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体验,让“生本”思想注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2-11-24赵兰珍
赵兰珍
(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 南通 226100)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凸显学生的本位价值,而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中也指出,教师应当在渗透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对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学习特点等,增添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以便学生基于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促进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1.做好趣味导入,调动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相当于一节课的“门面”,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进入新课的情绪。然而,在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施教环节,较少用心设计导入环节,致使学生在导入中难以获得趣味性的体验,主动地将目光聚焦在新课上。所以,教师有必要提高对导入环节的重视,主动地将游戏等趣味性元素添加到导入环节,以便让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童谣和趣味游戏,让学生获得趣味体验,“心甘情愿”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在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称谓歌”,让学生主动地将目光放在歌曲上,并跟随歌曲一起唱出歌词“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之后,教师暂停童谣,为学生创建“快问快答”的游戏活动,即教师提出“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等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快速地回应,如此反复几轮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也会基于积极的情绪,主动地走进课堂。
可见,教师利用童谣和游戏等趣味元素合理地安排导入的模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主动地将目光放在新课上,更加积极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2.引入生活元素,拉近距离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但是,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当教师直接利用教材为学生介绍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学生会因为所学内容过于抽象,排斥学习活动。而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当教学内容带有生活元素时,学生也会主动“卸下防备”,拉近与课堂的距离。对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有必要为生活元素搭建走进课堂的桥梁,打造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借助生活元素,带给学生熟悉的学习体验,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扬州你好》的短片,让学生透过短片中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受到生活化的学习气息。在为学生介绍“公共场所”的概念时,教师便应用视频中公园、马路的画面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增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搭建超市、公交车等虚拟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相应的生活秩序。随后,围绕学生设计的超市生活秩序、乘车生活秩序,教师在设计“观察这些生活秩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的问题,以便学生对“生活秩序”的内涵和作用有一个充分地理解。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应急车道被占用的新闻,让学生结合所学对视频中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不难看出,教师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生活画面,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削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地探索未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3.搭建合作平台,凸显主体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习惯于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为学生渗透基础知识,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教授的内容,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建构。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体验感不佳,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欲望也不强。而合作平台的搭建,既能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能让学生享受自由的学习环境,自主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生本”思想得到有效落实。
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这一课中,为了彰显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让学生获得自由、轻松的学习体验,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你对古代的科技有多少了解呢?”的问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进行精准判断。随后,教师再结合学生以往的表现,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交流能力等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地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探究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对我国的古代科技成就进行总结。在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搭建平台,让每个小组的代表讲述本组的讨论结果,以便每组在交换彼此的想法中,全面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
案例中,教师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进行分析,再结合学生的其他特质,为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便学生在凸显主体地位中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4.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差异
学生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辉,当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教授相同的知识,安排相同的学习任务时,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被无限拉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会较差。对此,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绽放自己的光芒,并让“生本”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落地,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学习能力,为学生创建分层学习的模式,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方式下,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质量。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生动彰显,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建分层学习的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防御自然灾害的意义”“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等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基于学生的反应,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之后,教师为听课效果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定“自主进行资料的检索,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思考如何从自身的行为出发,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任务,而对听课效果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设定“以小组为单位翻阅教材、课外资料,总结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的任务。
显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够让学习活动更加契合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有效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5.应用现代资源,化解难点
形象思维在学生的思维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相较于抽象的文字,学生更倾向于透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视角进行知识的建构。但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教材上的知识,以至于整个课堂蒙上了一层抽象色彩,学生也无法调动形象思维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弱化知识的抽象性,为学生创建直观的学习情境,对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在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中,化解教学中的难点,提高教育的实效。
比如,在《探访古代文明》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直观情境,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的图片,并为学生设计“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呢?”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图中发现规律,直观了解人类早期的文明发祥地。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住、食等方面不断变化的视频,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必须的发展变化情况。而在“文字诞生”的教学中,教师也要使用甲骨文的图片,辅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感受最初创造文字的意义。
可见,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色彩,当教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后,能够充分点燃学生的形象思维,化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从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6.改良评价方式,强化参与
教育评价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的环节,然而,在以往,教师习惯于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点评,较少让学生参与评价的环节,致使“生本”理念在评价环节中得不到有效地体现。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基于多元化的意见,反思自己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不足,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建生生互动、自主点评等环节,强化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反思。
例如,在《正确认识广告》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生互评、自主点评等方式,增强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参与感,彰显“生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了“广告的功能”等内容后,教师先为学生搭建互评的平台,引导学生对同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进行点评,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基于他人的视角,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分发习题表,让学生基于自身所学填写练习题,从而根据习题表上的反馈,直观地认识到自己对广告功能等知识的掌握效果。
透过同伴的点评和自主的反思,学生能够在强化自身参与性的同时,从多个角度出发,反观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补足,健全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在“生本”理念下开展教育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积极地为学生创建趣味化、生活化、差异化的学习模式,满足学生的爱好,彰显学生的个性,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获得人文性的关怀和体验,更加主动地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发展道德与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