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之情隐于诗”
——艺术歌曲《山中》演唱分析
2022-11-24吴星
吴 星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随着社会发展,大量的古代与近现代的诗词被更多人关注,作曲家们为这些优秀作品进行谱曲,诗词与艺术歌曲这个载体结合,赋予了诗词不同的风采。越来越多的歌者用各种方式演绎新谱曲的诗词,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演唱能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歌曲创作背景
《山中》是一首抒情的艺术歌曲,徐志摩作词,陈田鹤作曲,以徐志摩去看望病重的林徽因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为创作背景,讲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超乎友情又异于爱情的情感。徐志摩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等。陈田鹤,浙江永嘉人,他把一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歌曲的创作与教育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其最为突出的是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在进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后,受到了黄自先生的认可,他的作品从各方面都具有唯美主义的观点,作品多为哀伤、忧郁等情绪,反映了旧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情绪。陈田鹤的创作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了声乐、器乐、歌剧、舞台剧、电影音乐等,代表作《保卫上海》、歌剧《桃花源》。在这些领域中,最有成就的是声乐中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创作了一批经典且传唱性极高的作品,例如《山中》、《江城子》、《清平乐·春归何处》、《怀念曲》、《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等,充分展现出陈田鹤在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山中》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田鹤之所以选择《山中》这个作品进行谱曲,正是因为他与这首诗词无论在艺术还是情感上产生了不谋而合的共鸣。
《山中》是著名现代诗人徐志摩后期的一部比较有名的作品,发表于1931年4月30日《诗刊》第2期。1915年徐志摩遵循父母之命与无任何情感的但同样家境显赫的张幼仪结婚。1920年秋,徐志摩相识了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林徽因,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便与当时的妻子张幼仪离婚,但离婚后的徐志摩并没有得到林徽因的芳心。虽然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收获了相互关怀、相互理解的真挚的友情。这首作品是徐志摩为正处在病症中的林徽因而创作的。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林徽因的思念之情,同时又碍于自己是林徽因的朋友,无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能把埋在心底的爱蕴而不渲地,似一缕一缕青丝的波澜,细微隐喻地表达出来。
二、艺术歌曲《山中》的作品分析
陈田鹤选择徐志摩的诗词《山中》为其谱曲,准确的阐述了歌词所蕴含的情感,伴奏织体与诗词相辅相成,细腻地诠释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作品整体结构为带有引子与尾声的再现单三部曲式。
前奏(1-2小节)钢琴伴奏的上方声部以G宫调式的徴音为起始音,在三连音的节奏下,先是出现二度音程,再在此基础上加入三度音,最后出现完整的三和弦形式。二度、四度的和弦堆叠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声色彩。在下方声部提前出现A乐段起句中的第一乐节旋律。
A乐段(3-18小节)为起承转合的四句式乐段,每句均为四小节的长度,速度为如歌的行板。起句(3-6小节)旋律呈现出先下后上的旋律走向。歌词与句式结构相对应,可分为两个两小节的乐节。钢琴伴奏在延续前奏中的三连音伴奏音型的同时,在下方声部加入支声的旋律。承句(7-10小节)与起句形成两小节的合头关系,其旋律走向与起句大致相似。两乐句之间结束音不同,起句结束在商音,承句结束在徴音。钢琴上方的伴奏声部依旧延续之前的织体样式,下方声部以“G-F-E”三个音作为核心音调,构成低音旋律进行。转句(11-14小节)与承句以鱼咬尾的形式以徴音进入,旋律走向趋于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并在角音结束。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全部采用柱式和弦的三连音节奏。音乐元素与伴奏音型的转变更能体现出转句在乐段中的结构作用和意义。合句(15-18小节)同样采用与前一乐句转句的“鱼咬尾”的旋律写法。该乐句的结构样式更多的与起句与合句更为相似,并以宫音结束。从四个乐句的结束音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五声性的调式特征。
B乐段(19-27小节)由对比关系的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依旧为四小节的长度,虽然整体结构规模短小,但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式调性的变化,通过多个变化音的加入,使得调性变得游移和模糊。二是,钢琴伴奏织体的变化,由原先的柱式和弦三连音节奏的织体样式转变为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织体,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性。同时,两个乐句的织体密度也呈现递进关系,第二乐句加入了五连音的上行音调。三是,速度的变化,该乐段的速度变为小快板,音乐速度的加快也会直接导致音乐情绪的变化。
间奏(29-29小节)将B乐段最后一小节的钢琴伴奏部分,重复两遍。
A1乐段(30-37小节)依旧为二句式乐段,但在钢琴伴奏织体与旋律音调上具有明显的再现性。该乐段的第一乐句与A乐段的起句有两小节的合头关系,第二乐句与A乐段的承句有两小节的合头关系。调性也回归到主调G宫调上。钢琴伴奏音型也再现了A乐段中的柱式和弦三连音材料。
尾声(37-40小节)在弱力度下以音程和上行五声音调收拢全曲。
三、艺术歌曲《山中》演唱分析
作品蕴含的文学性与音乐性非常高,对演唱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又要具有较好的演唱能力。演唱前,要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角度仔细分析、对比、研究并理解作品对作品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演唱实践。这部作品是一首抒情的艺术歌曲,演唱时应合理地利用半声、弱声,在高声区要熟练地掌握减弱的技术,准确运用声音把握调性调式的色彩,才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活动变化,展现出借景抒情的情感写照。
(一)演唱首先要注意呼吸的运用
气息是能够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最基本的动力,中国艺术歌曲尤其需要深沉的气息,在这首歌曲中需要注意大线条的旋律,合理地运用气息,保持口腔的空间感,以横膈膜为起点,使气息一直流动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如在歌曲第11-14小节,“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在这两句中,需要气息不断地向前流动,充分的表达歌词的意思,使乐句在钢琴的烘托下更加地具有意境。同时又要及时地收敛情绪,为后面的唱段提供更好的气息支持。歌曲最后结束在“眠”这个字上,要用弱音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减弱减慢地处理,既需要有强大的演唱技术,同时气息的支持也是最为重要的,控制着气息跟随伴奏织体不断地减弱。
(二)注意咬字吐字
中国歌曲演唱时最重要的就是“字正腔圆”,“字正腔圆”才可以让听者听清你所表达的内容,更容易地把听者带入到歌曲的故事中。演唱中的表达要想达到完美的状态,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方式,有些字在歌唱发音上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习惯性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歌曲的美感。在这部作品中,有很多的闭口音,需要及时地归韵,如“看当头月好”出现在作品的第九小节,“当头月”三个字是一个三连音,咬字需要清晰利落,如果字头没咬住则含糊不清,字尾没归好韵也会影响听众的理解进而破坏整首歌的意境。咬字吐字还要结合歌词内容中所蕴含情感的语气来调整。所以,诗词歌曲要在演唱前认真吟诵,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韵律。
(三)要重视歌曲的速度与力度变化把握
一首歌曲的速度快慢表达了整首歌曲的整体旋律,更是直接关系到整首作品的情绪变化。艺术歌曲《山中》在开头Andante稍慢的、如歌的行板,所以要比正常的速度慢一些,充分地表达作者漫想的思绪。19—29小节是Allegretto小快板,在这一部分速度加快,不断地将歌曲推向高潮以表现主人公的心潮澎湃。30小节到最后Andante行板,又回归与开头一样的速度,在这种忧郁的情绪中结束。
(四)歌曲情感表达
中国艺术歌曲讲究意境美,恰到好处地在歌曲中表现作者的情感是最为重要的。《山中》虽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想要唱出作品中的柔美、细腻,是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的细节处理能力及演唱技术。在这首歌曲中,1-2小节为引子,旋律逐渐加强,营造出一种朦胧、宁静的夜的景象。3-10小节表现了在深墨色的天边有一轮皎月,与庭院中的几棵松树,织成了满地绵绵密密、紧紧依偎的松影,诗人思念昔日的恋人,心中思绪万千。在这首歌曲的开头,以一种“痴情人”的形象,让听众静下心来,静静地去倾听演唱者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使之代入到同样的情景下来感同身受。11-18小节借助着心中的想象,勾勒出自己思念的林徽因住在香山的景色,“想也有月有松”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畅想:“你疗养住的香山与我所居住的地方景色是否一样,是否也跟我一样因为思念而无法入睡”。“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表达了作者借景抒情,引出对林徽因的思念,既希望林徽因能安心地养病,又渴望其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之情,看似平淡的语句中暗流涌动着徐志摩对爱人的情感。
第二部分为19-27小节,这一部分体现出徐志摩作品一贯的风格,浪漫又不失风度、细腻而又深沉。作者大胆地借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在伴奏的烘托下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虽然两人不在一处,但是“我”愿意化成一阵清风,穿越距离来到“你”身边。“我”唤醒山中的群松,为“你”带来舒缓的精神与开朗的笑容。“我”愿换成云朵,在“你”身边湿润“你”黯淡无光的肤色,点亮“你”明亮的双眸。表现来诗人心往神驰地渴望陪着林徽因身边,纵然只是脑海中的想象。
第三部分为30-40小节,在情感烘托到顶峰巧妙地停顿,唤醒了诗人无限的想象,他慢慢理智战胜了幻想,“我”怎忍心惊动了已经入睡的“你”,“我”只能对着你轻轻地叹息,只有窗台上落下的新碧才能见证“我”曾经悄悄地来过。落地的松针仿佛一声幽怨叹息,无奈而淡淡的忧伤跃然耳中,余音萦绕。
纵观全曲,从19小节开始一直到最后,不同的织体与速度,体现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在此烘托下表达出诗人的情绪波动和情感变化。之所以愿化作一阵清风,只因清风能够不留痕迹地为自己思念的人吹去疾病和痛苦,总是“我”心里在翻江倒海般的想念,在“你”面前我也依旧会面色平淡。整首作品情景交融,表现出徐志摩无尽的想象,因为现实而无法真正地表达,把自己的情感都藏于这首诗中。月与松的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皎月是夜的代表,以月的意向来更为含蓄地表达自己牵挂之情,加之群松又与山景不谋而合,松象征着对感情的坚贞不渝。结尾处的回归平静和释然,表达的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已经升华为一种默默的守护之情。
总而言之,整首歌曲不论在咬字、气息、情感表达,还是声音运用方面都需要分析和反复地练习,在准确把握诗意和情感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作品的意境美,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
结 语
艺术歌曲《山中》在二十到三十年代颇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对后来艺术歌曲发展具有重要推进的作用。首先,采用近现代歌词,整体具有近现代歌词的简洁朴素、形式结构严谨的特点,音乐与歌词的相辅相成,既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又有艺术歌曲的典雅。其次,钢琴伴奏织体的丰富变化,使声乐与钢琴伴奏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推动了音乐线条的流动性,渲染了作者情绪的变化。最后,作曲家大胆采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展现了作曲家在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相关文献,详细了解了作者写作风格,对歌曲进行了音乐分析。重点在演唱分析中从气息、咬字吐字、力度与速度以及情感表达等四方面进行论述,以求能更好地演绎这首经典艺术歌曲作品。通过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使笔者更加深刻了解了这首作品,表演上也更有把握。希望通过笔者的探究,能够对后来的演唱者学习这首作品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