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研究*
2022-11-24宋增文高姣姣
贾 尧,宋增文,高姣姣
(1.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2.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3.中共宝鸡市委党校,陕西 宝鸡 721000)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1],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底层设计和规划部署必须要做好统筹工作,并且提出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结合专业,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让学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之所以要培养工匠精神,是因为现代社会的需求,劳动教育以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为任务,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依托当前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劳动教育作为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目标的促进因素之一,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前适应教育的关键步骤。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不得少于32个学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题不得少于16学时[4]。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调查了全国不同省份12693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结果表明目前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有超过80.7%的学生支持开展劳动教育,但对于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同时劳动教育开展在70%以上的学生看来只是一个流程,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方式单一,且学校并未真正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也使得课程失去了吸引力[5]。综合来看,目前开展的劳动教育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劳动教育价值认同不够统一
之所以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表现敷衍,仅仅把劳动当成另一种“户外课”或者不重要的选修课。究其内部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够深入,将“体力劳动”等同于“低效劳动”或“无用劳动”,认为这样的劳动课程与自身学习生活或日后职业规划关系不大,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劳动教育的长效作用,进而得出劳动并不重要的价值观念。从外部原因来看,当前教育价值风向出现了一定程度偏离,大多数学生都趋向于寻找一份“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好工作,浮躁的焦虑感传染着更多的人,殊不知这样的职业观念已经违背了职业价值本身,职业价值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付诸实践进行脑力和体力劳动,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基于以上两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感需要在校园中稳步开展,逐步统一。
(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单一
目前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劳动教育课和劳动实践课。劳动教育的通识教育内容无法吸引学生,学生看到的只是课本,没有看到课本背后的劳动通识教育,没能认清教育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课本的单向说教和简单的动手活动,缺乏劳动育人的深度[6]。劳动实践课方面,内容以日常劳动、生产劳动为主,主要目的是通过体力劳动强化学生对于校园环境、宿舍班级等公共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旨在培育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变得爱劳动,讲卫生。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劳动教育课和劳动实践课之间的紧密度和粘合度不够,两个孤立的课程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行不通或者完全没有关系。这样的错觉会加剧劳动教育课程的枯燥性。因而,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设置上需要融入更多元素。
(三)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作为必修学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考核。这样的缺点是缺乏学生互评,考核者在内心往往容易偏向于劳动课程的辅助组织者——班干部;在考核内容方面,多从劳动责任心和劳动态度、出勤率、卷面得分来考察,这样导致考核表格打分主观性较强,客观得分较少,容易流于形式;在考核评价权重方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体现不够,没有与学生评优评奖有力衔接,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降低了学生对于劳动课程考核的预期,使得考核完全出于自觉,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和动力[7]。同时由于所设课程局限于校园内,缺乏社会企业评价,考核评价实效性不强,没有很好地将劳动教育的作用延伸至毕业后。总的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需要与已经存在的学生评价体系主流融合,提升评价权重和实效。
(四)劳动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尚待加强
当前劳动教育队伍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思政部教师兼任,专门人员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具体工作的情况较为稀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从不同教师队伍中选聘的劳动教育教师能够多角度实施课程,丰富课程的层次性,但是队伍的“兼职性”导致了具体任务开展的不确定性和非专业性;同时,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展,需要独立的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运行,确保课程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实施,这样的岗位属性需要专职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后上岗。因此,从人才队伍的角度可以反映出劳动课程本身在开发、实施、评价整个过程统筹性不全、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够,在队伍建设本身也需要形成专业教师和劳动教育组织部门的合力。
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工匠精神无论古今都体现着对于科学技术的认真态度和崇敬,也是当今社会为了培养建设创新型人才所推崇的内涵。作为应用型技术型导向的高职大学生,其人才培育特别需要工匠精神的融入,将工匠精神渗透在学生日常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习动力感的养成和刻苦钻研精神的培育都会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处于自我认同感、道德感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够很好地从方向性上指导他们尽快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观念[8]。
(一)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其一,提倡工匠精神是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当中,也需要技能型人才,同时这些人才也必须要具有工匠精神。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成为强国的根本条件就需要有人才,所以在高职类技能型大学当中,培养工匠精神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二,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现实需求。为了能够使人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首先要从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和工艺钻研精神的培养着手。其三,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形成高尚职业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佛系”思想较为普遍,“躺平”观念当中的消极部分和“人们之所以选择奋斗,是因为对美好生活有一种向往”的态度是相悖的。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从认知态度和学习动机上逐步改变对于未来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提升工艺水平和钻研能力。
(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劳动教育课程中工匠精神概念渗透不够充分。由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天然与专业课程交集多,互相影响显得水到渠成,而与劳动教育这类通识课交集少。而工匠精神在不同的领域以及层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导致在劳动教育课程上,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学生看待工匠精神的概念也会参差不齐,在劳动教育课上不能够充分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元素所在,概念与要求相脱节,无法完全达到两者互相渗透的教育目的。其次,大学生工作追求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工作追求应当包含于社会需求当中,两者共融共生,互相促进。从当前来看,工匠精神培育“回报率”是先慢后快,这也导致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劳动教育课中无法直接看到培育结果,进而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似乎“只开花、不结果”[9]。
三、基于劳动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当前劳动教育视角下工匠精神的实施虽然尚处于初期阶段,但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最佳视角,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地,有效耦合劳动教育的育人观念,形成共同目标,依托劳动课程具体实施,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在工作当中去体悟和总结工匠精神的实际内涵。
(一)营造校园劳动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择业观,规范其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为主要平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于“正确劳动观念的知识内容”为蓝本,开展劳动教育氛围的观念养成,宣传工匠精神的可贵之处。具体主要通过:一是要弘扬工匠精神的价值底蕴,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青年择业和劳动的具体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更有格局的劳动价值观,做到步调一致、思想统一。二是要以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教研室为载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例如“鲁班节”“工匠节”等活动的开展,设立“大师工作室”,形成崇尚“匠人”的校园氛围,形成工匠精神培育园地,造就工匠精神“土壤”[10]。三是积极发挥优秀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提升工匠精神的感召力,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作用使得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强大力量。例如开展“优秀校友、行业精英进课堂”等活动,让真实而有力的事例推动工匠精神的落地,进而提升育人效果。
(二)立足专业育人目标,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通识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有效结合。首先,应建立单独体系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确保劳动教育课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11]。其次,学校应综合校内外各类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利用已有专业课程优势,把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开发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初期开展“劳动+军事教育、劳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体育”等“劳动+”新型课程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无到有,进而逐步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例如,通过生物相关专业所在二级学院,开展校园环境治理、病虫害防治、苗木花草栽植,扩充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效性。
(三)形成多方主体合力,建立长效追踪评价机制
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和企业来证明它的实效性。所以在高校当中应该还要有长效追踪评价机制[12]。一是建立校内评价机制,由教师、学生进行双向过程评价,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工匠精神培育情况,同时加大劳动教育课程考核在学生综合评价的比重,在评价结果上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使得校内评价具备价值性。二是对毕业生展开追踪评价反馈机制,开展大学生毕业后1年、3年、5年等追踪评价反馈,直接将工匠精神培育具象为当前工作岗位工作状态和专业成长,有效收集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实效情况。三是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机制,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向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在所在岗位工作贡献度、胜任力等方面情况,进而反映出工匠精神发挥情况。
(四)注重劳动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统筹好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专门部门的成立。一是加强政策支持,设立劳动教育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学工部或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设立,并抽调行政人员作为专门岗位,确保劳动教育相关的行政事务正常运转。同时,在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方面,应尽可能解决教师队伍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保障任课教师自身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劳动教育教学师资库。由校内相关课程任教教师、学工部门教师、外聘能工巧匠(技能大师)、课内外兼职劳动教育指导员等组成,对于承担课程量较大且专业性较强的教师,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理论课方面,可参考公共课教学部设立劳动教育课专任教师,在劳动教育实践课方面可以根据本专业特点仍然采用差异化的兼职为主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三是组织劳动教育任教教师培训,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中,通过培训使课程得以标准化、可评价,确保劳动教育价值观的统一性,真正提高劳动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