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棘胸蛙养殖业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2022-11-24韦兰萍周春慧韦启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9期
关键词:牛蛙生境养殖业

●韦兰萍 周春慧 韦启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主要分布于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南方各省(自治区),在越南北部山地也有少量分布[1-2]。棘胸蛙个体大,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很高,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养殖户重视并从事棘胸蛙养殖业[3-4]。2010年,棘胸蛙养殖业有了较快速的发展,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的战略扶持,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5-6]。然而,多年过去,棘胸蛙并未能如虎纹蛙、牛蛙、黑斑蛙等蛙类一样,成为一个成功的规模化养殖品种。本研究于2015年5月到2021年5月对南方6省(自治区)(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71家养殖场和153名养殖人员进行调研,调查棘胸蛙养殖场面临的主要实际困难,深入研究制约棘胸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饲料无法工业化供应

棘胸蛙只吃活饵的特性使饲料无法工业化供应,这是制约棘胸蛙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首要因素。活体饵料如蝇蛆、蚯蚓、大麦虫、黄粉虫、蝗虫等必须实时供应,不能大量贮存,养殖成本很高。所调查的71家养殖场中有48家认为,除去基建成本,当前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50%以上,有23家认为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对153名养殖人员进行调研,有104人认为如果还是依赖活体饵料,饲料成本几乎再无下降的空间。但如果能使用颗粒饲料,则有151人认为能降低饲料成本(不认可的2人是生态养殖场养殖人员,主要依靠招引昆虫饲喂棘胸蛙),其中有117人认为颗粒饲料能极大降低棘胸蛙养殖的饲料成本。饲料成本过高很容易导致亏损和阻碍规模化发展,当前规模化养殖成功的蛙类品种(如虎纹蛙,牛蛙,黑斑蛙等)与棘胸蛙养殖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们能有效进食工业化生产的颗粒饲料(成本2元/kg左右,且方便大量生产、贮存和饲喂),而棘胸蛙只能依赖活体饵料(成本10元/kg左右,且难以大量生产、贮存和饲喂)。

从长远发展来看,能否突破棘胸蛙有效进食颗粒饲料是决定棘胸蛙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关键技术有几个途径:一是通过行为诱导,使棘胸蛙慢慢习惯进食静态的食物;二是通过设备改进,人为使颗粒饲料“动”起来,供棘胸蛙进食;三是通过基因或杂交技术使棘胸蛙可以如虎纹蛙、牛蛙、黑斑蛙等具备进食静态食物(颗粒饲料)的同时,保持棘胸蛙蛙肉的鲜美口味。

2 对流水生境的依赖性

棘胸蛙的蝌蚪和成体在自然界中都主要栖息于水质较好的山泉、溪流或小河等流水生境。对23处棘胸蛙自然栖息地的水质测量结果为:pH6.5~8.5,透明度约35 cm,溶氧约6 mg/L,调查表明水质好坏会影响棘胸蛙养殖效果。棘胸蛙天然的栖息地多较为偏远,如果养殖场选择在其天然栖息地,则需修路、搭桥,养殖场基础设置建设和运输成本较高。而如果选择在离村镇较近的平坦地方建立养殖场,又较难以维持水质较好的天然流水生境,虽然可以通过抽水机做成人工的流水生境,但对水电的损耗较大。反之,如牛蛙、虎纹蛙、黑斑蛙、非洲爪蟾等养殖较为成功的有足类两栖动物都能很好地适应静水生境(水塘、水库、养殖池)。棘胸蛙对流水生境的依赖性也较大程度地限制了其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可考虑选择交通较便利且有流水的山沟建立养殖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3 饲养周期较长

棘胸蛙生长较慢,通常从卵孵化出膜到完成变态约需要90 d左右[7-8],这个过程所需要时间与其他蛙类相差不大,且相对易于高密度养殖和管理,成本不高。然而,棘胸蛙在当前饲养条件下,从完成变态,长到可以上市销售的重量(120 g以上)通常需要360 d左右;在饲料条件最佳、温度最适宜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180 d左右。相比较而言,在当前的饲养条件下,从完成变态到长到可以上市销售,虎纹蛙、牛蛙、黑斑蛙分别需要80,90,90 d左右。虽然目前有通过冬季加温使棘胸蛙不冬眠,一直保持进食和生长的尝试。这种方法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能源的高消耗也会使得养殖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这种方法目前也多停留在理论和尝试阶段,离实际适用于规模化生产还有较大距离。养殖周期长使得棘胸蛙养殖的资金回收难度大,且增加了死亡率和养殖成本。可考虑通过改进饲料配方和改进饲养环境来缩短饲养周期。

4 繁育技术与成本要求较高

棘胸蛙产业目前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质衰退的问题,好多养殖场在刚引种的前几年,棘胸蛙的生长状况还是不错的。但在养殖几年,特别是子2代、子3代之后,成活率和生长的状况都有所下滑。一般来说,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养殖技术和养殖场的养殖条件都会得到一定改善,棘胸蛙应是越养越好,但种质衰退的情况还是普遍出现。所调查的71家养殖场中有43家反馈有种质衰退的现象,而且有78名养殖人员明确表示,目前并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提升繁育技术这一难题。当前主要的应对措施只能通过引进更多的野生蝌蚪或其他养殖场的蛙苗来减缓种质衰退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养殖的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棘胸蛙资源造成损害。科研院所或大养殖公司通过品种培育或改良才能解决繁育技术与成本较高的难题。

5 高密度养殖时疾病防治难度大

棘胸蛙养殖还有一个特点,在环境条件较适宜、养殖密度不大的情况下出现疾病的情况较少,但当养殖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疾病出现的种类、频率和严重性就极大增加。目前,对棘胸蛙产业造成损害较大的疾病主要有寄生虫侵害、红腿病、烂皮病、肠胃炎、囊肿病等[9-10]。这些疾病通常都在蛙养殖密度达到20只/m2,或者蝌蚪养殖密度达150尾/m2时较容易暴发。而虎纹蛙和牛蛙的成体养殖密度达40只/m2以上依然保持较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这需要提升棘胸蛙养殖的疾病防治水平或者培育出更健壮易养殖的棘胸蛙品种。

6 其他因素

以上所列举的是目前棘胸蛙养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在特定的条件下其他因素也会转化为主要的限制因子,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养殖政策改变也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养殖场因违规使用药物导致违禁药物超标并被检出曝光也会导致整个产业受到打击,如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对养猪业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11]。甚至仅仅是谣言也会影响到养殖业,如2012年谣传避孕药养殖黄鳝事件,导致黄鳝养殖业很长时间受到负面影响[12]。客观地说,养殖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确实远比制造业、服务业或者种植业要多。因活体动物一直需要进食和喂养,这意味着场地费、人工费、饲料费用一直都处于消耗状态,加之养殖业本身周期就长,前期需要经营者预支较大资金量。一旦养殖达到销售状态后因突发事件导致不能销售或售价暴跌,很容易使经营者亏损并远离养殖业,这时这些因素都会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关键限制因素。

猜你喜欢

牛蛙生境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数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路径及赋能对策研究
基于InVEST模型的延安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不同牛蛙饲料诱食、保健及饲喂效果对比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春季迁徙期生境适宜性历史演变1)
盐分对不同生境海三棱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城市生境单元制图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销魂网红牛蛙
信徒与青蛙
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