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菊扦插育苗及苗床管理技术探讨

2022-11-24刘繁桂谢永昆

江西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遮阳网喷药生根

刘繁桂,谢永昆

(1赣县区农业农村局,江西 赣县 341100;2.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西 赣县 341108)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Hemsl.),又名甜菊,是原产于巴拉圭和巴西的菊科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成为栽培品种。从甜叶菊叶片中提取出的糖苷称为甜菊糖苷(Steviosides),又称甜菊糖。甜菊糖属于纯天然、高甜度、低热值、食用安全的高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且几乎没有热量,被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用糖领域中,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植甜叶菊与甜菊糖生产,2006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甜菊糖出口国,目前甜菊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美国是我国甜菊糖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1/3。随着可持续减糖理念的推动,将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甜菊糖的应用领域,直接带动甜叶菊种植业迈上新台阶。目前,从国内发展现状来看,在大力推广高TSG、高Reb-A无性扦插品种的当下,高质量种苗供应成为甜叶菊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此,有必要对甜叶菊扦插育苗及苗床精细管理技术展开深层次的探讨。

1 越冬母苗的扦插繁育

1.1 越冬母苗繁育时间

越冬母苗繁育是春苗(大田生产用苗)繁育的基础性环节,最佳时间是8月25日—10月10日,此时期气温适宜,插穗嫩、活力强、生根快。如需在8月25日前启动育苗,气温较高,因此需要采取增加大小棚遮阳网层数,以降低苗床温度。而延后育苗,原则上是不可取的,因为进入10月中旬后,甜叶菊陆续进入现蕾开花的生殖生长期,插穗多为花蕾,再生能力差,越冬萌发后花头多,不建议使用。

1.2 越冬母苗繁育前的准备

1.2.1 苗床基肥的准备

育苗基肥以饼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在育苗前的5月—7月间,将饼肥和其他农家肥粉碎后,加入腐化剂和水充分拌匀,浇水以不成团为宜,做成肥堆覆盖薄膜自然发酵10~15天。然后打开再次翻拌一次,重新密封发酵10~15天,以达到充分腐熟备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得用于苗床。

1.2.2 翻耕整地与施用基肥

苗床要区别土质情况合理整地。基本原则是深耕翻地,精细整地,要求整平、整细;然后再撒施准备好的基肥40~50 kg/667 m2、复合肥20~25 kg/667 m2和防治地下害虫的3%辛硫磷颗粒剂1~2 kg/667 m2,翻耕均匀后做苗床。

1.2.3 起垄与做畦

育苗大棚单体棚以50 m长为宜,8 m宽的大棚可做成4垄。以2 m开沟起垄做畦,做成床宽1.4 m,沟宽0.6 m的标准苗床。要注意单棚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棚内温湿度调节,苗床土要求耙细刮平,做到“细如粉,平如镜”,最后在床面上铺一层0.5~1cm的细沙并抹平。

1.2.4 母苗钉板制作

钉板长度以135 cm、宽度20cm为宜。孔钉规格为4 cm×4 cm,则每行扦插33株,每米苗床插25行,折合每平方米苗床扦插825株苗,此为越冬母苗最佳规格。

1.2.5 小棚弓与棚膜规格

苗床宽1.4 m,宜使用小棚弓长为2.2 m,棚膜幅宽也为2.2 m。

1.2.6 生根剂与杀菌剂

生根剂及使用方法:可选择使用ABT生根粉、吲丁·萘乙酸或国光生根粉。ABT生根粉需先用酒精溶解后兑水至所需浓度(按说明书标准浓度使用),一般使用方法是在取插穗时,将成把的插穗切口沾一下生根剂溶液,再插苗。但目前多数选择使用吲丁·萘乙酸或国光生根粉,一般使用方法是在插苗浇水后,使用生根剂并配用杀菌剂,采用喷雾器对床面喷施。

杀菌剂宜采用腐霉利、恶霉灵、多菌灵或甲霜·恶霉灵等防治土传病害的药剂,使用方法:按包装说明书使用。

1.3 插穗的选择

插穗的选择关系到越冬母苗的质量和春后的萌发能力。因此,取穗前,要对取穗基础母苗精心地进行一次去杂提纯检查,确保穗条品种纯度。插穗应选择品相纯正、粗壮、嫩绿、有活力的苗头,长度以5~6 cm且有三对真叶一心为宜,以确保有2~3个节插入土中,利于越冬后的成活和小苗萌发。同时,为减少春后出现花头,不可选择已经萌发侧腋芽的苗头。

1.4 扦插技术要点

插苗的关键要领是:“插得深、按得实就能活”。“插得深”就是要将更多的“穗节”插入土中,以利于多发芽;“按得实”就是要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多发根。还要做到一边插苗一边浇水,尽量用细水将手指按印浇平,再喷施生根剂和杀菌剂。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覆盖遮阳网和薄膜,目前有以下两种覆盖方式供选择,无论何种覆盖方式,小苗都要精心呵护,勤查勤管,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1.4.1 覆盖双层遮阳网加薄膜方式

扦插结束后,小棚覆盖一层薄膜并加盖一层遮阳网,同时大棚覆盖一层遮阳网。小棚覆盖3天后要视温度情况,间隔性地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烂苗。

1.4.2 覆盖双层遮阳网方式

扦插结束后,小棚只需覆盖一层遮阳网,不需覆盖小棚薄膜,大棚再覆盖一层遮阳网。此覆盖方式使气温对幼苗的影响较小,但苗床失水较快,因此要视苗床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

1.5 苗床管理

1.5.1 插苗后的苗床管理

注意秋季扦插的母苗要尽量防止淋雨,一般1周左右即可生根。经过检查确认生根后,可以逐步揭去小棚遮阳网和薄膜。待到根系长度达到2 cm后,可逐步揭掉大棚遮阳网进行炼苗,并视情况补充水分;炼苗前3天,要每天下午4时后揭网,第二天上午10时前再盖上,直到全天幼苗不萎蔫为止即可全部揭网。

幼苗生长至15天左右,要喷药(如苯醚甲坏唑、世高或苯甲嘧菌酯、甲霜·恶霉灵等)预防苗床病害;25~30天再用药一次,同时,视苗床干燥程度,需注意补充水分,防止缺水影响幼苗生长。

1.5.2 苗床用药管理

(1)注意病虫草害的田间监测。根据病虫草害的系统监测与田间调查,确定防治对象和最佳的防治时期,合理选择专一性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2)使用专一性的农药。选择专一性的化学农药,对症下药。在防治主要病虫害的同时,又可以避免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严禁使用国家有关部门已禁止或已限制使用的高毒、高残留、“三致”毒性的农药品种。

(3)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按照化学农药标签说明的使用剂量和浓度标准进行科学配置。配药要先用少量水充分溶解后配制成母液,再兑水配制至所需浓度使用。既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又要杜绝造成农作物残留物增加和产生幼苗药害。

(4)使用性能优良的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性能优良,农药的雾化程度就高,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就会减少,既可提高农药利用率,又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5)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最佳防治时期应是在害虫的卵孵化盛期、病害的初发期和杂草苗期。抓住防治关键期用药防治1~2次即可基本控制病虫危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把握喷药时间,注意天气条件。大雾、大风和下雨天在田间喷施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和漂移,并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气温太高的天气,水分容易蒸发,导致喷到作物上的农药浓度增加,会引起作物药害发生,也不宜喷药。喷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每天的傍晚或清晨,地表气温比较稳定,农药可直接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阴天可全天施药。喷药后4小时内如果下雨,应补喷。

(7)科学地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同一种农药在同茬作物上使用过多,会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要注重轮换用药,或将几种可混合的药剂混配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8)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减少作物药害发生。盛装过农药的量杯、容器和喷雾器,必须经水洗后,用热碱水或热肥皂水洗2~3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才能用来盛装其他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其中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为专用喷雾器。

(9)防止人居环境和水源污染。不得在有人的建筑物(比如房屋、学校、社区中心)和生活水源附近喷洒农药;不得在大风和下雨天喷洒农药;不得把穿戴的防护衣具和日常衣服混洗混放,应单独存放和清洗。甜菊基地与人们生活区域之间应有隔离带(如种植树木等),避免农药的漂移。

(10)注意喷药防护。喷药前,应确保药械完好无损并穿戴防护衣具。喷药时,严禁用手拌药,不能抽烟、喝水,避免在高温、大风条件下施药,应顺风退行且连续喷药不得超过6小时。喷药后,应树立危险警示牌,标注禁止进入的时间间隔;喷药器具不得在河沟、机井等生产生活用水区域清洗。清洗后的药水,稀释后将其重新喷施到甜菊田。注意在喷施农药时,若发现自身有不良反应,一定要尽快脱掉工作服,带上所施用农药的包装,尽快赶到医院。

(11)注意农药妥善保管。设置农药专用储藏室,进行分类储藏并标记产品名称和危害等级标志,对购入农药和施用后的剩余农药单独进行存储,并由专人负责看护并将存放处上锁,详细登记农药的进库和使用情况。储藏室应选在安全、阴凉、通风干燥处。

(12)妥善处理农药废弃物。不可随意丢放使用后的农药废弃包装,应分类统一集中收集,再交给专业农资部门,然后由政府部门统一处理。

1.5.3 母苗床的越冬前管理

越冬母苗到10月后,陆续从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即出现现蕾开花。此时要全面进行一次提纯工作,彻底剔除杂苗和变异苗,以确保越冬母苗的纯度。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就要开始割去地上部分幼苗植株并准备越冬。割除方法为:用割草机或锋利镰刀靠近地面将幼苗植株全部割除后,打扫干净苗床,或用吹风机吹干净苗床并清扫苗床沟道,将残枝枯叶清理出大田进行销毁。然后,浇足浇透水,喷施一次防虫、防病药剂;用药后再铺上0.8 cm厚的细沙,覆盖上大棚、小棚薄膜安全休眠越冬。

1.5.4 母苗床的越冬期管理

在母苗越冬期间,要勤检查、间隔通风,调节大、小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气温较高时,大棚上午10时开棚换气、下午4时关棚;当气温较低时,间隔2天左右换气一次,时间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为宜。当气温降至-2℃以下时,要注意降低棚内和苗床湿度,夜间要保温防冻。越冬期间一般间隔20天左右要对苗床喷施一次杀菌剂,以预防低温高湿病害的发生(如灰霉病),保障母苗安全越冬。

2 春季扦插育苗

2.1 冬后母苗床的管理

时至1月下旬,大棚内母苗将陆续萌发。当母苗生长至5~7 cm时,即可启动春苗扦插。

2.2 春苗床准备

春苗床整理方法和母苗床相同,各项材料准备也基本相同。但基肥要控制数量,一般每667 m2复合肥用量为15 kg左右,以防止早春苗因生长期长,导致幼苗超高。

2.3 插穗的选取

在插苗前,要对母苗床再次认真地进行去杂提纯,或交叉提纯检查,确保品种纯正。同时,对取穗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将取穗长度严格控制在5~6 cm,做到长度一致,粗壮度一致,有选择性地取穗,不可一刀切。保证插穗均匀,生根整齐,减少弱苗出现。

2.4 控制插苗密度

春苗钉板制作方法与母苗钉板基本相同,只有孔钉规格不同,孔钉规格为3 cm×3 cm。要求春苗确保扦插密度为3 cm×3 cm,低于此规格的春苗将会降低出苗率。

2.5 扦插技术要点

春插苗的扦插技术要求与越冬母苗的扦插相同,不再赘述。

2.6 早春苗的扦插与管理

1月—2月的扦插苗属于早春苗。此时因气温较低,生根较慢,苗龄长,管理要求高,一般宜在大棚内扦插。插完后,浇水、喷药并给小棚覆盖薄膜,温度较高时仍要盖上遮阳网(建议时段11时至15时);约15天左右开始生根,要第二次用药(建议选择腐霉利或百菌清);25天后如根系长至2 cm以上时,可逐步揭去小棚膜,控水降温,防止徒长,同时,大棚也要适时升起腰膜进行通风;至3月15日左右,要第三次用药,一般用芸苔素+苯甲嘧菌酯,并适时逐步炼苗,准备出圃。

2.7 晚春苗的扦插与管理

惊蛰后气温回升较快,扦插育苗可陆续转移至大棚外进行。扦插苗因苗龄较短,因此苗床基肥要略有增加,一般每667 m2用复合肥20~25 kg,其他工作与前述相同。不同的是,随着气温的回升,生根时间缩短,一般8~10天就要揭膜喷药预防病害,2周后逐步给小棚两端换气通风,并分步实施先揭膜再盖遮阳网,直至全部揭去遮阳网炼苗。苗龄25~30天时,再喷施一次送嫁药,即可等待时机出圃。

2.8 春苗出圃标准

参照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3034—2017第5.4.2条之规定,出圃扦插苗应符合以下标准:苗健壮无病虫,株高 12 ~16 cm,茎粗 3 mm 以上,茎部半木质化,7 ~8 对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深绿,根系完好,有 8 条以上且长度3cm以上的主根。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应用甜叶菊扦插育苗及苗床精细管理技术,可有效地提高甜叶菊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出圃苗的优质率,对降低种苗长途运输的损失以及大田移栽后的补苗量影响重大。因此,重视规范应用甜叶菊扦插育苗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甜叶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此高效特色产业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遮阳网喷药生根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高株果树自动喷药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
乡村无人机喷药
让地理在家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蔬菜遮阳网覆盖的作用、方式和栽培技术
柳絮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
○强力生根宝是尧山秀绿茶苗扦插繁育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