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多元路径*

2022-11-24李增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李增友

(河北农业大学 理工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种群体带来了一定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困惑与迷惘,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充斥着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确立上感到无所适从,进而生发灵魂无所寄托的苦恼,学生的精神心理状态会严重地影响其对知识的学习与获取,而知识的匮乏又会助长信仰的迷失,如此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打破这一循环是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的[1]。为此,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多种举措与方法来不断强化和培育学生的科学信仰,使科学信仰成为其成长与发展的精神支点。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理论性路径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培育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思想理论工作者需立足于多元文化形态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转型社会时期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培育策略与路径[2]。社会的转型推动着新时代的来临,新的发展时代中,主流的价值理念受到了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中面临着科学信仰的日渐淡薄,但事实上,坚定科学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塑造着学生的品格,引导着学生的心灵成长,更指引着知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因此,知识的学习必须与科学信仰的坚定同步进行,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信仰建立对思想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具有怎样的信仰,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建立信仰都是思想理论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明晰知识与信仰间的辩证关系

知识与信仰在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子,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识是产生坚守信仰的前提,而信仰又是知识的一种存在形态。贺麟在其《文化与人生》中曾如是解读知识对信仰的支撑意义:“信仰乃基于知识,惟有受过科学教育的洗礼和启蒙运动的开导的文明人,方足以言信仰”,“信仰是伴随着知识而起的一种心理现象”。信仰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它与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知识淬炼人的思想,促进人的理智成长,而思想与理智是信仰形成的土壤。因此脱离了知识的信仰无异于空中楼阁,不仅“头重脚轻根底浅”,且支离破碎,随时有消亡的危险,一个知识匮乏的人,他虽然也有可能形成信仰,但其信仰必定是盲目的、肤浅的,而一个具备丰富知识体系的人,他在对知识的学习与累积过程中即会产生坚定而完善的信仰[3]。因此转型社会中的大学生应该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健全,将求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并在对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精神,确立科学信仰。

信仰是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人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新时期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则应通过多种措施来强化其知识学习,培育其科学与人文精神。信仰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它包括了对科学的信仰及科学地对待信仰两大维度,建立科学的信仰首先要从求知、探索开始,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也就是对文化不断研析,进而获得新知,并将新知应用于对新生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创立了科学知识,形成和巩固了自身的科学信仰,古往今来的伟大科学家、先驱者,如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等人无不是保持着对未知极大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而在未知中收获新知,又在大量的新知中形成对科学的信仰,他们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发现与探索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奥秘,在这样的科学精神与信仰引导与鼓舞下,他们不断发现新知、造福人类。转型社会中的大学生需要见贤思齐,自觉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同时不断地汲取各种知识养分,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攀登一座座的知识高峰,以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促进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的不断提升,并在此过程中确立科学的信仰,保持对科学精神的热情,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身人格[4]。

知识的丰富、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催化作用。教育是促进个体完成社会化,由生物属性转向社会属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新时期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教育的存在使学生以一种相对捷径继承并延展前人的知识积累,并逐步建构起自身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形成科学的探究与钻研精神,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强化对科学的信仰。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实际,以其切实需求为导向,为其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创设完善的求知条件,并积极引导学生在求知同时确立科学信仰,实现自我成长,以期获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自己成为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具备承担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能力与才智。

(二)强化关联性意识,教育学生准确解读信仰与知识的同步发展属性

知识与信仰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助长。西方哲学中认为“知识是一种被确证了的真实信念”;东方文化中,知识则始终与道德“亦步亦趋”。对知识的追求过程也是在不断淬炼自身的道德素养,使自己心智开明的过程,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知识与信仰从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存在,近代的科技昌明带动了人类社会整体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创立了大量的新知,使知识体系日益丰富,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也更趋密切。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都对知识产生着大量的需求,而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多元价值观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甚嚣尘上,时代的变迁、知识的丰富与信仰的形成和变化同步进行着,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精神信仰日趋复杂的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重任,在这样关键性的时代节点里,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地建设发展自己,以旺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坚持不懈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对未知的探究与研析精神,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自觉淬炼自我的核心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知,避免在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迷失自我,从而能更好地承担起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

(三)明晰确立科学信仰的重要价值,引领学生通过教育实践而强化信仰

信仰具有实践性。高校应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信仰是契合于社会发展的精神活动,时代变迁,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切社会发展问题都会对信仰的建立与坚守形成一定影响,也就是说信仰具有实践性,行为主体在实践中的感受感知会直接作用于自身的信仰体系建立。有鉴于此,实践教育与科学信仰培育之间即具有了密切的关系,高校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成长,则既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淬炼了其科学信仰与精神,这些实践活动应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等属性[5]。诸如社会调查、支边支教、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高校作为教育服务的供给者自然也有义务满足学生的实践活动需求,为其创设良好的实践教育条件,并通过多种鼓励措施,引导和鼓舞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多样性的实践教育中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中国伟大建设成就所震撼、所感染、所鼓舞,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坚定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在实践中真切地感知体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髓。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求知与建立科学信仰的平台,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的身心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更为深刻而真切地理解感悟理论知识,从而在灵魂深处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为时代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并更为自觉主动地淬炼自我的综合能力,以助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历史性路径

(一)引导学生明晰传统社会存在着的多元化的信仰形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精神信仰层面也较为复杂,存在民间信仰、儒学信仰、道学信仰共生互长的多样化形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居住分布特点,不同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的信仰文化,如各具特色的天神崇拜、祭祀仪式等,这些多样性的信仰文化共同构成了传统社会中庞大繁杂的民间信仰体系,他们是我国传统社会信仰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见证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演进,是民族的记忆与象征。此外,儒道思想是我国传统社会文化思想的核心,有鉴于此,儒学信仰、道学信仰形成了传统社会独特的信仰景观。其中,儒学信仰是一种具有教化性的信仰形态,它与孔孟的伦理道德观念密切结合在一起,儒家尚仁,倡导君王应以仁爱治天下,兼爱非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有在以仁爱为核心的统治实践下,民众才能成为社会统治的自觉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统治阶级的地位才能更为牢固,在这样的观念信仰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解决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同时对德性的提倡也使家国情怀、奋斗观念等深入人心[6];道学信仰则建立在道家的思想理念基础上,老庄推崇道的观念,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道家信仰及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社会异彩纷呈的信仰景观,这些不同的信仰形态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建构了中国人以“知行合一,以文载道”为核心的信仰观。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信仰形态都是积极的,在进行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过程中,必须要辩证取舍、有效扬弃。今天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信仰培育就有必要回顾历史,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社会中多样化的信仰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对今天人们信仰观形成的影响,进而有效促进传统社会信仰的现代化转型。

(二)引导学生明确传统信仰形态的多重属性

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形态受长期的农耕文化与人文哲学的影响而具有着复杂的内容与多元化的结构,由此而催生了传统信仰形态的多重化属性。首先,传统信仰形态具有宗法性特点,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以父权制为核心的宗法社会,受此影响,中国人信奉“敬天法祖”的宗法理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王拥有无上的权利,宗族长老则在血缘宗族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祭天、祭祖等各种以宗法礼教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则成为对民众进行信仰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也赋予了传统信仰形态以浓厚的宗法色彩。其次,传统信仰形态具有多元性特征。正如前文所述,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儒学信仰、道学信仰等多种信仰形态共同构成了传统社会的信仰景观,且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为影响。志士仁人在儒学信仰的指引下拥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又受道学信仰的影响而形成了洒脱飘逸的处事风格。最后,传统信仰形态具有包容性特点,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特点在信仰形态层面也有深刻体现,各种信仰形态之间可形成共存共生的发展样态。由此不仅实现了对多民族精神文化的整合,且促进了中国人整体信仰观的形成,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发展。

(三)引导大学生重视与推进传统信仰的现代转型

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传统社会信仰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作为现代思想理论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在引导大学生明晰传统信仰的形态与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向现代转型的模式与路径。首先,应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而深刻地剖析转型社会时期人们精神信仰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由此而促进科学信仰的建立与形成[7]。其次,大学生应深刻意识到传统信仰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诸多传统信仰对现代人精神家园的构建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传统信仰的价值对现代科学信仰的建立有极大的助益[8]。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实践性路径

(一)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建设发展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且有着充分的实践价值。社会快速转型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家园逐渐被金钱所腐蚀,多元性的价值观念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且贫富分化、官僚主义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需要在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导地位基础上通过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凝聚作用来重构人们的理想信念观,使人们充分地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实质,并以此为引领,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其成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有效指导[9]。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形成与发展科学信仰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引领作用

社会的快速转型使人们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性,尤其在思想精神层面,多元化价值观让人们无所适从,物质至上观念让人们变得更加浮躁、焦虑、丧失内心的宁静[10]。义利关系认知的扭曲助长着社会各种歪风邪气的生成,犯罪率也因此而不断上升,人们过往的精神信念被打破,而对于新的信仰建立又深感迷茫,此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引领作用便日渐显现出来,在新时期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解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种群体的精神领域问题的有效举措。此外,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其对人们思想的引领作用还有助于经济结构的协调、政治的进步及文化的繁荣,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全社会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各种思想困惑问题的解决,为青少年学生指明了精神思想的成长发展方向,强化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与信念。

四、结语

转型时期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培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思想理论工作者必须准确地把握知识与信仰的关系,并积极促进传统社会信仰的现代化转型,助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与形成强大的科学信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能力与才智。

猜你喜欢

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