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分析
2022-11-24吕海芹
吕海芹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分析
吕海芹
(喀什地区巴楚县第六小学,新疆喀什843800)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不管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数学教学中的特色,让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师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新课改下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兴趣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个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迫切需要创新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于新时代小学课堂教学,教育大环境的改变让小学数学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要求
(一)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统一
新课改要求学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对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任务。从长期看,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好政策。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在近几年下发的教育文件当中就可以看出来,教育部的相关指示也是一样,通过下达教育指令,让地方教育部门贯彻落实,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高度统一性。新课改下,学生在数学方面中的学习,需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数学知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显示出实际效果。数学知识是在前人的实践当中总结、提炼出的精华,是前人留给后人的一笔重要的财富。直接数学知识经受住了理论和实践的考验,因此把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统一的状态,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让间接数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与创新,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学习当中,就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主动应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底、高、内角和、性质等以后,学生在家里面或者在商店里面,找到与三角形有关的物品。例如在家里,衣架是三角形形状的、自行车的三脚架是三角形形状的。这些和三角形有关的生活常用品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三角形知识的同时,能联系到现实当中三角形的应用,就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体现。
(二)改革数学教学里面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落实好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在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上得到有效的收获,对于小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让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融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迈出坚定的步伐。
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能是第一步。学生只有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之下,才能有效地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里。掌握数学知识是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了数学知识或者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都有影响。其次,在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方法的传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学习到位,也就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争取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最后在数学知识的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学生要通过融会贯通,以掌握的知识为突破口,为数学价值观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学生的授课当中,如何把原有的教学目标改变成新课改下适用于学生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听课、举手发言、作业的完成直到最后的考试,都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结果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学习过程,再重要也无济于事。
(三)完善教学评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是为了成就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评价体系里面明确提出,评价方式以教师自评为主,辅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是现代化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各主体都要全方位参与到教学评价上来,让学生不再为分数而焦虑,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五年级上学期的平常数学考试中,有的学生考的成绩非常理想,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非常努力但是成绩却不太理想,或许是考试当中心态出现了问题,又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太正确,总而言之,成绩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了不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待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打稍微高的分数。例如,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在57、58离及格线非常近的情况下徘徊,教师就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打分,打及格或者高于及格线以上,让学生不再为了几分的差距一直及格不了而忧愁,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打及格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塑性,能考高分的同学不是有多聪明,而是在正确的方法之下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付出,不要过分纠结于分数,要在学习过程当中注意学习方法的使用,这样在评价方面让学生不再囿于关注分数而丧失数学学习兴趣。
(四)丰富教育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下,教育部文件里面的教育过程的规定是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给现代教学当中教学过程提供了范本。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数学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小到生活当中的计算,大到宇宙物理中的应用,都需要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把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向学生进行相关的说明。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参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探讨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技巧,还可以让教师体验到数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课程当中的具体使用效果。双向的学习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一大亮点,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课堂当中反复使用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质疑和探讨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改变教育手段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职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需要教师指导,不同学生有不同学生的优点,既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只有因材施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学习当中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一)创新情景教学模式
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当中有着很强的探索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不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率比较低、做题正确率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的,细节上做不好,往往影响整个数学学习的大局。小学数学知识有的比较抽象,学生经常掌握不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既能让学生高效地掌握好抽象的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情趣。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当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设置有关的情境:小李和小王打算在新华书店买三本数学复习参考资料,经过反复挑选,小李和小王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复习的数学参考资料,一种是10.5元每本,一种是12.5元每本,还有一种是14.5元每本,问小李和小王买数学参考资料总共花了多少钱?在设置完具体的情景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有的学生很快地在草稿纸上写出了算式和答案10.5+12.5+14.5=37.5,以学生买参考资料为突破口,引入相应的情景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可以更快地掌握小数的加法,为后面学习小数减法打下基础。
在学习“小数的减法”的时候也是一样,教师在上课之前设置相关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好小数的减法。比如有四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小红、小王、小杨和小张,约定好周六一起去郊游,到郊游的时候,小红渴了想要到附近的商店去买水,其他三位小伙伴也累得不行,想要喝水,通过抓阄选出一个人去商店买水,小王运气不好,只好由他去买水了。他们四个人的钱加起来总共20元钱,小王拿着钱去商店买水,选了四种不同价格的饮料,一种是农夫山泉2.5元一瓶,一种是可口可乐3.5元一瓶,另外一种是雪碧4.5元一瓶,还有一种是脉动5.5元一种。问买过这四种饮料以后,小王身上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掌握好小数的加减法,带领学生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推动其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遵循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当中稳定的、必然的、普遍的联系,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内部之间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联系等等,都是教学规律的主要体现,主要包括四种规律,简捷律、育人律、发展律、二主律。
简洁律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以间接知识为主要授课目标,让学生简捷获得全面的知识,在获得知识以后,对知识进行加工升级,为开拓新的知识做铺垫。育人率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思想道德、人生经验、治学理念的影响,总是对学生的人格修养、学习态度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发展律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把必修科目学好,还要让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个性品质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二主律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敢于教学、善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全方面授课。
以上四种教学规律是在历史和现实教学当中经过无数次实践而得来的,教学实践告诉学生教学规律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教师只有在教学规律的指引之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教学当作教师的主要目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交流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谈论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学到的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下比较适用于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特点主要是创新、包容。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给学生授课,直接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只是机械地在课堂上把考试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不厌其烦地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费劲,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教育发展前进的脚步,需要对其进行相应地改变。合作探究式学习正是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孕育而生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高效,而且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数学课上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合作探究式学习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把全班学生纳入到每个小组当中,分组按优势互补分最好,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和综合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当中一起搭档,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另外除了这两种学生之外,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面要把综合素质一般的普通学生吸收进去,这些学生是小组当中的核心成员,需要优质学生的帮扶提高其学习能力。全班学生的分组可以轮流分组,每个组和每个组之间成员之间互相调换,以达到不同学生进入不同小组互相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圆》的学习里面,教师把小组分好以后,将圆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后,让学生通过使用圆规画出圆的图形。在学生使用圆规之前,教师应该在黑板上把圆规怎么用来画圆的具体过程传授给学生,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圆规的相关操作,以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画圆。前置工作做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并讨论圆的有关性质,从圆的半径、直径入手,让学生对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需要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现阶段教育发展大背景下,教师要做学生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为主的数学修养。数学创新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王艳.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151.
[2] 刘晓静.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分析[J].新智慧,2020(12):28-28.
[3] 李永方.基于新课改环境下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2019(5).
[4] 庞小慧.分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9(039):27-28.
[5] 胡海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5):222.
G622
A
1002-7661(2022)27-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