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初探
2022-11-24李冬娜
李冬娜,关 锋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65;2.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898)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也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新探索。青少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其对中华文化认同意义重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与命运。
一、强化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意义重大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和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提高香港、澳门等特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港澳同胞的文化认同,为港澳地区的繁荣昌盛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激发港澳同胞的民族热情和建设激情,保证港澳地区的发展速度,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重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价值诉求,以民族共同体视角审视湾区中华文化认同问题,通过正确引导有效促进文化共识,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显得十分迫切。
(一)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理念和智慧,成为中华民族及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成为了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总结为“多元一体”格局。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认同,依然必须充分尊重“多元”,然而更要强调“一体”。中华民族是一种以文化认同为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文化及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一个族群。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言,中华文化才是其精神命脉,也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追求以及共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延绵至今,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时代精神风貌,增强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共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强调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2]。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3]“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3]。政治层面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增强文化认同有助于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上粤港澳三地一体、文化一脉,但近代以来三地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发展也走向分化,在制度和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1],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不仅需要三地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形成文化共识,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大局意识,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有助于粤港澳青少年融心同向
港澳回归祖国以来,港澳同胞中华文化认同意识不断增强,回归中华文化精神家园的良好势头不断增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的影响,部分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到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部分青少年更是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可。“人作为精神生命的存在,其根本标志就在于能动地认知自身文化身份和过上有价值的生活。人的文化身份是比法律身份更深刻的文化承认,法律身份承认了个体的独立性,而文化身份凝聚了个体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关系,构成个人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和价值共享”[4]。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窗口,是国家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粤港澳大湾区有8 000万人口,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虽然粤港澳的发展水平、社会观念有所差异,但是却拥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和认知基础,都具有中华文化和岭南文化基因,新时代基于深厚的地缘、史缘、亲缘等关系,三地青少年完全可以同心同向同行,努力开创一种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三位一体的粤港澳文化体系。今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中国不断繁荣昌盛、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逐步实现。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助推作用,同心协力把湾区建设成为岭南文化创新基地、中华优秀文化对外展示重要窗口和世界文明交流高地。
二、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及构建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和发展基础,因此先天上具备发展成文化共同体的条件,也先天上具备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具体从政治、道德、学习、社会等不同心理要素出发,通过认知和交流实现观念和行为上的科学统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认知,从而形成共同的认知,为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认同机制的各种形式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包括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信念引导、实践强化四种主要形式。
1.理性认知机制
理性认知机制是指通过挖掘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魅力,对青少年形成积极有效的吸引和同化,从理性层面引导其树立科学的文化认知,在认知中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精髓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并将其作为言行指导工具,提高行为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对文化的具体认可程度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理解能力。受自身特殊性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传承的过程中难以保证每个学生的科学认知,认知偏差的客观存在极大影响了其对传统文化理性认知的科学水平,易出现主观性、片面性的问题,不能深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之美。理性认知来源于情感的全面投入和感悟,是态度科学转变的具体过程与结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节,青少年往往都是由被动的记忆和认知为起点,然后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转变为主动地对其中的文化要素进行理性理解和认知,从而在吸收和转化的基础上作为自身行为的重要指导与规范。
2.情感认同机制
情感认同机制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理性认知之后,青少年能够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行为特征,在肯定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能够发自内心地积极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充实和丰富其情感要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思想活跃,在情感交流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积极性,愿意将自身情感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但是也存在情感比较充沛,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和克制,从而表现出情绪化问题,敏感和多变的情绪就是上述问题的最典型体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将对青少年形成积极有效的吸引和影响,在科学的引导之下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青少年的认同,实现情感的交融和统一,呈现出高于理论说教的学习效果。这就肯定了情感认同在文化认同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运用情感要素将构建起教学双方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认知,积极主动地与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从而不断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能够真正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为自身价值观的科学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3.信念引导机制
信念引导机制是指基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框架,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培养其积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其文化认知并树立起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产生以中华民族为荣的价值观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提高对青少年信念的培养水平,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能够科学、正确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进行解读和把握,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为自身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积极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和传承能力。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科学转变,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华文化体系。
4.实践强化机制
实践强化机制是指强调从实践层面出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指导,全面提升其实践能力,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借助这一方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提高其文化认同水平。在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感兴趣的文化知识,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势,确保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将显著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水平。通过实践强化机制的实施,青少年则表现出良好的经验总结和行为改进特征,能够以科学的认知结果为指导对其行为进行塑造,以此保证其行为的科学性。基于上述认同机制,青少年将形成相对科学、完善的文化认同观念,能够初步构建起科学的价值观念推动自身科学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激发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从而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实践中,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认同机制的构建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其构建的路径也是全方位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的构成体系及构建路径,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文化共识与归属意识,通过文化交流实现互动与合作,发挥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区域居民的相互认同,进而为国家的统一、民族融合奠定良好基础。
1.多维度展开
多维度是指中华文化认同机制应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它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青少年个人自觉践履,也是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城市文化浸染多方合力的结果。青少年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具备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其文化感知将受到感官体验更显著的影响。虽然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但是却不具备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这就造成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影响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若想提高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首先就要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根据青少年的需求特征进行创新发展,提升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兴趣水平,从而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熏陶在其成长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保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性与重要性,才能提高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由于部分家长自身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导致家庭教育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必须重点加强学校教育,发挥教师的职能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为文化认同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不少教师缺乏传统文化素质能力,难以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导致学校教育无法保证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因此必须重点做好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确保学校教育水平。文化是连接不同区域或城市、不同人群的精神纽带,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深厚的基础,大力传承和弘扬以岭南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港澳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建设既具鲜明民族特色又兼具世界开放品格的湾区文化和人文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2.立体化教育
立体化是指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是一个知与行的统一体,认知是基础、接受是升华、体验是落脚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青少年而言,复杂的社会环境将对其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教育环境并非单一的学校环境,同时也包含了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因此,在开展青少年中华文化教育工作时,必须同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主体的教育职能,共同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水平,进而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活动,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必须通过其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为标志,以岭南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粤港澳三地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迅速发展,呈现出各自特色和多样化特点,同时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面临新挑战。中华文化教育要有扎根于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真实生活境遇,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进阶式推进
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要结合学校教育,把中华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根据年龄特征、身心发展、学段衔接,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呈现递进、深化;认同过程纵深发展、逐步提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身心发展最快时期,不仅人体外形变化明显,器官组织机能增长速度也非常迅猛,智力水平飙升,个性发育在这一时期更加突出。不论是记忆力、情感能力,还是思维方式、意志性格等,都带有个人鲜明特色。正因如此,青少年展现出来的状态相对于成人来说,呈现出矛盾特征和不完全成熟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6]“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以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作为营造共享语境的平台,在共享语境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界融合,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7]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等。按照不同学段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采用合宜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才能让青少年真正认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机制的创新运行模式
中华文化认同机制的表现形式及构建路径构成了多维度立体化融入式的机制体系,打破了在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研究上原来单一、静态的思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素整合、有机联动,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构建中华文化认同机制的创新运行模式,可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实践,共建共享,讲好湾区故事、同心合力共圆中国梦,为人类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一)四位一体同向同行
四位一体指中华文化认同实践主体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共同践行。中华文化认同不仅仅只是关于青少年个人的培养、提升,更是每个家庭、各级学校、整个社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必须四位一体同向同行。
香港于2009年正式实施新高中课程,设立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科”,但香港教育局并未指定教材,缺乏监管的香港通识教材,传递大量歪曲历史的内容。教材是国家意志、文化传统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反观香港“带毒”教材,当文化认同教育充斥着矛盾的理念和内容时,青少年面对着各种所谓“真相”,轻则感到困惑和迷茫,重则被误导而变得政治偏激,国家认同又何以建构?澳门回归祖国后,明确将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定为澳门教育的总目标之一,并依此制定各学科“基本学力要求”。初中和高中将历史设为独立科目,并使用专门编写的教材进一步推进中国历史教育。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应用来说,如2004年正式开通“粤港澳文化资讯网”,加强文化资讯合作,更好服务三地民众文化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粤港澳三地四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中央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2005年实现联网,联合举办了多届‘世界阅读日’活动,推动三地馆藏资源相互开放”[8]。
由于青少年接受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只有实现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从现代学校教育规划角度开展:一是适应课程改革,确定中华文化教育培养目标,详细制定各个学科教育职责,实现多学科间教育协调与融合;二是强调重点工作,将语文、历史等多个学科作为教育前沿,通过教材编写的形式强调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个人成长、学校与家庭教育指明方向;三是整合三地资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的稳妥有效利用。如此,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围绕中华文化的学习交流,青少年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同心同行。以学校方面来说,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能以定期座谈会的形式让家长与学校保持沟通,组织传统文化纪录片观摩,能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尊重成人与学生间的不同特质,有利于建立良好家庭氛围,让青少年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情感。对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来说,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政府投入,促进共建共享。
(二)四力合一联动育人
四力合一是指中华文化认同需要个人行动力、家庭渗透力、学校指导力、社会引领力四力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新时代青少年学生自主意识非常强烈,尤其反感被动服从、权威压制,如果强行进行说教和观点灌输,不仅会造成学生严重逆反心理,更难实现有效的思想教育。中华文化对家庭伦理重视程度很高,特别是关系到家庭责任感的伦理,这对学校、社会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广大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提供良好空间,成为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国民教育的作用,把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逐渐增加港澳中小学生的国民教育的比重,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定期组织升国旗仪式、举办内地知识展览等活动,增加广大港澳青少年了解内地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培养自觉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兴趣。政府和社会层面上,通过发扬和创新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砺人、以文聚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三)四大途径向实向深
四大途径是指中华文化认同有效实现可以通过修身律己、家风家训、课程教学、研学体验,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结构,对自我教育、家庭熏陶、学校培养、社会引领等都有很好的实现作用。
文化是凝心聚力的最好黏合剂。湾区发展不仅是一个自然环境、经济流通等因素持续演化推进的过程,高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同样是其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2 000多年同根同源、血脉相通的岭南文化,使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具备了较好的文化认同基础。三地地缘相近、语言相通,文化交流十分便利,更是有利于促进相互了解和认识,消除相互之间的文化成见和偏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在内的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此外,家风家训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品质和行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一直维系几千年来中国家庭的关系,并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粤港澳三地文化认同虽然客观上存在因制度和价值观差异造成的障碍,但通过学校严格规范化的教育形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正确深刻的认知。在三地的文化交流、研学体验中,着力引导港澳青少年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内地文化,同时也应提高内地对港澳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认识,摒弃相互之间的文化误解和分歧,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推进文化对话和交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凝心聚力,努力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四维互动提高实效
四维互动是指中华文化认同形成“主导—主体”互动、“教学—管理”互动、“理论—实践”互动、“课内—课外”互动模式,促使主体四位一体、环境四力合一、措施四大途径联袂共振,立体开放、拓展时空、整合资源、提高实效。
“主导—主体”互动是指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强调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中华文化教育任务;充分尊重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主体地位,理解内地和港澳青少年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差异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手段多样,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能把握青少年成长规律。“教学—管理”互动是指青少年期间基本上是处于学校教育阶段,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分工不同、工作方式不同、着力点不同,实际上这两者殊途同归,在工作性质、对象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由于两者存在着协调不够、沟通不强、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要努力实现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的联动,学校教学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则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教学与管理联袂,实现双赢。“理论—实践”互动是指通过中华文化相关课程的学习,青少年能尽快建立起中华传统文化完整知识结构,同时,还要致力于解决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通过各种有效教学设计,达到知识学习与行为养成的有效统一,真正做到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青少年中华文化素养。“课内—课外”互动是指通过学校教学计划,有目的性地进行中华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考虑到课内课外教学效果的一致性,从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等都最大限度地回归青少年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