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阳新兴产业链金融发展分析

2022-11-23刘迪梁

银行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邵阳市邵阳产业链

刘迪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安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文件,确保供应链金融平稳发展。本文结合产业链金融各项政策要求,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产业链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快发展邵阳市新兴优势产业链金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邵阳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现状

2020年5月,邵阳市委市政府在《邵阳市推进制造强市“一二三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提出,培育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家电、循环经济、中医药、时尚用品、互联网等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邵阳工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对邵阳经济拉动不断增强。2021年,邵阳市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实现产值2225.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5.4%。随着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总产值快速增长,2020年和2021年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8.47%和22.36%,而同期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分别为7.2%和17.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循环经济、互联网产业等新兴产业链的产值在2019年的基础上均已实现翻番,中医药、时尚用品也实现了50%左右的增长(见表1)。

表1 邵阳市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分布(亿元)

产业链上企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自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确立以来,各级政府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规划等政策措施加速推进,链条上企业数量增加,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从规模企业数量看,产业链规模工业企业达140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2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48家,除循环经济产业园因供地不足导致发展受限、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对饱和以外,其他产业链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均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以显示功能材料产业链为例,现已建成邵阳智能终端产业园、东盟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显示功能承载平台,带动96家新型显示材料企业;建成两个特种玻璃研究院及邵阳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配套研究机构,产品覆盖盖板玻璃原片加工、光学镜头、视窗防护玻璃、显示屏、单双面及多层印制电路板等细分领域,下游客户包括华为、三星、OPPO、TCL等知名品牌。目前,邵虹基板玻璃厂尚未建成投产,投产后该产业链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并逐步向千亿元产业集群迈进(见表2)。

表2 邵阳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布(个)

产业链与地方特色经济协同发展。邵阳七大产业链发展布局与辖内各区域特色经济相匹配,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三个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主要分布在邵阳经济开发区,是邵阳市委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果。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新邵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链主企业有双清区的鑫鹏科技,新邵县的鸿远金属、利鸿金属,新邵县雀塘镇是当地著名的再生资源集散中心,辐射半径达800公里以上,现有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100余家,产业链带动当地2万多人就业。中医药产业链、时尚用品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主要分布在邵东市,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位居全国第四,区域内有松龄堂、南国药都等链主企业;邵东的打火机、箱包等日用品是邵阳市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之一。

邵阳产业链金融发展现状

2020年来,邵阳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邵阳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决策部署,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文件要求,稳步推进邵阳市产业链金融创新发展。

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满足产业链核心企业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在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中单列10亿元专项额度,设立“邵阳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融资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重点支持银行机构对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含直贴)。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共向6家银行机构发放产业链融资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资金2.81亿元,支持省级核心企业1家、市级核心企业27家,覆盖链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34家,涉及循环经济、时尚用品、中医药等6条产业链,获贷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所有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77个基点,产业链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促进产业链应收账款融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产业链企业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接,缩短应收账款确权时间、减少确权成本,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2021年,邵阳市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5家产业链企业办理融资服务50笔,金额合计1.67亿元,办理业务笔数占平台融资笔数的57%;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发放出口应收账款融资275笔,融资金额为0.67亿美元。

施行“一链一行”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产业链企业金融支持。为落实产业链金融发展的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出台《邵阳市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创新发展工作方案》《产业链“一链一行”主办行和核心企业名录》,确定21家银行机构作为产业链金融主办行,集中推送新兴优势产业链省级核心企业两家、市级核心企业68家、市级重点企业851家,共同推进邵阳市产业链“一链一行”主办行金融服务工作。同时,制定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加大产业链企业金融支持。比如,建设银行邵阳分行为中医药产业制定了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新“e系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召集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采取批量授信方式,向171户药材加工户和经营户发放“准信用贷款”3.74亿元。农业银行邵阳分行开展知名中药材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商标品牌+经营权”融资模式服务,为中药材产业提供贷款0.77亿元,涉及经营户457户。

延伸产业链上下游金融服务,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邵阳市各金融机构针对七大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提供贴现、融资等金融服务。比如,邵阳纺织机械作为邵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核心企业,因其上游经销商众多,应收账款增多,内部财务压力增大,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向其提供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其中工商银行邵阳分行依托“中企云链”线上合作平台,以“云信”为介质,采用“N家银行+N家核心企业+N家上下游企业”的新模式,累计为其15家上游企业办理买断型国内保理融资业务43笔,融资金额为3809万元,助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光大银行邵阳分行授信1亿元,除传统流贷外,通过银票、国内信用证等方式帮助其上游企业完成融资3000万元。

邵阳产业链金融发展的成效和不足

发展成效

在政府、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邵阳市七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融资增长迅猛。根据产业链重点企业贷款数据,截至2021年末,邵阳市七大工业新兴产业链企业贷款余额为55.70亿元,与2020年增加19.30亿元,同比增长53.01%;平均利率5.03%,与2020年基本持平;有贷企业339家,占产业链重点企业的40.07%;核心企业贷款余额为24.70亿元,占产业链企业贷款余额的44.35%,贷款企业数达52家,只有16家核心企业没有得到金融支持。

分行业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六大产业均得到银行信贷支持,贷款余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2021年末,时尚用品产业链贷款余额17.37亿元,余额占比达31.18%,同比增速108.37%;智能家居家电产业链贷款增速居首位,贷款余额6.39亿元,新增贷款3.48亿元,同比增速119.43%。贷款增速低于平均增速的有循环经济、中医药、显示功能材料等三个产业链,贷款余额分别为7.76亿元、3.30亿元和7.13亿元,贷款增速分别为23.16%、9.90%和2.29%;贷款企业数占本产业链企业数比重最高的是中医药产业链,34家重点企业中22家有贷款支持,占比为64.71%;贷款企业占比最低的是时尚用品产业链,443家企业中只有140家企业有贷款,占比为31.60%(见表3)。

表3 邵阳市七大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贷款分布情况

从担保方式来看,信用贷款发放笔数最多,抵质押贷款发放金额最高,是产业链贷款主要投放方式。截至2021年12月末,七大产业链企业贷款中,抵质押贷款余额28.57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51.29%,发放贷款375笔;保证贷款余额10.67亿元,发放贷款232笔;信用贷款余额8.92亿元,发放贷款419笔,占总贷款笔数的36.72%;组合担保贷款余额7.52亿元,发放贷款115笔。

存在的问题

信贷结构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一是产业发展速度与贷款结构不平衡,循环经济、显示功能等行业信贷投放明显不足。从2021年七大产业产值增速来看,循环经济、显示功能产业产值增速处于第二、第三位,但是贷款增速远低于平均增速,特别是显示功能产业链企业贷款增速只有2.29%,企业融资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二是产业规模与融资情况失衡。根据2021年12月企业贷款数据显示,目前七大优势产业链有贷款企业占比仅40.07%,还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未得到银行信贷支持。而时尚用品产业链作为邵阳市七大新兴优势产业中发展最好的产业,该产业贷款企业数占比最低,金融支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信贷产品与企业实际不匹配。一是信贷产品与企业融资能力不匹配。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银行开展产业链金融主要在核心企业的支持下进行,上下游企业因信贷资质不足需要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来进行融资。据中信银行邵阳分行反映,该行围绕园区企业开发的线上信e链、订单融资、仓库质押等产品,因邵阳市园区产业集聚优势不足、产业链不长等使企业申贷受阻。二是融资期限不匹配。广发银行邵阳分行反映,工业企业由于经营周期长,信贷需求一般为中长期贷款,而银行目前所提供的均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期限大多在1——2年,无法满足企业对贷款期限的最低年限要求。三是融资金额难以满足需求。产业链贷款主要投放方式为抵质押贷款,对于缺乏抵押担保但又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银行贷款难以满足融资需求。根据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调查,鸿远金属每天所需流动资金达400万元,但全年产值只有9.5亿元,目前贷款2000多万元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鸿祥铝业每天需流动资金200万元,全年产值只有4.6亿元,在银行贷款870万元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产业链金融配套服务不完善。一是金融科技应用不成熟,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突出。目前邵阳市金融机构尚未对全产业链企业构建一体化、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不能充分掌握经营户和企业的信息,制约了产业链上信用贷款的发放。二是融资担保机制匮乏。邵阳市只有5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业务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主要是资信较好的企业,对普通商户提供服务力度还不够。比如,新邵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还未与融资担保公司开展过合作。

对策建议

加强货币政策引导,实行差异化监管方式。一是监管部门要多渠道加大产业链金融政策宣传与推广,加强窗口指导,灵活有效地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产业链企业支持力度。二是引导商业银行适当放宽产业链金融不良贷款容忍度,进一步完善信贷员敢贷、愿贷机制。三是继续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金融业务发展。

完善融资配套政策,打通信息共享渠道。一是政府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落实风补、贴息、财税补贴等政策,发挥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产业链企业融资促进作用,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工业企业合作,减轻银行信贷风险担忧。二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整合工商、税务、法院等企业公共信息数据,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打通政银企数据共享渠道,通过纯信用贷款、企业联保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地方财政、税务等部门实施产业链金融业务扶持奖励,对开展业务成效显著的机构,通过财政奖补、税费减免等方式给予奖励。

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加大金融有效供给。一是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产业链融资覆盖面,做到资金配置结构与产业链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二是银行机构要结合邵阳市七大优势产业链实际情况,考量不同主体、环节的金融需求,研究创新适合优势产业链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拓展产业链融资抵质押方式,延展抵质押物范围,通过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连接,创新发展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等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

猜你喜欢

邵阳市邵阳产业链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春天
筑牢产业链安全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邵阳市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体育节