱落,沉积于后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壶腹嵴顶,便会引发眩晕。所以不要小瞧任何身体中小小的构造,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耳石脱落的原因

耳石脱落一般与头部外伤、内耳微循环障碍、中耳及内耳疾病(如中耳炎症或中耳手术影响前庭系统导致血供不足)及某些药物毒害作用等因素有关。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其实是我们在临床上一种通俗的叫法,它的专业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壶腹嵴帽积石,是一种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耳石症的特点是:表现为突然发病,体位发生变化尤其是头位变动时即发病,以眩晕感为主,不动的时候就不晕。比如在起床、翻身、抬头、低头时出现短暂的旋转性或摇晃性眩晕,一般每次持续30 秒左右,伴随特定方向的眼球震颤,常常还会伴有恶心、呕吐,重者呕吐,但无耳鸣、耳聋及不稳等症状,更换头位后,眩晕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耳石症的治疗

目前耳石症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它是一种只需要通过改变体位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物理治疗方法,一般不需要手术,只要手法复位或机器辅助就可以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用规范方法,通过改变头位,使沉积的耳石从壶腹嵴顶松脱,复位到椭圆囊斑上。一般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或到有相关复位设备的医院进行治疗,直至眩晕控制。可根据不同的半规管的耳石症选择不同的复位手法,大多数患者经过1~2 次手法复位即可治愈,对于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患者重复几次手法复位也可明显好转。恢复后可进行前庭锻炼,有助康复及预防再发。

原则上,耳石症不需要药物治疗,不过当合并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其他疾病时,应同时用药物治疗该类疾病,复位后部分患者有残余头晕症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当以上治疗1 年无效,症状持续,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可行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耳石症就如同感冒一样,是可以痊愈的,但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有耳石症既往病史的患者,相对来说更容易复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率会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我们可以改善自身的一些生活行为方式,或许能减少耳石症的复发。

1.管理好基础代谢疾病,避免药物滥用。在医生指导下,眩晕严重者需服前庭神经抑制剂,有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者服用血管扩张剂,血脂高者服用降血脂药。

2.平时应尽量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多注意休息,避免出现引起眩晕的头位或体位。

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

4.恢复期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比如大蒜、辣椒、洋葱、韭菜等食物。

此病的发病过程多为良性,且有自限性,只是眩晕让人难以忍受,但可治愈,所以诊断后大可不必慌张,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节律,可恢复如初。

猜你喜欢

规管耳石内耳
歼击机飞行员视频头脉冲试验参考值的建立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小鼠半规管造模的实验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恐龙内耳的秘密
耳石症如何治疗
猛一转身就眩晕或由耳石症引发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民营电视剧企业社会效益失范问题的规管举措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