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
2022-11-24侯晓姚锡长姚航
侯晓,姚锡长,姚航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
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忽视流行语和社会心理的偏向问题,导致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也提醒人们需要补齐流行语和社会心理这块短板以助推中国梦。抱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思想深化认识和对流行语详解细释的基础上,对流行语是社会心理的语言载体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对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特别是社会心理作为“中间环节”进行了阐述,从而探索一条依据社会心理的丰富资源推进中国梦话语体系创新,从社会心理这个直接实际出发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新途径。
1 从流行语全面把握社会心理的方法
1.1 需要从流行语的流行特性全面把握社会心理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必然会对大众心理和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这突出表现在每年涌现出来的流行语上。2015年12月,《咬文嚼字》发布了本年度十大流行语,随后由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2015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把语言专业部门公布的十大流行语与中国媒体六大类共60 条流行语做一比较分析,可了解政府与一般民众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点和视角上的异同,从而为在思想多样化的社会里形成最大公约数提供一个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1]。
媒体流行语是联结政府与大众社会的桥梁和中介。它上达政府又下接老百姓,因此其与《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多有契合之处。一是,名称相同,如“互联网+”、颜值、创客、获得感。据不完全统计,相同点竟高达40%;二是,关注点相同,但表述方式不尽相同的,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微众银行、O2O(线上线下)、众创空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4D 打印、智慧城市。无论是网络流行语还是官方媒体流行语,都与网络信息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网络对政府层面和大众层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点也有许多不相同之处,尽管这是由于政府的宏观视角和民众的微观视角之间的差异所导致,但也由此给人以这样启示:政府需要从民众的视角关注进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心理,民众也需要从国家和民族的视角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网络流行语是大众感情和思想在网络平台上的直接表达。老百姓比较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是民众自我意识增强和自主能力提高的生动表现;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民众看问题视野的狭窄性,需要给予及时疏导和正确引导。对于国家的政策措施,群众也往往从最切身的利益来思考,却缺乏国家和民族的宏观视角。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心理的一般特性和当代中国民众的基本心理状态,表明对民众的引导既需要从民众的社会心理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又需要通过引导和教育,以大幅度提升民众的公民意识、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
认识网络流行语需要树立科学的信息意识。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信息用户最大的国家,但一般民众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次上,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学信息意识,只把信息当作娱乐和生活的工具,甚至是玩具,往往沉浸在互联网为个人生活提供的便利之中。公共场所的低头族和僵尸族,家庭聚会场所漫游于虚拟世界而忘记了与身边亲人的交流。互联网成为一些人追风的平台和工具,在为人们自由发出呼声的同时,也使正常的社会存在在互联网上受到非正常的表述。“互联网+” 语言使流行语不仅拥有新平台和新空间,而且使“互联网+”本身就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海量的信息呈现出无序状态,人们需要采用科学方法从中精心梳理出有用的信息,这需要电脑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培训,更需要从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的角度加强规范和治理[2]。
两种流行语在信息平台上呈现出相互融会贯通的态势。官方媒体信息平台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媒体版,传递着来自政府最权威的声音。与风靡于民间的网络流行语相比,它具有政策性、网络性、权威性、系统性的显著特点[3]。虽与网络十大流行语有不同之处,但在流行的特性、网络的社会性、关注点的流行性等诸方面也存在高度契合,呈现出相互融会贯通的发展态势,从而要求人们从网络流行语和官方媒体流行语的有机统一上来准确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心理。
1.2 深入挖掘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
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来源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心理范畴不仅研讨社会上是否存在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观念意识,同时也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关联起来。流行语是社会心理的语言载体和集中体现;社会心理借助于流行语表现出来,人们通过流行语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心理。因此,对流行语的解读既要有语言学和传播学上的精细专门研究,从而把握人们的实践活动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又要有哲学上的分析和诠释,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理的关注和导向,从而透过语言现象探求其背后所蕴涵的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心理观主张从主体的主观角度去看外部世界。马克思在研讨社会精神生活及物质生活关联的过程中,即使没有提及“社会心理”此次定义,但却高度观察并研讨过社会意识现象,在此现象中不乏缺少人们的情感、幻觉、习俗等社会心理现象。这一思想是在对黑格尔“民族精神”唯心主义阐释的理性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历史观的实践飞跃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阶级性、价值性、和谐性等一些基本特征。马克思强调要从主体的主观角度去看外部世界,实际上也就提出了人的心理问题[4]。
在对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的认识上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当中包含人类的一般感想和理解,存在于人们通常的生活情绪、态度、语言、习俗等方面。社会心理作为一种原始而丰富的社会意识,是特定时期社会及其群体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感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最终取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并直接形成了人们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刺激和人们对人的认识和感受。社会心理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尽管把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区别开来,并把社会心理视为思想体系的直接来源,但这只是在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最终根源仍然是社会存在[5]。这样一来就坚持了在社会心理认识上的唯物论。任何一定的社会心理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社会关系的结果。只有坚持唯物论,才能揭示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产生的物质根源,从而使对流行语的分析和解释、社会心理的疏导和引领有了客观的事实依据。
2 流行语在中国梦话语体系创新中的意义
2.1 流行语为中国梦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同时,中国梦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化表达。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梦既是一个承接历史、面向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又是一个面向人民大众、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中国梦“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为中国梦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自发的、零乱的、直觉的、初级的反映。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心理学是感性认识。阶级、民族、社会群体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们,在每天生活和交集中自觉形成和未定型的社会意识,存在于人们的情绪、情感、习俗、传统和生活风气。社会心理处于道德、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体系化样式的低级阶段。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过研究和描述。社会心理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能够产生宽泛的社会作用;它展现出的样式有情感、情绪、习俗、风气、传统等,是含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群众基础性的,不容易被其他因素改变;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面貌,表现出的情操对政治、经济、文化进展有重要意义[6]。
社会心理需要发展成社会意识的样式。社会心理和意识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社会心理为社会意识的产生和进步提供了认识材料,社会意识对社会心理有着重大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社会心理是人们对本身生活情况和周围环境的自发反映,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思想家的自觉活动形成的思想体系。虽然是群体意识,但社会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存在于个体心理之中,个体心理必然体现社会心理。随着社会中的人在各个时间阶段变化为不同的群体,社会心理也随之演化和进步。因此,研讨和掌握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心理情况,对于思想理论体系的产生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为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打造,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而且还提供了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和形式。在对流行语的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的同时,还需要从结构形式上进行解析。从流行语的结构和形成方式上看,流行语具有“互联网+”汉语、省略和浓缩并重、英语汉译、重复和双关语等多种修辞法的特征。“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需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所以才有“脑洞大开”;需要正确地对待创业的艰辛和成败,应当把握好“网红”,也要正确地对待别的“网红”;而创新活动及其创新成就的获得需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有序进行,表达当代人际关系和谐的“宝宝”便应运而生了。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在这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中,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既需要从流行语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彰显网络语言和信息平台的优势,又需要恪守流行语的“流行、创新、文明” 三大原则,克服流行语的过激和缺乏理性的弊端。对流行语只有采取扬弃的态度和方法,才能将其凝练和提升为一个内涵丰富、包容性强的中国梦话语体系。
2.2 中国梦宣传教育需要密切关注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
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的“实际”的理解往往存在庸俗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很多人误认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而未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些正在进行着的物质世界在人们的社会心理中的感觉如何,又怎样通过网络流行语而显现出来的。要使中国梦入脑、入心,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必须面对流行语及其社会心理这个直接实际。由于社会心理的缺位,宣传教育往往空对空。实际上,宣传教育就是对大众心理预期的疏导、碎片化思想的整合和感性认识的升华。
作为社会存在与思想体系的中间环节,社会心理是中国梦宣传教育面对的直接实际。普列汉诺夫1908年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文中,将马克思所讲的回忆、愁怨、忧虑、希望、偏见、幻想、同情、反感、信念、信条、情感、思想方式等,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心理,并把社会心理这一概念纳入他的“五项因素公式”中,提出了社会心理是居于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与思想体系之间的“中间环节”思想。这一新概括,不仅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结构认识的深入,更为重要的是较为正确地揭示了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并成为中介的是“社会心理”,同时就正确地回答了由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心理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形成的社会精神生活基础。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以中国经济稳居世界第二为自豪,但对于下岗工人、城市里的农民工、工作尚未有头绪的大学毕业生及结合自己的境遇设身处地的想法是什么,却一无所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了新的就业创业渠道,下岗是暂时的,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收入已经有了可观的提高,政府正在为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但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毕业生更要在选择职业和规划人生道路时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把个人的奋斗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潮流之中。这样一来,面对大众对当代中国的自我认识、亲身感悟、切身体会的宣传教育,一定会达到预期目的。
作为社会存在与思想体系的中间环节,社会心理也是中国梦话语体系创新的肥沃土壤。思想体系来源于社会实践,但映入思想体系视野的不是社会实践而是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体系的响应对象,对人类社会思想体系的演化和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社会的经济状况可对思想体系的发展做出最终解释,但无法代替和不得不寻找社会心理的解释。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有效地解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仅需要面对社会心理这个直接实际,中国梦话语体系的打造和创新也需要对社会心理的了解和精细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语以语言载体和集中表现存在于社会心理学当中。而社会心理以流行语的样式展现出来。二者形成了内涵和样式的统一融合。学习流行语,既要注重样式,也要注重内涵。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理论,社会心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源头。思想体系既要从思想内涵上摄取流行语的多种营养,又要在载体样式上仿照流行语的流行格调。上升到思想体系,意味着感性认识由过去的粗中有细、去粗取精、由浅入深,到赋予内涵确切、逻辑关系严密的流行语,再上升到思想体系;从社会心理学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心理学宣传教育的最大现实。流行语的流行可以说是对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如何像思想理论一样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教育战线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