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慕课时代下高校公共人文课程的教学路径探索
——从“雨课堂”有效应用到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11-24仵宏慧
仵宏慧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众说周知,高校的公共人文课程是以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拓宽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提升哲学、美学、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开设目的的综合型人文知识普及课程。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度加大,对专业技术性资格证的认可,使得高校学生对这类时效性“慢”,应用性“差”,与各类资格证获取关联性不大的课程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偶尔被授课教师精彩的教学内容所吸引,也因为该类课程缺乏吸引学生的实效性目的,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同时,由于教学条件有限,高校的公共人文课程采用大班授课模式,经常是几个专业的学生同时上课,这也造成了学情上的良莠不齐。一部分学生对知识内容因不熟悉而不感兴趣,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内容不能深化;另一部分同学又会因为内容过浅,缺乏深度亦失去了学习兴趣。因为授课教师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出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尴尬教学现状,成为高校人文公共课程改革之路上的又一大难题。针对以上两点问题,本文从高校公共人文课程中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构建SPOC教学体系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出发,将翻转教学模式和“雨课堂”教学工具相结合,探析解决高校公共人文课程这两大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后慕课时代下的SPOC教学模式
如今的网络教学,已经从“微课时代”的个别性、局部性、碎片化的单一个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模式进入到了“慕课时代”的体系性和结构化建设研究阶段。不可否认,大型的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习机会,让“想学就能学到”“不会就马上学”的普及化学习成为了可能。慕课教学的包容性、广泛性和跨越时间、空间局限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了网络教学的主流模式。国家教育部在早已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中也已经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资源信息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相融合的速度,促进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原则的现代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模式,进行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有效途径也是符合‘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1]慕课的时代正式到来,对教育思路的冲击不亚于任何一次教育史上的思想革命。特别是在2020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慕课教学更是成为了主流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慕课教学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学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大规模的泛化性、大众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诉求,同时对于一些专业性强、操作性强、动手能力训练要求较高的课程,慕课教学也呈现出技术操作展示性功能较弱、师生互动条件资源匮乏、教学效果验证速度慢等短板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率先提出并使用了SPOC教学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早在2013年,哈佛大学对三门课程进行了SPOC实验,效果良好,并于2014年再次上线。相对于慕课而言,SPOC的学生规模一般限制在几十人到近百人,同时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课程。”[2]SPOC课程完美地规避了MOOC教学中存在的泛化性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理念通过技术层面的实施手段得以实现。故此,我国也在积极尝试SPOC教学模式。2014年清华大学的慕课《电路原理》课程在校内课堂中开展了基于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的SPOC实践,自此之后我国的SPOC课程蓬勃发展,特别是在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这种新型的在线课程更是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更具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后慕课时代的到来。
高校开设的公共人文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哲学、人文审美能力为目的,并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各个高校的学生需求方向性不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较大,各高校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人文教育理念上的差异,这就使得选择统一的慕课课程并不适用于每所高校。如何立足于本校的人文教育理念,有倾向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校的人文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人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方向,一味地引入外校名师的知名慕课,未必能达到提升本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故此,建立本校自有的SPOC人文课堂,结合本校实际教学情况,有倾向性和侧重点地建设符合本校人文教学理念和融入思政思想的人文基础课程,才是实现课程改革目的的关键。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SPOC教学体系,同时又能保证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呢?“雨课堂”给出了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
二、“雨课堂”:SPOC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撑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2015年9月在线教育重点课题《可扩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是一款基于网络时代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绿色插件,并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通过下载“雨课堂”可实现 PPT 和手机的即时连通,并可以发布习题、PPT、投票、视频、试卷等各种教学资料。截止到2018年9月5日,深度使用“雨课堂”的师生超过 498 万,开课教师数超过35万,是国内最为活跃的智慧教学工具。”[3]
(一)“雨课堂”的教学优势
SPOC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特征便是可控性,在人数有限的可控性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化、针对化和互动性。在目前已知常用的SPOC教学模式体系中,操作最为简单的便是“雨课堂”。通过课件中的辅助插件,可以直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的目标。
局域环境下的有针对性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脑子来上课。“雨课堂”是借由微信来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微信的普及应用性,无需另行安装软件,便可以做到师生间沟通无障碍。课前,授课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将本节课所讲内容的相关辅助学习资料提前推送给学生,学生随时随地便可以通过微信,接收文件,并点开阅读。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提前预习的作业和一些思考问题,“雨课堂”具有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的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前便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适时调整课程重难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新课内容有了一个前期学习,也不会对课上老师所讲内容茫然无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亦会有所提升。
可控范围内师生同步、精准答疑,教学效果一目了然。在上课中,“雨课堂”为师生建立了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扫描二维码师生可以直接进入课堂,教师可以随时将PPT、课堂习题、课堂测试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与老师进行互动,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做好标记,老师便能实时接收到学生们对于某一教学内容是听懂还是没听懂,并通过“雨课堂”反馈的学生听课效果,合理微调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同理,课堂习题和测试,教师也能第一时间收到学生做得正确与否的信息,学生也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做题时间和正确与否,在这整个过程中,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课堂上随时监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精准的课后复习,方便快捷。课程结束后,“雨课堂”还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课后作业”和“预习作业”不再留于形式化的“应付”。
(二)“雨课堂”在人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高校的公共人文课程人数多、专业广、对人文知识掌握能力良莠不齐的生源状态历来是让授课教师倍感挠头的一大问题。“雨课堂”的应用,大大缓解了这些教学难题。
提前预习并了解人文背景,熟悉基础知识。高校公共人文课程采用大班制授课形式,学生文理皆有,有的文科生由于个人兴趣加上学科特性,对于哲学、文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对于作家作品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了解甚多;然而,有些理科生由于受到学科限制,加上本身对人文知识并不太感兴趣而所知甚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同一知识要点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通过“雨课堂”的课前干预,教师推送相关人文知识背景材料,让学生中了解这些内容的同学可以选择性略过,不熟悉这些内容的同学可以认真阅读并掌握相关资料,让学生们在课前通过预习的方式拉齐接受人文知识的水平线,有效保证了学习效果的实现。
实时解析美学、哲学的抽象理念,不懂就问。课堂中,教师由于本身即从事本专业人文知识学习和教学多年,常常存在想当然的情况,以为学生对某些基础概念相当熟悉而忽略对其的详细阐述。但恰恰相反,美学、哲学、文学上的很多概念性问题是十分抽象的,如果是没有相关基础的同学,理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比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4]这个对于文史类的学生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文学概念,如果是一名理科生,其首先就会对“话语蕴藉”产生疑惑,对“审美意识形态”也是一知半解。那么,借由这个文学概念而生发出来的一系列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鉴赏文学的核心要素,便都会产生疑惑。通过“雨课堂”,学生可以随时推送对PPT内容的不懂信息,教师就可以有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对相关抽象概念加以解释,将不懂的地方弄清楚,也就不存在因听不懂,而不想听下去的教学尴尬。
课后有效扩充知识范畴,提升对人文知识了解的全面性。人文知识理论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有些知识点无法与实际的生活产生强烈而紧密的连接性。学生接受速度慢,理解能力跟不上,对经典理论的解析不能够与教学同步。所以,课后的知识拓展训练便必不可少,利用“雨课堂”实时推送与课程相关的拓展资料和相应的思考问题,可以给那些没有完全理解或是想要对该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的同学提供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高校的公共人文课堂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让感兴趣的学生深化知识,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三)最为便捷的SPOC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方式
SPOC课程虽是一种局域化的教学模式,但仍然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支撑,并非是一名或几名公共课程主讲教师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而“雨课堂”填补了这一技术难题,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一个近似SPOC的小规模在线平台,上传相应为微课视频,同时通过“雨课堂”的在线问答功能、限时习题功能,以及学生互评功能实现了在实体课堂教学才能解决的回答学生问题,了解学生已经吸收的知识情况,以及摸清学生未能有效吸收的知识内容,有效提升师生互动性,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便捷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SPOC的教学模式。
高校公共人文课程理论接受难度大、学情复杂、人数众多,单纯的翻转课堂形式是完全无法做到教师与每一位同学进行合理有效互动的,这也就失去了翻转教学的功能意义。然而,“雨课堂”的加入,扭转了这一劣势。学生通过“雨课堂”可以直接与老师建立双向沟通,对于老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可以用手机直接作答,不仅大大地节省了课堂交流时间,也让内向腼腆的同学有了“开口发言”的勇气。有效地监测和干预,使得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依托于微信所建立的网络交流平台,有效缓解了实体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而造成授课效果的枯燥与乏味;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容有效分解,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将其分散在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部分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参与性,也有效地缓解了课堂教学压力,一举多得。
三、教学相长:“雨课堂”带来的教学新思路
高校公共人文课程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课,明白这些课程的价值和内涵,知道学习它们的真正意图和目的,而不是出于被动的接受一些思想、哲理和审美教育。所以,如何让学生爱上人文公共课,喜欢去探究人文知识,并主动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这才是高校人文课程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改革的核心方向。所以,这一切的根源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也恰恰是教学上最难的地方。优美的语言、缜密的逻辑、生动的例证、教师的激情的确可以引起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今时今日这样一个网络发达、信息爆棚的时代当中,仅仅拥有这些是不足以维持零零后学生的长久学习热情的。唯有通过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持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真正上好一门公共人文课程。“雨课堂”带给教师的不仅是辅助性的工具作用,更是一种教学思路的革新。
(一)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早在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就已经提出了“学生中心论”,改变传统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思想已经趋于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更需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然而,真正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而不是一味填鸭式的灌输,需要一种好的教学媒介的配合。“雨课堂”的出现,为教师们带来了福音。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引导式学习过程,教师设置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还学生以学习的自由空间。同时,“通过‘雨课堂’的‘不懂’功能,学生在课前或课中遇到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在相关 PPT 页面点‘不懂’按钮,教师便可以在后台及时接收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不懂’知识内容人数的多少,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或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指导。”[5]如此,便大大提高了人文公共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也让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减少对抽象、枯燥的人文公共课程的学习抵触情绪。
(二)推陈出新:多手段调节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教育的授课对象是拥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成年人,当代青年人在接受知识时会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而有所取舍,同时也会依据个人的兴趣喜好有所侧重。公共人文课程本身的知识魅力的确可以吸引一部分学生,但如果想扩大受众学生群,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人文课程,接受人文课程,并且真正形成人文课程的知识体系,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推陈出新,使用新兴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慕课、SPOC、“雨课堂”、翻转课堂等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抽象的课堂讲解变得形象、具体,使得理论性很强的人文类课程的课堂不再枯燥、单调;同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使得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了相应的教学对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才是使用这些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
四、教学突破:多维度发展的新思路
“雨课堂”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和手段,其真正的内涵价值是让教学方式丰富起来,其所展现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开启了教学者的改革思路,那就是在教学中不仅需要通过外在的教学手段让公共人文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而是要从内涵上提升人文课程的价值性和实践性,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新兴的技术手段去解构人文哲学内涵的深邃,让抽象化的人文哲学理论变得具象化,生动化。通过图文、影像资料和视频,解析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运用SPOC的局域教学个性化优势引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更为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全方位体验人文艺术之美,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艺术修养。
同时,作为人文公共基础课程,运用新型网络教学手段,通过大众化的人文思想渗入,做成学生真正受益的人文课程并同时兼具大众化传播效果;既满足高校人文公共课程的个性化体系需求,也符合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公共基础课程的“突围”意愿。将高校公共人文课程的在线教学体系进行合理化改革,优化课程并加强大众传播力度是突破的方向,这也是将教育主体进行转换,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然选择。真正的变革是从思想开始,外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却始终如一。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教育始终在朝着更好、更优、更精良的方向发展,由微课到慕课,再到如今后慕课时代下大行其道的SPOC课程,信息化发展浪潮下新型的手段与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