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及意义

2022-11-24薛志伟刘鑫宇

江西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间伐森林抚育林木

薛志伟,刘鑫宇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700)

森林的抚育间伐技术由来已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间伐技术的记载。抚育间伐是指在森林的生长过程中,根据林木的生长状态和分布情况,以及森林培育管理要求,对林木进行适度采伐,给其他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合理调整树木品种搭配,达到最佳的林间密度,改善光照条件和保证土壤营养均衡,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实现林业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抚育间伐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抚育间伐技术还不成熟,操作手法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利于森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阐述了抚育间伐的目的,探讨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以及提高抚育间伐的有效措施。

1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

1.1 调整林分密度

在森林自然生长过程中,林间密度往往不受控制,常发生树木间相互拥挤、互相竞争现象,导致主要树种或珍稀树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人工森林虽然在种植时期,已经对树种间距进行了一定的安排,但是随着林木的生长,某些林木受到生长空间的限制,导致生长速度变慢,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森林培养管理工作。采用抚育间伐技术,能够合理调整林木间距,控制森林密度,为林木的营养需求和空间需求提供保障[1]。

1.2 调整树种

在天然森林或人工混交林中,通常会萌生出一些经济价值低、林木材质较差的树种。通过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能够淘汰这些劣质树木和非目的树木,有效提高保留树种的生长质量。

1.3 改善林地条件

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后,使剩余树木的生长空间变大,土壤的养分能够更多地被保留树木吸收。间伐后,林间密度加大,使阳光能够更加充分地照射保留树种,通过光合作用,树木枝叶得以伸展,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培育周期。

1.4 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

在树木的自然生长中,会出现某些林木因各种因素死亡的情况,通过抚育间伐,能够及时清除森林中的枯木、腐木、杂灌木,能够有效改善森林卫生情况,减轻病虫害和细菌滋生对优质林木的影响。还能够避免在面对大风天气、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因枯木、腐木根基不稳,导致其他树木或动物被砸中砸伤的情况,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 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

2.1 选择合适的间伐对象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无论是天然植物林还是人工种植林都可以采用抚育间伐技术。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发现,无论是实种还是萌生、密植还是稀植,树种随着树龄的增大,森林的郁闭度也会越来越大。树木的根系和树冠树枝相互交错,相互争夺生存空间,就会出现林木自然分化现象。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就会有一部分成为优势木,而另一部分树木的生存长期被压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最后导致死亡,成为枯木或腐木,这种树木若长期得不到清理,会导致林木资源浪费。抚育间伐技术通过人为伐除有问题的树木,代替自然淘汰,提前砍伐次要林木或问题林木,能够提高林木的利用率,减少森林资源浪费,促进主要林木资源的生长,实现森林培育的目标。因此,在选择抚育间伐对象时,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可以挑选生长速度较慢或停滞、遭受病虫害感染严重的树木;在混合林中,选择经济价值低,林材劣质的树木[2]。

2.2 确定间伐郁闭度和间伐强度

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涉及两个指标,即间伐郁闭度和间伐强度。这两个指标关系到抚育间伐工作开展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强度。当阳光直射树冠的顶部,树木的遮荫面积和林地的实际面积之间的比值就是郁闭度,当这个比值超过规定时,就需要进行抚育间伐。在确定郁闭度时,要对不同的林地和不同的树种进行分析考察,通过树冠、平均冠径、胸径等多个角度去判断郁闭度。然后根据定植模式、初植密度、郁闭度、退耕还林标准确定间伐强度,严格按照郁闭度和间伐强度开展抚育间伐工作,使森林培育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2.3 选择合适的抚育间伐方式

在实施抚育间伐技术时,选择合适的间伐方式能够优化林木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展间伐工作时,要坚持保优除劣原则,对于林间枯木、腐木和遭受病虫害感染的树木采用锯伐和刨伐;对于长势较好,但非目的林木可以进行移栽,将其移至村村通公路两侧或是方田林网。

3 提高森林抚育间伐的有效措施

3.1 转变理念,提高认识

在森林培育中,必须重视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抚育间伐的重要性,才能用先进的理念作指导,并运用在实践工作当中。想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一是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抚育间伐”的真正内涵,在森林培育中,抚育是最终的目的,间伐仅仅是抚育采用的一种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抚育”为目的,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过密、发育不良、枯死等有问题的林木进行砍伐清理,能够给其他树木创造更好的条件,间伐增加了保留树木的生长空间,增强了其光合作用,能增强树木对营养吸收能力,促进保留树木的快速生长。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生态意识。在森林培养中,要将保护生态放在首位,确保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保护物种多样性,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促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收益[3]。

3.2 加强森林抚育间伐理论研究,创新抚育间伐技术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例如,保护林木生长规律、林木分级法、林木生长监控等,因此,要重视对抚育间伐理论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制定抚育间伐工作进程、间伐强度、间伐间隔,采用不同的优化或改进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森林环境。还要增加科研投入,重视教育培养,完善抚育间伐的基本理论,不断创新间伐技术,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经济利益最大化。

3.3 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当地林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申请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森林的抚育工作。森林抚育所需成本较高,且回报相对较慢,想要使抚育工作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资金的投入。同时对于在间伐中被清除的林木资源,要提高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应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做到有理有据,实现森林抚育资金专款专用,避免被挪用、占用、浪费。还要加大抚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抚育间伐技术培训,为森林抚育工作提供专业人才。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收入,明确工作细则,提高其责任意识。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做到专人专职,责任到人[4]。

3.4 完善抚育间伐工作制度,依法严格执行

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实施,执行申报审批制度。首先,明确抚育间伐工作流程:①填写间伐申请书;②村干部盖章签字;③乡政府和省级领导盖章签字;④林业局工作人员实地勘察设计;⑤核发准予间伐许可证;⑥林业局核查间伐效果。其次,加强执法监督:基层林业局、基层政府、村委会要加强合作,全力配合,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和督查队伍,严格管理森林培育工作,制定设计科学的抚育措施,依照标准实施间伐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对打着抚育间伐名号借机盗伐、滥伐和破坏森林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加大打击力度。再者,对于没有按照申报审批流程开展间伐的、有申请但未经林业局实地勘验的、没有按照林业局设计进行间伐的,一律视为乱砍滥伐,要依法进行惩处[5]。

4 结语

森林虽为可再生资源,但是生长周期较长,森林资源的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应当重视森林抚育工作。我国的森林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森林面积逐步扩大,加大了森林管理的难度。抚育间伐作为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技术,通过人工干预调整林木结构,能够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缩短林木的生长发育周期,提高林木质量,被间伐淘汰的树木也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能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并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间伐森林抚育林木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什么是碳中和?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析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县级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