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为先,让村风文明“靓”起来
2022-11-25程天赐
◎文 程天赐
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以党建为引领,围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法,带领村民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明村的蝶变起飞之路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东大阳堤村,暖心的文明村风扑面而来:便民服务中心全天候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村内水、电、路、燃气、暖气、通信、广播等基础设施完善;实行垃圾分类,农户参与率100%;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里6支文化团队月月有活动。
然而就在十多年前,这个村还是个村民吃水难、行路难,村里派系林立、内耗严重,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的落后村。东大阳堤村的改变从2008年开始,这一年,在外经营快递公司的陈来胜被推选为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的陈来胜利用每天大伙儿早出晚归的两个时间点,站在村大路出口处,与过往的村民逐个打招呼,了解村情民意,用最简单的方式拉近了与村民的关系。村民们有事找他,在哪遇到就坐在哪说;如果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就立即通知村“两委”有关成员到现场议事,现场解决问题。
陈来胜用真情和行动化解了村内各家族及姓氏派别之间的矛盾,他主动登门拜访群众,阐明穷生乱、乱更穷的道理;表明自己愿意带领所有村民一起摆脱贫困的决心。掏心掏肺的话语,让村民清楚地知道他想干什么,村里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村民对村党支部充满了信任,东大阳堤村也进入了发展起飞的新阶段。
民生事业造福乡亲
为解决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陈来胜自掏腰包几万元,并带领村“两委”干部采取多方筹集的方式,筹到了100多万元,打了一口深井,让全村居民用上了自来水;还将村向北、向西两条主要出村道路修成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让村里在夜晚也亮了起来。村民们笑了,村干部的干劲更足了。
为了让村民自觉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中来,陈来胜提出了在党支部领导下,村级重大事务实行村民民主协商决策的办法。激发了该村各姓氏家族村民在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协商中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团结。
2018年年底,东大阳堤村启动“太行生态画”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集生态画创作、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
创新让乡村治理更有效
东大阳堤村积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乡村治理更有效。该村以自治为本,每月按时召开月末例会,形成议事自治风尚;以法治为纲,构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平安村庄新格局;以德治为先,有效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准,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东大阳堤村党支部通过深化“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行“村民代表提案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秩序,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一体、联动高效、全面发展、良性循环的“一三五”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建强一个堡垒,即建强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党建文化长廊、红色文化长廊,不断夯实战斗堡垒,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三”是带好三支队伍,即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村民代表队伍。以“访、定、选、联、帮、建”六字法为抓手,用网格化推进工作。“五”是健全五个机制,即民主决策机制、综合治理机制、为民服务机制、文化建设机制、有效监督机制。五个机制的建立健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的文化产业链。目前,东大阳堤村正在谋划红色一条街和康养产业项目。如今,东大阳堤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近3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和村民参与村级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文化活起来,文明新风树起来
农村美,不仅是环境美,更重要的是农民心灵美。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综合文化素质,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东大阳堤村高度重视文化和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形成了乡风文明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主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村民共同参与的新格局。“五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风,更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修养。
东大阳堤村建成了村史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服务设施;成立了包括大鼓队、军鼓队、广场舞队、老年腰鼓队、旗袍走秀队、农民合唱队等6支近200人的文化宣传团体。
此外,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举办了迎新春联欢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关爱下一代活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等,做到“月月有活动,每月一主题”。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风采,引领了乡风文明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