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发展趋势探析

2022-11-25荣蓉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训计算机教师

荣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0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就业环境瞬息万变、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日益多元,不仅要求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工匠精神、实现价值的意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其专业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尤其是与科技创新驱动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应当把握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和新的历史方位下课程育人的需求,注重革新实训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其在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实训教学获得操作、创新、创造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浅析

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核心,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现代化计算机人才。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的纵深融合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技能需求的转变也在推动着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各高校积极开展实训教学课程,引入先进、前沿的设备供师生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实训教学的质量。但当前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学观念陈旧,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计算机教学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计算机实训课程内容也应有所改变。但当前部分高校及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未能将课程发展观应用于计算机实训课程内容整合中,导致现有课程资源与社会、行业及企业脱节,无法为学生后续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第二,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训教学衔接不畅。当前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环节一般位于理论知识教学之后,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后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有所遗忘,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并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三,实训指导不到位。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教师实训指导不到位将会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训教学过程中因畏难心理失去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二、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发展原则

首先,实训教学需实施“生本性原则”,教师要保障学生清楚实训目标,对实训内容有兴趣,在实训过程中能全身心投入,通过实训能得到成长,可提高专业素养。基于此,教师需在计算机教学中收集与学情相关的信息,对学生的能力、学习需求、个性喜好、成才规律等方面较为了解,在此前提下聚合育人资源并打磨实训方案,使该方案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跟随学情不断调整,有效筛选并增减实训内容,在调整中起到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学生能通过实训可持续发展;其次,实训教学需实施知识性原则,虽然实训以专业技能的磨砺为主,但理论知识的了解、学习、掌握、运用是学生实训的基础,这就需要实训教学注重计算机理论的传导,使学生能明白实训活动的理论性内容,将理论知识的解析与实训活动关联在一起,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注重理实一体,使学生可通过实训更好地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将理实一体视为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效举措;最后,实训教学需实施综合性原则,从教学理念、手段、内容、机制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地推动基于实训教学的计算机专业育人活动良性发展,多渠道聚合实训教学资源,满足实训教学需求。以实训教学内容为例,计算机专业教师可基于校企合作,将企业运营案例转变成实训内容,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将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渗入其中,把实训内容与企业经营情况关联在一起,增强实训活动的真实性及吸引力,为学生参与其中并学习成长给予支持,继而使计算机实训教学质量能不断提高。

三、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大力倡导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各专业教学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计算机作为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重要专业,其活力及生命力来源于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若想切实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便需要对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了解每一理论知识下学生应当具备的实践与操作能力[1]。模块化教学是适应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为有机整体,再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教师可通过各个模块的衔接组合调整教学,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模块化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其可以解决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理论讲授与实训教学衔接不畅的问题。一方面,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中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根据计算机相关的新业态、新形势等增加、修改、删减各模块知识,促成计算机实训教学与社会的对接;另一方面,各个知识模块之间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虽然在学生实践力及技能培养上各有侧重,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可达成教学做合一的实训教学目标。

模块化计算机实训课程体系需要囊括行业知识、社会及企业对计算机人才技能与知识的要求,在掌握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重构与优化。例如将计算机实训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与“专业方向模块”。模块1主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理论知识;模块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围绕软件、网络、嵌入式三大基本方向将上述理论知识细化并增设实训环节。如“软件方向”子模块下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Windows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大型数据库用”“WEB应用编程”等内容,使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了解,领会在生活与社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进而为后续的实训教学奠定基础。

(二)实训指导全程化

素质教育理念倡导“以学为主”,但并非将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决定权全部交给学生,而是要同时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重新构建“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导拨释疑、同伴的帮助下掌握计算机知识运用、技能创新的要领,进而构建个性化的实践策略[2]。传统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借助多媒体演示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方法与步骤,学生观看后自主进行操作。因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具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部分学生在参与实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遗忘关键步骤而难以达成实训目标的现象,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快速完成实训任务,这样便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两极分化,不仅与“公平教育”思想背道而驰,而且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具有时长短、主题鲜明、内容精炼、针对性强、资源丰富且具备视觉优势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笼统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频、图表。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实训教学指导中,引导学生在实训前自主观看微课,以个性化的策略记录计算机操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只需要讲解学生共性问题、操作难点即可,大大压缩了反复强调、技能讲授的时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机会。不仅如此,教师将计算及实操微课发送给学生,在可以优化的步骤中做出提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实训任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微课还可在实训结果反馈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将更多学生有需要且有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如前沿科技、行业走势、“双创”成功案例等,进而拓展其眼界,填充学生实训所需资料,为学生高效实训助力。

(三)学习内容项目化

当前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遭遇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的问题,部分学生为完成实训任务抄袭其他学生的思路;也有部分学生课堂出勤率偏低;更有学生在机房内借助计算机观看视频。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参与计算机实训的浓厚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兴趣来源于其对客观事物价值、意义的深刻认知[3]。将此研究成果映射至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即为:学生唯有认识到计算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性,明确计算机实训的根本目标,才能对计算机实训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内在动因、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已经成为摆在实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项目式教学起源于17世纪末的劳动教育思想,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其倡导引入真实、契合企业实际经营环境的项目,通过项目的设置与目标的导向使学生带着任务、问题自主收集资料、成果展示与评价,最终形成以项目为基础,以问题为索引,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实训成果可视化为支撑的教学模式。例如在“网站设计与维护”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入某母婴企业网站设计项目,以企业的真实要求为任务使学生明确本次项目的目标及内容等,并将本次网站设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制作成导学案发送给学生。项目准备阶段,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母婴产品目标受众、网站应用场景、网站设计须知等资料或数据,根据母婴产品类别、行业形势等初步确定网站设计的方案。在正式授课时,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案,指出满足企业网站要求的措施等,教师予以专业化评价与指导,当学生优化方案后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网站设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进行展示,能够使学生获得自豪感与成就感,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网站设计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情境模拟化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既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又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实训教学成本的实训教学载体为虚拟仿真实验室,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技术等模仿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应用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实训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灵活调整[4]。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室自带成果检验与评估功能,学生自主实践所形成的成果经过系统的检验会呈现出系统设计及构建、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正及优化,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指导不到位、难以发现隐蔽性缺点的问题。除此之外,虚拟仿真实验室内虚拟机与主机共享资源,大大降低了实训过程中资源及能源的消耗,可以培养学生绿色实训意识。

例如在“PDS综合布线”实训教学中,教师便可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模拟呈现5至10m2服务面积的工作区,请学生结合PDS综合布线理论知识与技能确定需要在工作区内设置的计算机终端设备、信息插座的形式、适配器等,初步尝试工作区系统布线。当完成布线后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自动检测功能对布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法分析,结合提示处理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够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形成反思反省的意识。

(五)学习成效综合化

素质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实训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当下学习、未来就业创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工匠精神、吃苦耐劳与甘于奉献的品质,这样才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计算机实训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当扎实推进计算机实训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实训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价值教育等资源,通过文化的浸润、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而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育人效果[5]。

例如在“网络安全技术”实训教学前的资源筹划、集中讨论阶段,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内涵,分享自己遭受网络安全威胁的经历、网络安全防护的经验等,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发表意见的新阵地,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与隐蔽性为安全问题的滋生提供了便利,唯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的网络行为,加强安全防护才能够为网络社会的治理添砖加瓦。此种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主动承担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达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运用模块化思想实现计算机实训课程内容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对接,加强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的契合程度。同时,应积极借助微课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指导,通过提示、提问等发散学生思维,使其在操作中有所思、有所悟。此外,需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清晰、明确的任务、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进而使其积极投入到计算机实训过程中。另外,注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实训情境,增强学生代入感与参与感,以此调动学生实训积极性。

猜你喜欢

实训计算机教师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最美教师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