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提高幼儿游戏质量的研究

2022-11-25诸葛雅兰

新课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诸葛雅兰

(苏州高新区枫桥观枫幼儿园,江苏 苏州)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现如今很多幼儿园的游戏并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理论和形式上的游戏,这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相违背的。幼儿游戏应该体现实践性、生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真正地以“做”为中心来提高游戏质量。

一、幼儿园游戏的现状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在反复强调“游戏”的重要性、不断开展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游戏已然在幼儿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理论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很多教师把游戏当作打发幼儿时间的工具,在外界游戏“任务”的强压下,或是给孩子一堆材料和玩具让他们自己玩耍,或是直接丢给孩子一个与教学有关的主题。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虽然也有作用,幼儿的自主游戏能力会逐渐提高,但长期来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锻炼和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不同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幼儿来说,也得不到针对性的提高。

二、以“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幼儿游戏的必要性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陶行知1927年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阐述。“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容之一,其核心是“以生活为中心”。“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得简单一点,对于幼儿来说,就是要重视其体验过程。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建立在行动基础上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建立在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上。“教学做合一”思想还强调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知”和“行”关系的处理,可以为幼儿实际的游戏生活提供支持。因此,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分析幼儿游戏、提高游戏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下幼儿游戏的特点和意义

(一)幼儿游戏的实践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对游戏材料和游戏方式也有着一定的支配和胜任,因此可以说游戏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依托亲身的感知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经验得到强化,同时也获得新经验。

而“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做”也是联系实际的实践,需要围绕实际问题去观察、思考、学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得出规律,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游戏更突出了实践性这一特点。

教师是幼儿游戏实践主体之一,教师在游戏中一边教一边学,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和理论知识,发现教育契机并给予幼儿最科学的教育和指导,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不断通过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来提高教育质量。

(二)幼儿游戏的生活性

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陶行知曾说过:“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只有真正了解幼儿需要什么,才能恰到好处地教他们学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经验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我们教师教的内容也应该是源于生活实际或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那到底应该怎么教呢?这又回到了游戏本身。“儿童游戏的内容总是反映儿童的社会实际生活”。游戏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角色游戏,就是对幼儿生活的创造性表现。游戏中的矛盾冲突也很可能就是幼儿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幼儿游戏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方法论中强调了六个“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眼、嘴、手、时间和空间,因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常常会不经意地束缚孩子的思想,比如教孩子简笔画。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会越来越弱。这违背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为“做”的一个特征就是要产生“新价值”。

游戏则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来适应游戏环境,即“在做中学”。幼儿将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从另一层面来说,幼儿还可以通过游戏创造出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师来说,就是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发现幼儿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异,然后找到相对应的教学支架来提供支持,帮助幼儿获得成长。

(四)幼儿游戏的意义

陶行知对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做”上,即幼儿的实践。幼儿在游戏中具有真正的主体地位,作为参与者,他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游戏环境,然后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真做、真想、真感知来锻炼自己的手和脑,因此,幼儿游戏有助于培养手脑并用、勤于思考的人。

陶行知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产生新价值的创造过程。在自由、愉悦的游戏环境中,孩子们天马行空地想象,不断操作和体验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内容,与同伴或者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同时因为没有过多的束缚,创造力也得到了解放。

此外,游戏还有利于突破幼儿园“重上课,轻游戏”的困境。游戏能够在尊重幼儿实际生活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的实践和体验机会,又有利于五大领域内容的整合,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幼儿游戏质量的提高

(一)“教”以“做”为中心

在游戏中,“做”的主体是孩子,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而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所以说教师的教是根据幼儿的活动来的。首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来选,然后教学方法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问题,提供支架让幼儿自己解决。幼儿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其实就反映了教师的支架提供得是否合理。

案例一:开盖子

今天“娃娃家”的主题内容是请朋友做客,小主人在请她的朋友吃零食的时候似乎遇到了点困难——盖子打不开,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老师帮忙。但是我想了想,决定不直接帮她打开,而是给她拿来了一些小工具让她自己想办法……一会小主人又去厨房给朋友准备食物,这次给小朋友提供的游戏材料是需要加工的食物,那用什么来加工,又能怎样加工呢?在区域游戏结束的评价环节,我们重点就讨论了娃娃家是怎样加工食物的、用了什么工具、哪种工具最方便等问题。

案例一中的游戏是教师有主题有设计的游戏。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方向是随着孩子实际的问题走的。从开盖子这个细节中发现幼儿对成人的依赖,不善于借助工具自己解决问题。于是老师拿出工具,这就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支架,然后在后续的活动和评价环节又反复强调工具的使用,这是对概念的强化,使这个学习支架更加牢固,让幼儿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知道自己先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解决。

(二)“学”以“做”为中心

幼儿园的小朋友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上的图像思维。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必须是真的去做的,幼儿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只有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会让游戏的过程变成学习过程。

案例二:体育游戏

在晨间锻炼的时候,小朋友们拿着游戏器材塑料圈在玩,有的在进行简单的跳圈,有的在套圈,有的只是拿着圈在乱跑。这时候有个女生突然对小伙伴说:“我们套在一起吧,来开小火车。”于是两个小朋友交叉着套在了一起,像两节连接着的小火车。这时候,别的小朋友看到了也纷纷加入他们,于是只有两节的小火车变得越来越长。这时候,摆在一边的钻洞器材变得无人问津。最先发起的小女生看到了说:“火车要进山洞咯!”于是,一个“火车”小队开始去钻圈,小朋友们个个小心翼翼,一个钻圈游戏又变成了一个需要合作配合的游戏。

案例中的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方式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一个简单的塑料圈,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兴趣点和探索,变出了各种玩法。从最初简单的跳圈到“小火车”,再到“火车钻山洞”,小朋友动作的发展、创造能力以及最后一起小心翼翼不让山洞倒塌的合作行为表明幼儿一步步地在发展、进步,同时还收获了快乐。

(三)“教”“学”“做”合一

幼儿游戏就是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都集中在游戏这件事上。幼儿在游戏中以实践、探索、体验等行为为中心,教师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去教,这样“教”“学”“做”三者真正地有机融合,才能够真正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人剑合一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