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视域下在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研究

2022-11-24张雨豪刘佳昕杨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留学生受众文化

张雨豪,刘佳昕,杨易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说:“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1]。2021年6月21日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中又说“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2]。习总书记对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作为长期学习生活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有条件、有能力通过互联网及短视频平台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中国,当好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二传手”。

讲好中国故事,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3]。在华留学生作为融通中外的最佳代表,有着讲好中国故事的天然优势,他们了解中国想对世界表达的,也清楚世界对中国想知道的。借助短视频这一社交性极强的传播渠道,留学生们可以最大范围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民间的声音。而如何让所讲的中国故事有人气,接地气,有烟火气,并减少传受偏差,提高讲述的有效性,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

1 优势分析

1.1 留学生作为讲述主体的优势

1.1.1 个性编码,高效清晰

如今这个全员媒体的时代,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其他录音录像设备,随时随地记录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情况,以自身独特的视角来讲述自己在华的见闻,传播中国文化。而这样的个性化传播,可以让留学生用自身文化背景所熟悉的表达方式,或者直接使用本国母语,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再次编码加工。该课题组成员贾思德是一名来自伊拉克的留学生,他在抖音海外版TikTok 上发布了一条用阿拉伯语介绍中国航天工程的短视频,获得了近40 万的点击量。他表示用阿语讲述中国文化,不仅能让自己讲起来更方便,而且能让阿语世界的受众听起来更清晰。

通过留学生这类母语者用当地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能避免因低质量翻译造成的误读,及东西方不同价值观所造成的差异,使传播过程中噪音的干扰降低。从而使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在对其传递的中国文化相关信息解码时,能较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对信源的曲解,削弱“对抗性解读”,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实现中国文化完整清晰的传播,达到提高传播效率的目的。

1.1.2 他者讲述,客观真实

关于中国文化的他者讲述,范军教授认为戴着有色眼镜的“他者”讲述往往不够客观公正,“西方记者、传媒,过去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他者’的眼光常常是斜视的或者短视的”[4]。因此,将留学生这类知华、友华、爱华的群体作为中国故事的讲述主体,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十分重要。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曾主办过“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并将优秀征文汇集到一起,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一书。在这些作品中,一些留学生实地考察,切身体会与了解中华文化,并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一些留学生则体验了不同的职业,与中国广大民众热情交流,对中国的民情民风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留学生的文章题材多样,涉及中国方方面面的文化与国情,向世界发出了客观的“他者”声音。

一些西方媒体习惯于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告”——他们选择报道“片面真相”,而且试图鼓吹一些负面词语和观念,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来抹黑中国。Emma Sorensen 曾对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她发现许多西方媒体没有客观、公正地报道有关中国的话题,而是有意将对中国的强烈偏见及刻板影响纳入其中。反观在华留学生,他们作为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亲历者,与海外民众所获取的信息不同。他们所获取的大部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信息,是未经过媒体“有心”加工过的,更贴近于真实。而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他们自身所带的“他者”身份,能使其传递的中国声音更具客观性。

1.1.3 柔性传播,亲切生动

在华留学生群体发出的声音与传统媒体有直观上的不同,他们是非官方的,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也鲜有宣传的意味。其中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Z 世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仅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且能快速适应文化之间的切换,热衷于多元化的交互式娱乐体验。因此,当他们的角色由中国文化的体验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讲述人,他们能非常自然地通过自己的沉浸式演绎、互动式表达,让受众在亲切生动的话语中,接受这种中国文化的柔性传播。

1.2 短视频作为传播渠道的优势

1.2.1 受众层面

短视频活跃的用户群体及其多元化的喜好,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能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国内方面,据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使用率为90.50%,用户规模达9.34 亿。海外方面,短视频用户规模同样庞大,以抖音为例,据Sensor Tower 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抖音及其海外版本TikTok (除第三方安卓应用市场外) 在App Store 和Google Play 的累计下载量就已突破30 亿次。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应用月度活跃用户达12 亿人次。

1.2.2 传播层面

短视频因其内容时长短、互动效果好、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广受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青睐。短视频精简的内容输出,更适合如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碎片化获取信息的习惯,在达到一定浏览量后,随着大批量用户的转发、点赞、参与互动分享,易形成病毒式传播的局面。而依托大数据分析,短视频平台可用算法推测出用户个人喜好,找到对中国文化有偏好的相应用户,对其进行个性化推荐,从而形成稳定受众群体。并且短视频能通过自身独有的音画表达,满足高低语境文化背景下受众的习惯,减少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此外,短视频能在视觉层面提高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解码共通性”,有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和塑造[5]。

1.2.3 生产层面

短视频随着配套剪辑应用软件的推出,准入门槛放低,操作便利,且制作成本低于一般网络视频,有着更好的投入产出比。留学生们只需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就能成为一名短视频的生产者,完成对素材的剪辑、配音、特效及字幕添加,生产出自己的作品。

2 策略建议

2.1 讲好中国故事,了解中国是前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形成思想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在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的汉语课程教学。学语言就是学文化,留学生们通过汉语的学习,直接接触到中国的文化历史,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及价值观念。因此,要通过加强留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和文化体验感悟,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召力与亲和力的认知。在引导留学生运用短视频讲述中国故事前,还需要做好相应选题全方位的科普,以确保他们在真正懂得该文化内容的前提下,去编排讲述中国文化,并使整个讲述的呈现足够丰满。

2.2 讲好中国故事,内容定位是基础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6]。而目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大多数外国播主习惯于将目光集中在旅行美食、明星娱乐,以及中国日常生活,这些网友们感兴趣的点上,对深层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新时代中国故事,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和谐交往、合作共赢相关内容的关注相对较少。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库,里面的好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更好地引导留学生们借助已有的兴趣基础和自身特点,来传播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中国风采,我们要找准讲述中国故事的内容定位。

第一,要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凝结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与风貌,有着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特点。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自由思想,到诗词曲赋、四大名著的瑰丽文学;再从天干地支、生肖节气的天文历法,到活字印刷、纸张火药的伟大创造等,这些故事题材中有不少外国人感兴趣的共通点。例如,中国的生肖就经常被外国网友讨论,这和他们的星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从中找到文化共鸣。再如,儒家思想中“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部分,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呼应,能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这都是可供留学生讲述的内容。

第二,要讲好新时代中国人民幸福的故事。2020年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提早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的生活,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消除贫困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以留学生的视角,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能让世界真实地看到中国的变化,看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并为世界脱贫提供参考。此外,疫情下的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让疫情在可控范围内。这不仅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更坚守了人民的生命健康。留学生身处在中国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肯定可以找出不少与之相关的题材对世界讲述。当然,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留学生可以介绍在中国吃过的美食,旅游出行时乘坐过的高铁。于细节处描绘在中国幸福惬意的生活。

第三,要讲好中国与世界和谐共进的故事。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可以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中国传统的“天下观”进行展开。不论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还是为解决全球经济下行、应对气候变暖所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一直都在积极参与世界的建设,呼吁天下一家,共筑人类美好家园。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可以此来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打破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影响,塑造真实可靠、爱好和平的中国形象。

2.3 讲好中国故事,精神价值是核心

任何故事的讲述都需要一个精神内核做支撑。留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不应只停留于故事的表面,展示文化的表象,更应去窥探它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看到中华文化的底蕴所在。例如,在介绍中国结时,除了可以让留学生学习体验简单绳结的编制技巧,并通过他们的演示来提高参与感和互动性,还应提及中国结背后所含团结的意义,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等概念相结合,达到“小故事,大道理”的效果;同时,在日常教学及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中,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因素,如仁、义、礼、智、信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让留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把握讲述中国故事的具体方向,进行良好的中国文化国际形象他塑。

2.4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编排是亮点

在运用短视频讲述中国故事时,要将中国故事加以编排,以短视频作品的形式加以呈现,兼具观赏性、互动性与寓意性。首先,在内容呈现方面,要抓住流量,以“旧”带“新”。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让海外受众的视角不只局限于“旧”的关注点,如中国美食、娱乐明星、文化差异等,而是在熟悉的话题中引入新的内容,用新鲜感带动新的流量,创造新的热点。其次,在讲述的风格上,留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在短视频短、平、快话语形态下,要摆脱过去传统媒体讲述中国故事时沉稳厚重的风格,以质朴快活的画面、灵动自然的配乐、轻松接地气的表达,来讲述中国故事,让人想听、会听、听得懂。最后,在主旨呈现方面,可通过举事实来证价值。留学生的镜头记录着他们所见的中国,以大量纪实的画面、事实的真相来证明中国追求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另外,可加大文化符号在其中的比重,淡化意识形态,减少传受双方的隔阂。通过将讲述内容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相结合,达成传授双方共识,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之用,和为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部分就是很好的选材。

2.5 讲好中国故事,中外合作有保障

打造中外学生合作的中国故事讲述队伍,共同参与策划选题,将“我们想讲的”与“海外受众想听的”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中方学生对留学生在理解中国文化上的辅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歪果仁研究学会”为例,他们中的主创人员就曾是在华留学生,他们的团队汇集了中外青年,充分把握了国内受众对“他人怎么看我”的心理需求,通过拍摄与中国文化生活相关的系列短视频,获得了大批中国网民的关注,也强化了中国网民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此外,他们所拍摄的视频也受到许多在华留学生和外国网友的青睐。

3 结语

当下,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除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日益显著。此时,更要讲好中国故事,回应国际关切,传播中国声音,让国际社会了解、认可、支持中国。引导在华留学生通过短视频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的支持、平台的扶持、社会的关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留学生们慢慢都参与进来,向世界介绍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将对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塑造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留学生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谁远谁近?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