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2022-11-24刘舒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人员信息

刘舒宁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郑州 451191)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势必会应用到海量的信息数据,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审计方法,不仅无法保证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大幅度提高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导致成本增加、资源浪费。为了能够满足新时代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各项需求,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正在朝向商业化的方向发展,为现代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云审计是利用云计算,将数据整理后进行云存储,并通过云使得各种审计信息共享到每一个参与审计的人员、程序和硬件设备中,使得审计人员审计时,只需要关注审计任务本身,更有效率地完成审计工作。云审计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和超高的准确性,受到了现代企业的一致好评。

1 云审计模式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1.1 有利影响:云审计模式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作用

1.1.1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中,审计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审计人员要采用手动的方式来逐一检查漏洞,再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数据内容进行逐一审核。此种工作形式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精准性,经常会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纰漏。而云审计模式的出现则可以更加快速且精准地发现细节问题,并在短时间内给出具有可行性的整改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减轻工作压力。另外,云审计会专门设置数据处理系统,审计人员只需要在云端给出操作指令,系统就可以对相关的数据信息展开全面剖析,全面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杜绝人为操作失误。

1.1.2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云审计模式可以高效处理各类信息数据,有效节约大量的审计时间,在保证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审查范围。随着云审计模式的高效应用,现代企业的时间成本得到了有效节约,审计人员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数据查找和资料收集,同时也不需要将大量的审计数据手工导入到计算机中。各个环节的审计工作都可以在云平台中高效完成,以此来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1.1.3 降低运营成本

在云审计模式中,各项审计工作都可以在云平台中完成。这将有效避免时间与空间层面上对审计工作所带来的诸多限制。同时还能够节约传统审计工作模式中由纸质存储信息所带来的大量消耗,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支出。此外,由于与审计工作有关的信息数据都会被上传至云端,还可以降低数据资料丢失的风险。

1.1.4 简化系统维护

在云审计模式下,云审计平台中的审计程序会被提前设定完善,审计单位并不需要负责日常的系统维护与版本升级操作,专业的技术维护团队会负责后续工作的处理。另外,云审计模式中各个审计软件之间还可以实现相互兼容和高效互通,使得审计工作并不会受到行业的限制,让数据共享变得更加轻松。

1.1.5 促进实时交流

在云审计平台中,与审计工作有关的所有信息数据都可以实现实时共享和交流。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各个环节的审计工作实施监督。此外,在云审计平台中,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份资料,可以对资料内容中的不明确之处进行及时沟通,有效避免问题遗留。

1.1.6 提高核心竞争力

云审计的顺利应用可以有效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让我国的审计市场更具公平性。云审计平台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使用场景中,能够有效节约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将精力分散到一些琐碎的工作上。除此之外,云审计模式逐步成熟,云储存平台功能日益完善,可以有效解决审计单位内存在的设备闲置问题,避免资源浪费。

不难看出,云审计模式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诸多限制,使得审计工作可以开展得更加顺利,并为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相信云审计模式的大范围应用,势必会帮助现代企业更好地规避由审计工作所带来的风险,弥补传统审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我国审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1.2 不利影响: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分析

1.2.1 审计数据的安全性

目前,在我国的审计行业中,云审计模式仍然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因此,当下最为核心的工作是逐步完善云审计平台的使用功能,基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加大对信息数据的监管力度。如果云审计平台的各项功能与基础设施并未设置完善,在使用过程中将无法保证审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一旦审计信息被泄露,将会导致审计工作失去应有效用,不仅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付诸东流,而且与之相关的数据也会被作废处理。由于在审计数据中包含着大量的财务信息,其中涉及多个部门与多个工作人员,在尚未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时十分容易出现职能交叉现象,或因人员流动性过大而造成数据泄露,增加审计数据的安全风险。

1.2.2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中,审计人员需要利用Excel来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手动处理和分析,因此,审计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即可胜任此项工作。但在云审计模式中,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上述能力之外,还要进一步掌握云计算与云审计的内在运行逻辑,以此来精准判断审计证据的合理性与充分性,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仍然有很多审计人员依赖于传统技术,对于云审计业务的流程认识不足,不仅阻碍了云审计业务的持续推进,同时也会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加大云审计风险。

1.2.3 法律法规不适用

云审计模式主要依赖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快速获取海量的审计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此外,相较于传统审计模式,云审计工作的成本更加低廉。从以上所提及的诸多特点中可以明显看出,适用于传统审计模式的法律法规与审计准则,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云审计模式的使用需求。与此同时,云审计模式还在传统的三方关系中加入了云计算服务商,而在现行的审计准则中并没有对云计算服务商的相关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使得各方参与者的工作职责悄然发生了改变。如果不能对法律法规与审计准则的内容进行适当修改,极有可能会增加审计风险。

2 风险控制措施

2.1 构建云审计安全平台

云审计模式的出现为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打破了诸多层面上的禁锢,这对于我国的审计行业而言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在上文中有所提及,云审计模式的普遍应用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单位在当下需要优先完成的工作是认真分析云计算环境下所存在的各类审计风险,并给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在云计算的数据环境下,务必要保证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搭建起功能完善的云审计平台,全面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对其中各类电子数据的安全性予以高效控制,并提前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因素,为云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对云审计平台的各项功能进行建设时,务必要综合考虑到专业技术的应用效果。重点针对其中的软硬件设施与服务模式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要加大对云服务供应商的调查力度,要全面掌握审计程序的主要内容,确保与审计工作有关的信息数据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之中,并为云租户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最后,在获取信息数据的过程中,还应加大对云计算用户的监管力度,判断其各项操作行为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坚决避免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广大用户对平台的信赖度。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逐步完善平台资源与功能建设的过程中,要经常对信息服务内容与资源调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对其中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

2.2 选择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

由于在云审计的云端服务系统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会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务必要加强对云审计云端服务系统的安全防护,避免云审计数据信息的丢失。首先,需要保证所选择的防火墙技术可以达到应有的安全等级,可以同时抵抗来自内外部的侵袭行为,构建功能完善的内外部联防联控机制。如果云端服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遭受外部攻击,内部的安全防护系统则可以实时启动,并予以修复;反之,外部的安全防御系统同样也能够起到修复作用。其次,随着云审计模式的不断成熟,有关于云审计程序的实时更新同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入手,深层次讨论云审计模式下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与IT 行业中的专家和精英共同完成程序设计,联合云端服务商进行技术检测。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应提前构建基于云审计模式的风险模型,利用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来展开深入分析和持续挖掘,争取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事前环节。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入手,对云审计风险作出精准评估,做好细节上的整理和任务安排,将云审计风险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紧密串联到一起。

2.3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关乎云审计模式的高效开展,在从事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工作时,审计人员务必要基于云审计模式的应用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目前,随着云审计模式的大范围应用,在云计算技术的带动与督促下,审计人员要具有更高的敏锐性,可以对云审计模式中的相关信息数据展开精准的职业判断,并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在日后的工作中,审计单位应当与地方教育机构形成合力,面向审计人员组织系统化的培训活动。不仅要进一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要让他们尽快熟悉云审计平台的各项使用功能。通过规范操作来有效减少审计风险,全面提高审计质量。而审计人员自身也要尽快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意识与创新观念,避免受到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响,在应用云审计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审计线索,避免出现主观臆断,实时跟踪审计程序,并对审计工作予以及时修正。

2.4 完善法律与政策的制定

政府审计部门需要尽快建立起以云审计模式为主体的长远发展战略,为我国审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型审计人才。同时,还要为云审计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开发出可以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使用的审计软件,以此来满足不同需求下的审计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与审计准则中缺乏与云审计模式有关的内容,有关于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合法性应用是未来审计立法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唯有尽快制定出符合云审计模式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与审计准则,才能够让云审计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有法可依,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从这一层面上加以分析,政府还要持续关注云审计模式中各项立法细节,例如,大数据的采集、信息数据的存储、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等等。结合我国审计行业以往的发展历程,逐步完善与云审计模式有关的法律法规,并虚心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在完善的法律、政策支持下,对云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予以合理控制。

3 结 语

综上所述,云审计是主要依赖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并基于我国现代化审计服务所构建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云审计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审计单位有效降低工作成本,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更加精准且快速地解决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有效规避审计风险。但就目前来看,云审计模式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云计算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隐患,这就需要审计单位整合多方资源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完善云审计平台的各项功能,打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云审计环境。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人员信息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订阅信息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展会信息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