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泽天府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2022-11-25《农村百事通》编辑部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分水水患李冰

编者按: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历朝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国家大事,尤其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其中,有一项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举世瞩目,这就是惠及后世2000多年、并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修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迄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名满天下,荣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多项荣誉。

都江堰水利工程距成都市约60公里,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秦昭王末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据记载,古代蜀地(今四川省)水患严重。战国时代,秦国吞并蜀国后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郡太守,彻底治理岷江水患。李冰对岷江的水情、地势等实地考察后了解到,岷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流入灌县后由于地势开阔,形成浩大水势;上游夹带泥沙容易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水患;位于灌县西南面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常造成东旱西涝。针对这些问题,李冰制定了治理岷江水患的规划方案,开始建造由宝瓶口、分水堤、飞沙堰及渠道网等构成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建造都江堰的第一步是引水。李冰通过实地勘察,废除了原来不合理的引水口,将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到玉垒山处,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道网,但要完成引水工程需凿穿玉垒山。在当时没有火药,更不具备爆破技术的情况下,他带领工匠以火烧石,泼洒冷水,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岩石爆裂。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长80米、宽20米、高40米的山口,由于它形似瓶口而作用又极其重要,故名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成为都江堰的进水口咽喉,还由于它通道狭窄,自然形成了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各水系起到保护作用。

宝瓶口引水工程竣工后,具备了分流和灌溉的功能,但因岷江东侧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又率领工匠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修筑分水堤。

都江堰的分水堤被称为“鱼嘴”,因分水堤前段形如鱼嘴而得名。李冰在修筑分水堤时采用的方法是让竹工编制竹笼,每个竹笼长约10米、宽约0.7米,里面装满鹅卵石,再将竹笼逐一沉入江底。竹笼在江底层层累筑,使堤埂不易断裂,又利用鹅卵石间的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冲压,从而降低溃坝的危险。

分水堤建在岷江江心处,把岷江一分为二,有外江和内江之称。西边为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为内江,经人工引水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主要用于灌溉。在春耕期,分水堤的分水量内江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如发生洪水,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可通过飞沙堰溢出到外江。

飞沙堰即是泄洪道,同样采用竹笼装鹅卵石的方法堆筑而成,长约200米,具有泄洪、排沙的功能。当内江水位过高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时,又使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泄洪道之所以称为飞沙堰是因为它的另一作用就是“飞沙”。岷江夹带大量泥沙、石块顺内江而下,天长日久会造成宝瓶口和灌区淤塞,有发生水灾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沙堰的设计运用了回旋流的原理,在溢洪道前修有弯道,使江水形成环流,水流通过漩涡作用将夹带的泥沙冲到外江,既减少泥沙在水道上产生淤积,减轻内江的洪灾隐患,又起到进一步控制水流入宝瓶口的作用。李冰还让工匠在内江中埋入石犀牛,作为掏挖泥沙的深度标准。

都江堰建成后,宝瓶口为渠首,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分成众多大小不一的沟渠河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使曾经水患频发的“泽国”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作为我国古代先民兴水利、避水患的千古杰作,都江堰不仅巧妙地利用河流走向和地势地形等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行洪排涝的问题,基本消除了水患威胁,而且满足了工程覆盖范围内广大城乡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以及生态景观用水之需。汉代以后,随着都江堰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体系的建成运转,成都平原乃至周边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物产丰盈,持续至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但没有改变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合理利用了自然条件,巧妙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成功驾驭江水的流向,有效开发利用水利,彻底根除岷江水患,使蜀地农业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成都成为西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分水水患李冰
当代青花分水的创新与实践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张全枝
分水剑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