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特点难点与策略
2022-11-24杨建辽胡嘉旭张洪锐李雨朦
杨建辽 胡嘉旭 张洪锐 李雨朦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维度和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也就是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课程思政”是高校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方向。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知而不行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发展与升华,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更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2],通过辨识、挖掘、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成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开放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之于开放大学同样重要。问题在于,“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而开放大学的学习者主要为社会在职人员。那么,“课程思政”是否同样适用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呢?本文从开放大学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特点,探讨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研究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策略。
二、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特点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开放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育资源和学习对象,旨在为每一位有意愿、有能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机会的在职成人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有其独特性。
(一)特殊的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即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专任教师。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具有相似性,例如,二者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但是,开放大学的教师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纵向来看,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教育主体的构成上。开放大学采用体系办学,实行国家开放大学、省级开放大学、市级开放大学以及县级教学点相统一的管理方式。相应的,每一层级都存在着既独立又统一的教育主体。所谓“独立”是指在体系内每一层级的教育主体都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部分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所谓“统一”是指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需要开放教育体系教师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说,在开放教育体系完成一门课程,需要课程主持教师(一般来说,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承担)、课程责任教师(一般来说,省级开放大学教师承担)、辅导员(一般来说,市级开放大学以及县级教学点教师承担)三级协动,紧密合作,同向同行。从横向来看,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所需能力素养上。尽管学界关于开放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开放教育教师应该是普通高校教师、成人教育教师、远程教育教师的集合体[3]。相较而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无论是在构成上还是在角色定位以及所需能力素养上,都和开放教育体系的教育主体不同。
(二)特殊的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即学习者或者教育对象。按照主体间性的理论,教育客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把握教育客体的特点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普通高等院校与开放大学的教育客体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源构成方面。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通过高考或其他选拔性考试进入大学的应届适龄群体。开放大学的生源主要是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成员。出于自身发展或者某种社会需求的考虑,他们自觉接受学历提升、知识补偿的再教育。相比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开放教育体系的教育客体在经过社会实践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趋向稳定。另外,开放大学的教育客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工作,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三)特殊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4]。教学模式的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教育客体是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客体的专职或者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因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情况下多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线下面授教学模式。而对于开放教育体系的教育客体来说,他们的社会角色比较复杂。他们不仅仅是学习者,还是参与社会建设的建设者,同时还可能承担着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家庭责任。对于后者来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他们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灵活多变,因而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线上学习或者参加周末的面授辅导。所以,开放大学主要采用以网络课程为核心的线上远程教学模式。
(四)特殊的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是承载某种知识、能力与方法,传导特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具、活动或者渠道,比如教材、课程等。教育客体不仅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选择教育载体的重要因素。课程或者说课程容量(时长)是普通高等学校与开放大学相区别的又一重要特征。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容量(时长)相对较大,通常以50分钟为单位。而开放大学的课程容量(时长)相对较小。开放大学的教育客体的特殊性使其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因而大部分的教学过程只能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具体来说,开放大学的课程容量(时长)只有30分钟、15分钟,甚至5分钟。
一言以概之,尽管普通高等学校与开放大学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开放大学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所没有的特殊元素。而这些特殊元素不仅是开展“课程思政”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
三、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
受特殊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载体等因素的影响,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尽相同,比普通高等学校更为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是“要不要”和“能不能”的问题。“要不要”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层面,“能不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实践层面。
(一)思想认识层面之要不要
“课程思政”的概念首先是由上海市教委提出并实践的。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思政”全面推广开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维度和抓手。
问题是,“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践面向的都是普通高等院校,其对象是普通的在校学生,其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开放大学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在职人员,承担着社会成员的学历提升、知识补偿的功能。二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不同,必然会使开放教育体系的管理者与教师产生困惑与疑问,即开放教育体系的教育客体是否依然需要价值的再塑造?也就是说,开放大学的“课程思政”是否必要?或者说,“课程思政”是否适用开放教育体系?
答案是肯定的,开放教育体系依然需要开展“课程思政”。一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人才。开放大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由人的思想发展规律决定的。一方面,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这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不断教育、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因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偏移,因而也需要一个可能存在的纠偏过程。三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全面性,这即是说不仅学生,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价值的塑造。只不过学生因其特殊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同时,开放大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点的“课程思政”更能顺利进行。因此,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依然必要。
(二)教学实践层面之能不能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物质活动。教学实践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受制于特殊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学模式和教育载体,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层面存在以下矛盾和难点。
一是教育客体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如何使教育客体认可“课程思政”所传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必须指出的是,不仅仅开放教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开放大学教育客体的特殊性使得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如前所述,开放大学教育对象的“三观”已经趋于固化,同时,他们进行再教育的目的也是要进行学历补偿和技能提升,因此,他们对于“课程思政”所传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接受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这是教育对象思想认识的区别。另一方面,在客观实践方面二者也有差异,表现在知行转化的难易程度。开放大学教育对象的社会实践经验是他们行为准则的依据,相比于“课程思政”所传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实践所得。因此,开放大学“课程思政”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不一定能够顺利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教育载体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主张采用“灌输理论”为指导的以理服人的方式方法;一是主张采用“情感理论”为指导的以情感人的方式方法。不论哪种方向,都需要将专业课程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实践中。而开放教育体系下,教育载体或者说课堂容量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要小得多。如何在如此小单元的课堂容量里既可以把特定的知识能力讲清楚,又能够使“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地融入专业课程会异常困难。
三是教育主体与开放教育体系之间的矛盾。开放大学是体系教学。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各教育者是整个开放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程主持教师、课程责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共同构成了一门课程的主要教育者。这意味着上好一门课程,离不开课程主持教师、课程责任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环,教学效果就可能出现下降。因此,在开放远程教育体系下开展“课程思政”,需要课程主持教师、课程责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同向同行。这种情况无论是对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或者教学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同向同行”,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同向同行”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从体系的角度纵向来看的;后者则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普通教师的角度横向来看的。
四、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维度和抓手,“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学校和教师重要的研究和实践对象,开放教育体系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在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也存在着诸如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分离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地与实现绝不仅是一堂讲座、一场竞赛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体制机制、思想意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创新、重视和提升。
(一)创新开放教育体系“课程思政”工作运行机制
一要加强开放教育体系“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是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阵地和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正确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一方面,坚持体系“一盘棋”思想,组建由总部、各分部主管部门参加的协调组织。这是由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决定的,开放教育体系是以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要实现对有关教育者的有效管理和教育,离不开整个开放教育体系的支持。另一方面,选优配强“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班子,既要有懂得开放教育规律的管理者,也要有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管理者。这是由“课程思政”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实现“1+1>2”,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
二要构建开放教育体系“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教师—班主任”一体化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教师—班主任”共同编织了开放教育体系的巨型蜘蛛网,任何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要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规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组建由课程主讲教师、主持教师、责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另一方面,要坚持团队成员集体备课,并向体系做好课程方案的解释说明。加强团队成员的教育培训,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分部、不同层级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差距。同时,要注重团队负责人的选用。团队负责人是进行团队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健全团队负责人的选任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团队负责人的淘汰机制,保证团队负责人的育人能力和素质。
三要创新开放教育体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是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是“课程思政”工作的方向盘和指挥棒。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标准是调动教育者主观能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开放教育体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开放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要实现由侧重育人效果评价向侧重工作过程评价、同时兼顾效果评价的方向转变。这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漫长过程。“课程思政仅仅是对在校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难以对其效果在短期内做出独立、准确、定性的客观评价。”[2]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特殊情况,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标准,规范“课程思政”工作环节,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已经开展、推进工作是否规范、落实部署是否到位等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中。
(二)提升开放教育体系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一要加深开放教育体系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开放教育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所谓“根本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引航定向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谓“普遍性”是指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只是在理念、方式上略有差异,但这并不能否认教育的阶级属性。所谓“特殊性”是指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区别,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是要培养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方式,因此,开放教育体系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理直气壮地开展好“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要明确“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体现。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教育必然为某一特殊阶级的利益服务,必然是培养本阶级的拥护者和接班人。课程作为教育的基本元素也必然要为本阶级的统治服务。这就要求任何一门课程在承担起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本功能后,也要自觉承担起塑造教育对象的价值观为本阶级所用的根本功能。这也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必然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中,以引导教育对象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发展,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要明确“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八个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规律,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是落实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体现。一方面,“课程思政”改变了传统的专业课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导的倾向,强调课程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挖掘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实践。而隐性教育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特征,这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共同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开放教育体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6]。专业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思想政治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训,能够提高专业教师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前,受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着错误的思潮和言论,而且这些错误言论本身伪装非常好,没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是不能发现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训,能够厚植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理论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在内的宏大的理论范畴,对于提高专业教师尤其是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等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定期培训的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的形式,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培养相结合,要加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调研和评价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提高教师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7]。提高专业教师“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类型课程,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进行识别判断,以确保“思政元素”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这解决的是“思政元素”挖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解决“思政元素”怎么挖的问题。结合课程类型的特点进行挖掘。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可挖掘的“思政元素”侧重点不同。例如,理工农医药类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文史哲类专业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结合学生工作背景或者职业规划进行挖掘。如前所述,开放教育的学生多为在职社会成员,要引导教育对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尤其要注重学习对象的职业道德培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挖掘。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只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向而行,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过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蕴含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又是引导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三是提高教师的“思政元素”融合能力。“课程思政”不仅是理念的创新,也是实践的创新,关键在落实,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融合。首先,要明确融合的要求。这种融合要求自然、不着痕迹。“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相加,而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隐蔽性是“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其次,要提高融入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前提,提高“思政元素”融合能力要从教师的备课抓起,要规范备课形式,坚持团队备课、集体备课,将挖掘出的“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地融入教学方案、融入专业课程。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尤其是课堂表达能力、教育技术能力。课堂表达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没有好的课堂表达能力,只会照本宣科,课堂就缺乏亲和力,课程就不具有启发性,“课程思政”就成了填鸭式灌输。教育技术能力是开放教育体系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开放教育体系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开放教育体系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再次,要避免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不代表忽视课程的育才功能,而是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
五、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殊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工作同样必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开放教育体系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需要从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殊性入手,分析开放大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采用适宜策略,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