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实践策略

2022-11-24

读写算(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岳 彤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实践策略

岳彤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0)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直观呈现。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而言,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才能够准确厘清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纵向关系,以此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历史。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实践展开研究,围绕借助直观教育、梳理实践发展、辩证分析比较等方面,进行了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实践策略的探索。

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时空观念”;辩证分析

所谓历史“时空观念”,即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视角出发构建的历史认知观念。对于高中历史而言,其时间跨度大、空间演变复杂的特征,从根本上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时空观念,从而能够客观、全面地认知历史、分析历史、思考历史、评价历史。随着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锤炼学生时空观念、培育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时间中厘清思路,以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审视历史,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成效。

一、借助直观教具强化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较抽象,因而培养学生时空观具有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培养效果,教师可借助直观教具开展教学,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确保历史教学效果。历史直观教具可以分为抽象性直观教具和形象性直观教具两大类别,抽象类直观教具包括地图、图解、历史年表等,形象性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模型、图片等。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具形式,以此更好地为教学活动增添色彩,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一)把握时间主线,厘清历史事件脉络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可以借助历史时间轴,把握时间主线并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厘清历史事件脉络,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时间轴或者时序线,对每个专题中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

比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建立历史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走向。教师可以建立“1944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建立——1945年二战结束——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5年两极格局形成——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共体及东盟正式成立——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欧盟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的时间轴,让学生清晰直观地把握历史事件脉络,从而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巧借历史地图,实现内容具象呈现

历史地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具,可以生动展示不同空间及自然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地图,历史地图借助于不同颜色的符号形象化地展示领土变迁、战争进程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看历史地图的重点事项,以走向“大统一”的秦汉政治《秦朝疆域图》为例,可先让学生找到咸阳所在,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另有一条直道与九原和云阳相连;明确灵渠的重要地位;注意秦代长城的重要价值;找到秦朝疆土的“四至”。通过这种有目的性地指导,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历史地图学习方法。这样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帮助其建构了有效的时空观念。其次,充分把握历史地图的时序性。以《清代疆域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标出清盛世的国界,再标出清末的国界,让学生在历史地图中一目了然地看到清朝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有效强化时空观念。

二、梳理事件发展,强化时空观念

梳理事件发展是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某一历史事件发展、对某段历史发展过程、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层层建构起时空观念,实现思维广度的有效延伸。

(一)对某一历史事件发展进行梳理

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梳理,是每位高中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发展进行系统认识,准确把握每一个有意义的时间点、地点、人物、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图示法进行某一历史事件的梳理。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为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整个战争的来龙去脉,教师就可以通过“原因——主要战役——结果——影响”图示法进行展示: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对外扩张,以及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蓄意挑战。

主要战役:辽东陆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结果:清政府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刺激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加深民族危机。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整个事件的经过,既强化了知识学习,还建构了时空观念,提升了历史综合素质。

(二)对某段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历史事件是彼此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特定的历史阶段。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教师需要对某段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延续、局部和整体。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及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若干有联系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让学生以动态的眼光认识这一阶段的历史,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每一本教材的侧重点均有不同,比如历史一重点关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历史二则从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视角展开;历史三则重点关注了社会思想变化及科技进步。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时空素养,就必须要站在更加宏观的维度分析人类历史发展演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大化小、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比如沿着从“由专治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了解人类历史演变规律,从而让自身的历史时空观得以真正建构。

三、辩证分析比较,强化时空观念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为了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建构有效的历史时空观,应从纵向和横向两大切面进行研究,以纵为经、以横为纬,纵横结合才能够真正解读历史。所以,应从纵向和横向两大方面进行辩证分析比较,强化时空观念,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一)从纵向角度进行历史事物分析

从纵向角度进行历史事物分析,准确把握相关史事的空间、时间关系,从而对历史变化及延续有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借助于类比的方式,将抽象转化成为具象,实现学生历史思维的延伸。比如在学习《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专题时,可以依托微课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围绕希腊时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三次重要的历史变革,让学生清晰地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阶段人文精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理解,可以将人文精神演变与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关联。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比作人生的婴儿阶段、少年阶段、青年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崛起,传统封建权威被打破,人文精神也逐渐摆脱理性主义的约束,真正走向了成熟。通过这种类比、具象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其时空观念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其次,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古今对比,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比如以元代行省图和当今省制图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两幅图的区别,并认识到元代行省图对于现今省制的重大意义。这样就有效实现了纵向的辩证对比,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二)从横向角度进行历史事物分析

在专题化的教学背景下,文化、政治、经济被分成了若干独立的专题,导致学生的横向思维难以建构,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无法借助于历史的横向关系进行分析,弱化了历史学习实效。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建立横向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各类资料,从而帮助学生辩证地把握横向视野下不同专题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首先,巧妙运用历史年表进行教学。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诸多历史事件都是在世界的影响下发展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就可以制作这一阶段的年表,把“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对比学习,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力。

其次,充分利用史料进行横向分析。史料作为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资料,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应将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开展“16-17世纪中国科技与西方科技比较”专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的《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西方同时期的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进行对比,让学生把握中西方自然科学的不同特点,有效强化时空观念。

四、围绕教学主题,培养史证意识

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而言,“史论结合”对于学生培养历史时空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用史料时应围绕课程内容主题。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这一章节的主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反侵略、反压迫精神。为此,教师可以借此主题,选取199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1931年的抗日战争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炼材料中的思想要点。如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就是公平、公正、反侵略、反压迫,而抗日战争事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反侵略的底线,八国联军侵华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压迫的格局,这些与《人民解放战争》一课所要表达的思想相互呼应。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本知识,在相似案例中寻找与中心思想互相论证的史证意识,学会从历史材料中分析总结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与“时空观念”,以此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学习。

五、以教学主题为主轴设计教学活动

以教学主题为主轴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导性的发挥以及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例如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接触过近代欧洲史,所以会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全球航路的开辟原因、背景、时间、目的的分类,将学生分组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翻阅历史书籍等方式进行讨论。第一小组探求全球航路的开辟原因、第二小组探求全球航路开辟的目的,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给出答案,同时让其他小组针对答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初中时期欧洲近代史事件中时间、过程的掌握,对全球航路的开辟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还提升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贯穿知识点的能力。

六、以教学主体为核心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开拓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记忆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历史课程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力量创造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思想。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要分析专题知识点。这一章节的主题思想是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播放革命先行者们在当时背景下做出伟大实例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五四运动的时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爆发五四运动、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的革命运动者是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的,帮助学生加深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如此一来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五四运动中知识点的理解,在日后遇到相关习题时能够快速在脑海中找寻对应事件的时间背景,以此丰富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知识脉络,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

七、设置问题,深化时空观念教学

古人说,学习的来源是思考和提问,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设置一定的课堂问题能大幅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完毕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这个时间前后还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呢?”以此强化学生的思考力,深化时空观念教学。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如“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在清末爆发?”“鸦片战争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对清朝年间历史事件的时间规律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建立良好的核心素养。

八、结语

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对于全面提升历史学习效果、锤炼历史核心素养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并将之内化成为自身能力体系的一部分。而历史时空观念则是能力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关乎历史学习质量,更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多维度、多视角采取措施,强化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让高中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

[1] 罗开祥.基于纸笔测试的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达成分析及教学建议[J].新课程,2021(36):20-21.

G632

A

1002-7661(2022)26-0115-03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坚持系统观念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