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2-11-24欧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政红色

欧芳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产物,是不同历史时期所积累而成的,不仅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比如,早期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自强不息、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人们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意识,使得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就红色文化而言,与其他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红色”二字,是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创造出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先进文化。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育资源中,能够利用红色故事、革命精神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能够正确地判断西方外来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我国软实力的提升,引导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 新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分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所以,在中国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肯定,还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长远发展的核心力量[2]。当前,国家和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其中文化自信更是最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我们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西方多元化思想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和蔓延,导致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层出不穷。而由于不同国家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一些西方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形成较大冲突。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对专业课程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没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严重缺乏文化自信,也就难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甚至还会做出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1.2 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 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

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在以往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教材内容,而以往教材内容都是节选某部著作的经典部分,大学生也没有利用课余时间去补充和深入探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在以往学习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时,许多学生认为大部分经典著作都生涩难懂,从而丧失了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而对于戏曲、民族舞蹈、民族声乐等传统艺术相关的非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去主动地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是对传统艺术表演感兴趣。另外,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崛起,短视频和直播逐渐走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媚俗风气的影响。

1.2.2 缺乏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大学生在以往学业中初步涉猎到革命战争时期的残酷历史,感受到在艰苦奋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并对革命战士致以崇高敬意。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谐、稳定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学生不需要为衣食住行而发愁。所以,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下大学生无法体验到革命战争时期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生活,也不需要时刻担心战乱的发生,一种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思想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而红色文化中的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甚至有许多学生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潮流产生质疑,缺乏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另外,网络游戏、综艺节目等逐渐占据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不断地熬夜追剧、玩游戏中,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危害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到学习效率。

1.2.3 过于崇拜西方主流思潮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西方外来文化和思潮逐渐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传播和蔓延。由于留学生的含金量较高,许多有条件的家庭开始注重学生向国外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语种出现在高校课堂上,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3]。我国朝向世界发展的本意是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华文化,但是,许多大学生在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后,开始盲目推崇西方主流思潮。另外,大学生在网络上观看韩国爱豆、日本动漫、美国大片后,学生的审美观念、价值观都发生较大变化,许多大学生开始走向整容道路,盲目追捧苹果手机,奢侈品牌开始穿戴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当代大学生始终将目光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物质生活上,而对自身文化素养、文化自信方面的提升不够重视,无法承担起时代创新发展的重任。

2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2.1 将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思政课堂上

由于许多高校忽视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在课程设置中很少开设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课程,所以大学生在高校生涯中缺乏学习红色文化的机会。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中,要求思政教师将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思政课堂这一主渠道引导学生学习革命战争时期的丰功伟绩,引发他们的共情,在系统化、规范化学习中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正确认知,能够自觉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思政教师在挖掘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时,要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展开红色文化教学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思政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并塑造正确的三观[4]。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典型的红色革命英雄事迹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重温红色经典,告诫他们要牢记历史。比如,教师以“大钊精神”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丰功伟绩,作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在学习和感受李大钊家国情怀时,在为国家利益而牺牲时能够通过对革命战士的崇拜感,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积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育中

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成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育人理念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中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则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学生无法全面理解红色文化,对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时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育中,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形成较强的抗拒心理,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所以,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地融入实践教育中。比如,在国庆期间,高校可以开展红色文化文艺汇演活动,让大学生组织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舞蹈表演、红歌对唱等,学生在参与排练的过程中能够对红色文化有所了解,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其次,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红色故事来进行角色扮演,开展情景剧活动。最后,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基地、走进革命老区等,让大学生化身小记者,对革命前辈进行采访,倾听他们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从多种途径收集和接触红色文化,感受到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提高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效性。

2.3 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红色文化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开始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交往娱乐的主要平台。所以,高校可以将互联网发展成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平台上收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制作成视频、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以此来提高文化自信[6]。高校在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红色文化时,可以丰富传播途径、拓展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以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积极作用,为红色文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高校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校园内部网络教学平台,创建属于学校的公众号,定期在该平台上发布有关红色文化知识的内容,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兴趣爱好创建出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教学板块,丰富红色文化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主动学习红色文化,打破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但是,由于互联网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含有不良信息和负能量。所以,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的信息,并培养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进行判断,坚决抵制不良思想,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

2.4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校需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包容性,将趣味性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中。比如,通过红色文化知识拼图、红歌对唱等小游戏,以及让大学生拍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视频或照片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7]。其次,学校建筑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在学校或教室中布置红色文化相关的图片、革命人物的雕塑等,让大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2.5 借助家庭教育传播红色文化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直接作用。因此,高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模式,如辅导员应建立家长群,向家长宣传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让家长认识到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同时,可以转变家长的思想,通过以身作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大学生提供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在家长的影响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改掉以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的观点,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在面对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时无法准确地判断,缺乏对不良思想的抵制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政红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