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思维:项目研究背后的真正推力
2022-11-24张丽芳山东省泰安市岱岳教育科研中心
张丽芳(山东省泰安市岱岳教育科研中心)
概念性思维是以概念去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思维。教育教学项目研究中,相关资料纷繁复杂,内容多,容易造成材料堆积,导致论证散乱不能聚焦研究问题。这就需要以概念性思维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聚拢起来,在背景、复杂性、整体中把握对象,进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链接工作。那么,如何运用概念性思维进行项目研究?
梳理文献:找到核心概念
项目立项前已开始文献综述工作,立项后不要急于着手开始开展研究,容易在研究过程中偏离方向。要“进一步加强文献阅读,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背景,了解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有待挖掘,哪些问题尚属空白避免重复性工作;寻找研究的依据,为研究者提出自己的假设提供依据;了解研究的前沿领域及最新发展,确定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首先要搜索题目核心概念中的关键词获取信息,有针对性地梳理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其次,对核心概念进一步延展,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找到核心概念和论题之间的密切关系。
明确线索:应用与延展概念
相对于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加具体、明确。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的细化和分解,要根据研究问题进行各要素挖掘,确定二三项具体的研究内容即可,不可过多。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后,每一项研究内容尽量细化成二至三个具体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对信息的收集、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综合各项之间的关联做出概括,这些概括需要得到跨情境、跨时间的不同事实性案例的支撑。对概括进行“一英寸宽度,一英里深度”的概念性理解会使线索更加明晰具体。
理清思路:搭建概念框架
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是项目研究顺利实施的关键。研究思路指的是该研究过程的逻辑关系,向评审专家展示研究的基本思路。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制定周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要结合研究目标和具体研究内容,做出每个计划的理据,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研究思路要注意一定与研究问题一致,紧紧围绕问题运用概念性思维进行逻辑架构,切忌与研究程序混淆。
积极撰写:进行概念探究
写作是研究的一种方式,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项目研究过程中要积极撰写,及时将逐渐清晰、成熟、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写下来,形成文本,包括方案设计、材料分析、结果表达等各种形式。概念探究式文本写作是研究深入的重要手段。概念探究主要有归纳型和演绎型两种方式。归纳型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的、具体、散乱的事实中提炼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对比、推演,抽离出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形成深刻的概念性理解;演绎型则是自上而下的,先对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形成概念,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判,完成论证。概念探究式写作可以“使人能够在描述现象与解释意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行为与思想理念之间,找到适当的联系、平衡与结构”。
复盘反思:提升概念性思考与表达
项目总结时,复盘研究过程,围绕研究问题和核心任务,对整个研究进行概念性反思。概念性反思是对研究结果的批判性思考,用来评估项目结论的思考过程。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概括与提炼是否紧紧围绕核心概念,是否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是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出有意义的结果。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艰苦的知识探索型劳动,研究者要不断吸纳、接收科研知识技能,汲取学者对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结合已有经验,在探究过程中运用概念性思维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概念性思维贯穿整个项目研究过程,是项目背后的真正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