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的思考
2022-11-24赵佳妮
赵佳妮
运用体验式教学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的思考
赵佳妮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光明路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道德与法治是辅助树立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包含国情介绍、公民教育、道德培养等多项内容,对提高学校思政建设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均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政治性等多重特性,因此增加了其学习难度与学生理解难度。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做好体验式引导,更有助于学生走进书本、理解教材内容,充分意识到道德、法治思维培养对提高个人素养的关键意义,加深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中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道德与法治;小学教学;思维培养
小学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其自身年龄的增长,其自主意识与道德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会对周围人物、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认知习惯。此时更应做好学校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认知观念。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16年教育部对小学德育相关课程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将“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合并为“道德与法治”,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加了学科综合性与教育意义。但小学生受自身年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部分知识内容时不能很好地进行生活资源导入,从而降低了课堂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影响了学习兴趣。通过做好体验式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教学情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体验,丰富学习内涵。
一、着手生活,提高自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探索精神、集体主义、热爱生活等素质培养,因此大部分课程内容也较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可直接从此入手,丰富课程内容,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课堂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活动,增加学习感悟。
如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一节时,课程教师可以与班主任共同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班委选拔活动,帮助学生明白班委成员选拔意义。在活动开展前,课堂教师应结合班级情况,拟定班委职务名单,在课上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并思考班干部能力评价标准有哪些?共同确定班级班干部职位名单并制作竞选公告,要求在这期间学生结合个人能力撰写竞选宣言,自愿参加选举活动。教师在活动期间要做好引导与监督工作,帮助学生客观评估竞选班委同学能力,而不仅是凭借其个人学习成绩、班级威信力做出选择,客观投票。
班委选择虽然是较常见的学生活动,但很多学生其实并未真正参与到此活动中。这是因为很多学生羞于表达自我,不愿意做“出头鸟”,同时教师一般更看重成绩较好或有职务担任经验的学生,导致部分班委在开学之初已有内定人选,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因此淡化了其主人翁意识。教师通过引入课堂内教育,与学生共同商议班级班委职务,确定成分构成,可以使学生更客观地看待班委选拔活动,从组织能力、原则性、服务意识、成绩、班务职责等多方面考量自己与其他同学,了解选举意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故事儿歌中强化道德与法治思维的深刻性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影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发展阶段。将孩童时期大量受追捧的绘本故事和童谣,以及连环画等一系列学生喜爱的图文融入了教材,让原本枯燥乏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具有吸引力,使得小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和牢记道德与法治知识,如此一来便可起到增强思维深度的作用。
例如,在《我不拖拉》的教学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主要以讲述《寒鸟号》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搭配了与其相应的插图,但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是插图,教学内容是并不具有吸引力的,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阅读后容易遗忘,很难将故事内容与插图衔接起来。而此时,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多媒体或者影视展示的方式,将《寒鸟号》的故事播放给学生听或者欣赏,给小学生带来视听方面的体验效果,并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为什么寒鸟最终会被冻死?”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说一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最终明白“寒鸟号”是因为没有及时筑巢过冬被冻死了。这样可以让他们明白“总是想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推迟到明天,甚至后天,最终一事无成”。
在故事情境的影响下,小学生的思维是处于最活跃、最兴奋的状态,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节,如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呈现所要讲述的故事内容,不但能为小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思维氛围,还可以在留下深刻印象后激发学生的感官。然后在情感体验中触动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让学生意识到经典故事背后的人生哲理,深入地分析故事内容,以锻炼小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思维,培养思考的习惯。
三、展开辩论,养成批判思维
辩论也是一项较有效的体验式活动方案,通过结合课本内容产生的议题组织甲乙双方学生准备材料、组织辩论活动,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议题的认知程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还能帮助未参与辩论的学生丰富议题认知角度,通过不断反思获得知识感悟。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一节时,教师就可结合章节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代科技、互联网技术对于人们生活产生的利弊,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展开“网络直播购物的利与弊”辩论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组成正、反双方辩论团队。在正式开展辩论前,由教师对学生辩词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找到更多切入点;在辩论期间,教师担任主持人组织学生为正、反双方投票,并做最后辩论点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直播对现代人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思考盲目消费带来的恶果,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思辨能力、批判思维的养成也是德育课程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也丰富了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渠道,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网络、书本信息的引导,对一些事物出现偏见,产生认知狭隘等问题。教师通过走出课本延伸主题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能有效丰富学生事物观察角度,正确看待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个人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
四、编写剧本,增加社会责任
对于小学生而言,亲身参与活动对其产生的学习印象往往更加深刻,这是因为小学生较感性,形象思维较敏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合理编写剧本,组织学生排演,并在排演后组织探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角色认同感,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更有助于丰富其情感体会,增加共情能力,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同类型问题时可以及时想到解决办法。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六年级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一章节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意识到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了解未成年人有哪些保护法规,遇到违法事件后应如何处理并积极维护个人权益。教师可在网络上搜寻相关案例,并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如可以选择一起“家庭暴力”案件为学习案例,在完成课程引导后,鼓励学生将具体案件编写成剧本,挑选学生扮演父母、孩子、警务人员,在课堂上进行排演。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了打孩子的父母应如何劝阻及处理”。在课下引导学生通过课外调研,了解本地未成年人保护咨询机构,并获取其有效联系方式。
角色扮演、剧本编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还原案例或者模仿生活,而是要求其在剧本表演、观看过程中加入个人思考,代入到场景、角色中去,达到学习目的。在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表演,而不只是单纯看热闹。另外在提问期间,教师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学生念书本式做答,应要求其结合案例给出答案,加入个人思考过程,加深学习印象。
五、组织活动,加强生活体验
好玩是学生的天性之一,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调动个人学习热情,改变学习态度。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调研,并从身边环境入手,可有效加深其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了解课程学习意义,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如在教授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时,针对第二章节《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2~3种富有家乡特色的特产、习俗、方言进行课上展示,要求学生在展示期间不一定要都用实物,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画作、陶塑等方式展现,在课上每小组派出1名学生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完毕后,教师还可为学生介绍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科技与传统特色结合下的家乡发展情况,增加爱家乡、爱国情怀。还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点绿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制作学习调查表,给学生1周的时间,要求其按小组形式收集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情况,并统计家中塑料袋一周使用量,在课上进行小组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减少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如采用环保购物袋购物等。依照课上讨论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下积极实践,统计一周后家中塑料制品使用情况,分析上节课各项环保方案的可行性。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数据调查、材料分析、方案实践一系列过程更深刻地认识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从自身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养成环保观念。
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学习体验,还有助于提高其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减少课业负担,运用活动参与的方式学习课本内容,借助活动过程建立课本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从而将知识内化,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学习行为。教师在学生活动参与期间,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探索精神,而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引导其加强学习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六、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
(一)明确教师的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亲历性、自主性、差异性、想象性、突发性等特点,而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可能会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出现一定的偏差。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多,但由于学生在不同成长环境的影响下,对于相同的事物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小学生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不能遏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机动地把控住整个课堂进程和整体稳步发展,在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要扮演好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尤其是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感悟随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目标等。这不仅仅需要教师课下的充分准备,还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将自己的课堂总结和升华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二)小组合作中积极渗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为学生设计有趣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进而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共同解决此问题。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教师注意的是,设计道德与法治问题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根据教材内容,进而设计有趣的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带动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讨论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家乡的山和水,并以此开展体验式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就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着眼。为学生创设一个体验情境是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第一步。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和凝练;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视角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事件和现象,运用话题性、热点性的问题或事件创设体验环境,归还学生的课堂话语权,激发他们的课堂活力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班级生活有规则》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没有班级规则、班级会变得杂乱无章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定引导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
七、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体验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道德观念树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结构特点、学生学习特点丰富教学活动内容。通过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组织课堂、课外活动,展开主题辩论,创立学习情境等方法,增加课堂教学体验感,助力学生道德成长。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引领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袁棋.浅析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16):169-169.
[2] 凌秀娥."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20(001):156-157.
[3] 周驰.借来彩凤双飞翼积极体验悟真知——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2018(28):49-50.
G622
A
1002-7661(2022)26-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