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06欧亚梅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手工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欧亚梅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培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和活态传承非遗的复合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是推进《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增强文化强国和设计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

目前国内探索传统文化特色的复合创新型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以方景荣[1]、李红[2]、王亦非[3]、郑超[4]为代表提出的以非遗为桥梁来搭建传统文化与设计专业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种是以李国兵[5]、张涛[6]、陈若鸥[7]、孙璐[8]、王莺洁[9]、卢怡璇[10]为代表提出的聚合非遗传承人、非遗创新发展设计师,融合品牌企业资源,构建“非遗传承、产教融合”教、学、用、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种是以曾丽[11]、林剑[12]、唐丽媛[13]为代表提出的以设计工作坊、校企一体化、项目实战等办法,推进非遗技艺与教学实践共同发展的传承模式。

综上所述,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运用设计与非遗元素相融合的理念,借助“非遗+设计”的制作方法活化传统工艺,让非遗进入生活需要,已成为高职院校共识,然而非遗如何系统融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非遗融入的课程体系重构,育人服务平台打造以及复合创新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更为少见。籍于此,本文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非遗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践为例,分析该校如何立足荆楚非遗文化特色,在湖北高职院校率先提出并实施“尊楚艺·崇匠心·重传承”的教育理念,围绕复合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将“非遗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非遗融入、三师融通、双创融合”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解决的关键问题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从能力重塑到创新融通再到服务落地,逐步探索解决困扰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一是在内涵建设层面,立足全球化发展背景,结合数字文化创意实训基地,构建非遗传统文化创新型艺术设计类人才知识体系和系统设计方法,成为非遗、设计、文化和生活创新的推动者,通过非遗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与核心素养能力重塑,解决了高职非遗传习困难问题。

二是在教学方法层面,以现代艺术设计观念与审美意识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跨界创新设计能力,继承并改良传统手工技艺,改变传统单一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三师融通的创新教学服务系统,解决了非遗教学模式改革中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三是在实践创新层面,围绕“非遗双创”的有效实践,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从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和“商品化”实践等综合角度为学生营建双创融合的实践生态系统,解决了非遗创新、创业指导、项目孵化的支持服务落地问题。

三、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针对人才培养体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院从逆推设计到动态组合再到平台转化,系统构建了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逆推设计重构非遗课程体系,构建传艺创商闭环融合结构

图1为非遗特色高职艺术设计人才体系示意图,旨在重构非遗融入的课程体系,实现传艺创商的深度融合。基于商品化成果的逆推设计,逐级分解,外层构建了基于地域传统手工艺项目的现象式教学与实践、基于写生采风的手工艺体验与创新教学实践、基于非遗项目化的“STEAM”课程实践、基于“商品化”非遗项目的课程实践4类非遗项目化实践课程;结合生活情景圈设计主题、地域手工艺“PBL”项目式设计主题、非遗项目“STEAM”深度设计主题、行业市场服务设计主题4类设计主题,整合专业关联不同领域,突破形制、材料、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有机融入课程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内的融通,形成逐级渐进主题式课程结构,梯次渐进在“文化认同、整体设计”“体验创新、生活实用”“综合实战、跨界创新”“创造转换、高效统筹”4个层次对学生综合素养展开立体多维的培育。中层构建3类工作室为主的课程服务平台体系,成为衔接内外层非遗项目化课程的纽带,持续为非遗传承、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商品转化提供动力支持。内层构建了传统文化元素设计项目、传统手工艺实践项目、传统手工艺设计项目、非遗商品化设计与制作、非遗产品策展与推广5类非遗项目化设计课程,培养学生专创能力,将艺术设计概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设计与训练、传统手工、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等26门专业课程融入其中,针对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实践动手技能、职业专创能力,将非遗传承、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商品转化在内层融入、中层融合、外层融通,形成非遗特色的课程体系。

图1 非遗特色高职艺术设计人才体系示意图

(二)实施三师执教动态组合,打造非遗实践教学模式

图2为三师融通综合服务体系图,实施三师执教的协同机制,实现三师融通的非遗活态传习。以非遗融入项目贯穿为主线,搭建校内教师、双创导师、非遗大师“三师融通”的立交桥,组建成30人教师团队,实现活态传承、资源共享、工学交替,形成了“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三师团队;打通了共生共长、三师融通的育人通道,依据市场化非遗行业标准与开放式实践场所,为教师提供现代化、个性化研发与传习空间;立足校内外工作室平台,依托非遗项目化课程,针对学生校内外实践、校内外技能竞赛、项目成果展示、衍生产品研发、商品化销售5类学习成果,进一步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行校、企、行、传“四方评价”的时效性综合评测,为学生营造弹性化、个性化学习与成长空间。实行三师动态组合与双向选择机制,指导学生课内外学习成果转化,从传习、研发、创新3个方面实施非遗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图2 三师融通综合服务体系图

1.基于地域传统手工艺项目的现象式教学与实践

图3为非遗手工艺项目的现象式教学图,该教学深入地域性传统手工艺项目环境之中,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凝练项目的文化特质、传承历史、产品原料、生产与制作等整个过程,给予多种可能性与创造性的文创设计,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强化基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整体设计意识。[14]

图3 非遗手工艺项目的现象式教学图

2.基于写生采风的手工艺体验与创新教学实践

图4为写生采风的手工艺体验与创新教学图,该教学开展传统手工艺PBL项目式学习,在写生采风情景中开展田野调查、基础的手工艺实践,生活环境和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完成一项或多项预期产品,形成最终解决性方案,完成生活实用设计的实践教学。[15]

图4 写生采风的手工艺体验与创新教学图

3.基于“商品化”非遗项目的“STEAM”课程实践

图5为商品化非遗项目的“STEAM”课程图,该教学有机融合“商品化”非遗项目与非遗“STEAM”课程,从掌握非遗纹样图案特点入手,运用民艺理论与传统手工艺方式呈现解决方案中所涉及的工程学原理装置,完成非遗手工艺产品制作,摄制新媒体作品并展示汇报,完善与改进后通过校内外“湖科广告”“楚源”文化IP展示和销售。[16]

图5 商品化非遗项目的“STEAM”课程图

(三)搭建“金字塔型”综合服务平台,打通非遗与双创教育转化通道

图6为“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以代表性非遗项目融汇贯穿,生活化非遗项目传习熏陶,商品化非遗项目提质赋能,其中大师工作室、手工艺研发中心、湖科非遗研究中心构成塔基,在文化层级、专业层级、传承层级道技融通,破解固定领域内专业技能培养的局限性;湖科广告工作室、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基地三大工作室平台构成金字塔中坚力量,从商品层级、课程层级、素材层级逆推设计情景化教学实践项目;塔尖“校外实践与社会服务平台”从研究层级、创新层级、项目层级逐级聚焦,依托市场化项目指导多专业、多方向、多学科交叉融通的有效培养,打破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状,形成逐级渐进整体闭环金字塔式的平台体系,解决非遗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问题。

图6 “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图

四、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点

结合非遗特色高职艺术设计人才体系的实践,从动态互融到逐级聚焦再到商品转化,解决非遗特色人才培养中的系统化设计问题,形成复合创新型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创新经验:

(一)课程体系非遗融入、双创融合的创新

根据非遗生活化和艺术设计多学科融合发展趋势,将传统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从艺术设计拓展到传习、体验、服务设计、生活创新等多个方面,构建了面向非遗传统文化创新型艺术设计类人才知识体系,将艺术设计从工具层面提升到非遗传统文化与生活化社会服务设计层面,通过实践发展将传统文化与非遗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路,提升产品价值,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破解了非遗、双创以及专业教育之间缺乏衔接关联不够难题,产生了融合发展的合力效应。

(二)三师执教动态互融、四方评价的创新

文理生源比例的日益增长,是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难题,非遗特色项目课程体系解构、重构适合特殊生源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采用模糊分类的方法以非遗项目融入,非遗课程项目化为目标,突破了固有思维束缚的教学实践,打破了课程空间、课程时间、实践材料、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形成开放多元的创新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实用生活之间的联结,体现在传统手工艺术设计商品化的主题特征中,体现在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在现象式学习的能力养成中。

三师执教打破师资传统技艺匮乏局限,形成开放多元、跨界组合的体系结构,通过4类非遗项目化课程教学实践,整合关联了不同领域的师资,实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内的融通,形成三师共同参与、动态组合的“四方评价”综合评测机制、学习成果转换的学分银行机制,提供了双向自由选择办法,指导学生课内外学习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对标行业企业产品标准,逆推设计课程内容,实现作品到商品的服务设计与实践,强化艺术与科学、创新与传承、设计与实践、多元与全球化社会发展。

(三)育人平台道技融通、逐级聚焦、商品转化的创新

在实践教学中,将设计思维与非遗传统元素导入实际项目,以行业企业产品标准整合碎片化知识点,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非遗项目化课程,课程的任务由必选和自选项目组合而成,课程团队可根据具体任务、团队能力、创作方向自行组合搭配实施,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培养之间搭建桥梁,为开展实践教学、方案落地提供指导。

为实践教学成果落地,实现非遗双创的有效融合,构建“金字塔型”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湖北省非遗行业、协会、校内工作室等资源,共同搭建具有商业综合服务设计功能的校内外一体化实践平台,形成活态传承、设计赋能、商品创新的实践路径,为非遗融入双创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办法。

“金字塔型”育人平台由7个实践创新平台组成,通过三阶递进的平台体系,分年级、分需求、分类型培养学生,全面覆盖。形成行业联动、院部协同、校企参与、三师助力的跨界创新合作优势,扩宽了三师育人通道、提升了三师育人研发能力、建立了三师育人共同体,加强了三师资源协作,将资源链、传习链、产业链、创新链贯连衔接,有效提升专创成效,搭建学生作品从课堂到市场商品化的快速通道,实现从标准化到差异化再到个性化的逐步成长,将“商品化”专创的功能性、实用性、艺术性融入平台实践全程,形成多载体、多资源协同育人合力。

五、总结与展望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重在创新,而创新首要在于改进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全球化发展视角搭建传统文化育人桥梁,将“非遗育人”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完善人才培养中思想不足的问题,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引领、荆楚非遗特色的课程体系,解决非遗融入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难题,形成符合本校非遗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模糊专业之间的界限,整合关联不同领域的专业,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内的融通,围绕“项目商品化”非遗类文创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变观念,拓视野,破局限,奔创新,将应试能力培养转向应用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朝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未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难题首先是,区域非遗特色项目的选取与挖掘具有一定难度,要充分考虑项目进校园后的教学与实践问题,对非遗项目的艺术特色提炼、手工技艺传承、与传承人的合作模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相关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引进存在系列问题,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如何引入?仅仅依靠教师个人资源是远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如何充分优化社会师资力量,怎样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是制约非遗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又一障碍。第三,学校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存在不均衡与薄弱问题,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非遗项目尤其需要关注,教师团队的研发、学生工作室的活动开展、国内非遗大师与研究专家的讲座与活动等均需要定期投入与专项资金支持,校内外大型策展与竞赛需要专项固定经费的预算;该方案对课程体系负责人要求较高。能设计课程系统方案,整合分配校企合作资源,合理分配组合师资,以及对课程开发与实践等起到规划和指导作用,因此后期要系统全面均衡地培养骨干教师,各工作室制的负责教师能全面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等内容,形成项目化教学的有效支撑。

湖科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在发展瓶颈和困境之中探索出一条个性化发展之路,也是期望这些实际做法能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手工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书封与现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