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2-11-24王道丽
王道丽
(四川深蓝未来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不断通过各种政策方针为民营企业发展构建有利环境,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还导致国家承受了大量税收损失,影响了社会发展。同时,在民营企业管理流程中,财务管理是其中心环节。鉴于此,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一)缺乏有效的资本支持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不但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保证资产所有权,还需保证资产使用和处置的合理性,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发展;以民营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讲,财务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对内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点,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贯彻这两个特点,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资产的稳定性。
(二)以利润管理为财务管理目标
民营企业在发展时,应该围绕自身效益的获取,将利润管理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同时,还应该对各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所以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若是无法实行有效、科学的管理策略,会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
(三)存在单一的管理对象
大部分民营企业在现阶段的财务管理中,由于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私人所有财产,所以只存在单一的管理对象。民营企业对追求利润最大化过于重视,在其发展中将利润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因而财务管理目标很难在短期得以实现;又由于民营企业资产为私人所有,在企业中由私人决定资产分配,而大多情况下投资者也是经营者,所以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产权不明的情况。
(四)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较高
民营企业只具有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大多缺乏足够的资本金,且融资时难度较高。特别是在进行上市融资时,企业顺利完成融资的概率极低。在向银行贷款时也有财务信息披露工作无法规范化开展的问题出现,导致民营企业贷款申请的成功率极低。有鉴于此,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专业分析,规划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障民营企业的综合建设发展路径。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需要有效地沟通和各部门人员的紧密协调,并在整个过程中既要体现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还需要保证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现阶段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我国不断出台新的财务管理政策,以规范行业水平及秩序。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无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无法有效满足现阶段的实际市场需求。这种问题存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民营企业对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落实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相关人员不配合、制度覆盖不全面的问题;2.构建管理制度时缺乏依据,导致实际工作过程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阻碍,使财务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大
在民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是由财务部门管理整个企业的资金,故需要其准确地预估各项成本和支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资金管理。如果资金管理的操作存在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现阶段,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大的现状,是受到了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国内外经济环境导致资金供给困难。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发展受到了国际贸易和疫情的影响,导致国内经济压力增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难度,同时又使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增加了民营企业出现财务及经营风险的几率。
2.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低,银行放贷标准高。在民营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时,不但需要经过非常繁琐的审批流程,还必须满足银行较高的放款标准。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有很高概率无法及时足量地偿还银行贷款,所以银行通常出于谨慎,不会批准民营企业的贷款,这种情况的切实存在使企业融资变得非常困难。
(三)管理人员缺失财务管理理念
在财务管理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财务部门只负责进行传统的审计工作,而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即完成财务数据的处理,故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指令相关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处理会计凭证等事务性工作中投入过多精力,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只能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民营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调整具体的管理措施,能够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吸引,但其既无法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也无法全面、有预见性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这种低水平、低效率的财务管理,严重限制了财务管理工作在民营企业发展规划中发挥的作用。
(四)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民营企业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会受到控制环境的影响,除开外部影响因素以外,主要涉及内部审计模式、管理控制制度、组织结构、经营管理风格及方式、经营管理理念等因素。现存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只对自身负责,很多管理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缺乏内控意识。虽然有的企业开展了内控建设,但是对内控管理和实施制度并不重视,导致相关制度无法严格执行,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导致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混乱、资金流失、资源浪费,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不但会使私营管理者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也会提升外部监督的难度。另外,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对忠诚度过于重视,而不重视相关人员的专业才能,无法为员工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无法实行人员的规范管理,导致企业很难吸引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无法受到有效的外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是监督民营企业的主要外部监督主体,而现行的外部监督制度存在切实问题:一是政府监督缺位。我国现阶段的财经法规对民营企业缺乏针对性,无法全面、有效地约束民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人力不足等原因,难以有效监督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会计基础工作。二是社会监督缺位。由于现阶段民营企业并不在社会审计的范围,并不需要专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民营企业的年度报表,因而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三是缺乏健全的惩罚机制,外部监督只能采取经济手段惩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违规行为,而缺乏相应的法律手段,导致外部监督的惩罚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不足。
(五)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人员通过有效分析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能够对民营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把控。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导致企业预测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低下,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大多情况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政策法规方面的风险。民营企业虽然受惠于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但由于国家在制定这些政策法规时针对的是整个社会层面,拥有非常广的作用范围,所以可能导致企业在运用相关优惠政策和法规时存在政策风险。
2.金融环境方面的风险。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是民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冲击。金融冲击一旦产生,将会增加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难度。
三、优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想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则首先需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在制度约束下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有效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民营企业想要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则应该明确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求,特别是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积极进行管理制度的优化和改革。其次,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后,民营企业要结合我国具体的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度。同时,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审计工作的力度。最后,在民营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也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遵守企业内部制度。
(二)拓展融资渠道
在拓展融资渠道方面,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资金管控,提高资金流动效率。民营企业应该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促进企业改革,对企业内部资金流转进行严格管控,节约经济支出,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效率。
2.提高账务准确性,合理降低成本。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及财务部门应保证对账本进行及时准确的核对工作,处理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烂账,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结合每月结账和每日清账的措施,将企业的财务损失控制最小范围,保证企业成本得到合理有效地降低。
3.与友好企业形成联合体,共同发行债券。民营企业可以与友好企业达成合作,在合适的环境下共同发行债券,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保证友好企业拥有非常高的信誉,才能获得稳定的融资。
4.利用商业票据在资本市场完成筹资。利用企业的商业票据,在市场中完成资本筹集,即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买卖股票的方式实现融资目标。
5.与银行建立良好关系。现阶段,民营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民营企业与银行合作非常支持,民营企业应该紧抓这一契机,使企业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金贷款难度,从而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想要有效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民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社会机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工商税务以及财政部门应该对民营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财税知识培训。
2.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民营企业管理者也应该积极自主学习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树立正确的用人思想,完成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配备。
3.企业内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以内部培训的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借助内部交流、会议探讨、网络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配合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知识考试。
4.结合绩效考核有效促进财务人员学习积极性。企业应该在日常考核中纳入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将财务人员参与培训情况、日常培训考核情况、在工作中运用新知识的情况作为重要指标,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1.监管财务管理人员行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只有有效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才能够有效避免各种资金流失风险。在具体工作中民营企业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部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落实工作时规范性较差,导致泄露、丢失财务信息等问题出现,故而民营企业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民营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工作,同时也可以构建各个部门相互制约监督的局面。
(2)财务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民营企业在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方法时,应该严格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借助现阶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财务管理系统准确展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全员参与,共同监管。在开展财务监管工作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应该保证有关工作得到企业全体人员的充分参与,从而形成强效的监管合力。
(4)管理人员还应全面合理的核对盘点账户资金,保证账户资金与账面资金保持一致。
2.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执法的宣传力度。在具体工作中,首先民营企业应该自发大力宣传现有法律法规,约束会计工作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树立账务真实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使财务管理人员拥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杜绝账务不准确、不真实的情况;其次,国家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工作,对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进行逐步改进,针对一些具有较强地域性和行业性的会计业务,应该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尽量明确相应行业的具体规定,并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高度可行性。
3.借助专业服务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民营企业也可以雇佣会计核算服务公司,让其指派专业的会计人员审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此办法不但能够有效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发挥明显的监督作用。
(五)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即是在事前预测并管理财务风险。民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继而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目前的民营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民营企业不但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推行具体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首先,民营企业应该准确分析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结果预测民营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然后思考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其次,民营企业也应该结合培训和合作交流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使其能正确辨别及处理各类财务风险,保证相关的防范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支持,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达成。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借鉴意义,促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推动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总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形成正确认识,有针对性地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企业协调、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