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与研究实践
2022-11-25金哲浩周会敏邓佳玫
金哲浩,周会敏,邓佳玫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132101)
动物繁殖性能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养殖效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饲养管理、积极推广人工繁殖技术以及正确防治动物的繁殖疾病是保障动物繁殖性能、提高动物繁殖效率的关键所在。此项任务又需要由动物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来承担和完成,所以现代动物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动物繁殖过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家畜人工繁殖技术和正确诊治与预防动物产科疾病的能力[1]。动物产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六大临床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了动物繁殖生理的主要内容、动物人工繁殖技术、动物繁殖疾病的诊治和预防。近几十年,随着动物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胚胎移植技术日渐成熟,兽医诊断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不断进步,动物产科学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扩展和加深[2-3]。因此,在不增加课时和知识量的前提下,既能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动物产科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4]。
1 课程存在的问题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动物产科学课程是以课堂授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一门专业课,课程设置56学时,其中40学时为课堂教学,16学时为实验教学,均在校内完成。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理论学时分配不合理。因为动物繁殖生理的部分教学内容与相关兽医基础课程内容重复,所以其所占学时应予以压缩。如动物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兽医解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动物生殖内分泌学概论是兽医生理学的重点内容,不应再占用课程学时。
实验项目开设过多。实验教学共开设8个实验项目,即1个实验项目2学时。而如人工授精技术、B超测孕技术要求学生在2学时内掌握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不增加实验学时的基础上精简实验项目,增加某些实验项目的学时,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教学内容滞后,不能真实反映养殖现状,无法满足养殖实际所需。动物产科疾病种类多,但因学时所限,所以教学内容中保留我国养殖业常见或危害严重的产科疾病。教学大纲过于陈旧,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养殖实际所需。如B超测孕技术已经在牛、羊、猪养殖业中需求日益增多,但精通此项技术的专业人才却非常匮乏。而在动物产科学课程教学中仍讲授以犬猫为主体的宠物B超测孕技术;动物子宫内膜炎主要以隐性型最为常见,但课程教学中仍在以急性子宫内膜炎为重点;剖腹产手术仅以犬猫为重点,忽视了牛羊剖腹产手术在养殖实际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为主导、单向知识传递式的授课方式,即便任课教师把知识点以他的经历为范本通过形象的语言加工、真实的图片乃至视频展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但事实上很多学生仍然不能真正掌握。究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学生对本课程兴趣度不高或根本没兴趣,主要与学生对该课程在养殖业中的作用与价值认识不清;二是想学习和掌握,但因不能及时参与实践,实验条件又有限,所以理解只能停留于表面,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相差甚远。可以看出,与养殖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及时的插入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3 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产科学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是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的验证而非创新性应用,且存在着实验学时少、实验动物少、受实验动物繁殖规律制约、缺乏实际案例等诸多弊端[5]。例如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实验中,一个班级30名学生只有一头母牛可供练习,因为需要对母牛进行直肠检查操作,又要考虑到牛的承受能力,所以很多学生只能旁观。这头母牛恰好发情的概率又很低,所以必然会影响实验效果。这种单一的脱离养殖生产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只能让少数学生学会基本操作方法,离熟练掌握则相差甚远,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若想真正掌握一项实践技能同时又能培养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唯有在真实的养殖环境中获得这一个途径。而毕业实习时参与实践对学生而言又显得太晚。所以,实验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成为动物产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动物产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动物产科学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的宗旨。因此,动物产科学课程应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机融入实践教学这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其中,实践教学是原教学内容中新增的环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与动物产科学课程有关的养殖生产实践活动,可以在动物产科学课程之前进行,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完成后再进行。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在真实的养殖环境中得以再度充分的理解和练习,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校内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再融入实践教学,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对于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甚至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必定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如母牛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普及,同时又是研究与推广母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这项技术必然成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而仅靠校内实验学生无法真正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加入了实践教学环节后,学生可以在牛场或乡镇繁改站通过对多头牛的人工授精操作真正掌握母牛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这两项技能,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妊娠诊断、产科疾病的诊治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 课程改革方案与具体措施
3.1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3.1.1 合理提炼教学内容 对与动物医学专业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存在明显重叠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逐一甄别和删减,并对余出的相应学时进行再分配。教学大纲中删除了动物生殖内分泌学中关于动物生殖器官的构成及其功能、激素的特点和分泌方式与兽医基础课程重复的内容,本章原来的4学时缩减到2学时,这2学时就增加到了“产科疾病”中。最终理论学时分配比例由原来的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疾病=18:4:18调整为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疾病=14:6:20。经此调整,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所占学时增多,更符合动物医学专业特点和养殖实际所需。结合当前动物繁殖疾病流行趋势的变化,对动物繁殖疾病的种类、表现形式及其诊治、预防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以期达到教学内容与养殖实际相符的目的。例如,对母猪流产的原因分析,更侧重于饲养管理失宜、病毒性传染病和霉菌毒素中毒这三方面的讲解;对“难产”加入了不同种属的动物和饲养方式上对难产发生的影响,难产救治上将牛羊猪的剖腹产手术划入重点;“生产瘫痪”中加入病犬的诊治;仔畜疾病中新增“仔猪哺乳期腹泻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精简实验项目。我国现代养殖业一般对动物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有关动物繁殖方面的技术要求的侧重点是动物产科学疾病的防治和人工授精技术,其他的诸如公畜采精、精液品质检测、精液稀释、分装和保存、胚胎移植技术等更侧重于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所以,把实验课程由原来的八个项目精简为发情鉴定技术(4学时)、人工授精技术(6学时)、妊娠诊断技术(4学时)和难产助产技术(2学时)四个项目,又把更多的学时集中在了牛人工授精技术上,即充分体现了与养殖实际所需的紧密结合,又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学会基本操作技能提供了更多的在时间和次数上的保障。
3.1.2 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动物产科学开设在第7学期,第6学期学校统一安排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期。将顶岗实习期设定为动物产科学的实践教学期,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动物繁殖疾病和繁殖技术方面的案例(图片、视频和病志等文字材料)、上交一份有关动物产科学课程内容的实习总结作为期末考评成绩的依据之一,也为下一步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思路和指导。实践教学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质量均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3.1.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本课程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由出勤率、提问成绩、作业成绩、小考成绩、实验成绩5部分组成,各占20%;期末试卷实践应用题占15%。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之后,总评成绩则由平时成绩、期末试卷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这三部分构成,三者所占比例为3:5:2。期末试卷中实践应用题增致30%,侧重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2.1 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讲好理论知识,课程团队成员共同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典型图片和视频,对文字部分进行精炼,突出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在动物繁殖生理部分,收集激素药品图片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搜集发情、采精、交配、受精、分娩和接生相关的短视频;繁殖技术中以图片为载体、分解操作的方式讲解人工授精技术,最后再插入相关视频进行强化;繁殖疾病部分,突出案例教学法,以经典病例为导引进入相关疾病的讲解。侧重相关案例图片的搜集[6]。
3.2.2 强化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和决策,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最本质的特征[7]。主讲教师业务能力强,经常参与养殖生产,注意搜集真实案例。如在讲到流产时笔者就可以拿出曾经亲自参与某养殖场母羊群体性流产诊治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因并给出防治措施。再由老师分析总结,并自然的引入流产这一疾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大班上课为小班授课 因为课程团队成员缺乏(2名专业教师),同时授课班级较多(2016级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8个班),所以课堂教学只能采取2~3个班级一起大班上课为主,学生人数多,课堂秩序差,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随着课程团队建设的不断完善,专业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小班上课,保证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3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因为对实验项目进行了删减,仅保留了4个与养殖实际联系紧密的重点实验项目,同时每项实验学时能够保证,并且学生在之前因参与了生产实践,所以学习实验项目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学习愿望增强,实践操作积极性加大。在这种良好氛围下,教师再按照先讲解理论知识再演示操作或者是边演示边讲解,然后由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旁指导的程序进行实验教学,必要时再结合录像教学强化实验效果。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报告的质量明显提高,几乎每位学生均能认真客观的写出自己对该项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下一次操作时应达到的效果。
3.4 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网教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动物产科学课程内容涉及不同动物的繁殖过程,理论知识点较为抽象、复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时间的局限性,课后学生与教师沟通讨论的机会较少,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利用学习通网教平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扩宽知识信息来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
4 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按照上述教学改革方案与具体措施进行了实践教学活动。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效果均有明显改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堂秩序明显好转。以往屡禁不止的旷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基本杜绝,上课时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积极踊跃发言,认真听课,学习兴趣高,学习氛围浓厚。(2)平时成绩较往届提高明显。2015级、2016级动物医学专业疫病方向(1、2班)本科生《动物产科学》平时成绩平均分分别为81.0和82.5,而2017级动物医学专业(疫病方向1、2班)本科生的平时成绩平均分为91.0。在构成平时成绩的五大方面中尤其以考勤、复习提问和实验成绩提高最为明显。(3)期末试卷成绩明显提高。2017级动物医学专业(疫病方向1、2班)本科生的平均分分别为78.5和79.5(两班平均分为79分),较2016级72.0和2015级70.0的平均分有明显提高。且根据临床应用题的得分情况分析,1班得分率为75%,2班得分率为73%。在加大本类题型出题比例的情况下仍有如此较高的得分率,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方面均有所提高。
4 结论
在本次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为主旨的动物产科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从多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如实践教学体系仍不够完善;没有充分发挥网教平台的作用。因此,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因为教师是连接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键纽带与桥梁,所以要求任课教师在养殖生产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业务能力,扩宽业务范围,洞察养殖变化动态,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与联络,为以后的实践教学做更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