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运用于小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机制研究
2022-11-25戴晨康杨昊平
戴晨康 杨昊平
(1.苏州市学士中心小学;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1 体育游戏作用于小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的必要性
1.1 体育游戏作用于小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解读
ACSM 把健康体适能界定为人体生命体征与身体素质的基础[1],与之不同的另一个概念是竞技体适能,相比之下健康体适能对于青少年而言,更有助于其健康与全面发展,而竞技体适能则注重于运动表现与技能储备。
基于CrossFit的训练三元素理论,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能量代谢与运动控制2 个维度,其中运动控制又可以分为外部控制与内在控制,由这3 个元素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框架。
体育游戏作为体适能训练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将其建立在能量代谢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强化小学生群体的外部感知[2],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从而提高其在体适能训练上的效果,并有助于小学生进一步掌握技能。
1.2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特点
从骨骼与肌肉的发育上看,小学生骨骼在生长发育时期,软骨成分多,儿童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比值约1∶1,而成人约3∶7,因此儿童骨骼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相对薄,关节韧带薄而松弛,关节肌肉细长伸展性与活动范围大于成人,灵活性、柔韧性优于成人,但牢固性较差,更易脱位。儿童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少,间质组织多,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收缩能力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快[3]。从心理发展上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随外界事物变化而改变,不易集中,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较浅且不完善,处于三观的建立时期,对于世界的理解依旧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更偏向于利用外在身体去感受。因此,对于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建设,不仅需要依据其生理发展特点,更需要从心理健康以及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运动的习惯。
2 体育游戏在健康体适能训练中的属性研究
2.1 体育性——基于各个阶段的应用
一次体育健康体适能训练的过程通常被分为4个阶段:准备活动阶段、体适能训练与提高阶段、整理活动阶段与放松阶段[4],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训练中均可以穿插体育游戏的教学。
2.1.1 准备阶段的游戏运用——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
准备活动阶段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循序渐进地帮助小学生适应接下来的体育健康体适能训练,避免受伤。充分活动身体,适应运动节奏,是准备阶段体育游戏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5]。根据小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儿童骨骼承受压力、肌拉力的能力较差,骨骼易变形,要养成正确的站、坐、跑等姿势。第二,注意全面的身体锻炼。不对称练习容易造成发育不均衡。第三,注意运动场地选择。第四,避免场地对儿童的伤害,如从过高的地方跳下,容易使盆骨变形。第五,注意慎用负重练习,学生不宜过早从事负重训练,且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小学生过早完成骨化。第六,注意矿物质补充,在生长期对矿物质需求量大。第七,注意柔韧练习与负重练习相结合,发展关节柔韧性时,发展肌肉力量,增加其牢固性。第八,注意肌肉平衡发展,在生长加速期进行伸展练习,拉长肌肉;在骨骼增粗期发展力量。节气、气候、气温等环境的不同,需要穿插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体育游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为下一阶段训练提供基础。例如,30人班级进行“贴烧饼”游戏,1 人抓1 人跑与30 人班级2 人抓2 人跑相比,对于学生的运动强度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给学生带来的能量消耗、兴趣激发效果、团体互动效果都有很大差异。
在实际的准备阶段活动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从静态运动向动态运动逐渐过渡,从单一肌肉关节活动的运动形式向复合关节与肌肉的运动形式逐渐过渡,从低强度向中高运动强度渐进,运动组次由短时少次向短时多次渐进。在准备活动阶段,要使小学生肌肉关节充分活动,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参与下一阶段的训练活动。
2.1.2 健康体适能提高阶段的游戏运用——游戏竞技性的增色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生理性疲劳与心理性疲劳,疲劳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与运动形式,对于运动强度的控制,一方面,需要保证运动循序渐进,学生得到充分的健康体适能训练;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学生生理发展特点,做好运动保护的同时,避免过度疲劳产生的运动损伤。建议在训练提高阶段,多采用复合式多关节肌肉参与的运动游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基础体适能。例如,推小车游戏,既可以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核心力量。
运动强度是健康体适能提升的基础保证,而通过体育游戏增加一定的竞技性,则可以更好地提高训练的效果[6]。游戏竞争的关键在于学生个体与学生对手之间的“势均力敌”,在游戏设置与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同相似能力的学生设置为互相竞争的对手,并在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立竞争目标,建立竞争关系,可以以个体对个体、小组对小组、个人或团队排位赛、个人或排位积分赛等形式进行。
2.1.3 整理活动阶段与放松阶段的游戏运用——角色概念的强化
整理活动阶段与放松阶段更多需要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调整自身状态,缓解肌肉疲劳,在拉伸运动与整理运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学生不听话[7]、做动作随意、没有兴趣做动作的情况,尤其是学生会将广播体操等认为无聊无趣,或者力求新颖而产生懒散、奇怪的肢体动作。在这一阶段,除了创新运动形式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角色带入、角色扮演的游戏,基于学生个体个性特征、认知偏好、兴趣爱好,为其赋予特殊角色,以施加角色概念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从角色中体验动作。例如,以武侠小说角色来带入学生练习站桩与冥想,以“提升功力”“学习技能”等有趣且符合学生认知偏好、兴趣偏好的言语来强化学生在整理活动阶段与放松阶段的专注程度。
除此之外,学生在这一阶段极容易被外部事物吸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言语、形态等产生的积极刺激与对学生个体的积极关注来吸引学生注意,尽可能使用幽默、有趣、生动、形象的语气,减少指责性的语气。
2.2 娱乐性——角色控制与及时回馈
体育游戏相比于传统的健康体适能训练,最大的优势在于体育游戏产生的娱乐性,可以直观地带给学生快乐与积极体验,给予课堂欢乐的氛围。
2.2.1 学生在游戏中的角色适合、适时、适应
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基于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需要以及个体个性特征,为学生在游戏训练中设立多种角色进行游戏参与。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对于游戏角色的扮演往往会产生以下问题:(1)单一角色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污名化认知被施加于扮演学生身上;(2)角色产生的疲劳感与角色不适应。面对角色产生的污名化问题,一方面,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要通过轮换学生的角色体验与观察学生的运动情绪变化,去避免由游戏角色污名产生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尤其是群体游戏的过程中,并非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保持自身注意力与兴趣在这一游戏上,游戏角色同样会给学生带来诸多不适,包括非中心游戏角色、非适应游戏角色、非适合游戏角色、非适时游戏角色,当一些学生在群体游戏的同一不适角色中扮演过久,会对游戏缺乏兴趣,对健康体适能训练缺乏专注。对于学生而言,需要体验多个游戏角色,轮流轮次体验,寻找适合的游戏角色,才能更好地参与一项体育游戏。
2.2.2 适应于各个阶段健康体适能训练的及时回馈
及时回馈是体育游戏中娱乐性产生的关键,给予参与者积极的回馈体验可以保持参与者运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1)角色互动性的提高带来的娱乐体验
教师角色的积极关注在游戏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角色在游戏中属于“上帝”“指导者”的人物,不仅需要宏观地把控整个游戏活动的过程,更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一位学生参与游戏时的个体感受与体验。通过幽默、有趣、生动、形象、诚恳的言语对学生予以鼓励,对学生有趣的、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强化,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积极体验。
在游戏娱乐中,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同样重要,在群体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由这一游戏中的小群体为组块产生中心角色,当参与游戏的群体数量过多时,则会产生边缘化现象,即围绕着中心群体产生的群体联系较弱的学生,为避免这一现象,可以在游戏初期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角色,每一角色都可以在群体中产生重要作用,也可以采用轮换角色、分散小组人数、合理安排竞赛、部分角色优待等方式避免群体游戏中产生的边缘化现象。
(2)游戏过程中的娱乐体验
游戏的过程是实际带给学生娱乐体验的直接过程,游戏的互动机制与奖励机制是游戏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游戏的形式、内容需要围绕设置游戏的互动机制,除去角色之间的主观互动,更需要建立合理、短效、及时的“角色-任务”的互动机制,这一机制下可以引导角色产生“任务-行为-反馈-强化行为动机-强化任务动机”的过程,从而通过设置任务与反馈促使学生产生运动行为。在游戏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地设置任务,还需要及时高效地进行正向反馈,反馈需要满足学生一定心理上的需求,包括当前的任务需求、自尊自我认同需求、群体认同与归属需求、征服与控制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
2.3 教育性——寓教于乐下促进体教融合
体育归根于教育,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7]。
2.3.1 体育促进生活且回归教育
体育是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一个教育环节,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体现于体育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娱乐活动、闲暇之余的社交活动,从牙牙学语至能独当一面的成长经历等生活的点点滴滴上,体育生活化是当前体育训练与课程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把控好体育训练与教学质量尤为重要[8]。
体育活动促进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人的各项身体素质,有助于增强体质,更好地参与劳动活动;通过体育的团体活动,可以提高人的交际能力,提高群体适应性;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可以提高自身注意力,改善记忆力,提高心理韧性水平;通过体育的规则意识学习与运用,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平,从而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生活。
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反映着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促进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因此,体育教育有别于其他身体活动的关键是,其蕴含的文化活动,即教育属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体育活动与教育割裂是不可为的。
体育训练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是为了提高体能,更是为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9],除去体育活动本身,更应该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教育,将其融入体育课堂之中,以运动形式为载体穿插入体育史学、地域风俗、民族文化、名人事迹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实践活动的课堂中更切身实际地感悟文化教育知识。除此之外,体育活动本身会加强学生对于运动的思考、对于挫折的体会、对自身的认知,同样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2.3.2 以“三趣”贯穿教育过程
体育教育是贯穿于人终身教育的文化活动,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小学生的主课学习产生厌倦、缺乏兴趣等现象,这很大限度上源于传统式的中国教育以“严”“批”“打”“骂”的模式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使现在教育上几乎没有以“打”“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10],但依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缺少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入。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长期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因此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与恰当的鼓励,诱发其在体育训练中的积极体验,从“兴趣三元论”入手,以“有趣”切入,以“乐趣”为体育行为奠基,以“志趣”为终身培养目标,通过短时、短期的积极体验,使其可以更好、更长期对体育训练活动以坚持。
体育游戏则是引入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以让学生感到“有趣”为首要目的,在不断练习与积极反馈中感受到“乐趣”,从而不断地去付诸实践,提升对于运动的需求层级,成为一种长期乃至终身可以坚持的人生“志趣”。
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是一位优秀的体育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其所创立的奥林匹克运动更是使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大世界,其所书写的《体育颂》更是对教育的赞颂。体育是国之重器,代表着文化正统。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活动,体育则为整个世界树立文化存在。人因游戏而始,而文化因游戏而生。
3 结语
体育游戏穿插于小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到训练中,在体育游戏设置的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体育游戏,在满足体育性的同时,也要保证游戏的娱乐性、教育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健康体适能训练中的积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