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墨家灾荒思想研究
——以《墨子》为例

2022-11-24魏一鸣杨乙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墨子防灾救灾

魏一鸣,杨乙丹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2.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先秦时期,墨家是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依韩非子之见,战国末期仅有儒墨二家仍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韩非子》有载:“世之显学,儒墨也。”[1]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大致出生于公元前480年,生活在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时期[2]。《墨子》由墨子自著与其弟子所记录的墨子言行两部分内容所构成,是先秦时期墨家的重要文献典籍,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代表了先秦时期手工业劳动者群体的思维观念。《墨子》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涉及科学技术、政治、军事、哲学等多方面思想,灾荒思想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墨子》在灾荒的形成原因、灾前防灾、灾后救灾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反映了先秦墨家对灾荒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专节讨论了《墨子》的灾荒思想[3]。近年来,周亚光的《周代荒政研究》,对墨子的防灾救灾思想亦有过简单提及。该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灾荒成因、防灾备荒、救灾救荒几个方面,对《墨子》的灾荒思想进行阐述,以期弥补学界关于《墨子》灾荒思想研究的不足。

1 春秋末期的灾荒状况

1.1 天命之祸——自然灾害繁多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发生过多次水灾、旱灾、虫灾、火灾、地震、疫疠等自然灾害。

墨子是春秋时期宋国人,宋、鲁为邻国,鲁国所记载大量的灾害必然对身处邻国的宋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春秋时期,“天命”乃是解释灾荒成因的主流观念。墨子亦认为“若不尊重上天,上天便会降下寒热不节,雨露不时,五谷不孰等灾害,借以惩罚没有遵从自然规律的统治者与民众”[4]。同时,墨子认为遵从“天志”、便可“四时调,阴阳雨露也时”。从而“五谷孰,六畜遂”,躲过自然灾害,免于饥荒。但墨子认为的祥瑞奖励与灾异谴告思想多与民众之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虽然以今人之视角,利用有神论来解释灾荒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但此法于先秦之社会环境下却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也充分体现了墨子将自然灾害认为是灾荒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兵革之祸——围城战频发

春秋时期,围绕土地和城市,各国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5],同时,春秋时期的战争模式也在进行着演变。春秋早期的重大战役,持续的时间大都较短,如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和郑庄公之间的繻葛之战,公元前632年,楚晋之间爆发的城濮之战,公元前627年的秦晋殽之战等,这些重大战役,往往都是在一天内决出胜负的。

这样的情况在春秋中晚期发生了变化,随着各大国之间充当缓冲地带的各小国陆续被兼并,各大国之间开始出现直接接壤的情况。战争的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战役的持续时间也随之延长,一个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围城战的增加。春秋时期,由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发起的围城战,文献记载中至少有35次;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联合起来对另一个国家发起的围城战,至少有9 次[6]。发生于公元前595年的围宋之战,楚国对宋国的都城睢阳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围困,造成“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除围城战造成的直接损害,《墨子》 也指出了战争对于农耕损害也是农业灾荒产生的主要因素,防守的一方“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进攻的一方“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围城战从最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农忙时节,发展到后期完全不考虑农忙季节,破坏了播种和收获,农事残破,人民饥寒交迫而死。其次,战争带来的巨大的军事资源损耗也是灾荒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墨子》中用了多个“不可胜数”,直接痛诉战争引起的灾害:如“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等。可以看到,《墨子》认为战争,特别是围城战对农耕的破坏和巨大的军备支出也是引起灾荒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怠惰之祸——国人惰庸奢靡

《墨子》反对统治者为了自身欲望而导致劳民伤财的种种奢靡表现。《墨子》认为,礼乐表演压榨了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废妇人纺绩织红之事”。礼乐舞蹈非但没有使国家富强,反而事与愿违。老百姓沉湎于音乐舞蹈中,会危害赖以生活的国民经济命脉,“今惟毋在乎农夫,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是故菽粟不足。今惟毋在乎妇人,说乐而听之,即不必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絪布修,是故布纔不兴。”纺织业和农业的生产一旦无法顺利开展,其后果必定是政局紊乱、民不聊生。同时,《墨子》还从基层百姓的角度出发,主张人们应当自食其力,若“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则必定导致“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有饥寒冻馁之忧”。因此,怠惰也是导致灾荒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原因。可以说,墨子将统治阶级惰庸奢靡看作成导致灾荒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备荒政策与防灾思想

2.1 备战防灾——防御性国防政策

墨子大约出生在围宋之战发生的一百年后,当年宋国最后向楚国屈服,根本原因就是:“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 鉴于围宋之战之惨痛历史记忆,《墨子》为各国制定了防御性国防政策,其中大量篇幅描写如何应对围城战。

在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政策同时,《墨子》 又主张非攻、停止战争是预防灾荒最重要的方法。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7],对生产、生活的损害极大。《墨子》倡导“止战”“非攻”。从反对战争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指出只要做到“诸侯之冤不兴矣,边境兵甲不作矣”,各国间战端不开,那么就会出现“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稳定局势,进而有效遏制了灾荒的产生。

2.2 有备无患——建立备荒仓储

先秦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建立仓储对防灾备荒的重要作用。关于建立粮仓以应付自然灾荒的意义,《墨子》亦有充分认识,“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灾荒未出现之时,国家就要注重存储粮食等物资,“国备” 是国家能否存在的基础。只有“府库实满”,才能“足以待不然”,更好地应对灾荒和其他突发事件。“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墨子》又引用古《周书》曰:“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谓:‘国无三年之食者,则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所谓国备。”

在《墨子》中,统治者设立备荒仓库,固然是其所不能或缺的渠道。但藏富于民亦为可取之道,如“取蔬,令民家有三年蓄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为此,墨子还更具体指出:“常令边县豫种之畜芫、芒、乌喙、椒叶,外宅沟井填可,塞不可,置此其中。安则示以危,危示以安。”由此可见,《墨子》通过“边县豫种”和改建“外宅沟井”,以建立备荒仓储。在其防灾备荒思想中,《墨子》又提出了“节用”主张,并充分肯定了“节用”和防灾备荒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突出了“养俭”对防灾的重要性。《墨子》指出:“故虽上世之圣王? 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 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墨子》认为统治者若能“养俭”,即使灾荒发生,也能保证“无冻饿之民”。在其他理论中,《墨子》也论述了平民节用对备荒的重要性,“夫妇节而天下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以待旱水凶饥者何也?得其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感于外也。”上述议论,很明显表达了《墨子》中既面向最高统治者,又面向基层百姓的储粮防灾备荒思想。

2.3 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

先秦时期,“农业是整个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8]。《墨子》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无可不立也。”粮食是生存的根本条件,农业是稳定国家的基础产业,人民的心理状态是根据生活状态而决定的,农业生产情况决定了国家是否安定。如果背离了这点,那么就必然有灾荒的产生,《墨子》指出,国家七项祸患中之一,就是“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农业收成的好坏,对国计民生起很大的作用。《墨子》将农业的收成程度与饥荒的严重程度紧密关联,并划分成五个级别:“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农夫耕稼树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妇人纺绩织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唯有尽力耕作纺织,才可以“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墨家明确了农业的重要性,但同样意识到,“圣王岂能令五谷常收,算是圣人来管理也不可能让农业一直丰收”。因此,为了应对在灾荒之年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就要提前做好防灾备荒工作。

3 救灾政策与援助思想

3.1 “节用”——俭省救灾

“节用”思想是《墨子》中的特殊思想之一。灾荒发生后,《墨子》将“节用”作为减少灾荒危害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墨子》云“禹七年水”“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 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墨子》认为在灾荒面前,各阶层的人都必须实行节约之道,以共度时艰。《墨子》将农业的收成程度与饥荒的严重程度紧密关联,并划分成五个级别,又将这五个级别与节用程度一一对应,根据自然灾害的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救灾行为,《墨子》 明确主张凶饥之年,无论“人君”“大夫”“士”“诸侯”,还是“婢妾”皆应采取“彻鼎食”“损禄”“不衣帛”等节用措施以应对灾荒。

3.2 “上食”——官方救灾

先秦时期,国君、士大夫等统治阶层掌控了绝大多数资源。当灾荒发生,为道义需要与减轻灾患冲击,以及避免因灾荒所造成的社会震荡从而危及政权安定,君王、士大夫们也就不免要出来设法救荒,以赈济受影响的人民。先秦时期,官方救灾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救灾形式,当灾荒发生时,官府“有至而后救之”[9]。墨家虽代表中下层百姓利益,但仍主张聚粟于官府。《墨子·尚贤中篇》提出:“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通过“官府实”来达到“万民富”,并列举了聚粟于官府的种种好处:“上有以縶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 因此,《墨子》对待官方救灾的态度相当肯定。《墨子》指出,灾荒之际,官方救灾必不可缺,“贫人食不能自给食者,上食之。”由此可见,墨子肯定了官府救灾的价值,并期望它能够起到缓解灾荒的效果。

3.3 “兼爱”——基层互救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兼相爱,交相利”是其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救灾救荒思想的基础。胡寄窗先生评价为:“不仅为了自己,并以自己的劳动尽可能地救助别人。这是墨子很可贵的又一独特思想。”[10],这也是《墨子》卓然不同于其他诸子思想最具特色的内容。《墨子》道:“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这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只有通过实行“兼相爱,交相利”,方能做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兼相爱,交相利”也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救灾救荒思想之一。灾荒爆发之际,虽然官赈措施必不可少,但官赈救灾的范围和成效却都有相当的局限。在肯定官赈功能的同时,《墨子》也从“兼爱”的角度入手,把原来由上至下的单向官赈思想逐渐发展变成了在“兼爱”思想为基础下的互助救灾观,主张不分亲疏贵贱,世人均须共同参与、相互协助以度灾荒。

《墨子》主张民众之间的互相救恤,提出“使饥饿之人有大家供给食物、受冻之人有大家提供衣物、患病之人有大家侍养、去世之人有大家埋葬”,这俨然一副朴素唯物主义的景象。同时,《墨子》也将“互救”思想提升到国家的高度:“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主张在面对灾荒时大国、小国之间需要互相帮扶与救助。这也体现了《墨子》朴素的国际主义思想。同时,《墨子》亦提出了“有财相分也”之思想,力主在灾荒之时,“得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致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若“腐臭余财不以相分”,则“天地之乱也”。《墨子》倡导博大之爱,“兼天地而爱之”,这种互助救灾思想就是其“兼爱”理想的体现。

4 结语

先秦时期是我国灾荒思想的产生期和形成期,先秦各学派的灾荒思想是我国灾荒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先秦典籍中,《墨子》的灾荒思想较为全面。《墨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先秦墨家学派对灾荒的认识,对中国古代灾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墨子》的灾荒思想中,灾荒的成因是自然灾害、围城战的频发和统治阶级的惰庸奢靡之风。因此,《墨子》提出运用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建立仓储备荒、注重农业生产等防灾备荒思想,又提出“节用”救灾、“上食”官方救灾、“兼爱”民间互救等救灾措施,对于我们今天弘扬防灾减灾文化,建立救灾救荒的社会帮扶制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墨子防灾救灾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墨子破云梯
“安全”开会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